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訊在《晨報》副刊上發表了這篇文章。


    認為女性如果不想落到陳白露和娜拉的處境,就要手裏有錢,隻有經濟上獨立,才能保障自身的尊嚴,不至於處於弱勢的地位。


    那麽女性如何保持經濟上的獨立呢?


    這需要解放舊有思想,提倡男女平等,社會給女性提供工作崗位,讓女性參與社會活動,不能把婚姻當成女性的唯一職業。


    這篇文章和這個時代其他倡導女性解放的文章區別不大,沒有引起太大的重視。


    1879年,《玩偶之家》在歐洲首演,娜拉“離家出走時的摔門聲”驚動了整個歐洲,然而,幾十年過去了,女性仍然在爭取和男性平等的地位。


    社會的慣性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的,更何況是在保守的中國。


    陳白露的死讓上海上流社會的人覺得難堪,所以他們不願意去劇院看《日出》,那是在打他們的臉。


    在北平,雖然有學者認為《日出》是現實主義的傑作,有深刻的內涵,但也僅此而已。


    《日出》演出的失敗讓洪慎頗為消沉,他意識到國內的情況和紐約不同。


    在當下,上海算是中國最為開放的城市了,上海的觀眾也應該有包容的心態,能夠接受新鮮而深刻的事物,可事實上,國內的觀眾還是過於保守了。


    林子軒一點都不同情洪慎,既然《日出》沒辦法公演了,那洪慎剛好過來給他拍電影。


    他有兩台有聲電影攝像機,不能放在那裏浪費了。


    趁著道格拉斯希拉還在,多拍兩部有聲片,給中國導演多刷一些經驗值。


    洪慎頗為詫異,你不知道《日出》沒人看麽?還敢拍電影,不怕賠本麽?


    說實話,林子軒有些擔心,不過拍攝《日出》的成本不高,都是室內戲,場景單一,主要還是看演員的表演功底。


    他拍攝《大鬧天宮》投資了一萬五千大洋,《津門大俠霍元甲》是四千大洋,默片的成本低,主要是搭建比武的擂台耗費資金。


    《日出》隻需要兩千大洋就行了,這還包括了殷明竹八百塊的薪酬。


    對於這種文藝片來說,賺錢是次要的,隻要不賠本就行了。


    他相信打著有聲片和殷明竹的旗號,《日出》應該能盈利,殷明竹因為《上海假日》可是上海灘的大明星了。


    洪慎是個爽利的人,既然你都不怕賠本,我也豁出去了。


    說幹就幹,他在排演《日出》的時候早就把這個劇本給吃透了,可以說是爛熟於胸。


    電影前期的準備工作直接省去了,剩下的就是布景和找演員了。


    布景很容易,就是旅館的房間,女主角已經有了,其他配角直接從新舞台劇團把人拉過來就行了,整個劇組組建的非常快。


    這次林子軒給了洪慎絕對的權利,讓他盡情的折騰去吧。


    他估計隻要演員的表演沒問題,十幾天就能拍攝完成,這效率,都快衝出宇宙了。


    事實上,他過於樂觀了。


    在第一次試戲的時候問題就來了,還是老問題,話劇演員的表演方式有問題,和殷明竹在一起演戲,怎麽演怎麽別扭。


    殷明竹是自然的表演,而話劇演員則太過戲劇化,無論是動作還是表情都太過誇張了。


    洪慎察覺出話劇和電影的表演方式不大相同,提醒那些話劇演員更為自然一些。


    在幾次協調後,效果好了一些。


    按理說,能湊合就行了,可洪慎是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話劇《日出》已經不完美了,電影版怎麽還能有瑕疵呢,他接受不了啊!


    他寧願不拍,也不能這麽湊合。


    林子軒這時候體會到了新舞台老板的苦衷了,和完美主義者較真傷不起啊。


    這個時候,老板就要起到調節的作用了。


    林子軒了解了一下情況,焦點在於扮演小東西的那個演員一直轉不過來彎。


    小東西在劇本中大概十四五歲的樣子,這個演員有十六歲,是新舞台劇社的一員。


    上海新舞台劇社原本是個京劇班子,老板潘約樵被稱為梨園少將。


    後來進行改革,成為職業劇團,但培養人才的方式還是按照戲曲的那一套,用來演話劇問題不大,演電影就出問題了。


    沒辦法,那就換人吧,不能這麽耽擱著。


    林子軒把明星演戲學校符合年齡的女學員叫過來,讓洪慎試戲。


    小東西這個角色在《日出》中還是很重要的,是導致陳白露夢醒的關鍵人物。


    而且有幾場震撼人心的戲份,特別是最後上吊自殺的一幕,如果演不好的話,可能讓整部影片失色不少。


    這也是洪慎較真的主要原因。


    然後,林子軒再次見到了完美主義者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


    這裏麵沒有一個讓洪慎滿意的,有幾個林子軒都覺得演的不錯,不過還是被洪慎否決了。


    我痛恨完美主義者!


    鄭證秋拍戲、選角色的時候也很認真,可他懂得變通,隻要在及格線以上就行了,而洪慎非要達到九十分才行,這還是看在林子軒的麵子才降低了十分的要求。


    太難搞了!


    作為老板的林子軒頗為頭疼,這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個人,如今也有十幾歲了吧。


    他想到的是以後民國時期著名的女演員阮玲鈺。


    阮玲鈺可是這一時期電影女演員裏的演技派,她16歲投身影壇,在短短九年中拍攝了29部影片。


    在她短暫的演藝生涯中,演活了社會各階層不同的女性形象。


    林子軒在後世看過一部張漫玉主演的電影,演繹了阮玲鈺短暫而悲情的一生,印象深刻。


    按照電影所述,此時阮玲鈺的母親在一戶姓張的商人家裏做保姆,母女二人寄人籬下。


    就是在張家,阮玲鈺遇到了張家的四少爺張達敏,一個不學無術、品格低劣的紈絝子弟。


    林子軒不認識張達敏,卻知道張達敏的哥哥,張惠衝。


    張惠衝是張達敏的大哥,也是電影圈子裏的人,他在今年主演了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製作的影片《蓮花落》,這是最早在美國公映的一部中國影片。


    隻要找到張惠衝,就能找到阮玲鈺,在上海,對林子軒來說不是難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