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林子軒一聽這個名字就明白了,這是以後的太子啊。


    宋子聞找這位未來的太子爺陪著他,恐怕是擔心他在蘇聯鬧出什麽事情來,不好收場。


    蔣京國出生於1910年,在上海受到商人陳果福的照顧。


    1920年就讀於上海的萬竹小學,1924年就讀於上海浦東中學。


    1925年10月,蔣京國來到莫斯科中山大學,是這所學校第一批中國留學生。


    此時的蔣京國雖然還是位少年,卻透著上海人的精明,言語得體,態度熱情。


    對待林子軒用的是晚輩對長輩的禮節。


    林子軒接受了這個安排,在人生地不熟的莫斯科有個熟悉當地情況的導遊也不錯。


    即便沒有蔣京國,他們也要找一位俄語翻譯,你不能期望莫斯科的市民會說漢語。


    三人都來自上海,自然有不少的共同話題。


    按照蔣京國的說法,莫斯科真沒什麽好玩的,和上海沒法相比,這裏的物資極為短缺,商店裏的商品品種單調,就連服裝都是同樣的款式。


    別說是追求時尚了,隻要稍微穿上鮮亮的衣服都會引起非議,被認為是資產階級情調。


    更談不上娛樂,戲院裏演的是歌頌革命的戲劇,報紙和雜誌上是關於大革命的討論,出版的書籍都是讚揚新時代的小說。


    根本見不到類似於上海的八卦小報。


    上海和莫斯科是兩個極端,一個是紙醉金迷的十裏洋場,一個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堡壘。


    在莫斯科的街頭,隨處可見宣傳革命的畫像和標語。


    林子軒帶了相機,想要拍攝一些照片帶迴去,發表在報紙上,算是對於蘇聯的印象,卻被蔣京國攔住了。


    外國人在莫斯科拍照要經過當局允許,還要審查照片的內容,否則嚴禁攜帶出境。


    林子軒沒想到這個時代的蘇聯已經如此戒備森嚴了。


    其實。1926年的蘇聯算是較為寬鬆,因為斯大林還沒有完全掌權。


    列寧過世後,蘇聯高層內部紛爭不斷,斯大林的主要對手是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是俄國早期的革命家。列寧的親密戰友,被認為是列寧最有可能的接班人,在蘇聯民眾中擁有極高的威望。


    列寧生前把鬥爭矛頭直指斯大林,並多次在病榻上要求托洛茨基代表他反對斯大林等人。


    但斯大林聯合蘇聯其他高層一致排擠托洛茨基。


    那些蘇聯高層為什麽選擇斯大林而不是托洛茨基呢?


    因為斯大林不是天才,他不善寫作。也不善演講,工作成績平平,但博弈各方都能接受他,大家認為他沒什麽政治資本,性格簡單,容易被操縱。


    結果卻是,斯大林沒成為任何人的棋子,反而是別人成了他的棋子。


    在把托洛茨基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趕出蘇聯政壇,流亡國外後,斯大林於1934年開始了大清洗計劃。逐步鏟除他的對手,最終大權在握。


    也讓蘇聯進入最為黑暗的時期。


    和以後的蘇聯相比較,1926年的蘇聯可以說是陽光明媚。


    除了老百姓貧窮點,國家不富裕,審查製度過於嚴格外,真沒什麽好的吐槽點。


    林子軒抱著觀光者的心態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體驗著這個時代的蘇聯。


    莫斯科的市民要比其他地區的市民衣裝整潔。


    雖然也有看起來像是流浪漢一樣的存在,卻並不多見,食品商店門口排著長隊,其他商店則乏人問津。幾乎看不到奢侈品的影子。


    他還碰到鬼鬼祟祟試圖兜售古董的蘇聯人。


    蔣京國介紹說那是以前俄國的貴族,私藏著一些家族傳下來的古董,專門賣給有錢的外國人,因為蘇聯人一旦發現。就會舉報。


    或許是林子軒穿的服裝過於高檔,才引起了這些人的注意。


    想要購買也可以,隻是要當心上當受騙。


    僅僅走了幾條街區,林子軒和馮程程就沒有了興致,除了建築不同,這些街區幾乎是千篇一律的景象。沒有奇特之處。


    通過一座城市的景象就能看出這座城市所承載的文化。


    晚上的時候,他們到戲院去看了一場戲劇,講述的是十月革命的故事,演的很不錯。


    當然,如果每天都看類似的戲劇也會感到厭倦。


    這不是說蘇聯就沒有經典劇目,至少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和《胡桃夾子》等經典的芭蕾舞劇還在上演,隻是並不是每天都有。


    林子軒對此頗為期待。


    雖然他不懂得芭蕾舞,但也願意受到芭蕾舞藝術的熏陶。


    接下來的兩天,林子軒先是參觀了一所學校,然後聽了一場報告會。


    這是蘇聯方麵安排好的參觀行程,讓來訪者充分感受蘇聯偉大的革命熱情。


    在莫斯科的一所小學,參觀之後,校長提議林子軒題詞,這是每位參觀者都會有的程序。


    林子軒想了想,用中文寫了一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英雄報告會的主角有軍人、農民和工人,他們通過各自的職業來展現蘇聯大革命前後國家的變化,謳歌國家的製度好,講的聲情並茂,熱淚盈眶。


    報告會結束,又舉辦了一場座談會,重點對報告會進行總結和談自身的體會。


    林子軒聽不懂俄語,蔣京國在一旁翻譯。


    這些人大概的意思是聽了報告會,被英雄們的事跡感染,渾身充滿力量,要為祖國貢獻青春,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領袖等等。


    這時候,蘇聯人覺得參觀者應該發表意見了。


    聽了這麽激動人心的報告會,難道你的心靈還沒有被震撼,沒有被洗禮,從而成為蘇聯的堅定擁護者麽?


    林子軒望著那些激動的麵孔,有點不忍心打擊他們的積極心。


    “我來到蘇聯這幾天,看到了不少問題,我覺得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林子軒發言道。


    這句話讓蔣京國嚇了一跳,心想怪不得宋部長交代了要看住這位林先生,就是怕捅婁子。


    他非常機警,並沒有照實翻譯,而是說了一句不相關的話,反正林子軒也聽不懂,先把這件事糊弄過去再說。


    “社會主義是共同富裕,所以蘇聯現在應該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林子軒繼續說道,“既然有初級階段,那麽就有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我認為中級階段是要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而高級階段是要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如此才算是社會主義。”(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