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刊》的記者在三月底來到上海,想要采訪林子軒。


    1924年的《時代周刊》遠沒有後世那麽有名氣,這份雜誌是1923年3月由亨利盧斯和布裏頓哈登創辦,刊名最初為《事實》,後改用現名。


    它是美國第一本新聞周刊雜誌。


    此時這份雜誌剛剛創辦一年的時間,在美國的各類雜誌中隻能處在中流位置。


    直到1927年,《時代周刊》推出了一項叫做“年度風雲人物評選”的活動,受到了全球的廣泛關注,並得到了極大的好評。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品牌。


    雖然《時代周刊》現在在美國的名氣不高,但在中國,有美國記者專門來采訪也是一件頗為榮耀的事情。


    何況林子軒可是知道《時代周刊》在後世的份量。


    它是美國影響最大的新聞周刊,有世界“史庫”之稱,在全球都有極大的影響力。


    無論怎麽說,好好接待就行了,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時代周刊》的記者在萬象書局的辦公室對林子軒進行了正式的采訪,還有攝影師給林子軒拍攝照片,作為雜誌的封麵照。


    一切都非常的正規。


    為此,林子軒特意換上了一套中式長衫。


    穿越之後,他大部分時間穿西裝,有時候穿長衫,不過他不想以西裝革履的形象出現在西方的媒體上,更願意具有這個時代的中國特色,展現東方人的傳統服裝。


    這或許就是他和這個時代融合的結果。


    這位西方記者來之前做了不少功課,也知道美國讀者對什麽感興趣。


    他重點詢問的是林子軒在美國留學的經曆,以及創作出《亂世佳人》和《麥田裏的守望者》的起因和靈感。


    這些事情以前的美國媒體有過報道,林子軒隻是重新迴答了一遍。


    主要說了他和賽珍珠在廬山度假的時候一起寫作《麥田裏的守望者》的事情。


    這是記者感興趣的話題。中國人和美國人共同創作一部小說,實在是非常奇妙。


    當然,西方記者也詢問了林子軒的其他事情。包括林子軒成長的環境,在中國的成就。以及在中國文化界和思想界的地位。


    畢竟,他要向美國讀者介紹一個全麵的林子軒,要有深度和廣度,才能顯得專業。


    這一問,讓他頗為驚訝。


    林子軒在中國文學界的身份首先是一位詩人,是中國新詩的領軍人物,同時他還是中國通俗文學的大師,寫的一種叫做武俠的小說在中國非常的暢銷。


    他還是一位戲劇家。寫了《雷雨》和《日出》這類在中國常演不衰的經典戲劇。


    他還寫過類似《邊城》這種田園牧歌式的小說。


    甚至,他還是文學研究家,在對《紅樓夢》的研究上成為中國的第一人。


    這不是林子軒自吹自擂,而是客觀的敘述,他想把中國的新文學展現給西方媒體。


    他正在運作一套新文學叢書,這套叢書能夠展現新文學發展的實績,這不是在中國出版,而是翻譯之後在美國出版。


    他打算向西方文學界推介中國的文學。


    這套叢書第一階段以小說為主,包括魯訊的小說集《呐喊》、鬱達浮的小說集《沉淪》、冰欣的小說集《超人》和林子軒的《邊城》,還有話劇劇本《雷雨》和《日出》。


    他知道就算是在美國出版。銷量也不會很好,但這總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林子軒借用自己在美國文壇的影響力推廣中國的文學,這是他的責任。


    他雖然和魯訊在文學觀點上有不同。但他認為魯訊的小說是這個時代新文學的代表,鬱達浮則代表新文學的另一種類型,冰欣是中國女性文學的領軍人物。


    包括他自己,這應該是這一階段新文學在小說方麵取得的成績。


    所以,他才在《時代周刊》的記者麵前全方位的介紹了新文學的發展。


    然而,這位記者對此興趣不大,隻是裝作認真的模樣,《時代周刊》是新聞雜誌,他以前都是采訪政要人物。對文學不怎麽了解,更別說是中國文學。


    在美國。大多數讀者都不會關注中國文學。


    如果不是林子軒寫出了《亂世佳人》和《麥田裏的守望者》這類暢銷小說,也不會引起《時代周刊》的關注。


    西方記者更為關注林子軒取得的成績。這是他報道的重點。


    林子軒旗下有一家頗具規模的出版社,出版多種在中國具有影響力的雜誌。


    還有一家中國最大的電影公司,甚至還創建了唱片公司和廣播電台。


    他還是中國文學團體“新月社”的創始人,以及上海銀行業的一員。


    這位西方記者在林子軒的帶領下參觀了林子軒旗下的各種產業,他覺得自己看到了一個傳媒帝國的雛形。


    一年前,《紐約時報》用較大的篇幅介紹了林子軒,認為他是中國的傳媒大亨。


    這位記者也看到了,他覺得太過誇張了。


    但現在,他認為那篇報道沒有虛構,林子軒或許暫時還沒有辦法和西方的傳媒大亨相比,可他正走在成為傳媒大亨的路上。


    《時代周刊》的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林子軒的思路清晰,思維敏捷,有著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不具有的開放思想,能夠接納,甚至提出新的觀點。


    在某些方麵,他比西方人更為開放,想的更遠。


    這位記者越和林子軒接觸,越發現新鮮的東西,他覺得這位東方人就像是一個迷。


    可能是林子軒第一次進行這麽正式的采訪,想要把自己好的一麵展現出來,不能讓西方記者認為中國人的思想都那麽古板,就說了一些大膽的設想。


    沒想到給這位西方記者造成了困擾。


    總得來說,雙方交流的還算愉快,《時代雜誌》的攝像師還給林子軒拍了一張全家福。


    也就是林子軒和馮程程的照片,包括他們還沒有出生的孩子,這張照片不會刊登在封麵上,而是會放到雜誌裏麵的采訪內容之中。


    照片中,林子軒穿著長衫,站在後麵,馮程程穿著一套林子軒設計的孕婦裝,把雙手放在略顯凸起的腹部,依靠在林子軒的身上。


    兩人對著攝像機微笑,一臉幸福的模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