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普通的道路,如同一根纖細而堅韌的絲線,彎彎繞繞,但卻十分執著地穿越滇西和緬北的莽莽山川,延伸向那遙遠的海洋和神秘的國度。千百年來,古道寄托了多少希望和夢想,也承載了多少悲愁和血腥。而人們總是樂此不疲地前仆後繼,用弱小的生命倔強地演繹著一幕幕悲歡離合的故事。古道以無比的寬懷包容了這一切,承載了太多關於人類的痕跡。
我的那個與古道密切相關的並不遙遠的家世,便是這曆史的滄海一粟,雖不算厚重,卻也是這其中的一分子。那隻見證了多少人的命運和劫難的翡翠鳳鐲,那個湮沒於亂世的邊關化外的末代扶夷府,以及那個湮沒於戰爭的曾經名響一時的早家馬店,那些遭受著時勢的苦難但卻深愛著自己的家園和祖國的人,在人們的口碑裏反複地傳說,數十年來耗費了人們的許多口沫和淚水。
我從四五歲開始就時常和爺爺在一起,隨著他在神秘的高黎貢山裏鑽林走箐。或許是受了爺爺的影響,我從小對於山野有著一種近乎於癡迷的感情。後來上了學,每逢假期,必定要到山裏和爺爺住上一段時間。無事的時候,爺爺總喜歡凝望著那條無始無終的古老道路,悠悠地翻閱那些淩亂而豐富的記憶。漸漸地,我也就知道了許多關於古道、高黎貢山和早家馬店的故事。於是想做一些紀錄和整理,留作人們閑餘迴味的料子。
我的那個與古道密切相關的並不遙遠的家世,便是這曆史的滄海一粟,雖不算厚重,卻也是這其中的一分子。那隻見證了多少人的命運和劫難的翡翠鳳鐲,那個湮沒於亂世的邊關化外的末代扶夷府,以及那個湮沒於戰爭的曾經名響一時的早家馬店,那些遭受著時勢的苦難但卻深愛著自己的家園和祖國的人,在人們的口碑裏反複地傳說,數十年來耗費了人們的許多口沫和淚水。
我從四五歲開始就時常和爺爺在一起,隨著他在神秘的高黎貢山裏鑽林走箐。或許是受了爺爺的影響,我從小對於山野有著一種近乎於癡迷的感情。後來上了學,每逢假期,必定要到山裏和爺爺住上一段時間。無事的時候,爺爺總喜歡凝望著那條無始無終的古老道路,悠悠地翻閱那些淩亂而豐富的記憶。漸漸地,我也就知道了許多關於古道、高黎貢山和早家馬店的故事。於是想做一些紀錄和整理,留作人們閑餘迴味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