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西岸畫風突轉,沒有了問候其祖宗先人的“誅心”之論,隻有每日的實時播報。
滹沱河廣播社就此成立,早晚各一次,每次都是前線戰事匯報。
當然,對於來自滹沱河西岸的消息,東岸的小鬼子是一個字都不信。
日軍指揮官告訴所有的士兵,是華夏軍隊打不贏他們,所以才會編造故事來打擊日軍的士氣。
日軍給自己的士兵找了一個合理而且無法反駁的理由。
當然作為敵對陣營,他們完全可以把對手的任何言論都當成放屁。
但在動搖對方軍心方麵,趙誌國從來不著急。
隻要日軍還在自己的包圍圈裏,趙誌國說什麽,日軍就得聽什麽,他們沒得選。
滹沱河兩岸劍拔弩張的氣氛並沒有消失,雙方都知道,一旦得到機會,必然要將對方置於死地。
尤其是滹沱河西岸的部隊經常騙小鬼子露頭,然後再給日軍來兩炮。
沒有比小鬼子的腦袋更好用的靶子了,迫擊炮手打得越來越準,在東岸幾乎已經見不到小鬼子的腦袋。
“前一段時間,日軍增派援兵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可現在,崗村似乎沒有什麽動靜了。”馬修文說。
在跟南方人員協商之前,關於日軍的情報猶如雪花一般飛進趙誌國的司令部。
但現在,關於日軍的情報隻有隻言片語,就是前線的日常戰報,並沒有任何能夠引發戰局變化的情報。
“或許崗村在訓練新兵,等他把新兵部隊訓練出戰鬥力,他就會反撲。”趙誌國說,“姚鵬舉還有多久迴來?”
“姚參謀長明天早上就會到達司令部。”參謀說。
“他在拿著劉慶生練兵?”馬修文問。
“練兵?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不過……何嚐我們不是?劉慶生的部隊也需要戰鬥。”趙誌國說。
更多的時間裏,日軍是尋找劉慶生他們的蹤跡,而不是打仗。
而劉慶生的部隊更多的時間裏是在四處出擊。
日軍想要在遊擊戰中練兵,恐怕隻是本末倒置。
“這倒是,半年之內,神仙也沒有完全把近乎九成新兵的日軍部隊練成一支勁旅。”馬修文說,“那就是日軍已經放棄掙紮了?”
若是馬修文現在坐在崗村的位置上,並得知上級給他派來的都是新兵,估計他隻想罵人。
現在的崗村是既想練兵,又想跟趙誌國作戰。
趙誌國笑了笑:“崗村是沒辦法了,若是他能夠在正麵取得一點點優勢,他都不會想著先去打劉慶生了。”
崗村是戰場上成名將軍,盡管是以強勝弱,有些水分,但也是戰場上曆練出來的。
他肯定知道這場戰鬥的關鍵點在哪兒。
這場戰鬥最關鍵的問題不是劉慶生。
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崗村還把兵力浪費在劉慶生身上,很明顯崗村是在轉移矛盾。
真正的矛盾解決不了的時候,觸發一個簡易的矛盾副本,至少看上去,崗村是在做事情。
“高倉的戰報中說日軍陣亡數量已經超過一千多人了。”
蘭青鄉外圍的戰鬥並沒有結束,日軍仍舊在對高倉他們防守的陣地發起試探性的進攻。
強攻,夜襲,側翼迂迴等戰術,日軍都使用過了。
不過小鬼子的進攻更多是在試探高倉他們的防禦有沒有漏洞。
“死得越多越好,隻能怪日軍這幾天的進攻有天偷懶。”趙誌國說。
日軍在第一天的進攻還算賣力,也是傷亡最大的一天,但隨後的時間裏,日軍一天下來進攻的次數不到兩次。
小鬼子的進攻屬於那種上一天班休息六天的那種。
“高倉抱怨呢,緊張了好幾天,沒吃好沒睡好,結果小鬼子就這點動靜。”馬修文說。
“他還抱怨上了?”趙誌國冷笑一聲,“他是嫌棄這仗越打越沒意思了吧?”
渡過滹沱河之後,高倉沒撈到一場硬仗打,本想這一次等著日軍反撲,有機會大顯身手。
但日軍雷聲大雨點小,雖然打死打傷了不少小鬼子,但這種仗再容易不過。
“崗村是沒想到我們直接繞過了他們的防線,直接進攻的東湯縣,若是崗村提前在東湯縣做準備,估計過河的部隊都有幾場苦戰要打。”馬修文說。
“現在我們隻要穩住就行了,該著急的事崗村和滹沱河東岸的日軍,不是我們。”趙誌國說。
誰著急,誰就容易有動作,有動作就會有破綻。
“要不要在滹沱河上再修幾座橋?這場戰鬥恐怕在今年冬天結束不了了。”馬修文說。
春暖花開的時候,隻有一座水下橋梁,難以滿足第一軍分區的運力。
若是明年天氣轉暖,崗村不計代價發起進攻,以目前東岸囤積下的物資,也就能夠支撐一個多月的時間。
而且誰也說不準,日軍機場什麽時候能夠修好。
小鬼子的轟炸機加入戰鬥,後勤的運力又要大打折扣。
“滿足我軍部隊在東岸作戰,需要幾座橋梁?”趙誌國問。
“最少要三座!”馬修文說,“前提是日軍飛機不進行轟炸。”
“調一個工兵營,鑿冰架橋,鋪路!”
仗打到哪兒,第一軍分區就要把路修到哪兒。
“一個工兵營夠嗎?鑿開冰麵就是一個大工程。”馬修文說。
天寒地凍,士兵要進入冷水中修橋,這可要做常人不能忍的事情。
趙誌國想了想:“那就調集兩個工兵營,交替作業。”
盡管有人能夠在寒冷的冬季能夠堅持冬泳,但這可不是鍛煉身體,也不是娛樂。
清晨,趙誌國在院子裏活動著身體,姚鵬舉提著大包小包走進了院子。
“哎呦,這不是姚大參謀長嗎?還舍得迴來呢?”
姚鵬舉一襲軍裝,幹淨整潔,胡子都已經刮過了,眼神中也看不到有人疲倦。
姚鵬舉露出一絲苦笑:“事情忙完,我就迴來了。”
“包裏裝著什麽?”
“我家顧寧兒買了一些吃的,讓我帶來,跟你們分享一下。”姚鵬舉如實迴答。
“姚副參謀長迴來了,帶了不少好吃的。”趙誌國對著房間大喊了一聲。
房間裏立刻鑽出來七八個參謀人員,接過姚鵬舉手中的東西就返迴了房間,留下姚鵬舉愣在原地。
滹沱河廣播社就此成立,早晚各一次,每次都是前線戰事匯報。
當然,對於來自滹沱河西岸的消息,東岸的小鬼子是一個字都不信。
日軍指揮官告訴所有的士兵,是華夏軍隊打不贏他們,所以才會編造故事來打擊日軍的士氣。
日軍給自己的士兵找了一個合理而且無法反駁的理由。
當然作為敵對陣營,他們完全可以把對手的任何言論都當成放屁。
但在動搖對方軍心方麵,趙誌國從來不著急。
隻要日軍還在自己的包圍圈裏,趙誌國說什麽,日軍就得聽什麽,他們沒得選。
滹沱河兩岸劍拔弩張的氣氛並沒有消失,雙方都知道,一旦得到機會,必然要將對方置於死地。
尤其是滹沱河西岸的部隊經常騙小鬼子露頭,然後再給日軍來兩炮。
沒有比小鬼子的腦袋更好用的靶子了,迫擊炮手打得越來越準,在東岸幾乎已經見不到小鬼子的腦袋。
“前一段時間,日軍增派援兵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可現在,崗村似乎沒有什麽動靜了。”馬修文說。
在跟南方人員協商之前,關於日軍的情報猶如雪花一般飛進趙誌國的司令部。
但現在,關於日軍的情報隻有隻言片語,就是前線的日常戰報,並沒有任何能夠引發戰局變化的情報。
“或許崗村在訓練新兵,等他把新兵部隊訓練出戰鬥力,他就會反撲。”趙誌國說,“姚鵬舉還有多久迴來?”
“姚參謀長明天早上就會到達司令部。”參謀說。
“他在拿著劉慶生練兵?”馬修文問。
“練兵?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不過……何嚐我們不是?劉慶生的部隊也需要戰鬥。”趙誌國說。
更多的時間裏,日軍是尋找劉慶生他們的蹤跡,而不是打仗。
而劉慶生的部隊更多的時間裏是在四處出擊。
日軍想要在遊擊戰中練兵,恐怕隻是本末倒置。
“這倒是,半年之內,神仙也沒有完全把近乎九成新兵的日軍部隊練成一支勁旅。”馬修文說,“那就是日軍已經放棄掙紮了?”
若是馬修文現在坐在崗村的位置上,並得知上級給他派來的都是新兵,估計他隻想罵人。
現在的崗村是既想練兵,又想跟趙誌國作戰。
趙誌國笑了笑:“崗村是沒辦法了,若是他能夠在正麵取得一點點優勢,他都不會想著先去打劉慶生了。”
崗村是戰場上成名將軍,盡管是以強勝弱,有些水分,但也是戰場上曆練出來的。
他肯定知道這場戰鬥的關鍵點在哪兒。
這場戰鬥最關鍵的問題不是劉慶生。
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崗村還把兵力浪費在劉慶生身上,很明顯崗村是在轉移矛盾。
真正的矛盾解決不了的時候,觸發一個簡易的矛盾副本,至少看上去,崗村是在做事情。
“高倉的戰報中說日軍陣亡數量已經超過一千多人了。”
蘭青鄉外圍的戰鬥並沒有結束,日軍仍舊在對高倉他們防守的陣地發起試探性的進攻。
強攻,夜襲,側翼迂迴等戰術,日軍都使用過了。
不過小鬼子的進攻更多是在試探高倉他們的防禦有沒有漏洞。
“死得越多越好,隻能怪日軍這幾天的進攻有天偷懶。”趙誌國說。
日軍在第一天的進攻還算賣力,也是傷亡最大的一天,但隨後的時間裏,日軍一天下來進攻的次數不到兩次。
小鬼子的進攻屬於那種上一天班休息六天的那種。
“高倉抱怨呢,緊張了好幾天,沒吃好沒睡好,結果小鬼子就這點動靜。”馬修文說。
“他還抱怨上了?”趙誌國冷笑一聲,“他是嫌棄這仗越打越沒意思了吧?”
渡過滹沱河之後,高倉沒撈到一場硬仗打,本想這一次等著日軍反撲,有機會大顯身手。
但日軍雷聲大雨點小,雖然打死打傷了不少小鬼子,但這種仗再容易不過。
“崗村是沒想到我們直接繞過了他們的防線,直接進攻的東湯縣,若是崗村提前在東湯縣做準備,估計過河的部隊都有幾場苦戰要打。”馬修文說。
“現在我們隻要穩住就行了,該著急的事崗村和滹沱河東岸的日軍,不是我們。”趙誌國說。
誰著急,誰就容易有動作,有動作就會有破綻。
“要不要在滹沱河上再修幾座橋?這場戰鬥恐怕在今年冬天結束不了了。”馬修文說。
春暖花開的時候,隻有一座水下橋梁,難以滿足第一軍分區的運力。
若是明年天氣轉暖,崗村不計代價發起進攻,以目前東岸囤積下的物資,也就能夠支撐一個多月的時間。
而且誰也說不準,日軍機場什麽時候能夠修好。
小鬼子的轟炸機加入戰鬥,後勤的運力又要大打折扣。
“滿足我軍部隊在東岸作戰,需要幾座橋梁?”趙誌國問。
“最少要三座!”馬修文說,“前提是日軍飛機不進行轟炸。”
“調一個工兵營,鑿冰架橋,鋪路!”
仗打到哪兒,第一軍分區就要把路修到哪兒。
“一個工兵營夠嗎?鑿開冰麵就是一個大工程。”馬修文說。
天寒地凍,士兵要進入冷水中修橋,這可要做常人不能忍的事情。
趙誌國想了想:“那就調集兩個工兵營,交替作業。”
盡管有人能夠在寒冷的冬季能夠堅持冬泳,但這可不是鍛煉身體,也不是娛樂。
清晨,趙誌國在院子裏活動著身體,姚鵬舉提著大包小包走進了院子。
“哎呦,這不是姚大參謀長嗎?還舍得迴來呢?”
姚鵬舉一襲軍裝,幹淨整潔,胡子都已經刮過了,眼神中也看不到有人疲倦。
姚鵬舉露出一絲苦笑:“事情忙完,我就迴來了。”
“包裏裝著什麽?”
“我家顧寧兒買了一些吃的,讓我帶來,跟你們分享一下。”姚鵬舉如實迴答。
“姚副參謀長迴來了,帶了不少好吃的。”趙誌國對著房間大喊了一聲。
房間裏立刻鑽出來七八個參謀人員,接過姚鵬舉手中的東西就返迴了房間,留下姚鵬舉愣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