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曆史。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麵產生了深遠影響。

    道教的名稱來源,一則起於古代之神道;二則起於《老子》的道論,首見於《老子想爾注》。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故道教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一般學術界認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於東漢,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鬥米道的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誌。

    漢末,張角成立太平道,後率“黃巾”起事失敗,太平道衰敗;與此同時出現的“五鬥米道”(後更名為天師道,也即正一道)卻發展起來。南北朝時期,北朝道教經寇謙之的改造,南朝道教經葛洪、陸修靜、陶弘景的改造,並得到了皇帝的支持,有了較大發展,其中,陶弘景為代表的上清派是這一時期的著名道派。隋唐時期,道教得到進一步發展,產生了諸多小派,修煉方式由修煉外丹向修煉內丹轉化。金元時期又產生了一個較大教派-全真教。

    此後,各派之間逐漸融合,發展至明清時,正一道成為符籙派的代表,全真道成為丹鼎派的代表。民國後,由於連年戰火,道教受到衝擊,宮觀多被毀,其勢漸微。道教界人士為維護本教成立過一些道教徒的群眾組織;1912年,北京白雲觀成立了全真派的全國性組織“中央道教會”。同年,第六十二代正一天師張曉初也在上海籌建正一派的全國性教會組織“中華民國道教總會”,未成,僅成立上海分會。道教學者陳攖寧先生,創辦“中華仙學院”,主編《仙學月報》、《揚善半月刊》等道教學雜誌,主張分清以煉養為主旨的傳統“中華仙學”與道教的界限。1949年以後,中國大陸在北京白雲觀成立道教徒的群眾組織“中國道教協會”,“文革”中受到衝擊,終止活動。

    1980年,“中國道教協會”於重新開始活動,各地道教宮觀逐步恢複。推動和開展道教工作,被列為中國道教協會的重要工作之一。該會主辦的《中國道教》季刊已發行。近年來,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觀日益受到重視,並引起了歐美人士的興趣。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迴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麵展開教義係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

    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複雜的神靈係統。

    道教徒有兩種:一種是神職教徒,即“道士”。據《太霄琅書經》,“人行大道,號曰道士。”,“身心順理,為道是從,故稱道士。”他們按地域可分為茅山道士、羅浮道士等。從師承可分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宮觀中教務可分為“當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種是一般教徒,人稱“居士”或“信徒”。“宮觀”是道家最主要的組織形式。宮觀是道士修道、祀神和舉行儀式的場所。道教另有一些經濟組織(如素食部、茶廠等)、教育組織(道學班、道教經學班等)、慈善組織(安老院、施診給藥部等)。

    道教儀式,除了日常的早晚功課,還有大型的功德法事,統稱為“齋醮”。“齋”就是齊,祭祀之前,整潔身心:“醮”就是設壇修建祈禳法事。道教齋醮又可區分三類:黃籙、金籙、玉籙。黃籙,專用於超度亡錄;金籙,除了超度外,還包含延壽受生的內容;玉籙,專用於消災祈福,祈求國泰民安。道場以天為計,有一、三、七、四十九天不等。

    道術是道教徒實踐天道的重要宗教行為,一般認為它有外丹、內丹、服食和房中等內容。外丹,指用丹爐或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製作人服後能“長生不死”的丹藥。唐以後漸被內丹術所代替。內丹,為行氣、導引、唿吸吐納之類的總稱,指用人體作爐鼎,使精氣神在體內凝結成丹而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內丹之術自金元以後逐漸盛行,其淵源上溯至戰國時代,對於中國的醫學和養生學有過很大的影響。服食,指用服食藥物以求長生。房中,指以男女房事求得長生。

    信仰道教的主要是漢族,在羌族、白族、壯族中等少數民族中亦有傳播。

    ————太平道東漢順帝年間,有一個名宮崇的人,到皇宮獻“神書”,書名《太平清領書》,有170卷,未被皇帝采納。後此書逐漸流傳開來。即《太平經》。唐人記載,此書是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幹分布,每部17卷,共170卷。《太平經》的思想內容十分豐富,它是《道德經》的思想繼承,如對“道”為天下之母,道生“萬物”,求道之法的根本為靜等,此外,《太平經》還發展了“一”和“氣”的概念,認為“一”是物質和思想等一切事物的“根本”,“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氣,命之所係屬,眾心之主也”,“氣”就是元氣,“夫物始於元氣”,天地人本來自同一元氣,分為三體、“太平”是太平道的社會理想,《太平經鈔》上說:“太者,大也,言其積大如天,無自大於天者、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治,無複不平,此若地居下執平,……天氣悅下,地氣悅上,二氣相通,而為中和之氣,相受共養萬物,無複有害,故曰太平。”《太平經》以三統神學思想貫串於人,視人為神、精、氣“三氣共一”,為神根也,……神者受之於天,精之受之於地,氣者受之於中和,相與共為一道,“認為”神去則氣絕,氣亡則神去,氣不絕則神不去,“因此《太平經》提出”守一“之法,”乃萬神本根,根深神靜,死之無門。“太平道的創建者是河北矩鹿人張角,他曾讀過《太平經》,張角有兩個弟弟,一名張寶,一名張梁。張角手下另有八名弟子,在組建太平教的過程中,這些人發揮了重大作用。據史書記載,張角自稱”大賢良師“,他派八名弟子到各地宣傳教義,準備太平教起義。經過十餘年的活動,信徒總數達到數十萬之多,傳播範圍很廣,聲勢十分浩大。太平教的組織單位為”方“。大方有信徒一萬餘人,小方也有六七千,每方立部帥統領。大小方共有36個。

    後太平道起事,史稱“黃巾起義”。《後漢書?;皇甫嵩傳》記載,太平道起義的口號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自稱”黃天“,其部率有三十六方,皆著黃巾,同日反叛”。(《後漢書?;靈帝記》)

    後太平道遭到鎮壓,逐漸勢衰。

    ————正一道正一道的前身是產生於漢末的五鬥米道,因入道的人需出五鬥米而得名。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張角於中平元年(184年)二月率太平道起事後,同年七月,漢中地區張修也率五鬥米道響應。

    五鬥米道以“治”為單位,天師為最高領袖,各治立治官,祭酒統領信道教眾,組織相當嚴密。它的宗教活動與太平道類似,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新入道的信徒名“鬼卒”,成為骨幹後,由他統領一眾新教徒,則升為“祭酒”,祭酒還負責在要道路口設立“義舍”,為過往行人準備食物。祭酒講解《老子》的記錄名為《老子想爾注》。書中主張信徒努力修道,“各安其位”,以達到“治國令太平”的理想;要求教徒遵守“忠孝城信、行善積德”的道誡,“奉道誡,積善成功,積精成神,神成仙壽”。

    張修後被張道陵的孫子所殺,道教傳統說法,以張道陵為五鬥米道的創建人。張魯在曹操遠征巴蜀時受其官職封賞,隨其到了內地,五鬥米道徒幾萬戶被曹操安置於長安、洛陽、鄴城等地。五鬥米道始在內地傳播。很多貴族加入五鬥米道,如王羲之,祖輩從漢魏之際即信仰五鬥米道。此時五鬥米道更名為天師道。

    南北朝時,北朝有寇謙之,南朝有陸修靜對天師道進行了改革。

    寇謙之出身於貴族家庭,祖輩幾代信奉天師道。他自幼學道,後跟隨道士到華山修道,最後選定嵩山作為其傳道地,成為十六國北魏之際北方天師道領袖。他廢除了原來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職的做法以及天師道一些教職的世襲製度,要求“唯賢是舉”並廢除五鬥米道原有的24治名稱,規定信徒不得隨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應先考察三年等。他重新製定了有關宗教活動的規章,廢除入道費用、治病報酬等租米錢稅,規定“從今以後,……唯聽民戶歲輸紙三十張,筆一管,墨一挺”。寇謙之教導道教信徒應當遵守修道戒律,並認真作齋功禮拜,從而得道成仙。後人稱經寇謙之改造後的天師道為新天師道或北天師道。

    陸修靜出身於江南士族名門吳郡陸氏,他對道教發展有著重大貢獻。為了將當時的道經去偽存真,加以整理,他到處搜訪道經曾經“南詣衡湘,九,西至峨眉、青城”,足跡遍布半個中國。他整理了《靈寶經》,編寫了《靈寶經目》。在編寫後者時,將《靈寶經》分為“三洞四輔十二類”。後來的《道藏》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陸修靜製訂完善了道教戒律和齋醮儀式,整理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規定。經過陸修靜在齋儀方麵的統一、規範和編訂工作以後,天師道從形式到內容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和健全。後人稱他的天師道為南天師道,以此和寇謙之的北天師道相對。

    隋唐時期,道教興盛,正一道也即天師道逐漸融合其它符籙各派。宋真宗曾召見第24代正一天師張正隨,賜其“先生”的稱號,自此,直至南宋末第35代天師張可大,幾乎代代正一天師都得到賜號。宋徽宗時,第30代天師張繼先極得寵信。朝廷為他在京城附近修建了“崇道觀”,龍虎山本營的上清觀也升格為“上清正一宮”。自從張可大被宋理宗授予總管符籙各派的大權,正一派就取得了符籙派道教的統領地位。

    無縫服和銀印,讓他主領江南道教。第二年又封他為“宣道靈應神和真人”。此後,曆代正一天師都被元統治者封為真人。第39代天師張嗣成,在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被封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並被授權常管全國道教事務。元代,龍虎山天師府權力很大:可以建議任免江南各地道教事務管理官員和道觀管理人員,向皇帝提出新建道教宮觀的經費供給和人員編製,它還可以直接發放“度牒”,即道士身份。

    明太祖朱元璋賜第42代正一天師張正常“真人”。並下詔讓正一天師世代掌管全國道教。自此,至第52代張應京,除第50代張國祥,代代天師都被封為大真人。張宇初曾以全國道教首領的身份,寫下《道門十規》一卷,闡述了道教派流、宮觀修整等問題。

    清代、民國年間,正一道逐漸衰落。1912年,第六十二代正一天師張曉初在上海籌建正一派的全國性教會組織“中華民國道教總會”,僅成立了上海分會。

    ————上清派清派約形成於東晉時期,以專門傳播習煉《上清經》而得名。上清經是由《黃庭經》而衍生出的道經係列,也稱《大洞真經》。上清派以存神服氣為修行方法,輔以育經、修功德。

    上清派的重要經典《黃庭經》分內外兩篇,全名《太上黃庭內景玉經》和《太上黃庭外景玉經》。《黃庭經》是茅山派的重要經典,也是後代全真道派的功課經。《黃庭經》是前代修煉養生經驗的總結,又為後世的內修提供了基本理論和方法,被稱為“壽世長生之妙典”。《黃庭經》的經文都是七言韻文,主張“扶養性命守虛無,恬淡無為何思慮”,追求恬淡無為的修煉方式而達到長壽的目的,修煉關鍵是男藏精,女藏胎,認為人以精為本,以氣為根,使人“完堅”不喪,滋補元氣,則老而可壯。它的修煉方法就是調息和存神,其調息法,就是“太和陰陽氣”能通過運行,上達黃,庭至丹田,再返歸黃,庭神守之。其“存神”方法,融合古道經和醫經的五髒有神的說法,存思諸神,就可以通靈達神,洞觀自然,養神煉氣,乘雲飛仙。

    上清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諡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出身於江東名門丹陽陶氏。永明10年(492),36歲時,辭去官職,“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南史?;陶弘景傳》),退居句容之句曲山(茅山)修道。歸隱以後,陶弘景仍“知時運之變,俯察人心,憫塗炭之苦”。陶弘景和他的弟子在茅山經營數十年,從而使茅山成為上清派的中心,故後世也稱上清派為“茅山宗”。他編寫的《真誥》一書記錄茅山道教的傳授曆史,人數在百人以上。

    由於他的學識和造就,陶弘景得到朝野尊崇禮問。他開創了融合道佛的先例,采取佛道雙修的態度。由他編寫的《真誥》以輪迴轉生和地獄的說法,代替了“承負”和東嶽主人魂魄的傳統說法。陶弘景晚年“曾夢佛授其菩提記”,自稱“勝力菩薩”轉世,親自到寧波阿育王塔受戒。歸茅山後,即建佛道兩壇,隔日朝禮。臨終時,遺言死後“冠巾法服”,“佩符左腋下”,外麵“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道人道士並在門中,道人左,道士右。”他還編訂了道教的神仙譜係。陶弘景編訂的第一部道教神仙譜係稱《真靈位業圖》,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諸多仙真,大約3000名,以7個等級排列,其中央的上下次序是:元始天尊,玉晨元皇大道,太極金闕帝君,太上老君(無上太道君),九宮尚書,定錄真君中茅君,豐都北陰大帝。他對於養生學、醫藥學和煉丹術也有貢獻,主要體現在他的《養性延命錄》中,此書總結了北魏張湛對《養生集》、《攝生論》、《養生術》等著作編集整理的養生理論,保存從先秦到兩晉的已佚著作達32種。其基本理論就是養神和煉形,“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斃”,養神就是要“遊收虛靜,息慮無為”,清心寡欲。煉形就是“飲食有節,起居有度”。

    在唐代,以傳授上清經法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很多知名道士,如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吳筠和李含光等等。通過他們的活動,茅山宗逐漸成為在全國具有最高地位的道派。其中,王遠知是茅山宗第10代宗師,為茅山宗進入唐代以後的興盛,打下了重要基礎。王遠知出身於官宦之家,極得唐高祖和太宗的器重。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死後,在高宗調露二年9公元680年)被追贈為大中大夫,諡號升貞先生。四年後又獲贈紫金光祿大夫稱號。吳筠頗有才氣,文章詩賦在當時都有佳評,得到唐玄宗的欣賞。玄宗曾問他關於道法的事,他迴答說:“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諸枝詞蔓說,徒非紙劄耳。”吳筠著有《玄綱論》、《神仙可學論》、《形神可固論》等,對道教煉養義理學說有很大貢獻。第13代宗師李含光,世家大族子弟,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中宗神龍元年(705)入道,開元年間從司馬承禎學道於王屋山,在嵩陽生活了20多年。玄宗對他極為敬重,在《命李含光建茅山壇宇敕》中稱他“道高紫府,學總黃庭”。天寶年間,李含光得到玄宗所賜的玄靜先生稱號。晚年他居住在茅山紫陽觀。

    北宋中期以後,這一派漸漸衰落。上清派曆代宗師都得到過朝廷封號。在北宋中後期,它終於成為“經籙三山”之一。上清派第23代宗師朱自英曾為真宗祈神賜子,後來生了仁宗,被封為“國師”。第35代宗師任元阜,曾受南宋寧宗詔令,做大道場禳除水災。第44代宗師王道孟,為元帝祈雨驅蝗,得到“真人”封號。

    進入元代以後,上清派很少有著名宗師出現。後可能融入正一道中。

    ————新道教太一道、大道教和隨後創立的全真道均創立於金初,史稱“新道教”。

    太一道的創始人為蕭抱珍,河南汲縣人。《元史?;釋老傳》稱:“太一教者,始金元眷中(1138-1140)道士蕭抱珍,傳太一三元法籙之術,因名其教曰太一”,“名之曰太一教,蓋取元氣渾論,太極剖判,至理純一之義也!”。太一教,以老子之學修身,以巫祝之術禦世,因此,也以符籙濟人治病、祈禳嗬禁,衛州的太一廣福萬壽宮內有“法水井”,人稱“太一泉”,據稱飲之可治病,太一教道士出家,嗣教需受法籙秘物,宮觀始稱庵。太一教師承較嚴,受籙的道士均須將姓改為蕭。太一教的祖師“素不為辭章,及升堂諭眾,隨意而言。悉成文理,勸戒深切,聽者聳然”,史載蕭士衝(三祖)卒後,送殯者數萬人。金大定年間,太一教聲教大振,門徒增盛,東漸於海,金貞祐元年、二年(1213、1214)元太祖二次攻打河北一帶,民謠稱:“寒食節,絕人煙。”四祖蕭輔道見“城郭為墟,暴骨如莽,惻然哀之,”傾其所有,招斂“遺骸”,於城西北掘大坑三,堆埋成“丘”,“設醮祭,以妥厥靈”,人稱“堆金塚”,全城人均去祭奠,於是蕭輔道聲名大振,元世宗賜號“中和仁靖真人”,入元後,太一道漸融入正一教派。

    真大道教創始人劉德仁,滄州樂陵人,約於金皇統2年(1142)開始傳道,初名大道教,元憲宗時,賜名為“真大道教”。《道園學古錄》稱“真大道以苦節危行為要,不妄求於人,不苟侈於已”,劉德仁創立真大道教有“九戒”,“一曰視物猶已,勿萌戕害兇嗔之心,二曰忠於君,孝於親,誠於人,辭無綺語,口無惡聲,三曰除邪淫,寧清靜,四曰遠勢利,安賤貧,力耕而食,量入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習盜竊,六曰毋飲酒茹葷,衣食取足,毋為驕盈,七曰虛心而弱誌,和光而同塵,八曰毋恃強梁,謙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學者宜世守之。”由於“九戒”的規範,真大道教的許多人在動亂兇暴社會環境,都能“遠勢利,安賤貧,力耕而食,量入為用”,使子孫不去做官,不巴結朝廷,高風亮節,為後世所稱頌,仍煉之術,不沿符籙,不化緣乞食,其宮觀始稱庵,墓稱塔,與佛教類似,真大道教起初流傳於河北,金盛時曾廣泛流傳於隴蜀、齊魯、江淮地區,元末逐漸衰落,可能融入全真教中。

    ————全真道全真道創立於金代初年,創始人王喆(1112-1169)。王喆原名中孚,字允清,道號重陽子,又稱王重陽,陝西鹹陽大魏村人。47歲時棄家修道,於終南山南時村挖洞而居,自稱“活死人墓”,內則修煉金丹,外則佯狂裝瘋,自號“王害風”。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他放火燒庵起舞,東出潼關,赴山東半島,立教“全真”。他招收了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七大弟子。全真教很快在山東發展起來。大定九年(1169),王喆率丘、劉、譚、馬四大弟子迴陝西時,逝於途中。全真教創教初期,教風刻苦簡樸。弟子大多乞食為生,不建宮觀,在山野市井修煉、傳教。全真道主張先性後命,修煉時先收心,達到一念不生,這叫“明心見性”。然後調整唿吸,按順序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全真道的內丹學說認為人心具有“真性”,它又叫元神、元性、真心等等,是不生不滅、不變化的。成仙的根據就建立在它上麵。王喆在《金關玉鎖訣》中描繪了由元神煉化到達最高階段時,便有“陽神”出殼而飛升仙界的境況。全真道士解釋教名“全真”,說就是保全“真性”的意思。也有人說,全真道的宗旨要求個人內修的“真功”與救濟社會的“真行”相結合。真功,就是所謂“明心見性”、“除情去欲”之類;真行,就是所謂“忍恥含垢,苦已利人”之類。二者雙全,就叫全真。

    王喆死後,劉處玄、丘處機先後掌教,以山東半島為中心進一步發展全真教。據《北遊語錄》:劉處玄教旨“無為有為相伴”,至丘處機則“有為十之九,無為雖有其一,猶存而勿用焉”。經過前後二十餘年的發展,全真教在魯豫秦冀等地已有了相當深厚的基礎,上聞於金廷。大定二十七年(1187),王處一被召至京,金世宗親問養生之道。次年,又找丘處機進京,命庵於萬寧宮之西,以便皇帝召見問道,並命他主持萬春節醮事。全真教臻於極盛。1219年,蒙古成吉思汗遣使召見丘處機。丘處機以七十餘歲的高齡,率十八高徒跋涉數萬裏,遠赴西域雪山行營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丘道教的煉養長生之術,丘處機以道家清靜無為,敬無愛民戒殺之旨勸諭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敬而稱其為“活神仙”,令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並敕免全真門下道士的差役賦稅。丘處機於1224年東歸,住於燕京長春宮。1227年卒後,葬於該宮處順堂,即今北京白雲觀。

    由於丘處機的經營,全真教鼎盛一時,《元史?;釋老傳》說:“處機還燕,使其徒持其牒召求於戰伐之餘,由是為人奴者得複為良,於瀕死而得更生者,毋慮二三萬人,中州人至今稱道之。”丘處機也說:“千年以來,道門開辟,未有如今日之盛!”元一統後,南北文化漸趨融合,全真道渡江南傳。江南名畫家黃子久,即為全真道士,居蘇杭授徒傳教。元初江南全真道最大的活動點是湖北武當山,魯大宥,江貞常等道士於元初入山傳全真道,修複宮觀、徒眾頗多。李道純原為南宗玉蟾門下王金蟾之徒,居真州長生觀,入元後自稱全真道士撰有《全真集玄密要》、《中和集》等,為元初內丹大家。李鈺、趙友欽師徒活動於江西、江蘇一帶,其徒陳致虛“遍遊夜郎、邛水、沅芷、辰陽、荊南、二鄂、長江、廬阜、江之東西,凡授百餘人。”所撰《金丹大要》為元代內丹名著。至此,全真道遍傳南北,盛大至極,其勢力足以與當時漸聯合為正一大派的符籙諸派相匹敵。全真教的地位因元室冊封全真祖師而榮譽無加。至元六年(1269),忽必烈詔封全真道所尊東華帝君,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喆五祖為“真君”,後人稱“北五祖”;冊封王喆七大弟子為“真人”,世稱“七真”。全真道貴盛至極後,教風崇尚奢侈,勢力漸減。自元統三年(1335)完顏德明任全真掌教,其後繼者再未見之於史傳。

    明朝時,全真道士被授予封號官祿如劉淵然,邵以正等輩甚罕,多隱修於山野,雲遊於江湖。明初有多名全真道士闡發教址。無垢子何道全,多年隱棲終南山,後雲遊東南,自《隨機應化錄》2卷錄其語錄、詩偈,多言心性,兼涉內丹命術。混然子王道淵撰有《道玄篇》、《還真集》、《升玄護命經注》、《青天歌注》等闡發內丹。

    永樂間,屬全真一係的道士張三豐,聲望彌高,被稱為“活神仙”,張三豐名全一,一名君寶,號三豐,一號張邋遢,遼東懿州人“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冉如戟,寒暑性一衲一蓑,所啖升米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書經目不忘,遊處無恆,或雲能一日千裏,善嬉諧,旁若無人”。自稱生於金末定宗三年(1248),曾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天星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終南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終南山~並收藏逆天星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