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參謀長談過話之後,陶學一也逐漸明白,真正能夠解決他問題的人不在他們師。
要麽高層放棄了除掉趙誌國的想法,顯然這不是陶學一能夠決定的,那麽能夠解決問題的,隻有趙誌國。
在任何時代,從來不缺少牆頭草。
何況晉綏軍這艘到處都漏水的破船,很多人還在這艘破船上,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船而已。
閻總沒有了往日的憔悴,坐在司令部內,聽著屬下匯報著第一軍分區跟日軍交戰的情況。
“第一軍分區已經穩住了在滹沱河以東的局勢,若是全殲滹沱河東岸的日軍,恐怕以後日軍再也無法阻擋趙誌國的腳步。”
聽著屬下的匯報,閻總隻是默默地喝了一口水。
“你們覺得這一仗暴露了趙誌國的所有實力嗎?”閻總問了一個他最關心的問題。
第一軍分區到底有多少實力,這一直是困擾著崗村和閻總的問題。
現在第一軍分區,精銳的步兵部隊有了,單兵火力有了,坦克裝甲集群有了,炮兵群和防空炮群也有了。
可第一軍分區到底有多少兵力呢?
“我們初步估算,趙誌國手中應該有十五萬部隊,參與這次戰鬥的部隊不足十萬兵力。”
“也就是說,趙誌國手中還有五萬軍隊沒有參戰,隨時可以調動?”閻總問。
“可能更多,趙誌國喜歡隱藏自己的實力,而且八路軍除了南方給他常規編製之外,他們部隊的編製都不符合常規,第一軍分區的部隊編製更不符合常規,所以我們無法從編製上推斷具體兵力。”
部隊有常規的編製,按照編製走,完全可以預估出正常的兵力範圍。
其他部隊在編製之中,又遊離於編製之外。
就像趙誌國的第一軍分區,在中央軍中他們是沒有正規編製的存在,但在八路軍的部隊中,他們卻又像是正規編製。
而第一軍分區手底下的各旅各團,又不在正規番號之內,從兵力數量到有多少個作戰團都不是常規數字,所以這給日軍和晉綏軍統計第一軍分區有多少兵力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難。
十五萬部隊的編製是晉綏軍在半年前就給出的結論。
“搞不清楚趙誌國有多少實力,我們就算把趙誌國分析地頭頭是道,也沒辦法從趙誌國手中占到便宜。”
“司令,日軍或許還會往華夏增兵,隻要日軍不斷增兵,趙誌國早晚有一天把實力給暴露出來的。”
日軍不可能放任華北不管的。
小鬼子真的丟失了華北,八路軍接管華北地區,在華北地區瞬間就能夠冒出百萬大軍。
百萬大軍無論是南下還北上,都夠小鬼子喝一壺的。
“我本以為崗村能夠多撐一下,沒想到崗村也是一個酒囊飯袋。”閻總冷笑一聲。
“司令,在並州城周邊,冒出了大量的新工廠。”
“哎~趙誌國能人啊,前方還打著仗呢,後方就如火如荼地開始搞建設了。”
後方能夠快速搞建設,得益於第一軍分區抓來的大量俘虜。
免費的勞動力幫著蓋廠房,不用給錢,效率低了,可以拿著皮鞭抽,比生產隊的驢還好用。
有了廠房,從海外運來的設備隻要調試好,就能夠投入生產。
閻總對第一軍分區的情況是既羨慕又眼饞,但他注定了隻是一個見證者,不是一個參與者。
“司令,聽說最近兩個月,又有五十輛坦克送了進來,隨時裝備給八路軍其他部隊。”
“什麽意思?平均三個人一支槍,每個人隻有五發子彈的八路軍部隊也要成為裝甲步兵部隊?”
閻總一臉地不可思議。
“目前看來,趙誌國是有意把這些坦克送到八路軍總部的。”
“在北方的所有八路軍部隊若是一年之內都變成了裝甲部隊,哈哈哈,估計我的拜把子兄弟聽到這個消息臉都綠了。”
閻總聽到這個消息,隻能無力地苦笑著。
因為無論他怎麽掙紮,似乎無法再掙紮到原來的樣子。
而老閻的把兄弟得知北方會出現龐大的裝甲集群部隊,而且這支部隊不會聽從他的命令,心裏別提多難受。
“一年之後,北方的話語權恐怕要易主了,東四省甚至都有可能收迴來,占據東四省和華北,南方……”
有的晉綏軍軍官似乎看到了華夏未來幾年的戰爭結果。
或許西方世界還處於戰爭狀態的時候,華夏可能已經將日寇給趕了出去,並且結束了內亂。
說不定華夏還能夠搭上這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次發快車。
“歲月催人老呢!若是當初我對趙誌國好一點,恐怕我手中現在有十幾萬裝甲部隊,稱霸華北地區的,恐怕就是我們晉綏軍了。”
十幾萬裝甲部隊,足以再打一次中原大戰。
可世界上從來沒有買後悔藥的。
第一軍分區現在已經能夠獨擋一麵,其他八路軍部隊再如日中天的發展,估計要後悔的當屬小鬼子了。
“哪怕我們收不迴並州城,至少也可以惡心一下趙誌國,邱子安此人最近總想著挖我們晉綏軍的牆角,此人不能留,他對我們晉綏軍太熟悉了。”
最近邱子安跟晉綏軍許多軍官書信來往頻繁。
不用看書信中寫得是什麽,都知道邱子安不懷好意,肯定是趙誌國暗中指使他這麽做的。
本來晉綏軍就是一艘漏水的船,邱子安的行為讓晉綏軍這艘船的窟窿更大了。
邱子安在挖牆角的過程中,日益覺得自己的能力是無人可以替代,他做了一件誰也辦不到的事情。
可閻總一直想利用邱子安,讓邱子安更加狂橫,好引起並州城的內部爭鬥。
“他們要走,我們已經擋不住了。”閻總說,“最近好好盯著就好,不用可以為之。”
對於晉綏軍軍官要想跳槽的事情,閻總隻安排人盯著,仍舊沒有出手的打算。
要麽高層放棄了除掉趙誌國的想法,顯然這不是陶學一能夠決定的,那麽能夠解決問題的,隻有趙誌國。
在任何時代,從來不缺少牆頭草。
何況晉綏軍這艘到處都漏水的破船,很多人還在這艘破船上,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船而已。
閻總沒有了往日的憔悴,坐在司令部內,聽著屬下匯報著第一軍分區跟日軍交戰的情況。
“第一軍分區已經穩住了在滹沱河以東的局勢,若是全殲滹沱河東岸的日軍,恐怕以後日軍再也無法阻擋趙誌國的腳步。”
聽著屬下的匯報,閻總隻是默默地喝了一口水。
“你們覺得這一仗暴露了趙誌國的所有實力嗎?”閻總問了一個他最關心的問題。
第一軍分區到底有多少實力,這一直是困擾著崗村和閻總的問題。
現在第一軍分區,精銳的步兵部隊有了,單兵火力有了,坦克裝甲集群有了,炮兵群和防空炮群也有了。
可第一軍分區到底有多少兵力呢?
“我們初步估算,趙誌國手中應該有十五萬部隊,參與這次戰鬥的部隊不足十萬兵力。”
“也就是說,趙誌國手中還有五萬軍隊沒有參戰,隨時可以調動?”閻總問。
“可能更多,趙誌國喜歡隱藏自己的實力,而且八路軍除了南方給他常規編製之外,他們部隊的編製都不符合常規,第一軍分區的部隊編製更不符合常規,所以我們無法從編製上推斷具體兵力。”
部隊有常規的編製,按照編製走,完全可以預估出正常的兵力範圍。
其他部隊在編製之中,又遊離於編製之外。
就像趙誌國的第一軍分區,在中央軍中他們是沒有正規編製的存在,但在八路軍的部隊中,他們卻又像是正規編製。
而第一軍分區手底下的各旅各團,又不在正規番號之內,從兵力數量到有多少個作戰團都不是常規數字,所以這給日軍和晉綏軍統計第一軍分區有多少兵力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難。
十五萬部隊的編製是晉綏軍在半年前就給出的結論。
“搞不清楚趙誌國有多少實力,我們就算把趙誌國分析地頭頭是道,也沒辦法從趙誌國手中占到便宜。”
“司令,日軍或許還會往華夏增兵,隻要日軍不斷增兵,趙誌國早晚有一天把實力給暴露出來的。”
日軍不可能放任華北不管的。
小鬼子真的丟失了華北,八路軍接管華北地區,在華北地區瞬間就能夠冒出百萬大軍。
百萬大軍無論是南下還北上,都夠小鬼子喝一壺的。
“我本以為崗村能夠多撐一下,沒想到崗村也是一個酒囊飯袋。”閻總冷笑一聲。
“司令,在並州城周邊,冒出了大量的新工廠。”
“哎~趙誌國能人啊,前方還打著仗呢,後方就如火如荼地開始搞建設了。”
後方能夠快速搞建設,得益於第一軍分區抓來的大量俘虜。
免費的勞動力幫著蓋廠房,不用給錢,效率低了,可以拿著皮鞭抽,比生產隊的驢還好用。
有了廠房,從海外運來的設備隻要調試好,就能夠投入生產。
閻總對第一軍分區的情況是既羨慕又眼饞,但他注定了隻是一個見證者,不是一個參與者。
“司令,聽說最近兩個月,又有五十輛坦克送了進來,隨時裝備給八路軍其他部隊。”
“什麽意思?平均三個人一支槍,每個人隻有五發子彈的八路軍部隊也要成為裝甲步兵部隊?”
閻總一臉地不可思議。
“目前看來,趙誌國是有意把這些坦克送到八路軍總部的。”
“在北方的所有八路軍部隊若是一年之內都變成了裝甲部隊,哈哈哈,估計我的拜把子兄弟聽到這個消息臉都綠了。”
閻總聽到這個消息,隻能無力地苦笑著。
因為無論他怎麽掙紮,似乎無法再掙紮到原來的樣子。
而老閻的把兄弟得知北方會出現龐大的裝甲集群部隊,而且這支部隊不會聽從他的命令,心裏別提多難受。
“一年之後,北方的話語權恐怕要易主了,東四省甚至都有可能收迴來,占據東四省和華北,南方……”
有的晉綏軍軍官似乎看到了華夏未來幾年的戰爭結果。
或許西方世界還處於戰爭狀態的時候,華夏可能已經將日寇給趕了出去,並且結束了內亂。
說不定華夏還能夠搭上這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次發快車。
“歲月催人老呢!若是當初我對趙誌國好一點,恐怕我手中現在有十幾萬裝甲部隊,稱霸華北地區的,恐怕就是我們晉綏軍了。”
十幾萬裝甲部隊,足以再打一次中原大戰。
可世界上從來沒有買後悔藥的。
第一軍分區現在已經能夠獨擋一麵,其他八路軍部隊再如日中天的發展,估計要後悔的當屬小鬼子了。
“哪怕我們收不迴並州城,至少也可以惡心一下趙誌國,邱子安此人最近總想著挖我們晉綏軍的牆角,此人不能留,他對我們晉綏軍太熟悉了。”
最近邱子安跟晉綏軍許多軍官書信來往頻繁。
不用看書信中寫得是什麽,都知道邱子安不懷好意,肯定是趙誌國暗中指使他這麽做的。
本來晉綏軍就是一艘漏水的船,邱子安的行為讓晉綏軍這艘船的窟窿更大了。
邱子安在挖牆角的過程中,日益覺得自己的能力是無人可以替代,他做了一件誰也辦不到的事情。
可閻總一直想利用邱子安,讓邱子安更加狂橫,好引起並州城的內部爭鬥。
“他們要走,我們已經擋不住了。”閻總說,“最近好好盯著就好,不用可以為之。”
對於晉綏軍軍官要想跳槽的事情,閻總隻安排人盯著,仍舊沒有出手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