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張謇不待見黃楚九。本來嘛,他們是兩個階層的人,雖說他們的家族都算得上是書香門第,比起來黃楚九的祖上要比張家顯赫的多,那可是出過名士大儒的家族,不是普通的書香門第能夠相比的。
可讀書人的家族,重要的不是成就,而是傳承。
張家幾代人的奮鬥,終於在張謇父輩那一代獲得了當地鄉紳階層的認可,逐漸獲得了步入上層的機會和名望,在張謇的這一代更是一飛衝天。可是黃家與之相比,就大大的不如了。
黃宗羲是很牛叉,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就能夠碾壓張家所有人的努力,可自從黃宗羲之後,黃家幾乎沒有出過出類拔萃的人物。從讀書人的眼中漸漸地失去了蹤影。就像是斷絕了傳承一樣,無法繼承前輩的社會聲望和家族地位。
不做良臣,就做良醫。這也是文人無法進入仕途之外的一個選擇。
可從黃楚九江湖郎中的身份,很難看到他有成為良醫的可能。
反而,因為賣假藥的身份,在主流社會的眼中,成了一個不擇不扣的社會敗類。倒不是他的藥吃死了人,反正補腦汁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治病的藥,真要是當成神仙水來用,估計死的那位不是因為藥物無效,而是笨死的。
黃楚九被人鄙視的原因更多的是,他將一個毫無用處的假藥,販賣全國,成了一個擁有巨大吸金能力的醫藥怪獸。就像是同仁堂的阿膠,那是婦女冬季的溫補聖品,可補腦汁算是什麽玩意?明眼人都看出了這種東西的不靠譜。
高人一等的智慧,要是靠著一瓶甜絲絲的藥水就能夠造就,估計這世界再也沒有傻子了。
不得不說,高調的保健品開山鼻祖黃楚九,這個步子邁的太大,讓社會主流群體有點無法接受。如果在後世,隨便那個人一說是保健品,就會豁然開朗,這玩意就是糊弄人的玩意,效果是有,但隻不過是一個安慰的效果。
可在民國,別說正兒八經的醫生了,就算是能治病救人的資質一般的醫生都不多見。
老百姓一旦生病,就經常遇到那些隻認錢的庸醫,小病拖成大病,大病變成絕症。進了藥材鋪,就是把身家性命都要壓上的無奈之舉。這個世界的百姓對於藥物的向往,是後世無法想象的。黃楚九偏好廣告滿天下的作法,一定能夠喚起百姓對於黃楚九的信任。可實際上,中法大藥房賣出來的藥物,有幾種是能夠治病救人的特效藥?反而被誇大的效果,造成了社會主流階層的恐慌,尤其是醫藥界,已經快到人人得而誅之的地步。
可偏偏黃楚九的廣告打響了他的知名度,讓他獲得了大量的擁躉。這才是他被社會名流所唾棄的原因。
期望太大,他卻承受不起這種希望的寄托。
有人罵他不奇怪,沒人罵他才是怪事。
張謇作為社會精英,在人生的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是站在民國社會的頂層看待問題的大人物,他知道黃楚九對民眾的危害到底在哪裏?內心不厭惡這個賣假藥的藥販子是不可能的,屬於捏著鼻子接受了黃楚九成為他的大生紗廠的包銷渠道的合夥人,可實際上,他對黃楚九的能力還是存在很大的質疑的。
要不是王學謙的堅持,張謇麵對黃楚九的那一刻,真想拂袖而去。有道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們二人可不僅僅是道不同而已。
可張謇還是忍下心頭的不耐煩,對黃楚九提出了他的要求。大生紗廠恢複生產還在繼續,資金上需要一個寬裕的空間,就必須做出最快的反應。而那批價值數百萬的庫存就成立張謇最鬧心的煩心事。要是能夠將這批庫存轉化成為資金,大生紗廠才真正算是盤活了起來。
所以在貌似黃楚九不停地巴結下,張謇給了黃楚九一個厚道的折扣,這種程度的折扣已經不是交情那麽簡單,以至於讓黃楚九沾沾自喜地以為,他被張謇認可了。
八折,成本的八折。
並不是銷售價格的八折,這個數字是保證黃楚九在沒有被貪婪蒙蔽雙眼的同時,不至於白忙活一場。
也就是說,市場價值500萬的貨物,在銷售完成之後,隻要黃楚九歸還300萬的貨款。
在巨大的好處麵前,連黃楚九都懷疑自己是否已經被上天眷顧,注定要成為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那個人。隻不過賬期規定的時間有點緊,三個月。不過這不是問題,對於價格非常敏感的民國老百姓的眼中,便宜,足夠便宜的商品才具備競爭力。
一開始,黃楚九也不是沒有想過撈一筆,大撈一筆。
一次就掙的缽滿盆滿,然後一舉解決自己的資金問題。這個念頭就像是魔咒,讓他一刻也不消停。可問題是,如果一旦自己這麽做了,就無法達到王學謙和張謇的要求,壓縮東亞公司的生存空間。將這家本來就和他有仇的公司徹底從民國市場擠出去。
在江浙做生意,得罪誰也不能得罪王學謙,這個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可眼睜睜地看著一大筆錢在自己眼前溜走,似乎還是唾手可得的樣子,他心疼啊!
“老爺,要不你去找人說和一下,認個錯,家裏也能消停一些。”
還以為自家老爺又在琢磨壞事的黃夫人端了一杯參茶放在茶幾上,誠懇地對黃楚九建議道。
黃楚九不耐煩地開口:“婦道人家,爺們的事不要攙和。”
“可我聽說上海灘的黃老板是最得罪不起的人,要人有人,要錢有錢。還有一群不要命的人跟著他吃飯,我們得罪了他,連出門都要提心吊膽地,這日子還怎麽過?”黃夫人也是生氣了,這家裏的傭人一個接著一個鬧著要辭工,都說老爺得罪了上海灘的大流氓,連帶他們都要倒黴,說不幹了。
總不能偌大的一個家,家務事都讓黃夫人一個人做吧,再說也做不過來。
黃楚九瞪眼道:“是哪個在後背亂嚼舌根,黃金榮的事已經解決了。”想到自己馬上就要發達起來,黃楚九就忍不住一陣得意,雖說他也知道事情機密,不能讓家裏人知道,但還是忍不住嘚瑟幾句:“老爺我是在謀劃一場大富貴,馬上就要做一筆大生意了。”
“得了吧,上次你這樣說,家裏頭多了一家澡堂子……”
“出去,我要靜一靜。”
黃楚九真的生氣了,他發現自己就像是一直不被理解的獨行者,身邊連一個支持的人都沒有,太寂寞了。迴想起和王學謙的那次見麵,他猛然想到了一個關鍵問題,東亞公司的紡織廠要比藥廠的規模大的多,實力也強大的多。
可王學謙又為什麽要針對這家工廠下手,擠壓東亞公司的商品?
黃楚九雖然不做棉花生意,也不做棉布生意,但他清楚,不管是紡紗還是織布,這門生意都被一樣東西製約了,棉花。民國的農民種棉花都不大積極,一來需要好田種植,棉花吸收土地的肥力太過快,對田地的損耗是驚人的。其次就是農民的守舊思想,就算種植棉花收入更高,但必須保證口糧的充裕才會選擇。
這也是張謇在開辦大生紗廠之初,就設立弄坑公司,用來解決棉花問題。
在崇明等地開辦農墾農場,徹底打破了小農經濟的範疇,就是為了保障大生紗廠的棉花供應。
可隨著棉布的需求越來越大,大聲紗廠的原料供應也漸漸地無法滿足紗廠的需求。這時候王學謙突然針對日本的棉紡工廠下手,顯然他肯定有了更大的底牌。
原料、生產和銷售,這是工業化的紡織工業無法避免的三個環節。
自己是銷售這個環節,那麽生產就是大生紗廠,還有可能其他紗廠,但原料從何而來?
無法知道這一層關係,黃楚九也是寢食不安,因為這關係到他是否能夠將生意延續下去的最大的因素。如果是幹一票就走,他必然要選擇利益最大化,可要是細水長流的生意,他恐怕不掙錢也要把這次的生意做好,因為隻要打開了銷售的渠道,等於又多了一門來錢的路數。
在家裏琢磨了兩天,黃楚九終於下了決斷,長歎道:“但願這不是黃某的故作多情。”
很快,從上海發出的電報抵達黃楚九在黃河沿岸的各地聯絡點,目標是山東、河南和山西的農村市場。
這也是黃楚九的奸猾之處,這廝走生意,向來都是見好處就上,見弱點就捅的家夥,能夠在背地裏下刀子,絕對不會走到台前。和東亞公司的敵對也是看到‘仁丹’的小廣告弄得民國到處都是,要是能夠將東亞公司的廣告效果不花一分錢的奪過來……這生意肯定做得。
但是和‘仁丹’對抗不同,布匹的銷售大城市裏雖然具有絕對的優勢,但這種優勢僅僅不過是一個環節。布匹是民國所有人都需要的必需品,在農民把趕集當過節的時代裏,進城絕對是要辦大事。要麽是求醫問藥,要麽是有冤屈要伸。
總之,平常日子裏,進城是百姓很抗拒的。
而黃楚九將他的銷售渠道放到普通的縣城,一來可以躲避日本人的勢力範圍,而來正好是棉布銷售渠道最後一道環節。對別人來說,這樣做很麻煩,但對於黃楚九來說並不難,因為他的醫藥公司的成功也依托了縣城這個銷售環節。
既躲過了日本大公司的排查和反應,又減少了渠道中的中間環節,利潤更加客觀。
最後,黃楚九將利潤定在了兩成,也就是說他賣出去的布對於織布廠來說是虧本銷售,這樣的價格足夠在價格戰中打響第一槍。而且棉布還有一個特性,雖然屬於長期消耗品,但是周期並不會太短。窮人家一件衣服穿幾年也是很平常的事,所以一旦市場接近飽和,等於在半年甚至一年之內,東亞公司的貨物將無法進入這些市場。
而且在銷售之前,黃楚九還向王學謙提了一個建議,他考察過大生紗廠的樣品之後發現,大生的布匹並不比東亞公司的洋布差,唯一的區別是在印染方麵不如小日本的公司花樣多。但作為布匹最大的消費群體的農民,更喜歡的是深色的單一花色的布匹,淺色的就很少用,印花的更少。所以,沒有必要打響產品知名度的時候把名聲留給東亞公司,幹脆直接用大生紗廠的牌子。
等到把小鬼子逼急了,再用以次充好,山寨貨,敗壞小鬼子的名聲,徹底將對方驅逐出這三個省份的市場。
而這個建議讓在王學謙的首肯下,獲得了實施的機會。
張謇這段時間都在上海,紗廠的管理已經徹底和他無關,其實他內心也知道自己的管理思維,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需求了。儒家思想教育下的張謇,這麽可能用以德服人的招牌和洋人的商家去競爭,結果自然會被打的鼻青臉腫。
在毫無底線可言的傾銷策略下,任何一家沒有國家支持的民族資本都會在價格戰中最後失去競爭能力。
而張謇在退出政壇之後,選擇了和其他退出政壇的文人一樣,寫書立言。這是一個儒家傳人在退休之後,選擇最多的消遣生活。當然,同樣是忙碌的,甚至可能比當官的時候投入的精力更大。如果迴到老家,張謇能夠選擇交流的文人名士幾乎找不到,可在上海根本就不缺。
張謇也算是如魚得水地開始享受起退隱生活,時不時地還關心一下大生紗廠的情況。
有機會的時候,串串門什麽的,在聽到了黃楚九的辦法之後,張謇也是沉默良久,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隻要在北方三個省份能夠打開局麵,大生紗廠的局麵就全盤活了。這一切都歸結於一個毫不起眼,他根本就看不起的小人物,黃楚九。當時他就說了一句話:“這個小家夥是另外一個胡雪岩。”
這算是高估嗎?
不得而知,因為胡雪岩的層次是黃楚九這輩子都沒有接觸過的,如果他辦好了大生紗廠的庫存變現的事,相信用不了多久,那個黃楚九原先夠都夠不著的層次距離他已經不遠了。
相比黃楚九的如魚得水,從燕京輾轉到上海的鬆井石根卻遇到了信任的危機,和他接觸的日本商會根本就不相信他,或者說他無法獲得最終的決定權,成為主事人。這讓他已經身居高位的鬆井石根很惱怒這幫商會的家夥的不識相。
他的副官過來,也是一臉的兇惡:“將軍,要不要我們暴露身份,讓這幫眼高於頂的家夥知道,並不是誰都可以得罪的。”
鬆井石根冷哼道:“你以為他們不知道我的身份嗎?隻是他們選擇裝聾作啞,明明知道,卻故意裝作不知道而已。”
“這幫混蛋!”副官同仇敵愾地抱怨道,連鬆井石根都沒有辦法,他一個小小的副官,連少佐都不是,還能有什麽辦法?
沉吟了一會兒,鬆井石根突然想起了一個關鍵人物,雅木西子。這個在青木宣純計劃中肯定有很高期待的女人,隨口問道:“西子小姐還是什麽消息都沒有嗎?”
副官不解道:“她連人都沒有出現過,當初在燕京聯絡的時候她也不過是說了一句話,該出現的時候,自然會出現。”
鬆井石根終於明白了他的老師在離開燕京的時候,語重心長的對他囑咐,這趟南下的差事並不好做。
商會不信任軍方的情報消息,而領事館給予的支持在租界幾乎毛用都沒有。而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讓鬆井石根單獨行動的話,他也不知道該從什麽地方下手。在內心深處,鬆井石根已經開始後悔接了這份差事。(未完待續。)
張謇不待見黃楚九。本來嘛,他們是兩個階層的人,雖說他們的家族都算得上是書香門第,比起來黃楚九的祖上要比張家顯赫的多,那可是出過名士大儒的家族,不是普通的書香門第能夠相比的。
可讀書人的家族,重要的不是成就,而是傳承。
張家幾代人的奮鬥,終於在張謇父輩那一代獲得了當地鄉紳階層的認可,逐漸獲得了步入上層的機會和名望,在張謇的這一代更是一飛衝天。可是黃家與之相比,就大大的不如了。
黃宗羲是很牛叉,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就能夠碾壓張家所有人的努力,可自從黃宗羲之後,黃家幾乎沒有出過出類拔萃的人物。從讀書人的眼中漸漸地失去了蹤影。就像是斷絕了傳承一樣,無法繼承前輩的社會聲望和家族地位。
不做良臣,就做良醫。這也是文人無法進入仕途之外的一個選擇。
可從黃楚九江湖郎中的身份,很難看到他有成為良醫的可能。
反而,因為賣假藥的身份,在主流社會的眼中,成了一個不擇不扣的社會敗類。倒不是他的藥吃死了人,反正補腦汁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治病的藥,真要是當成神仙水來用,估計死的那位不是因為藥物無效,而是笨死的。
黃楚九被人鄙視的原因更多的是,他將一個毫無用處的假藥,販賣全國,成了一個擁有巨大吸金能力的醫藥怪獸。就像是同仁堂的阿膠,那是婦女冬季的溫補聖品,可補腦汁算是什麽玩意?明眼人都看出了這種東西的不靠譜。
高人一等的智慧,要是靠著一瓶甜絲絲的藥水就能夠造就,估計這世界再也沒有傻子了。
不得不說,高調的保健品開山鼻祖黃楚九,這個步子邁的太大,讓社會主流群體有點無法接受。如果在後世,隨便那個人一說是保健品,就會豁然開朗,這玩意就是糊弄人的玩意,效果是有,但隻不過是一個安慰的效果。
可在民國,別說正兒八經的醫生了,就算是能治病救人的資質一般的醫生都不多見。
老百姓一旦生病,就經常遇到那些隻認錢的庸醫,小病拖成大病,大病變成絕症。進了藥材鋪,就是把身家性命都要壓上的無奈之舉。這個世界的百姓對於藥物的向往,是後世無法想象的。黃楚九偏好廣告滿天下的作法,一定能夠喚起百姓對於黃楚九的信任。可實際上,中法大藥房賣出來的藥物,有幾種是能夠治病救人的特效藥?反而被誇大的效果,造成了社會主流階層的恐慌,尤其是醫藥界,已經快到人人得而誅之的地步。
可偏偏黃楚九的廣告打響了他的知名度,讓他獲得了大量的擁躉。這才是他被社會名流所唾棄的原因。
期望太大,他卻承受不起這種希望的寄托。
有人罵他不奇怪,沒人罵他才是怪事。
張謇作為社會精英,在人生的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是站在民國社會的頂層看待問題的大人物,他知道黃楚九對民眾的危害到底在哪裏?內心不厭惡這個賣假藥的藥販子是不可能的,屬於捏著鼻子接受了黃楚九成為他的大生紗廠的包銷渠道的合夥人,可實際上,他對黃楚九的能力還是存在很大的質疑的。
要不是王學謙的堅持,張謇麵對黃楚九的那一刻,真想拂袖而去。有道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們二人可不僅僅是道不同而已。
可張謇還是忍下心頭的不耐煩,對黃楚九提出了他的要求。大生紗廠恢複生產還在繼續,資金上需要一個寬裕的空間,就必須做出最快的反應。而那批價值數百萬的庫存就成立張謇最鬧心的煩心事。要是能夠將這批庫存轉化成為資金,大生紗廠才真正算是盤活了起來。
所以在貌似黃楚九不停地巴結下,張謇給了黃楚九一個厚道的折扣,這種程度的折扣已經不是交情那麽簡單,以至於讓黃楚九沾沾自喜地以為,他被張謇認可了。
八折,成本的八折。
並不是銷售價格的八折,這個數字是保證黃楚九在沒有被貪婪蒙蔽雙眼的同時,不至於白忙活一場。
也就是說,市場價值500萬的貨物,在銷售完成之後,隻要黃楚九歸還300萬的貨款。
在巨大的好處麵前,連黃楚九都懷疑自己是否已經被上天眷顧,注定要成為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那個人。隻不過賬期規定的時間有點緊,三個月。不過這不是問題,對於價格非常敏感的民國老百姓的眼中,便宜,足夠便宜的商品才具備競爭力。
一開始,黃楚九也不是沒有想過撈一筆,大撈一筆。
一次就掙的缽滿盆滿,然後一舉解決自己的資金問題。這個念頭就像是魔咒,讓他一刻也不消停。可問題是,如果一旦自己這麽做了,就無法達到王學謙和張謇的要求,壓縮東亞公司的生存空間。將這家本來就和他有仇的公司徹底從民國市場擠出去。
在江浙做生意,得罪誰也不能得罪王學謙,這個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可眼睜睜地看著一大筆錢在自己眼前溜走,似乎還是唾手可得的樣子,他心疼啊!
“老爺,要不你去找人說和一下,認個錯,家裏也能消停一些。”
還以為自家老爺又在琢磨壞事的黃夫人端了一杯參茶放在茶幾上,誠懇地對黃楚九建議道。
黃楚九不耐煩地開口:“婦道人家,爺們的事不要攙和。”
“可我聽說上海灘的黃老板是最得罪不起的人,要人有人,要錢有錢。還有一群不要命的人跟著他吃飯,我們得罪了他,連出門都要提心吊膽地,這日子還怎麽過?”黃夫人也是生氣了,這家裏的傭人一個接著一個鬧著要辭工,都說老爺得罪了上海灘的大流氓,連帶他們都要倒黴,說不幹了。
總不能偌大的一個家,家務事都讓黃夫人一個人做吧,再說也做不過來。
黃楚九瞪眼道:“是哪個在後背亂嚼舌根,黃金榮的事已經解決了。”想到自己馬上就要發達起來,黃楚九就忍不住一陣得意,雖說他也知道事情機密,不能讓家裏人知道,但還是忍不住嘚瑟幾句:“老爺我是在謀劃一場大富貴,馬上就要做一筆大生意了。”
“得了吧,上次你這樣說,家裏頭多了一家澡堂子……”
“出去,我要靜一靜。”
黃楚九真的生氣了,他發現自己就像是一直不被理解的獨行者,身邊連一個支持的人都沒有,太寂寞了。迴想起和王學謙的那次見麵,他猛然想到了一個關鍵問題,東亞公司的紡織廠要比藥廠的規模大的多,實力也強大的多。
可王學謙又為什麽要針對這家工廠下手,擠壓東亞公司的商品?
黃楚九雖然不做棉花生意,也不做棉布生意,但他清楚,不管是紡紗還是織布,這門生意都被一樣東西製約了,棉花。民國的農民種棉花都不大積極,一來需要好田種植,棉花吸收土地的肥力太過快,對田地的損耗是驚人的。其次就是農民的守舊思想,就算種植棉花收入更高,但必須保證口糧的充裕才會選擇。
這也是張謇在開辦大生紗廠之初,就設立弄坑公司,用來解決棉花問題。
在崇明等地開辦農墾農場,徹底打破了小農經濟的範疇,就是為了保障大生紗廠的棉花供應。
可隨著棉布的需求越來越大,大聲紗廠的原料供應也漸漸地無法滿足紗廠的需求。這時候王學謙突然針對日本的棉紡工廠下手,顯然他肯定有了更大的底牌。
原料、生產和銷售,這是工業化的紡織工業無法避免的三個環節。
自己是銷售這個環節,那麽生產就是大生紗廠,還有可能其他紗廠,但原料從何而來?
無法知道這一層關係,黃楚九也是寢食不安,因為這關係到他是否能夠將生意延續下去的最大的因素。如果是幹一票就走,他必然要選擇利益最大化,可要是細水長流的生意,他恐怕不掙錢也要把這次的生意做好,因為隻要打開了銷售的渠道,等於又多了一門來錢的路數。
在家裏琢磨了兩天,黃楚九終於下了決斷,長歎道:“但願這不是黃某的故作多情。”
很快,從上海發出的電報抵達黃楚九在黃河沿岸的各地聯絡點,目標是山東、河南和山西的農村市場。
這也是黃楚九的奸猾之處,這廝走生意,向來都是見好處就上,見弱點就捅的家夥,能夠在背地裏下刀子,絕對不會走到台前。和東亞公司的敵對也是看到‘仁丹’的小廣告弄得民國到處都是,要是能夠將東亞公司的廣告效果不花一分錢的奪過來……這生意肯定做得。
但是和‘仁丹’對抗不同,布匹的銷售大城市裏雖然具有絕對的優勢,但這種優勢僅僅不過是一個環節。布匹是民國所有人都需要的必需品,在農民把趕集當過節的時代裏,進城絕對是要辦大事。要麽是求醫問藥,要麽是有冤屈要伸。
總之,平常日子裏,進城是百姓很抗拒的。
而黃楚九將他的銷售渠道放到普通的縣城,一來可以躲避日本人的勢力範圍,而來正好是棉布銷售渠道最後一道環節。對別人來說,這樣做很麻煩,但對於黃楚九來說並不難,因為他的醫藥公司的成功也依托了縣城這個銷售環節。
既躲過了日本大公司的排查和反應,又減少了渠道中的中間環節,利潤更加客觀。
最後,黃楚九將利潤定在了兩成,也就是說他賣出去的布對於織布廠來說是虧本銷售,這樣的價格足夠在價格戰中打響第一槍。而且棉布還有一個特性,雖然屬於長期消耗品,但是周期並不會太短。窮人家一件衣服穿幾年也是很平常的事,所以一旦市場接近飽和,等於在半年甚至一年之內,東亞公司的貨物將無法進入這些市場。
而且在銷售之前,黃楚九還向王學謙提了一個建議,他考察過大生紗廠的樣品之後發現,大生的布匹並不比東亞公司的洋布差,唯一的區別是在印染方麵不如小日本的公司花樣多。但作為布匹最大的消費群體的農民,更喜歡的是深色的單一花色的布匹,淺色的就很少用,印花的更少。所以,沒有必要打響產品知名度的時候把名聲留給東亞公司,幹脆直接用大生紗廠的牌子。
等到把小鬼子逼急了,再用以次充好,山寨貨,敗壞小鬼子的名聲,徹底將對方驅逐出這三個省份的市場。
而這個建議讓在王學謙的首肯下,獲得了實施的機會。
張謇這段時間都在上海,紗廠的管理已經徹底和他無關,其實他內心也知道自己的管理思維,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需求了。儒家思想教育下的張謇,這麽可能用以德服人的招牌和洋人的商家去競爭,結果自然會被打的鼻青臉腫。
在毫無底線可言的傾銷策略下,任何一家沒有國家支持的民族資本都會在價格戰中最後失去競爭能力。
而張謇在退出政壇之後,選擇了和其他退出政壇的文人一樣,寫書立言。這是一個儒家傳人在退休之後,選擇最多的消遣生活。當然,同樣是忙碌的,甚至可能比當官的時候投入的精力更大。如果迴到老家,張謇能夠選擇交流的文人名士幾乎找不到,可在上海根本就不缺。
張謇也算是如魚得水地開始享受起退隱生活,時不時地還關心一下大生紗廠的情況。
有機會的時候,串串門什麽的,在聽到了黃楚九的辦法之後,張謇也是沉默良久,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隻要在北方三個省份能夠打開局麵,大生紗廠的局麵就全盤活了。這一切都歸結於一個毫不起眼,他根本就看不起的小人物,黃楚九。當時他就說了一句話:“這個小家夥是另外一個胡雪岩。”
這算是高估嗎?
不得而知,因為胡雪岩的層次是黃楚九這輩子都沒有接觸過的,如果他辦好了大生紗廠的庫存變現的事,相信用不了多久,那個黃楚九原先夠都夠不著的層次距離他已經不遠了。
相比黃楚九的如魚得水,從燕京輾轉到上海的鬆井石根卻遇到了信任的危機,和他接觸的日本商會根本就不相信他,或者說他無法獲得最終的決定權,成為主事人。這讓他已經身居高位的鬆井石根很惱怒這幫商會的家夥的不識相。
他的副官過來,也是一臉的兇惡:“將軍,要不要我們暴露身份,讓這幫眼高於頂的家夥知道,並不是誰都可以得罪的。”
鬆井石根冷哼道:“你以為他們不知道我的身份嗎?隻是他們選擇裝聾作啞,明明知道,卻故意裝作不知道而已。”
“這幫混蛋!”副官同仇敵愾地抱怨道,連鬆井石根都沒有辦法,他一個小小的副官,連少佐都不是,還能有什麽辦法?
沉吟了一會兒,鬆井石根突然想起了一個關鍵人物,雅木西子。這個在青木宣純計劃中肯定有很高期待的女人,隨口問道:“西子小姐還是什麽消息都沒有嗎?”
副官不解道:“她連人都沒有出現過,當初在燕京聯絡的時候她也不過是說了一句話,該出現的時候,自然會出現。”
鬆井石根終於明白了他的老師在離開燕京的時候,語重心長的對他囑咐,這趟南下的差事並不好做。
商會不信任軍方的情報消息,而領事館給予的支持在租界幾乎毛用都沒有。而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讓鬆井石根單獨行動的話,他也不知道該從什麽地方下手。在內心深處,鬆井石根已經開始後悔接了這份差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