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軒在和另外兩家出版社的競爭中有自己的優勢。


    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都是股份製企業,並不是由個人做主,內部存在著爭權奪利的現象,旗下各家刊物的主編和高層矛盾不斷。


    上次沈燕冰主編《小說月報》時因為批判鴛鴦蝴蝶派作家,被商務印書館內部的保守派給停職,就是很好的證明。


    萬象書局比較年輕,規模不大,人事上沒那麽複雜,也沒有什麽派係。


    林子軒在書局裏一言九鼎,隻要做了決定,下麵的人就會去做事,雖然有一些小摩擦,但影響不大。


    這就是他不願意引入股份製的原因所在。


    人一多就會亂,做什麽事情都受到鉗製,不夠爽利。


    不過,林子軒知道,一家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引進外部資金是必要的手段。


    隻是,他還要再等幾年,等到他樹立起絕對的權威之後,就不怕別人的反對了。


    對於這本《童話大王》,林子軒可以打價格戰。


    他把雜誌的價格定的極低,隻要收迴本錢就行,這件事他自己就能做主。


    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就不行,他們需要盈利,需要對股東負責,書籍和雜誌的定價不能隨意的更改,都有相應的規定。


    從內容上看,《童話大王》裏的故事更有趣味性,貼近兒童生活,輕鬆愉悅,少了說教。


    和這個時代的童話故事有著明顯的區別。


    林子軒以前寫過《小王子》,那是一本很好的童話故事,卻不適合中國的兒童。


    因為這個時代的中國兒童很難理解外星球和王子的概念,更別說其中淡淡的哀愁了。


    所以,一些從國外翻譯的童話故事不一定適合中國。


    比如聖誕節和美人魚。中國孩子就很難想象得出來,要進行一定的改寫才行,改成過年夜和龍宮的龍女就能讓中國兒童接受。


    林子軒選擇的童話都是中國兒童熟悉的形象。


    舒克和貝塔是兩隻小老鼠。黑貓警長是一隻貓,這兩種動物中國小孩經常見到。熟悉的很,聽到故事的時候就能在腦海裏想象出來。


    而且,故事的語言同樣是中國式的。


    舒克和貝塔就像是兩個中國孩子一樣,很容易被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這才是適合中國的童話故事。


    至於《綠野仙蹤》,他覺得中國孩子也要適當的接觸不一樣的世界,開闊眼界。


    《童話大王》發行第一期的時候,林子軒特意拿出一千冊送到上海各所福利院中。讓人把裏麵的故事讀給孩子聽,看看孩子們的反應。


    這種做法成為了一種慣例,以後每一期的雜誌都會如此。


    林子軒做了規定,隻有孩子接受的童話才是好童話,可以繼續寫下去,如果孩子沒有反應,那這個童話故事就沒必要連載下去了。


    這是《童話大王》創辦的原則。


    正如他在第一期雜誌上說的那樣:獻給我自己的孩子,也獻給全中國的孩子。


    《童話大王》以低廉的價格和精彩的故事獲得了成功,不少成年人也感興趣。


    這主要是因為林子軒的名氣,他們想看看享譽世界的大作家寫的童話故事是什麽模樣。但看過之後大為失望。


    他們覺得故事太過幼稚,沒什麽意義,孩子看了之後也收獲不了什麽。


    這些人把書籍當成教育的工具。一定要有深刻的內涵,傳授為人處事的道理,童話故事也要有教育意義才行,否則就不是好童話。


    而且,林子軒通篇用的是大白話,一點文采都沒有,完全不符合他大文學家的身份。


    一些文人批評林子軒是糊弄孩子,辦兒童雜誌騙錢。


    林子軒對此做出了反擊,寫了一篇《兒童文學的道路》。闡述了他的觀點。


    提醒那些人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兒童文學,要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要用孩子理解的語言來講故事。


    一個童話故事好不好,不是由成年人來判定的。要看孩子喜不喜歡。


    林子軒的觀點受到了不少人的駁斥,那些人的觀點聽起來也很有道理。


    他們認為孩子還不懂事,需要大人進行引導,兒童文學起到的就是啟蒙和引導的作用,要教會孩子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這才是兒童文學存在的意義。


    這種重大的人生課題怎麽能讓孩子來判定呢?孩子們懂什麽?


    林子軒對此頗為無語,這是封建家長製的典型表現。


    在家長製的統治下,一家之主可以為家庭成員做出任何決定,讓你做什麽就做什麽,隻能服從,不能反抗。


    放到這裏就是大人讓孩子接受什麽就要接受什麽,孩子沒有選擇的權利。


    大人還說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


    林子軒並不反對對兒童進行啟蒙和引導,但要站在兒童的角度來引導,不能武斷。


    他明白想要改變這種傳統觀念比較困難,那就用事實說話吧,看看孩子們是喜歡說教的童話故事,還是喜歡有趣的童話故事。


    這需要時間來進行檢驗,他並不著急。


    一周一期的《童話大王》持續發行,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總有證明自己的那一天,事實會說明兒童文學到底該如何發展。


    五月底,向警宇前來找林子軒。


    她準備在六月份舉行絲廠女工大罷工,為女工爭取權益,改善女工生活。


    為此,她聯絡了上海十四家絲廠,上萬名絲廠女工。


    五月初,她在湖南老家剛剛生完孩子,孩子還沒有滿月就交給了祖母撫養。


    向警宇想讓林子軒在女性雜誌上刊登幾篇宣傳文章,壯大這次罷工的聲勢,給工廠主施加壓力,如果林子軒能寫文章支持那就更好了。


    林子軒看了向警宇拿來的幾篇文章,都是唿籲社會各界支持的宣傳,以及一些談判條件。


    包括女工們提出了增加工資、工作時間10小時、釋放被捕工人、承認工會等16項條件。


    這是正當的要求,沒什麽問題,林子軒答應下來,他也會在罷工的時候寫文章聲援一下,卻不會親自去參加罷工。


    向警宇迴到上海大學,來到一間辦公室,裏麵坐著幾個人,正在開會。


    “怎麽?那位在寫童話故事的文學家先生願意看看這個悲慘世界麽?”一位帶著濃重湖南口音的中年男人輕笑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