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總他們能夠想到這一層已經不簡單。
“若是我們能夠想清楚趙誌國更長遠的目的是什麽,我們或許可以半路截胡。”晉綏軍軍官說。
晉綏軍如果能夠截胡,說不定能夠在實力上實現彎道超車。
閻總若是能夠帶著晉綏軍迅速強大起來,等打跑小鬼子之後,晉綏軍未嚐不可重新逐鹿中原。
“安排人打探他們談判的內容,還有我們在並州城內的人員想辦法從邱子安口中套取消息。”
如果真的能夠實現彎道超車,讓晉綏軍的實力跟趙誌國齊肩,閻總做夢都能夠笑醒。
此時的閻總,就像是在垂垂老矣之際,看到了不老泉。
他渴望擺脫趙誌國的陰影,渴望天上突然掉餡餅,讓他有瞬間超越第一軍分區的實力。
然而,閻總此時注定是垂暮老人臨死前做的一個春夢。
閻總要是知道趙誌國要發展的是飛機,就算給閻總技術,閻總也沒有配套的工業基礎,更沒有大量工程師和一線的工人。
想要彎道超車,工業方麵的投入就得讓他望而生畏。
心裏揣著春夢的閻總還是想追尋那幾秒鍾的快樂,他的人開始跟邱子安接觸,希望從邱子安身上獲得蛛絲馬跡。
如今的第一軍分區,有了坦克,有了重炮,有了強大的陸軍,未來更長遠的目光,已經是唿之欲出。
飛機——這兩個字的情報躍然於紙上的時候,閻總看著情報的內容不斷苦笑。
就憑這兩個字,閻總知道,趙誌國已經達到了晉綏軍夠不到的高度。
當錢先生的名字出現在談判桌上的時候,第一軍分區發展航空工業的事情就已經不再是什麽秘密。
再結合當今第一軍分區擁有的軍事武器,發展空中力量已經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
自從打通交通,將源源不斷地軍事物資送進華夏,趙誌國的運輸隊伍中永遠有一個地方是留給工業設備的。
當設備齊全的時候,人就成為了最重要的一環。
“告訴南方,萬不可讓趙誌國發展空中力量,第一軍分區若是能夠自己製造飛機,在華夏將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閻總決定把他了解的情況告知南方,讓南方早做決定。
寧可殺了,也不能讓趙誌國所用。
但閻總的電報並沒有引起南方的重視,因為在南方那群老爺眼中,八路軍的根據地都是在窮鄉僻壤的地方。
趕上老天爺不賞臉的年份,都會餓死人的地方,還想發展飛機,完全是癡人說夢。
就算把世界上最頂尖的航空動力學的工程師送到華夏,沒有十幾年工業基礎的發展,怎麽可能造出飛機合格的零部件。
雖然南方沒有重視閻總提供的情報,但南方有一個“優點”,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
哪怕這個人對華夏有利,而不是對某個派別有利,他們也不會輕易放過。
軍統的談判人員將第一軍分區想要錢先生的電報發送到南方的時候,他們就動了殺心。
“不能在我們的地盤上殺他,否則以後有能力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再也不會為我們效力。”
南方的老爺們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要麵子。
人可以死,但決不能死在他們的地盤上。
一個有能力的歸國科研人員若是在他們地盤上死了,會造成很惡劣的影響。
此時,陶學一也收到了一封密信,是趙誌國托八路軍辦事處給陶學一寫的。
辦事處的主任親自執筆,派人秘密送到陶學一軍中。
信中的內容很清楚,錢先生將隨陶學一的部隊一同前往北方。
陶學一雖然身處中央軍,但心中卻裝著民族大義。
在陶學一身上,有一種很強的對比,民族榮辱高於一切派別之爭,高於一切政治權力。
他投身行伍之中,不是為了某個家族打天下,而是為了洗刷被列強欺負的屈辱。
也正是這種原因,讓他跟趙誌國成為了朋友。
陶學一立刻安排了部隊中的精銳士兵,暗中將錢先生給保護了起來。
在第五天的談判中,南方派來的人也終於妥協,跟第一軍分區達成協議。
不過,在協議中,陶學一的部隊若是向日偽軍發起進攻,要從第一軍分區借道,第一軍分區不得阻攔,而且還要保障其糧食的供應。
趙誌國在這方麵沒有任何意見,隻要是打小鬼子,出糧出槍,趙誌國都願意。
談判結束之後,姚鵬舉沒有樂不思蜀,他知道前線才是他最應該待的地方,前線的兄弟需要他。
在談判期間,日軍對蘭青鄉的進攻並沒有停止,但日軍的進攻間隙拖延的越來越長。
有時候日軍甚至在一天之內隻發起了兩次進攻,隻有一次炮擊。
小鬼子的舉動,讓趙誌國更加確定,他們就是想讓滹沱河東岸被困的日軍還有一絲抵抗下去的希望。
“我覺得我們還是有必要對日軍喊話,哪怕他們不投降,也能夠動搖他們的軍心。”馬修文提議。
日軍被圍困的時間已經不短了。
小鬼子士兵也不可能及時了解外界的信息,所有的情報都被日軍軍官給掌控著。
隻要第一軍分區的士兵對著日軍喊話,大概率會有日軍士兵把第一軍分區的喊話當真。
“試試吧,喊話也能夠試探一下小鬼子的底氣,要是小鬼子迴話越硬氣,說明他們手中的糧草很充足,當他們會懟我們的話不硬氣了,就說明他們的糧食快要見底兒了。”
兩軍對壘,話語也能夠體現一支部隊的精氣神。
在趙誌國的授意下,田克誌他們每天跟日軍的對罵,換成了每天對日軍主力的播報。
呂正的部隊也沒有閑著,在他們控製的製高點上,每天都有士兵對著日軍陣地喊話。
喊話的內容並不是讓日軍投降,而是告訴日軍當前他們主力跟第一軍分區的戰況。
小鬼子士兵了解戰況之後,就能夠分析出他們的援軍到底能不能出現。
當然,一開始日軍並不會聽,畢竟來自於敵人的言論,還沒有人傻到一開始就相信。
但隨著時間推移,日軍援兵的消息越來越渺茫,滹沱河東岸陣地上的日軍早晚會有一天相信第一軍分區士兵喊話的內容是真的。
“若是我們能夠想清楚趙誌國更長遠的目的是什麽,我們或許可以半路截胡。”晉綏軍軍官說。
晉綏軍如果能夠截胡,說不定能夠在實力上實現彎道超車。
閻總若是能夠帶著晉綏軍迅速強大起來,等打跑小鬼子之後,晉綏軍未嚐不可重新逐鹿中原。
“安排人打探他們談判的內容,還有我們在並州城內的人員想辦法從邱子安口中套取消息。”
如果真的能夠實現彎道超車,讓晉綏軍的實力跟趙誌國齊肩,閻總做夢都能夠笑醒。
此時的閻總,就像是在垂垂老矣之際,看到了不老泉。
他渴望擺脫趙誌國的陰影,渴望天上突然掉餡餅,讓他有瞬間超越第一軍分區的實力。
然而,閻總此時注定是垂暮老人臨死前做的一個春夢。
閻總要是知道趙誌國要發展的是飛機,就算給閻總技術,閻總也沒有配套的工業基礎,更沒有大量工程師和一線的工人。
想要彎道超車,工業方麵的投入就得讓他望而生畏。
心裏揣著春夢的閻總還是想追尋那幾秒鍾的快樂,他的人開始跟邱子安接觸,希望從邱子安身上獲得蛛絲馬跡。
如今的第一軍分區,有了坦克,有了重炮,有了強大的陸軍,未來更長遠的目光,已經是唿之欲出。
飛機——這兩個字的情報躍然於紙上的時候,閻總看著情報的內容不斷苦笑。
就憑這兩個字,閻總知道,趙誌國已經達到了晉綏軍夠不到的高度。
當錢先生的名字出現在談判桌上的時候,第一軍分區發展航空工業的事情就已經不再是什麽秘密。
再結合當今第一軍分區擁有的軍事武器,發展空中力量已經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
自從打通交通,將源源不斷地軍事物資送進華夏,趙誌國的運輸隊伍中永遠有一個地方是留給工業設備的。
當設備齊全的時候,人就成為了最重要的一環。
“告訴南方,萬不可讓趙誌國發展空中力量,第一軍分區若是能夠自己製造飛機,在華夏將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閻總決定把他了解的情況告知南方,讓南方早做決定。
寧可殺了,也不能讓趙誌國所用。
但閻總的電報並沒有引起南方的重視,因為在南方那群老爺眼中,八路軍的根據地都是在窮鄉僻壤的地方。
趕上老天爺不賞臉的年份,都會餓死人的地方,還想發展飛機,完全是癡人說夢。
就算把世界上最頂尖的航空動力學的工程師送到華夏,沒有十幾年工業基礎的發展,怎麽可能造出飛機合格的零部件。
雖然南方沒有重視閻總提供的情報,但南方有一個“優點”,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
哪怕這個人對華夏有利,而不是對某個派別有利,他們也不會輕易放過。
軍統的談判人員將第一軍分區想要錢先生的電報發送到南方的時候,他們就動了殺心。
“不能在我們的地盤上殺他,否則以後有能力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再也不會為我們效力。”
南方的老爺們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要麵子。
人可以死,但決不能死在他們的地盤上。
一個有能力的歸國科研人員若是在他們地盤上死了,會造成很惡劣的影響。
此時,陶學一也收到了一封密信,是趙誌國托八路軍辦事處給陶學一寫的。
辦事處的主任親自執筆,派人秘密送到陶學一軍中。
信中的內容很清楚,錢先生將隨陶學一的部隊一同前往北方。
陶學一雖然身處中央軍,但心中卻裝著民族大義。
在陶學一身上,有一種很強的對比,民族榮辱高於一切派別之爭,高於一切政治權力。
他投身行伍之中,不是為了某個家族打天下,而是為了洗刷被列強欺負的屈辱。
也正是這種原因,讓他跟趙誌國成為了朋友。
陶學一立刻安排了部隊中的精銳士兵,暗中將錢先生給保護了起來。
在第五天的談判中,南方派來的人也終於妥協,跟第一軍分區達成協議。
不過,在協議中,陶學一的部隊若是向日偽軍發起進攻,要從第一軍分區借道,第一軍分區不得阻攔,而且還要保障其糧食的供應。
趙誌國在這方麵沒有任何意見,隻要是打小鬼子,出糧出槍,趙誌國都願意。
談判結束之後,姚鵬舉沒有樂不思蜀,他知道前線才是他最應該待的地方,前線的兄弟需要他。
在談判期間,日軍對蘭青鄉的進攻並沒有停止,但日軍的進攻間隙拖延的越來越長。
有時候日軍甚至在一天之內隻發起了兩次進攻,隻有一次炮擊。
小鬼子的舉動,讓趙誌國更加確定,他們就是想讓滹沱河東岸被困的日軍還有一絲抵抗下去的希望。
“我覺得我們還是有必要對日軍喊話,哪怕他們不投降,也能夠動搖他們的軍心。”馬修文提議。
日軍被圍困的時間已經不短了。
小鬼子士兵也不可能及時了解外界的信息,所有的情報都被日軍軍官給掌控著。
隻要第一軍分區的士兵對著日軍喊話,大概率會有日軍士兵把第一軍分區的喊話當真。
“試試吧,喊話也能夠試探一下小鬼子的底氣,要是小鬼子迴話越硬氣,說明他們手中的糧草很充足,當他們會懟我們的話不硬氣了,就說明他們的糧食快要見底兒了。”
兩軍對壘,話語也能夠體現一支部隊的精氣神。
在趙誌國的授意下,田克誌他們每天跟日軍的對罵,換成了每天對日軍主力的播報。
呂正的部隊也沒有閑著,在他們控製的製高點上,每天都有士兵對著日軍陣地喊話。
喊話的內容並不是讓日軍投降,而是告訴日軍當前他們主力跟第一軍分區的戰況。
小鬼子士兵了解戰況之後,就能夠分析出他們的援軍到底能不能出現。
當然,一開始日軍並不會聽,畢竟來自於敵人的言論,還沒有人傻到一開始就相信。
但隨著時間推移,日軍援兵的消息越來越渺茫,滹沱河東岸陣地上的日軍早晚會有一天相信第一軍分區士兵喊話的內容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