林子軒把話說完,蔣京國才鬆了口氣。


    他真害怕林子軒會說出一番抨擊蘇聯政策的言論,那樣後果不堪設想。


    他來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半年有餘,雖說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裏學習,但他不是聾子和瞎子,總能通過報紙看到莫斯科的消息。


    蘇聯政府對待**********者絕不留情,莫斯科充斥著肅殺的氛圍。


    他在腦海裏過了一遍,覺得林子軒的說法問題不大,便組織了一下語言,把林子軒的發言翻譯了出來。


    座談會上的蘇聯人來自各個階層,既有工農兵,也有一些社會學者。


    對於林子軒提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話題沒有人接茬。


    這個話題牽涉到對馬克思主義的闡述問題,說不好就是路線錯誤,容易出事。


    他們彼此看了看,氛圍變得古怪起來。


    終於,一位學者說話了,蔣京國翻譯了過來,並提醒林子軒小心迴答。


    “林同誌,你覺得怎麽才能更快的實現從初級階段到高級階段的跨越?”


    這個問題的確不好迴答,涉及到蘇聯國家政策的走向。


    林子軒不能說你們不要實行計劃經濟,要實行市場經濟,還要從西方國家引起先進技術,才能快速的發展,否則就會破產解體。


    不說這些建議適不適合蘇聯的國情,他要是說出來必定會被認為是西方資產階級的奸細。


    好在林子軒不是政治人物,他是一位小說家,不需要迴答這麽嚴肅的問題。


    “我不懂經濟,我想這需要蘇聯人民共同的努力。”林子軒應付道。


    這句話讓蔣京國和在場的人放鬆下來,沒有人想惹麻煩。


    接下來他們自顧自的交談,也不去詢問林子軒的意見了,擔心這位中國文學家又說出什麽讓人驚訝的觀點來。


    座談會結束,按照慣例,會有一份會議記錄送到蘇聯的情報部門備案。


    這是外國名人在蘇聯才會有的待遇。每一位蘇聯公民有義務向政府報告外國人的言行。


    林子軒並不在蘇聯情報部門嚴密監控的範圍,隻是稍微引起情報部門的注意。


    畢竟蘇聯在中國有著巨大的利益,林子軒算是小有名氣。


    會議記錄被送到情報部門,有專業人員分析林子軒這段話的意圖。這段話有兩個要點。


    一個是“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這是對蘇聯國內貧困現狀的不滿。


    另一個要點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對蘇聯國家性質的定性。


    從這段話還能分析出這位中國人認為蘇聯應該先發展農業,實現溫飽,再發展工業。


    這是對蘇聯國內經濟發展政策的橫加幹涉。


    這位分析人員覺得問題很嚴重。已經到了國家性質和革命理論的高度。


    於是,他寫上自己的意見,把情報呈遞給了上一級部門。


    上一級部門同樣進行了分析,無法判斷這位中國小說家的意圖,特意請來了蘇聯國內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來研究這個“初級階段”的問題。


    一些理論家翻閱馬克思的經典著作,最終發現,這個問題馬克思沒說過啊!


    在馬克思時代,討論的是社會主義能不能實現的問題,而不是社會主義如何發展的問題。


    那麽,蘇聯的社會主義要不要采用這種階段式的劃分?


    這些理論家做不了主。隻能繼續上報,最終被送進了克裏姆林宮。


    林子軒不知道蘇聯的情報人員這麽認真負責,也沒想到座談會上的內容會被送到情報機關,他隻是隨口一說。


    他繼續自己的莫斯科之旅,和馮程程一起參觀各種沙俄時代的曆史古跡。


    莫斯科怎麽說都是一個國家的都城,像中國的西安和北平一樣,有著不同時代的遺跡。


    兩天後,他受邀參加了一次蘇聯作家協會舉辦的交流活動。


    主題是中國和蘇聯兩國文學界的交流,展示蘇聯革命文學蓬勃發展的新風貌。


    林子軒看了與會者的名單,沒發現自己認識的作家。


    他知道的蘇聯作家不多。有些還沒有從事文學創作,不少作家被驅逐到國外去了。


    在1922年蘇聯發生了後來被稱為“哲學船”的事件。


    這一年,蘇聯開始有計劃、有係統地驅逐知識分子。


    1922年8月16日深夜,蘇俄國家保衛局的行動隊分別在莫斯科、彼得格勒與烏克蘭地區展開了一次大規模搜捕。


    搜捕的對象是當時俄羅斯最重要的大學教授、研究人員、工程師、科學家與作家。


    整場搜捕一直持續到8月22日。共有225名高級知識分子被列入搜捕名單。


    這些俄羅斯知識界的精英在經過審訊後分別乘坐兩艘德國船被驅逐出祖國,去往西方,他們大多定居在柏林或者巴黎。


    蘇聯當局認為隻有清除他們,才能“淨化俄羅斯”。


    在這一時期,蘇聯對於這些**********的知識精英采取驅逐的方式,不像後來斯大林執政期間采取迫害的方式。


    這是他們的幸運。


    林子軒不認識這些蘇聯作家。這些蘇聯作家同樣不知道林子軒是誰。


    林子軒的書籍沒有被翻譯成俄文,他的小說不具有革命性,充滿了資產階級情調,在蘇聯根本無法出版。


    這樣以來,所謂的交流就成為一種形式。


    蘇聯的作家們大談革命文學,批判資產階級文學,把西方的著作都批評了一番,隻有那些讚揚或者親近蘇聯的作家才能得到他們的好評。


    林子軒沒讀過他們的著作,也就無從談起。


    他本來寫了一篇稿子,想要談一談中國文化和俄國文化的淵源,看到這種情況,也就放棄了,而是說起了中國新文學的發展。


    僅僅是泛泛而談,他對這次的交流會不抱什麽期待。


    他們開會的地點在蘇聯的作家協會,交流會結束,有人帶著林子軒參觀作協的榮譽展覽室,介紹蘇聯這個時期的著名作家。


    展覽室內掛著不少畫像,每一位著名作家的畫像下麵都有他們寫的書籍和獲得的榮譽。


    高爾基排在第一位,獲得的榮譽也最多。


    作協的負責人充滿自豪的一個個作家介紹過來,其中有一位叫做紮米亞京的作家介紹的特別簡短,隻說了名字就結束了。


    這倒引起了林子軒的興趣。(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訪問htt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