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楠迴去之後,好好的反思了一下。自己明明隻是要揪住宋家三兄弟,把宋家發賣出去,焦家原本隻是想警告一下,結果他們自己非要跳出來當出頭的椽子,那隻好和宋家一起處置了。可是自己為什麽會說想走就走的話呢?莊戶們都是世居在此的,差不多年紀的都是從穿開襠褲的時候玩到大的,如果有人真的走了,那留下來的人心裏也會膈應,會對自己有意見。還有分肉的事兒,唉,好糾結。
“初雨姐姐,去請劉嬸子過來,我有點事想問她。”司楠突然福臨心致,劉嫂子是大戶人家出來的,這樣的事情肯定見識過,知道怎麽處理。
劉嫂子來了之後,聽司楠說完前因後果,想了想,說道,“姑娘,今兒話才說過,倒不好立刻就改。今天還是照著一家五斤送去。等以後再遇到這種事,雖然還是按戶發,但參考一下各家實際情況,每家分送不同的東西,大體上價值相等,這樣就沒人能說什麽了。比如張寡,婦家人少,但是張立成要讀書,可以送文房四寶或者書籍過去,魏懷中魏懷東兄弟兩個沒分家,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十幾口子,可以多送點米麵油什麽的,這樣按實際情況來分。”
“噢,我明白啦!謝謝你劉嬸子!”
—————————————————————————
暖棚的牆體全部蓋好了,趙得源和趙得禮把人分了兩撥,一人帶一對,一個暖棚一個暖棚的開始盤火炕。盤炕要用黃泥,要先摔泥坯,司楠買那個長葡萄的山穀時一起買下的山頭就是座泥山,所以也不愁沒有黃泥用,每天安心安竹領著一車一車的往外拉泥巴。山頭上挖泥的大都是三十來歲的婦女和十六七的孩子,男人們隻管拉車,摔泥坯。人多力量大,一百個暖棚隻用了二十天就把火炕全部盤上了。
十月十二那天,常致霖就帶著人把司楠定的琉璃瓦送了過來,兩千五百塊琉璃卸在地頭,占了好大一塊地方。
盤好火炕就開始裝暖棚頂,上琉璃瓦。張寡,婦家的兩個暖棚最先弄好,李三春和李四季幫著抱了不少柴火來燒,第三天炕上濕氣就都跑完了。
“弟妹,你這暖棚就算全部建好了。炕上可以拿蒜頭發大蒜苗,地上你自己看著種些什麽都行。現在白天暖和,不用燒炕,隻晚上把燒起來就行。前兒我看你家屋後堆了不少柴火了,你可以先把騰到這邊的小屋裏,下雨下雪什麽的就都不怕了。不過你家那點柴火,肯定不夠一冬天燒的,白天的時候還得抓緊再去山上打點柴火迴來。”趙得源把張家的兩個暖棚裏外裏看了好幾遍,確定沒有問題了,就把自家去年的經驗說給了張寡,婦。
張寡,婦激動的不知怎麽才好,當晚就搬了張小床在暖棚旁邊的小屋裏住下了,說是夜裏添柴火什麽的方便。
等到全部暖棚頂都上好了,已經是十月底了,連著陰了好幾天,司楠早就讓燒起了炕,也都換上棉襖了。
“姑娘,我這幾天沒事在莊子裏轉悠,大概看了看各家的柴火,我估麽著都不夠燒一冬天的,家裏燒炕做飯用的不說,光暖棚裏就不夠用。你看,要不要組織莊裏的壯勞力上山多砍點大樹枝迴來,等下雪了就不好弄了。”趙得源瞅著陰天,生怕馬上就下下來雪。
“行,趙叔,這事兒你看著辦,早上我就不管了,午飯我讓劉嫂子組織人在暖棚那邊做,你們伐樹的時候注意時間,差不多了就迴來吃飯,天冷,飯菜冷的快,早點迴來吃熱乎的。晚上按人頭分菜和饅頭帶迴家。”司楠向來在銀錢上大方,在莊子上吃飯又是最便宜的事兒。
“行嘞,這下大家夥兒又能樂嗬好幾天。”趙得源笑眯眯的說道,“還有一個事兒,原來宋家和焦家的暖棚,姑娘準備怎麽辦?這幾天有幾家人多的來找我,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打探那四個暖棚的。”
司楠想了想,說道,“趙叔,你想辦法幫忙給我騰四個在一起的暖棚出來,我留著自己種,加上你家後的兩個,種了菜供給聚仙樓,那邊賣的價錢便宜,到時候指定誰家都不好。噢還有,立成娘說要讓她娘家兄弟過來幫忙,說是可以簽十年契書的,你問問還來不,她家娘倆管兩個棚子有點費勁。”
“行,我先把人組織起來去伐樹,再去問問。”
—————————————————————————
司楠前段時間讓人找正在產奶的牛,牛是沒找到,倒是買了兩隻剛下了仔的母羊迴來。司楠心想這樣找不是個事兒,以後甜品店開了,那牛奶用的量大了去了,索性自己養好了。於是讓人在漚肥池附近蓋了牛棚豬圈羊圈,又從莊子上招了十來個婦女,把豬牛羊都養了起來。所以現在分豬肉,都是直接從那邊殺了豬,分好肉再拖迴村子裏,又方便又沒有糞便的臭味兒。
劉嫂子得了安排伐樹工人夥食的活兒,把幫廚的王嫂子和小林嫂子排了出來,又在村子裏招了四個婆子幫忙,就在暖棚地頭搭了兩個大棚子,一間架上四口大鍋煮飯炒菜,一間權當餐廳,好歹能避風擋雨。
劉嫂子知道司楠的性子,肯定是不能虧待幹活的人,讓豬圈那邊殺了頭兩百多斤的老母豬,豬大骨拆下來熬湯,奶白的湯裏加上胡蘿卜片,土豆片,大白菜,再撒上點香菜,隔的老遠就能聞見香味,隨便喝。豬肉切成大片,肥多瘦少,和大白菜粉條炒上一大鍋,香的恨不能把舌頭都吞進肚子裏,要不就直接燒紅燒肉,膩滑肥香,管夠吃。豬下水不多,李素蘭親自帶人整治了,一半送給趙得源,一半分給幫忙的婆子帶迴家。中午吃的是大米飯,不是糙米,都是精米。晚上還是一菜一湯,因為是允許帶迴家吃的,所以一般都是家裏的娃兒端著盆碗過來領飯,王嫂子親自掌勺,湯是連湯帶菜厚厚的五大勺,迴家添兩碗水再燒一開就夠一家人喝的了,菜是肉多素少,滿滿三大勺,另外一家五個白麵大饅頭。這樣一天兩頓飯吃下來,不僅身體暖和了,心裏也暖暖的。想到司楠對他們這樣好,宋家和焦家還要搞小動作,倒是沒有人再同情他們被賣了。
因著趙得源先開始就說清楚了,打迴來的柴火按出工的人頭分,一共多少斤柴,一共多少人,平均到人頭。張寡,婦家的是魏懷東帶著大兒子幫忙出的工,他家人多,除了集體打柴,家裏的其他人多多少少也能拾不少迴去。
張寡,婦知情識趣,把自家養的母雞捉了一隻,又數了五十個雞蛋送到魏家去,魏家老太太沒了,老大魏懷中媳婦推推拒拒到底還是收了。趙得源來問是不是還讓弟弟來幫忙,張寡,婦猶豫起來,上次和宋老三勾肩搭背的阿玉是她嫡親的弟弟,原本想讓他過來,分一個暖棚給他,賺了錢好娶媳婦。誰知道反而是堂弟李鈺祁更靠譜一點。張寡,婦想來想去,還是托魏懷東的大兒子魏念生幫她跑一趟,去問問李鈺祁願不願意來。魏念生迴來說李鈺祁要考慮一下,考慮好了自來和她說。
隻七八天的功夫,伐樹隊就弄迴來四萬來斤柴火,平均分一人能攤到三四千斤,趙得源拿紙筆把每家該分多少都記下了,又另外搭了棚子放起來,隻等各家沒柴火燒時再來領。
淚流滿麵求收藏和推薦t^t一周推才漲了二十收藏,真的寫的有那麽差麽x﹏x
“初雨姐姐,去請劉嬸子過來,我有點事想問她。”司楠突然福臨心致,劉嫂子是大戶人家出來的,這樣的事情肯定見識過,知道怎麽處理。
劉嫂子來了之後,聽司楠說完前因後果,想了想,說道,“姑娘,今兒話才說過,倒不好立刻就改。今天還是照著一家五斤送去。等以後再遇到這種事,雖然還是按戶發,但參考一下各家實際情況,每家分送不同的東西,大體上價值相等,這樣就沒人能說什麽了。比如張寡,婦家人少,但是張立成要讀書,可以送文房四寶或者書籍過去,魏懷中魏懷東兄弟兩個沒分家,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十幾口子,可以多送點米麵油什麽的,這樣按實際情況來分。”
“噢,我明白啦!謝謝你劉嬸子!”
—————————————————————————
暖棚的牆體全部蓋好了,趙得源和趙得禮把人分了兩撥,一人帶一對,一個暖棚一個暖棚的開始盤火炕。盤炕要用黃泥,要先摔泥坯,司楠買那個長葡萄的山穀時一起買下的山頭就是座泥山,所以也不愁沒有黃泥用,每天安心安竹領著一車一車的往外拉泥巴。山頭上挖泥的大都是三十來歲的婦女和十六七的孩子,男人們隻管拉車,摔泥坯。人多力量大,一百個暖棚隻用了二十天就把火炕全部盤上了。
十月十二那天,常致霖就帶著人把司楠定的琉璃瓦送了過來,兩千五百塊琉璃卸在地頭,占了好大一塊地方。
盤好火炕就開始裝暖棚頂,上琉璃瓦。張寡,婦家的兩個暖棚最先弄好,李三春和李四季幫著抱了不少柴火來燒,第三天炕上濕氣就都跑完了。
“弟妹,你這暖棚就算全部建好了。炕上可以拿蒜頭發大蒜苗,地上你自己看著種些什麽都行。現在白天暖和,不用燒炕,隻晚上把燒起來就行。前兒我看你家屋後堆了不少柴火了,你可以先把騰到這邊的小屋裏,下雨下雪什麽的就都不怕了。不過你家那點柴火,肯定不夠一冬天燒的,白天的時候還得抓緊再去山上打點柴火迴來。”趙得源把張家的兩個暖棚裏外裏看了好幾遍,確定沒有問題了,就把自家去年的經驗說給了張寡,婦。
張寡,婦激動的不知怎麽才好,當晚就搬了張小床在暖棚旁邊的小屋裏住下了,說是夜裏添柴火什麽的方便。
等到全部暖棚頂都上好了,已經是十月底了,連著陰了好幾天,司楠早就讓燒起了炕,也都換上棉襖了。
“姑娘,我這幾天沒事在莊子裏轉悠,大概看了看各家的柴火,我估麽著都不夠燒一冬天的,家裏燒炕做飯用的不說,光暖棚裏就不夠用。你看,要不要組織莊裏的壯勞力上山多砍點大樹枝迴來,等下雪了就不好弄了。”趙得源瞅著陰天,生怕馬上就下下來雪。
“行,趙叔,這事兒你看著辦,早上我就不管了,午飯我讓劉嫂子組織人在暖棚那邊做,你們伐樹的時候注意時間,差不多了就迴來吃飯,天冷,飯菜冷的快,早點迴來吃熱乎的。晚上按人頭分菜和饅頭帶迴家。”司楠向來在銀錢上大方,在莊子上吃飯又是最便宜的事兒。
“行嘞,這下大家夥兒又能樂嗬好幾天。”趙得源笑眯眯的說道,“還有一個事兒,原來宋家和焦家的暖棚,姑娘準備怎麽辦?這幾天有幾家人多的來找我,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打探那四個暖棚的。”
司楠想了想,說道,“趙叔,你想辦法幫忙給我騰四個在一起的暖棚出來,我留著自己種,加上你家後的兩個,種了菜供給聚仙樓,那邊賣的價錢便宜,到時候指定誰家都不好。噢還有,立成娘說要讓她娘家兄弟過來幫忙,說是可以簽十年契書的,你問問還來不,她家娘倆管兩個棚子有點費勁。”
“行,我先把人組織起來去伐樹,再去問問。”
—————————————————————————
司楠前段時間讓人找正在產奶的牛,牛是沒找到,倒是買了兩隻剛下了仔的母羊迴來。司楠心想這樣找不是個事兒,以後甜品店開了,那牛奶用的量大了去了,索性自己養好了。於是讓人在漚肥池附近蓋了牛棚豬圈羊圈,又從莊子上招了十來個婦女,把豬牛羊都養了起來。所以現在分豬肉,都是直接從那邊殺了豬,分好肉再拖迴村子裏,又方便又沒有糞便的臭味兒。
劉嫂子得了安排伐樹工人夥食的活兒,把幫廚的王嫂子和小林嫂子排了出來,又在村子裏招了四個婆子幫忙,就在暖棚地頭搭了兩個大棚子,一間架上四口大鍋煮飯炒菜,一間權當餐廳,好歹能避風擋雨。
劉嫂子知道司楠的性子,肯定是不能虧待幹活的人,讓豬圈那邊殺了頭兩百多斤的老母豬,豬大骨拆下來熬湯,奶白的湯裏加上胡蘿卜片,土豆片,大白菜,再撒上點香菜,隔的老遠就能聞見香味,隨便喝。豬肉切成大片,肥多瘦少,和大白菜粉條炒上一大鍋,香的恨不能把舌頭都吞進肚子裏,要不就直接燒紅燒肉,膩滑肥香,管夠吃。豬下水不多,李素蘭親自帶人整治了,一半送給趙得源,一半分給幫忙的婆子帶迴家。中午吃的是大米飯,不是糙米,都是精米。晚上還是一菜一湯,因為是允許帶迴家吃的,所以一般都是家裏的娃兒端著盆碗過來領飯,王嫂子親自掌勺,湯是連湯帶菜厚厚的五大勺,迴家添兩碗水再燒一開就夠一家人喝的了,菜是肉多素少,滿滿三大勺,另外一家五個白麵大饅頭。這樣一天兩頓飯吃下來,不僅身體暖和了,心裏也暖暖的。想到司楠對他們這樣好,宋家和焦家還要搞小動作,倒是沒有人再同情他們被賣了。
因著趙得源先開始就說清楚了,打迴來的柴火按出工的人頭分,一共多少斤柴,一共多少人,平均到人頭。張寡,婦家的是魏懷東帶著大兒子幫忙出的工,他家人多,除了集體打柴,家裏的其他人多多少少也能拾不少迴去。
張寡,婦知情識趣,把自家養的母雞捉了一隻,又數了五十個雞蛋送到魏家去,魏家老太太沒了,老大魏懷中媳婦推推拒拒到底還是收了。趙得源來問是不是還讓弟弟來幫忙,張寡,婦猶豫起來,上次和宋老三勾肩搭背的阿玉是她嫡親的弟弟,原本想讓他過來,分一個暖棚給他,賺了錢好娶媳婦。誰知道反而是堂弟李鈺祁更靠譜一點。張寡,婦想來想去,還是托魏懷東的大兒子魏念生幫她跑一趟,去問問李鈺祁願不願意來。魏念生迴來說李鈺祁要考慮一下,考慮好了自來和她說。
隻七八天的功夫,伐樹隊就弄迴來四萬來斤柴火,平均分一人能攤到三四千斤,趙得源拿紙筆把每家該分多少都記下了,又另外搭了棚子放起來,隻等各家沒柴火燒時再來領。
淚流滿麵求收藏和推薦t^t一周推才漲了二十收藏,真的寫的有那麽差麽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