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軒知道《笑傲江湖》是經典。


    如果說《射雕英雄傳》寫的是家國情懷,那麽《笑傲江湖》寫的就是個人自由的精神。


    它寫了一個叫做令狐衝的主角。


    這個主角過的怎麽樣?


    他無父無母,好容易拜了個師傅還是個偽君子,先是被師傅懷疑,然後武功盡失,到處求醫,從頭病到尾,還被人利用。


    他喜歡的小師妹不喜歡他,他尊敬的師傅騙了他。


    他在正道和邪道之間遊離不定,被人誤解,幾次險死還生。


    如果看到這種介紹,你一定以為這是虐主文,直接放棄,可這不是虐主文,反而凸顯了令狐衝瀟灑豁達的性子。


    假如一般人有了這種遭遇,不說意誌消沉,也不會鬥誌昂揚。


    然而令狐衝卻是一種萬事不放在心上的態度,樂觀麵對。


    就算是在金刀王家的時候,他武功盡失,在酒席上喝醉了酒,吐了一地,丟了臉麵,潦倒落魄,被王家的人奚落逼迫,連看書的讀者都會心疼不已,可他仍舊不放在心上。


    他隻在乎自己在乎的人,比如小師妹和師母,對其他不相幹的人卻毫不掛懷。


    這是令狐衝在豁達之外的孤傲。


    他的傲氣來自骨子裏,他光明磊落,不願意妥協,否則絕不會淪落到這種地步。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活在藩籬之中,都要麵對各種困境,不得解脫,於是我們學會了妥協,然後繼續生活。


    令狐衝不願意妥協,所以他才活的孤獨。


    他向往自由,卻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但他的心是自由的,至少他在追求自由的路上。


    他活的很糟糕,卻一點都不悲情。


    對於這樣的主角,就像是看到了我們自己,不由得讀者不喜歡。


    我們羨慕令狐衝,卻無法像他那樣去生活。


    “笑傲江湖”這四個字出自《西遊記》,第九迴“袁守誠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漁夫的“西江月”詞中一句“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


    意思是逍遙自在的捕魚,自得其樂的品嚐美味。


    這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


    隻有看到《笑傲江湖》後半段的人才能體會到這種自由的精神,也能體會令狐衝的心境。


    不過現在《笑傲江湖》剛連載到令狐衝上思過崖麵壁的情節,原本被認為是主角的林平之打醬油去了,而令狐衝的故事才剛剛展開。


    在這個節骨眼上,批評的聲音越來越多。


    林子軒可以不加理會,用作品說話,等過幾個月故事連載完了自然會消停下來。


    可他做不到令狐衝的豁達,批評太多會導致《通俗小說周報》的銷量下降。


    讀者都有從眾心理,如果所有人都覺得《笑傲江湖》寫的差,甚至是有人代筆,那我為什麽要買報紙去看,不是浪費錢麽。


    這種想法一旦在讀者腦子裏紮根,那麽《通俗小說周報》就會失去這個客戶。


    要是林子軒寫的快一點倒還好說,可每周隻有一兩萬字,讀者看完之後還要等上一個星期,他們有一個星期的時間來批評《笑傲江湖》。


    就連平禁亞都認為老板這次可能失手了。


    和《射雕英雄傳》相比,《笑傲江湖》太過平常了,既沒有牽扯到國恨家仇,也沒有出彩的英雄好漢,甚至連時代背景都沒有點明。


    隻有幾大門派和魔教的矛盾,這種設定又迴到《三俠五義》的套路上了,落了俗套。


    當然,相對於其他作者的武俠小說,《笑傲江湖》還是不錯的。


    可任何事情都怕比較,有了《射雕英雄傳》珠玉在前,《笑傲江湖》就顯得黯淡很多。


    平禁亞的建議是加大《笑傲江湖》的刊載量,以此來挽迴讀者。


    可林子軒知道,自從令狐衝上了思過崖麵壁,接下來就是他倒黴的開始。


    他雖然學會了獨孤九劍,可被嶽不群懷疑,小師妹移情別戀,自己武功盡失,被虐得體無完膚,一塌糊塗,不要說挽迴讀者了,不被痛罵就好了。


    想要翻盤,隻能使用其他手段了。


    他想起了《笑傲江湖》裏劉正風和曲洋合奏的曲譜,在後世電影裏有一首《滄海一聲笑》的歌曲,可以用這個作為噱頭,吸引讀者的視線。


    想想看,原本小說中杜撰的曲譜竟然真的出現了,驚喜吧!


    這件事要和黎錦揮商量,下次把曲譜和歌詞都刊載在《通俗小說周報》上,來轉移讀者的注意力,不要再討論情節了。


    除此之外,《射雕英雄傳》和《尋秦記》的出版也要提上日程了,上海不少書局都有出版意向。


    平禁亞提出自己辦個書局,他在上海世界書局工作過,懂得其中的門道。


    在這個時代,民營的書局不少,隻要有了印刷廠和發行渠道,在上海這種文人匯聚之地,收書稿並不困難,也可以先翻譯外國的書籍。


    他是個有野心的人,也有能力,不滿足於做一家報紙的主編,他需要更大的舞台。


    既然林子軒有資本,那麽為什麽不更進一步呢。


    其實,在原本的曆史上,即便沒有林子軒,平禁亞在30年代也會成為上海出版界的梟雄人物,掌握著中央書局和《萬象》雜誌,在上海文壇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他有個堂侄叫做平鑫滔,此人的妻子善於寫言情小說,筆名叫做瓊搖。


    林子軒覺得有道理,反正是要做報紙,有間自己的印刷廠會方便很多,而且有了書局,可以印刷自己的書,沒必要讓其他書局賺錢。


    他腦海裏有不少民國時期流行的小說,即便自己沒有時間寫,也可以找到作者約稿,從而出版獲利。


    比如張痕水和秦瘦歐等人,甚至後來的張愛靈。


    發掘新人作家也是一項很有樂趣的工作,以後這些名家都是他慧眼識珠,大力栽培出來的,作為伯樂,說出去也有麵子不是。


    大文豪的最高境界不是自己成為文豪,還要培養一批文豪。


    想想就有成就感。


    於是,在平禁亞的提議下,上海萬象書局就這麽成立了,寓意為“包羅萬象”之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