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在屋裏伺候的小二並另一位沒有見過的小二,正一人手裏一個大托盤,盤上都是四菜一湯,進了門一一擺在桌上,行了禮又退了出去。
李素蘭邀郝管事一起用些飯菜,又有吳嫂子在一旁敲邊鼓,隻說自己好福氣,遇上個好主家,不很講究尊卑上下等等。郝管事也想和李素蘭說一說吳嫂子一家的事情,就順水推舟的留下了。
司楠仔細看了看,這八菜二湯都是家常見的,隻不過裝盤更精致一些,看起來高檔許多。待李素蘭動了筷子,司楠和平兒也吃了之後,郝管事和吳來福一家才小心翼翼的吃起來。司楠也是挨個兒嚐了這八個菜,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卻做出了不一樣的味道,說不出的美味。
郝管事略動了動筷子,就起身向李素蘭拱手行禮,一邊嘴裏說道,“夫人心善,三娘已是與小老兒說了,小老兒與三娘的父親情同兄弟,隻能替我那死去的兄弟向夫人行禮致謝了。今天這頓飯也算小老兒請客,還望夫人不要推辭。”
那吳嫂子在娘家排行第三,窮人家也不甚在意給孩子取名字,就按排行叫了三娘。此時聽郝管事這樣說,已是眼圈發紅,眼淚兒欲落未落。
李素蘭忙讓郝管事安坐,又道,“吳嫂子一家忠義厚道,又願意留下與我幫忙,咱們便像一家人一般相處,也不算什麽。郝管事這樣說,真是折煞小婦人了。”
兩人又相互誇獎了一氣兒,就都高高興興的吃了起來。
待吃完了飯,吳來福又在後門套了車,一行人晃晃悠悠的迴家去了。
————————吃飽了撐的分割線——————
司楠三人來到陵水城時已是八月二十,這一眨眼兒就進了九月。
這一天早上,司楠剛起床,就聽見平兒在院子裏喊她,“妹妹!妹妹!你起床了沒?前麵兒桂花謝了好多,吳嬸子說今兒做桂花糕吃!”
司楠答了一聲起了,看看天色,又看了看屋裏的時辰鍾,這才辰時初,平兒以前在司府慣是早起的,司楠卻從來都是睡覺睡到自然醒,隻是現在的自然醒了之後再不好睡迴籠覺了,擱穿越前,司楠不上班的時候能睡一夜一天。
昨夜裏下了一陣雨,把一進院子裏的桂花連枝子打落了不少,吳嫂子早上起來之後帶著吳燕兒和吳亮都撿了,洗幹淨晾了起來,等平兒起來去廚房找吳燕兒玩的時候看見了,問這花朵兒做什麽用,吳嫂子告訴她做桂花糕吃,這才有了前麵的那一幕。
司楠聽說做桂花糕,也是心癢癢的不行,穿越前去蘇杭一帶旅遊時,司楠也買了各種糕啊糖的,就包括這所謂的桂花糕,可那糕是一點兒也吃不出桂花味,一口咬下去滿嘴的粉末,不喝水都能噎死人,現在要正正經經的用桂花做糕了,司楠能不好奇嘛。
等司楠穿戴整齊去了廚房,卻見吳嫂子還在做早飯,一點兒做桂花糕的動靜都沒有,忍不住問道,“嬸子,不是說做桂花糕嗎?”
吳嫂子一邊忙活手裏的事兒一邊答到,“二小姐,再著急也得把早飯吃了再說吧。桂花糕雖好吃,卻當不了飯的。”
“知道了嬸子。那我先出去了。”
好不容易等到吃完了早飯,司楠和平兒再也忍不住,拉著手又往廚房跑,李素蘭聽說是要做桂花糕,也跟著去了,她也愛吃這些糕啊點的。
廚房裏,司楠平兒燕兒都吵鬧著要幫忙,要親手做桂花糕,吳嫂子讓她們一朵一朵的把晾幹的桂花從枝子上摘下來放進一隻大碗裏,待花兒都摘完了,吳嫂子往碗裏到了濃濃的糖水,本來這桂花該是用蜂蜜來醃製,但是這蜂蜜一般都是大戶人家才能買到,價錢也貴的離譜,普通人家做桂花糕都是用糖水來醃製的。
這邊醃上了桂花,吳嫂子又舀了一瓢子糯米粉放灶上蒸,蒸熟後一點一點的把麵疙瘩揑碎,然後拌入醃製好的桂花,裝進各色糕模子裏,然後壓實了,就成了一塊塊的桂花糕。
司楠嚐了一塊兒,忍不住直點頭,雖然隻是最簡單的材料和做法,味道卻是真好,甜糯可口。李素蘭和平兒都說好吃,又加上吳燕兒吳亮,幾人竟是一氣兒把做出來的二十來塊桂花糕都吃了。平兒覺得還不過癮,隻好又叫吳來福取了梯子,現去樹上摘了花,又做一遍,吳來福和吳貴這才吃上。
經過做桂花糕一事兒,司楠突然覺得如果做些二十一世紀的小吃來賣賣或許真能賺到錢,看陵陽城和陵水城的飲食業都發展的比較好,陵水城還有廚藝大賽,隻不過自己現在還隻是六歲頑童一枚,連廚藝都還沒開始學,怎樣才能不著痕跡的操辦這事兒呢?還有那個疑似穿越老鄉的城主,如果自己做出來新式的小吃,會不會被城主注意到,萬一被懷疑了,到底是承認還是不承認呢?司楠一時想一時愁,隻覺得這錢真是不好賺,為什麽看小說裏那些穿越女主都混的風生水起,哪怕開始窮的要死要活,最後都能靠女主發家致富,到了自己這,為什麽就這麽困難呢!
司楠想了半晌,覺得自己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學廚藝,隻有會做飯做菜了,才能有機會來點兒創新。
這天吃晚飯的時候,司楠鄭重其事的對李素蘭說要和吳嫂子學廚藝,李素蘭想了會兒道,“是該學起來了,女紅廚藝也是衡量一個女子才德的一個標準。從明天起,囡囡你和平兒每日早飯後和吳嫂子學習一個時辰廚藝,下午再和我學一個時辰女紅,至於讀書識字嘛,平兒可以先跟著囡囡學些字,囡囡你就要委屈一下了,自己看看書吧,現在也沒錢請先生來家裏坐館。”
司楠聽了覺得可以,廚藝必須學,女紅也不能放,自己現在識的字,基本夠用了,又不去考進士,沒有先生教,不讀書也罷。
平兒一聽讓自己跟著司楠識字,高興的什麽似的。這個時候讀書是很費錢的,因為造紙業落後,紙是很貴的,書就更不用提了。
第二天開始,司楠和平兒就上午學廚藝,下午學女紅,待學完女紅後休息半個時辰,平兒再跟著司楠識字。
沒過兩天,吳嫂子就來求李素蘭,想讓吳亮來和平兒一起識字。李素蘭問了司楠,司楠覺得自己教一個也是教,教兩個還能有個對比,就同意了。不過等第三天,吳亮卻是和吳貴一起來了,吳貴吭哧了半天,終於說明白了,現在這個府裏沒人來往,他和吳來福兩個每天待在門房基本沒事兒,他知道吳亮要來和司楠識字,就讓吳來福也去求李素蘭,吳來福與吳嫂子覺得讓小姐教一個兒子已經是冒犯了,就不肯再來說,吳貴隻好自己來了。
司楠痛快的答應了,還是那句話,一個教得,一群也教得。因著紙筆都貴,這幾個學識字也不用寫文章,司楠就讓吳來福做了幾個小沙盤,隻讓平兒幾人用沙盤練字,等學的字多了,再用筆墨紙硯。
李素蘭邀郝管事一起用些飯菜,又有吳嫂子在一旁敲邊鼓,隻說自己好福氣,遇上個好主家,不很講究尊卑上下等等。郝管事也想和李素蘭說一說吳嫂子一家的事情,就順水推舟的留下了。
司楠仔細看了看,這八菜二湯都是家常見的,隻不過裝盤更精致一些,看起來高檔許多。待李素蘭動了筷子,司楠和平兒也吃了之後,郝管事和吳來福一家才小心翼翼的吃起來。司楠也是挨個兒嚐了這八個菜,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卻做出了不一樣的味道,說不出的美味。
郝管事略動了動筷子,就起身向李素蘭拱手行禮,一邊嘴裏說道,“夫人心善,三娘已是與小老兒說了,小老兒與三娘的父親情同兄弟,隻能替我那死去的兄弟向夫人行禮致謝了。今天這頓飯也算小老兒請客,還望夫人不要推辭。”
那吳嫂子在娘家排行第三,窮人家也不甚在意給孩子取名字,就按排行叫了三娘。此時聽郝管事這樣說,已是眼圈發紅,眼淚兒欲落未落。
李素蘭忙讓郝管事安坐,又道,“吳嫂子一家忠義厚道,又願意留下與我幫忙,咱們便像一家人一般相處,也不算什麽。郝管事這樣說,真是折煞小婦人了。”
兩人又相互誇獎了一氣兒,就都高高興興的吃了起來。
待吃完了飯,吳來福又在後門套了車,一行人晃晃悠悠的迴家去了。
————————吃飽了撐的分割線——————
司楠三人來到陵水城時已是八月二十,這一眨眼兒就進了九月。
這一天早上,司楠剛起床,就聽見平兒在院子裏喊她,“妹妹!妹妹!你起床了沒?前麵兒桂花謝了好多,吳嬸子說今兒做桂花糕吃!”
司楠答了一聲起了,看看天色,又看了看屋裏的時辰鍾,這才辰時初,平兒以前在司府慣是早起的,司楠卻從來都是睡覺睡到自然醒,隻是現在的自然醒了之後再不好睡迴籠覺了,擱穿越前,司楠不上班的時候能睡一夜一天。
昨夜裏下了一陣雨,把一進院子裏的桂花連枝子打落了不少,吳嫂子早上起來之後帶著吳燕兒和吳亮都撿了,洗幹淨晾了起來,等平兒起來去廚房找吳燕兒玩的時候看見了,問這花朵兒做什麽用,吳嫂子告訴她做桂花糕吃,這才有了前麵的那一幕。
司楠聽說做桂花糕,也是心癢癢的不行,穿越前去蘇杭一帶旅遊時,司楠也買了各種糕啊糖的,就包括這所謂的桂花糕,可那糕是一點兒也吃不出桂花味,一口咬下去滿嘴的粉末,不喝水都能噎死人,現在要正正經經的用桂花做糕了,司楠能不好奇嘛。
等司楠穿戴整齊去了廚房,卻見吳嫂子還在做早飯,一點兒做桂花糕的動靜都沒有,忍不住問道,“嬸子,不是說做桂花糕嗎?”
吳嫂子一邊忙活手裏的事兒一邊答到,“二小姐,再著急也得把早飯吃了再說吧。桂花糕雖好吃,卻當不了飯的。”
“知道了嬸子。那我先出去了。”
好不容易等到吃完了早飯,司楠和平兒再也忍不住,拉著手又往廚房跑,李素蘭聽說是要做桂花糕,也跟著去了,她也愛吃這些糕啊點的。
廚房裏,司楠平兒燕兒都吵鬧著要幫忙,要親手做桂花糕,吳嫂子讓她們一朵一朵的把晾幹的桂花從枝子上摘下來放進一隻大碗裏,待花兒都摘完了,吳嫂子往碗裏到了濃濃的糖水,本來這桂花該是用蜂蜜來醃製,但是這蜂蜜一般都是大戶人家才能買到,價錢也貴的離譜,普通人家做桂花糕都是用糖水來醃製的。
這邊醃上了桂花,吳嫂子又舀了一瓢子糯米粉放灶上蒸,蒸熟後一點一點的把麵疙瘩揑碎,然後拌入醃製好的桂花,裝進各色糕模子裏,然後壓實了,就成了一塊塊的桂花糕。
司楠嚐了一塊兒,忍不住直點頭,雖然隻是最簡單的材料和做法,味道卻是真好,甜糯可口。李素蘭和平兒都說好吃,又加上吳燕兒吳亮,幾人竟是一氣兒把做出來的二十來塊桂花糕都吃了。平兒覺得還不過癮,隻好又叫吳來福取了梯子,現去樹上摘了花,又做一遍,吳來福和吳貴這才吃上。
經過做桂花糕一事兒,司楠突然覺得如果做些二十一世紀的小吃來賣賣或許真能賺到錢,看陵陽城和陵水城的飲食業都發展的比較好,陵水城還有廚藝大賽,隻不過自己現在還隻是六歲頑童一枚,連廚藝都還沒開始學,怎樣才能不著痕跡的操辦這事兒呢?還有那個疑似穿越老鄉的城主,如果自己做出來新式的小吃,會不會被城主注意到,萬一被懷疑了,到底是承認還是不承認呢?司楠一時想一時愁,隻覺得這錢真是不好賺,為什麽看小說裏那些穿越女主都混的風生水起,哪怕開始窮的要死要活,最後都能靠女主發家致富,到了自己這,為什麽就這麽困難呢!
司楠想了半晌,覺得自己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學廚藝,隻有會做飯做菜了,才能有機會來點兒創新。
這天吃晚飯的時候,司楠鄭重其事的對李素蘭說要和吳嫂子學廚藝,李素蘭想了會兒道,“是該學起來了,女紅廚藝也是衡量一個女子才德的一個標準。從明天起,囡囡你和平兒每日早飯後和吳嫂子學習一個時辰廚藝,下午再和我學一個時辰女紅,至於讀書識字嘛,平兒可以先跟著囡囡學些字,囡囡你就要委屈一下了,自己看看書吧,現在也沒錢請先生來家裏坐館。”
司楠聽了覺得可以,廚藝必須學,女紅也不能放,自己現在識的字,基本夠用了,又不去考進士,沒有先生教,不讀書也罷。
平兒一聽讓自己跟著司楠識字,高興的什麽似的。這個時候讀書是很費錢的,因為造紙業落後,紙是很貴的,書就更不用提了。
第二天開始,司楠和平兒就上午學廚藝,下午學女紅,待學完女紅後休息半個時辰,平兒再跟著司楠識字。
沒過兩天,吳嫂子就來求李素蘭,想讓吳亮來和平兒一起識字。李素蘭問了司楠,司楠覺得自己教一個也是教,教兩個還能有個對比,就同意了。不過等第三天,吳亮卻是和吳貴一起來了,吳貴吭哧了半天,終於說明白了,現在這個府裏沒人來往,他和吳來福兩個每天待在門房基本沒事兒,他知道吳亮要來和司楠識字,就讓吳來福也去求李素蘭,吳來福與吳嫂子覺得讓小姐教一個兒子已經是冒犯了,就不肯再來說,吳貴隻好自己來了。
司楠痛快的答應了,還是那句話,一個教得,一群也教得。因著紙筆都貴,這幾個學識字也不用寫文章,司楠就讓吳來福做了幾個小沙盤,隻讓平兒幾人用沙盤練字,等學的字多了,再用筆墨紙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