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九,晴。
吳來福一早去坊市司租攤子,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決定這迴不要挨著餛飩攤子了,就撿那胡同口巷兒多的位置租一個,岔路多附近擺攤的就多,逛的人也多。
吳嫂子在家擀了十幾斤三合麵條,切好了放進麵薄(幹麵粉)裏滾一圈,看著不會黏在一起了,就裝進騰出來的麵袋子裏,又拿一床不用褥子圍起來,防止麵條被凍硬了斷開。三合麵饅頭也拿麵袋子裝了,鹵菜直接連鍋端了,到了集上再架到爐子上繼續燒,大骨頭湯除了鍋裏的,另外又拎了兩桶,都是頭一夜就在炕灶上熬著的。
拿了租賃條子迴去,吳來福又急急的把鴻記送的桌子條凳綁到大板車上。昨天鴻記送桌椅來,司楠順便把板車也給“借”了一天,說今天收了攤就給送迴去。不然她家的馬車可放不下桌子條凳,還有那些零零碎碎的東西。
最後吳來福趕了板車,吳貴趕了馬車,載著司楠吳燕兒,跟著吳嫂子往坊市去了。李素蘭還是帶著幫不上忙的平兒吳亮看家。
到坊市時時辰還早,桌子條凳都擺好後,吳來福和吳嫂子兩個人抬了爐子下車,這爐子一共有三個,原來是帶煙囪的,冬天放臥室裏取暖用,吳來福把煙囪卸了,正好能放灶上的大鍋。爐子裏的火是在家就生起來的,這會隻要把鍋架上燒就能行,三個爐子,正好一個熱鹵菜,一個餾饅頭,一個用來煮麵條。
司楠在家的時候還發動平兒和吳亮一起剝了十幾頭大蒜,切了一壇子蔥末,又把家裏剩的香菇肉醬一種口味帶了一壇。油鹽醬醋各種瓶瓶罐罐和碗筷碟子都擺在大骨頭湯鍋旁邊的長桌上。
沒多會兒,大骨頭湯鍋裏就飄起了香味,一路上冷了的湯水又翻開了,吳嫂子把鍋蓋拿下來放到一邊,稍稍加了點冷水,也不蓋上,就這樣讓湯在鍋裏咕嘟著,香味兒飄的更遠了。
司楠這攤子兩邊兒都擺上了,左邊是賣各式各樣糖的,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兒,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家開始辦年貨了,糖是必備品。右邊的是賣小飾品的,是一對二十多歲的夫妻兩個,各種手工木簪,鎏銀的銅簪,紅珠子穿的耳墜子,有幾樣看的司楠也動心了。
司楠這邊一飄香氣,左邊的老頭兒先忍不住了,就在他的糖攤子上問吳來福,“小老弟,你家賣的什麽呀?這麽香!”
“老哥兒,我家賣的是大骨頭湯麵和三合麵饅頭,還有各種鹵菜。您要不要來碗麵嚐嚐?”吳來福答了一句,還招攬了一下生意。
“哈哈小老弟,你不說,我還真覺得有點餓,早上起的早,天冷又餓的快。你那大骨頭湯麵多少錢一碗?”老頭兒摸了摸肚子,笑眯眯的問。
“大骨頭湯麵一碗十文錢,是白麵,玉米麵和豆麵的三合麵,白麵一點兒不比玉米麵豆麵少,您一會兒看看麵條就知道了。加三文錢可以多一個鹵雞蛋和兩塊鹵幹豆腐塊,加兩文錢可以多一份鹵豬下水。”
“價錢倒是不貴。怎麽還有豬下水?那東西能好吃嘛?給我下碗麵,加雞蛋和幹豆腐。”那老頭兒聽到豬下水,不以為然的說道。
“好嘞,老哥兒,過來這邊坐吧,一會兒就好。”吳來福道。
現在天還早,路上沒什麽人,那老頭就過來坐了。
吳嫂子抓了一大把麵下到大骨頭湯鍋裏,半盞茶的時間,麵條隨著湯就翻滾起來,吳嫂子稍稍落了落火,拿笊籬把麵條撈到碗裏,又拿勺子盛了兩遍湯,把碗遞給吳來福,吳來福端著讓吳燕兒從鹵菜鍋裏夾了一個雞蛋和兩塊幹豆腐進去,又稍稍淋了點鹵水,吳來福就給兩手端著碗給老頭兒送了過去。
司楠從筷筒裏拿了雙筷子,拿熱水燙了下,送到老頭兒的手裏,“爺爺,快嚐嚐我家的湯麵好吃不好吃。”
“好孩子,爺爺謝謝你。”老頭兒以為司楠是這家的小娃兒,摸了摸司楠的頭,笑眯眯的說道。
司楠不以為意,繼續趴在桌邊看那老頭吃麵。
“嗨,小老弟,你家這鹵水味道不錯呀。我還沒吃過這麽好吃的幹豆腐呢。”老頭攪了攪麵,把鹵水拌開,先吃了口幹豆腐。
“老哥,我家這鹵水,可是祖傳的秘方。剛才你說豬下水不好吃,那可是大大的錯了,鹵出來的豬下水,那比幹豆腐好吃多了!”來之前司楠叮囑過,如果別人問起,直說是祖傳秘方,吳來福就照這意思說了。
“爺爺。你別不信,叫我嬸子切一點給你嚐嚐。”司楠說完跑到吳嫂子那,讓吳嫂子切了一塊豬肝和一塊豬大腸,放小碟子裏端了,送到老頭兒坐的桌上,“爺爺,你嚐嚐,還有豬肚子和豬腰子,都是這個味兒。”
“好好,我嚐嚐。嗯,還真是,這味道,吃著比肉還好吃哪。”老頭吃了豬肝,立刻讚不絕口。“小姑娘,給爺爺我麵裏再加一份鹵豬下水,豬肝多一些,其他的少一些,爺爺這牙口不是很中用嘍。”
“行嘞爺爺,叫我嬸子給您多切點。”司楠說道。
吳嫂子照兩文錢的份兒切了大半的豬肝,豬大腸豬肚子豬腰子三樣少少的切了,最後用來當度量衡的小碟子差點放不下,這才給老頭兒端去加到碗裏。
右邊的夫妻倆見老頭兒吃的噴香,也過來說要吃麵,不過他兩人隻要了一碗麵,加了一份鹵豬下水,妻子又給丈夫要了一個三合麵饅頭。
司楠讓吳嫂子給他倆的麵多放一點,豬下水也多切了一點,然後分裝了兩碗給送過去。
“嬸子,給你們分成兩碗了,吃著方便些。”司楠道。
夫妻倆見這明顯多於一碗的麵,心裏知道這是照顧他們,都麵露感激,張嘴就要說什麽,司楠見了忙把筷子塞到兩人手裏,一疊聲的說“快吃快吃,不然湯就冷了。”
又過一會兒,日頭高了,趕集的人多了起來,陸陸續續的就有來吃麵的了,多數都是要了麵加鹵蛋和鹵幹豆腐的,司楠就讓吳嫂子每份都送兩塊鹵豬肝鹵豬大腸,就有人要再加一份鹵豬下水的。也有是城外村裏過來擺攤的,自己帶了幹糧,就要一文錢的大骨頭湯,或者兩人三人結伴來的,再多要一份鹵豬下水。
等早飯這個點兒過去,早上切的麵條隻剩了一小半,吃饅頭的人少,四十個饅頭還剩三十個,司楠總結了下,覺得是吃麵條更暖和,所以沒帶幹糧的,都願意吃麵條。
明顯的麵條不夠中午賣了,吳嫂子就說她迴家去再擀點來,攤子上再有吃飯的,麵條讓吳燕兒煮,鹵豬下水讓吳來福切就行。司楠想了想,就同意了,讓吳嫂子迴去再切十斤麵條來。吳貴趕著車一起迴去了。
等最後兩個人吃完付了錢走了,司楠讓吳燕兒煮了三碗麵條,和吳來福一起吃了。忙活了半天,司楠覺得是又累又餓,就覺得今天的大骨頭湯麵比以前吃的都好吃!一大碗麵條,司楠連湯帶水都吃完了,還加了兩塊幹豆腐。
吳來福一早去坊市司租攤子,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決定這迴不要挨著餛飩攤子了,就撿那胡同口巷兒多的位置租一個,岔路多附近擺攤的就多,逛的人也多。
吳嫂子在家擀了十幾斤三合麵條,切好了放進麵薄(幹麵粉)裏滾一圈,看著不會黏在一起了,就裝進騰出來的麵袋子裏,又拿一床不用褥子圍起來,防止麵條被凍硬了斷開。三合麵饅頭也拿麵袋子裝了,鹵菜直接連鍋端了,到了集上再架到爐子上繼續燒,大骨頭湯除了鍋裏的,另外又拎了兩桶,都是頭一夜就在炕灶上熬著的。
拿了租賃條子迴去,吳來福又急急的把鴻記送的桌子條凳綁到大板車上。昨天鴻記送桌椅來,司楠順便把板車也給“借”了一天,說今天收了攤就給送迴去。不然她家的馬車可放不下桌子條凳,還有那些零零碎碎的東西。
最後吳來福趕了板車,吳貴趕了馬車,載著司楠吳燕兒,跟著吳嫂子往坊市去了。李素蘭還是帶著幫不上忙的平兒吳亮看家。
到坊市時時辰還早,桌子條凳都擺好後,吳來福和吳嫂子兩個人抬了爐子下車,這爐子一共有三個,原來是帶煙囪的,冬天放臥室裏取暖用,吳來福把煙囪卸了,正好能放灶上的大鍋。爐子裏的火是在家就生起來的,這會隻要把鍋架上燒就能行,三個爐子,正好一個熱鹵菜,一個餾饅頭,一個用來煮麵條。
司楠在家的時候還發動平兒和吳亮一起剝了十幾頭大蒜,切了一壇子蔥末,又把家裏剩的香菇肉醬一種口味帶了一壇。油鹽醬醋各種瓶瓶罐罐和碗筷碟子都擺在大骨頭湯鍋旁邊的長桌上。
沒多會兒,大骨頭湯鍋裏就飄起了香味,一路上冷了的湯水又翻開了,吳嫂子把鍋蓋拿下來放到一邊,稍稍加了點冷水,也不蓋上,就這樣讓湯在鍋裏咕嘟著,香味兒飄的更遠了。
司楠這攤子兩邊兒都擺上了,左邊是賣各式各樣糖的,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兒,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家開始辦年貨了,糖是必備品。右邊的是賣小飾品的,是一對二十多歲的夫妻兩個,各種手工木簪,鎏銀的銅簪,紅珠子穿的耳墜子,有幾樣看的司楠也動心了。
司楠這邊一飄香氣,左邊的老頭兒先忍不住了,就在他的糖攤子上問吳來福,“小老弟,你家賣的什麽呀?這麽香!”
“老哥兒,我家賣的是大骨頭湯麵和三合麵饅頭,還有各種鹵菜。您要不要來碗麵嚐嚐?”吳來福答了一句,還招攬了一下生意。
“哈哈小老弟,你不說,我還真覺得有點餓,早上起的早,天冷又餓的快。你那大骨頭湯麵多少錢一碗?”老頭兒摸了摸肚子,笑眯眯的問。
“大骨頭湯麵一碗十文錢,是白麵,玉米麵和豆麵的三合麵,白麵一點兒不比玉米麵豆麵少,您一會兒看看麵條就知道了。加三文錢可以多一個鹵雞蛋和兩塊鹵幹豆腐塊,加兩文錢可以多一份鹵豬下水。”
“價錢倒是不貴。怎麽還有豬下水?那東西能好吃嘛?給我下碗麵,加雞蛋和幹豆腐。”那老頭兒聽到豬下水,不以為然的說道。
“好嘞,老哥兒,過來這邊坐吧,一會兒就好。”吳來福道。
現在天還早,路上沒什麽人,那老頭就過來坐了。
吳嫂子抓了一大把麵下到大骨頭湯鍋裏,半盞茶的時間,麵條隨著湯就翻滾起來,吳嫂子稍稍落了落火,拿笊籬把麵條撈到碗裏,又拿勺子盛了兩遍湯,把碗遞給吳來福,吳來福端著讓吳燕兒從鹵菜鍋裏夾了一個雞蛋和兩塊幹豆腐進去,又稍稍淋了點鹵水,吳來福就給兩手端著碗給老頭兒送了過去。
司楠從筷筒裏拿了雙筷子,拿熱水燙了下,送到老頭兒的手裏,“爺爺,快嚐嚐我家的湯麵好吃不好吃。”
“好孩子,爺爺謝謝你。”老頭兒以為司楠是這家的小娃兒,摸了摸司楠的頭,笑眯眯的說道。
司楠不以為意,繼續趴在桌邊看那老頭吃麵。
“嗨,小老弟,你家這鹵水味道不錯呀。我還沒吃過這麽好吃的幹豆腐呢。”老頭攪了攪麵,把鹵水拌開,先吃了口幹豆腐。
“老哥,我家這鹵水,可是祖傳的秘方。剛才你說豬下水不好吃,那可是大大的錯了,鹵出來的豬下水,那比幹豆腐好吃多了!”來之前司楠叮囑過,如果別人問起,直說是祖傳秘方,吳來福就照這意思說了。
“爺爺。你別不信,叫我嬸子切一點給你嚐嚐。”司楠說完跑到吳嫂子那,讓吳嫂子切了一塊豬肝和一塊豬大腸,放小碟子裏端了,送到老頭兒坐的桌上,“爺爺,你嚐嚐,還有豬肚子和豬腰子,都是這個味兒。”
“好好,我嚐嚐。嗯,還真是,這味道,吃著比肉還好吃哪。”老頭吃了豬肝,立刻讚不絕口。“小姑娘,給爺爺我麵裏再加一份鹵豬下水,豬肝多一些,其他的少一些,爺爺這牙口不是很中用嘍。”
“行嘞爺爺,叫我嬸子給您多切點。”司楠說道。
吳嫂子照兩文錢的份兒切了大半的豬肝,豬大腸豬肚子豬腰子三樣少少的切了,最後用來當度量衡的小碟子差點放不下,這才給老頭兒端去加到碗裏。
右邊的夫妻倆見老頭兒吃的噴香,也過來說要吃麵,不過他兩人隻要了一碗麵,加了一份鹵豬下水,妻子又給丈夫要了一個三合麵饅頭。
司楠讓吳嫂子給他倆的麵多放一點,豬下水也多切了一點,然後分裝了兩碗給送過去。
“嬸子,給你們分成兩碗了,吃著方便些。”司楠道。
夫妻倆見這明顯多於一碗的麵,心裏知道這是照顧他們,都麵露感激,張嘴就要說什麽,司楠見了忙把筷子塞到兩人手裏,一疊聲的說“快吃快吃,不然湯就冷了。”
又過一會兒,日頭高了,趕集的人多了起來,陸陸續續的就有來吃麵的了,多數都是要了麵加鹵蛋和鹵幹豆腐的,司楠就讓吳嫂子每份都送兩塊鹵豬肝鹵豬大腸,就有人要再加一份鹵豬下水的。也有是城外村裏過來擺攤的,自己帶了幹糧,就要一文錢的大骨頭湯,或者兩人三人結伴來的,再多要一份鹵豬下水。
等早飯這個點兒過去,早上切的麵條隻剩了一小半,吃饅頭的人少,四十個饅頭還剩三十個,司楠總結了下,覺得是吃麵條更暖和,所以沒帶幹糧的,都願意吃麵條。
明顯的麵條不夠中午賣了,吳嫂子就說她迴家去再擀點來,攤子上再有吃飯的,麵條讓吳燕兒煮,鹵豬下水讓吳來福切就行。司楠想了想,就同意了,讓吳嫂子迴去再切十斤麵條來。吳貴趕著車一起迴去了。
等最後兩個人吃完付了錢走了,司楠讓吳燕兒煮了三碗麵條,和吳來福一起吃了。忙活了半天,司楠覺得是又累又餓,就覺得今天的大骨頭湯麵比以前吃的都好吃!一大碗麵條,司楠連湯帶水都吃完了,還加了兩塊幹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