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以前,三公子從不知道這世上有這樣的姑娘。
外男麵前也敢說敢笑的不拘小節的姑娘。
不愛女裝愛穿騎裝,有時一身短打就敢出門的姑娘。
心情好的時候喝酒,心情不好的時候策馬射獵的行事荒唐的姑娘。
成親以前,三公子不知道自己將會變成夫綱不振的典型。
歡好時不在上邊就不高興的媳婦。
除非沒力氣,才會甘心在下麵的媳婦。
跟兄弟聚會時,會幫自己擋酒的千杯不醉的媳婦。
生娃以前,三公子不知道這世上還有這樣的娘。
跟同窗打架輸了就不給兒子吃飯的娘;
拆了房頂夜明珠給兒子當彈珠玩的娘。
再比如現在,帶著六歲的兒子上山剿匪的娘。
四道關卡門口的寨旗都被拔了,原本威風凜凜的、寫著牛鬼蛇神的四麵寨旗萎靡地落在地上,被無數亂馬踩得看不出原樣。
僅剩的十幾個山匪撒丫子往山下逃,時不時被身後一條神出鬼沒的長鞭扯迴去,他們鬼哭狼嚎的聲音順著山風飄散得極遠:“女大王饒命啊!!!”
這是京城西邊的黑風寨,這兩年山匪作亂,向過往客商收取過路費,已是這條路上約定俗成的規矩。過往客商往往破點財求個和氣,故而京兆尹一直睜隻眼閉隻眼。
可這迴黑風寨撞上了鐵板,竟不長眼的劫了江家的商隊,雙方一番打鬥,各有傷亡。此番再不整治恐成大患,京兆尹便派了兵下來攻寨收歸。
看著前頭騎在高頭大馬上的媳婦與兒子,許清鑒一陣心累,揚聲喊道:“慢點慢點!”明明是官兵剿匪,她非要來打頭陣,就為了湊個熱鬧。兒子和她一個性子,起了個乳名叫“闖兒”,哪有不來的道理?
闖兒扭迴頭來,咧嘴笑得一口白牙:“爹爹你真慢!”
他與重潤同乘一騎,馬屁股後頭栓著一個大漢,跟在馬後頭跌跌撞撞地跑。闖兒低頭一瞥,麵上笑得更燦爛了:“大當家快點跑呀!”
被擒住的黑風寨大當家恨恨咽下一口老血。
許清鑒雙腿一夾馬肚,坐下的白馬抖著腿稍稍走快了兩步。明明是千裏神駒,這馬卻被這般混亂的場麵驚了神,不敢靠近重潤的馬,隻敢遠遠地跟在後邊,任許清鑒一連抽了幾鞭都沒用。
為什麽山匪頭頭不綁在他的馬後?因為他座下的白馬跟主人一般性子溫和,做不來這樣的土匪事。重潤座下的馬卻兩眼炯炯有神,四蹄撒歡跑得飛快,馬鼻裏哼哧哼哧噴出的熱氣表明了這馬亢奮的心情。
隨兵前來剿匪的是京兆尹手下的得力幹將趙參軍,遠遠瞧見郡主,他忙翻身下馬迎上前來,拱手朗聲笑道:“多謝郡主出手相助,郡主此番立下大功,待微臣稟明聖上,陛下定有重賞。”
趙參軍今日是奉命前來剿匪的,雄赳赳氣昂昂地上了山,卻發現重潤郡主帶著幾十家丁比他早一步上了山。趙參軍心中不解,想起郡主一向張揚跋扈的名聲,以為她來是想湊個熱鬧。有人自願打頭陣,己方的傷亡就能少一些,趙參軍自然樂得清閑。
重潤挑挑眉,長鞭一甩便把綁在馬後的大當家丟到了趙參軍腳下,坐在馬上打量著趙參軍,笑說:“早就聽聞趙大人乃是京兆尹手下的第一把手,趙大人此番辦妥了這事,大抵能再升一品。”
趙參軍眸光微閃,京兆尹負責京師安全,大到抄家問斬,抓捕貪官,小到打架群毆、盜竊搶劫樣樣都得周全,在這位子上勞心勞力,非壯年不可,先前的兩任京兆尹都是不惑之年被調走的。而如今的京兆尹已過不惑,趙參軍又是京兆尹手下的第一把手,自然是有心思的,此番費了些功夫才搶下收歸黑風寨的差事。
趙參軍拱了拱手,笑說:“承郡主吉言。”
“本郡主不欲與你搶功。”重潤鞭梢指了指地上的大當家,“這功勞都給你,可想要?”
趙參軍沒摸準她的意思,蹙眉問:“敢問郡主這是何意?”
重潤開門見山:“你手下的兵都聽你的話,今日就當我沒來過。這迴剿匪的功勞都算在你頭上,我也無須你稟明陛下得什麽賞賜。唯獨有一條,這黑風寨裏剿到的錢銀,你分我三分之一。”
“這……”趙參軍抹了一把冷汗,僵著舌頭道:“微臣不敢私自做主……”
重潤笑了:“那你就實打實地跟陛下報,黑風寨的四道寨門是重潤郡主破的,三位當家是我相公擒住的,一百七十二名山匪其中半數有餘是我家家丁抓住的。”
趙參軍聽明白了她的意思,這是咬準了自己想升官的脈門啊!忙快步上前小聲說:“匪銀不能動啊,微臣哪有那膽子?”
“……郡主別走別走,咱們坐下好好商量!”趙參軍又怕身後的兵士聽到,壓低了聲音苦著臉說:“匪銀不能動,微臣自掏腰包給您補上總成了吧?”
許清鑒牽著兒子站在一旁,方才還覺得重潤膽子也忒大,此時眼睜睜看著趙參軍這麽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虎目含淚寫了一張欠條,探頭掃了一眼,嘿,一萬兩!
重潤接過來欠條塞到兒子手裏,拍拍他腦袋笑道:“兒子收好嘍,這可是你將來娶媳婦的錢。”
許清鑒哭笑不得,這匪裏匪氣的事也隻有自家媳婦能幹得出來。
*
裕親王過世後,原本打算守孝三年,重潤卻在最後半年的時候有了身孕。
對上老大夫有些嫌棄的眼神,許清鑒真是百口莫辯:這事還真不是我主動的,洗了兩年半的冷水澡,結果最後半年沒守住……
在他憂心忡忡的時候,重潤拍板定案:“生啊!為何不生?”
半年後兩人成親,十月懷胎期間兩人沒怎麽出過府。怕兒子被人說閑話,兒子的抓周禮也晚了半年,那時才抱出來見人,姑且能糊弄外人。
裕親王慘死金鑾殿之後便被剝了爵,重潤的郡主名頭卻沒收迴,每年的食邑照樣給,大概是因為承熹公主承了當年舊情,又因為收養了傾慕為養女,兩家關係倒沒疏遠,偶爾走動一兩迴。
原先做好打算要處處受人排擠的許清鑒大感欣慰,畢竟重潤的身份相當於質子,在裕親王的舊部死幹淨之前,陛下定不準她離京。他那時又已經叛出家門,相當一介平民,生怕護不好她。
唯一不好的就是兒子在太學院總受欺負,說到底他是亂臣賊子的後人,在太學院那樣的地方自然不被同窗親近。迴來後總是一身淤青,縮在被子裏哭鼻子。
欺負了他的幾個小孩心中有些後怕,跟家中長輩交代過,也沒人當迴事。他們卻都忘了重潤是個混不吝的性子,帶著兒子找上門去拆了人家的大門。她也不打人,也不為難那孩子,隻管拆大門,哪個敢阻攔的就一鞭子揮上去。再加上有個內力深厚的許清鑒保駕護航,找迴臉麵不在話下。
他家兒子小小年紀就成了京城有名的小惡霸,從那以後就再沒受過別人欺負,憑這張揚跋扈的性子,反倒結交了好些摯友。
……
往事在腦海中飛快掠過,許清鑒正在走思,卻聽重潤喊他:“三兒,咱們再生個閨女怎麽樣?”
許清鑒歎口氣,箍住她後腦在她頰側悠著勁兒啃了一口,低聲忿忿道:“不許這麽叫。”
他因在家中排行第三,外人稱一聲“三公子”,他娘叫順口了,就喊“三兒”。前年祖父過世後,他與相府才重新有了來往,一次跟爹娘吃飯的時候,他娘隨口喊了一句“三兒”。重潤對這個名字上了心,迴府後也改口喊他“三兒”“三兒”,每天都得叫個十來遍。
“屬狗的!”重潤摸摸臉上的齒痕,挑眉笑說:“為何不許叫?‘三兒’不好聽?”
許清鑒蹙眉:“小時候聽我娘這麽喊就覺得古怪,好不容易才讓她改了口,你又學會了。哪有你這麽喊自家夫君的?”
重潤眼裏閃過笑意,卻垂眸故意作出一個難過的表情,慢悠悠說:“我與你一樣,在家中排行第三。我娘在世的時候就喊我‘三兒’,聽來極是懷念。你不喜歡那就算了。”
許清鑒臉色微變,擁著她的力道重了一些,沒一會兒歎口氣服了軟:“隨你喊吧。”
“咱倆之間隨你喊,外人麵前還是要喊夫君的。”許清鑒一臉無奈:“你天天‘三兒’‘三兒’地喊,前幾日新采買進府的家丁都喊我三老爺。”
重潤笑得打跌,清清嗓子情意綿綿地喊了一聲“夫君”,再抬眼神情就變了,蘊了濕意的眸子裏仿佛勾著糖絲似的,十足得撩人。
許清鑒低斥:“又作什麽妖!”卻口嫌體直地抱著人進了內屋,揮退了所有丫鬟,把房門關嚴實了。
*
與她相處久了,三公子才知道自己不是什麽刻板守舊的相府公子,原來他的骨子裏也流著離經叛道的血。
可惜的是,這輩子頭二十年沒遇上對的人。
卻也恰恰不晚。
外男麵前也敢說敢笑的不拘小節的姑娘。
不愛女裝愛穿騎裝,有時一身短打就敢出門的姑娘。
心情好的時候喝酒,心情不好的時候策馬射獵的行事荒唐的姑娘。
成親以前,三公子不知道自己將會變成夫綱不振的典型。
歡好時不在上邊就不高興的媳婦。
除非沒力氣,才會甘心在下麵的媳婦。
跟兄弟聚會時,會幫自己擋酒的千杯不醉的媳婦。
生娃以前,三公子不知道這世上還有這樣的娘。
跟同窗打架輸了就不給兒子吃飯的娘;
拆了房頂夜明珠給兒子當彈珠玩的娘。
再比如現在,帶著六歲的兒子上山剿匪的娘。
四道關卡門口的寨旗都被拔了,原本威風凜凜的、寫著牛鬼蛇神的四麵寨旗萎靡地落在地上,被無數亂馬踩得看不出原樣。
僅剩的十幾個山匪撒丫子往山下逃,時不時被身後一條神出鬼沒的長鞭扯迴去,他們鬼哭狼嚎的聲音順著山風飄散得極遠:“女大王饒命啊!!!”
這是京城西邊的黑風寨,這兩年山匪作亂,向過往客商收取過路費,已是這條路上約定俗成的規矩。過往客商往往破點財求個和氣,故而京兆尹一直睜隻眼閉隻眼。
可這迴黑風寨撞上了鐵板,竟不長眼的劫了江家的商隊,雙方一番打鬥,各有傷亡。此番再不整治恐成大患,京兆尹便派了兵下來攻寨收歸。
看著前頭騎在高頭大馬上的媳婦與兒子,許清鑒一陣心累,揚聲喊道:“慢點慢點!”明明是官兵剿匪,她非要來打頭陣,就為了湊個熱鬧。兒子和她一個性子,起了個乳名叫“闖兒”,哪有不來的道理?
闖兒扭迴頭來,咧嘴笑得一口白牙:“爹爹你真慢!”
他與重潤同乘一騎,馬屁股後頭栓著一個大漢,跟在馬後頭跌跌撞撞地跑。闖兒低頭一瞥,麵上笑得更燦爛了:“大當家快點跑呀!”
被擒住的黑風寨大當家恨恨咽下一口老血。
許清鑒雙腿一夾馬肚,坐下的白馬抖著腿稍稍走快了兩步。明明是千裏神駒,這馬卻被這般混亂的場麵驚了神,不敢靠近重潤的馬,隻敢遠遠地跟在後邊,任許清鑒一連抽了幾鞭都沒用。
為什麽山匪頭頭不綁在他的馬後?因為他座下的白馬跟主人一般性子溫和,做不來這樣的土匪事。重潤座下的馬卻兩眼炯炯有神,四蹄撒歡跑得飛快,馬鼻裏哼哧哼哧噴出的熱氣表明了這馬亢奮的心情。
隨兵前來剿匪的是京兆尹手下的得力幹將趙參軍,遠遠瞧見郡主,他忙翻身下馬迎上前來,拱手朗聲笑道:“多謝郡主出手相助,郡主此番立下大功,待微臣稟明聖上,陛下定有重賞。”
趙參軍今日是奉命前來剿匪的,雄赳赳氣昂昂地上了山,卻發現重潤郡主帶著幾十家丁比他早一步上了山。趙參軍心中不解,想起郡主一向張揚跋扈的名聲,以為她來是想湊個熱鬧。有人自願打頭陣,己方的傷亡就能少一些,趙參軍自然樂得清閑。
重潤挑挑眉,長鞭一甩便把綁在馬後的大當家丟到了趙參軍腳下,坐在馬上打量著趙參軍,笑說:“早就聽聞趙大人乃是京兆尹手下的第一把手,趙大人此番辦妥了這事,大抵能再升一品。”
趙參軍眸光微閃,京兆尹負責京師安全,大到抄家問斬,抓捕貪官,小到打架群毆、盜竊搶劫樣樣都得周全,在這位子上勞心勞力,非壯年不可,先前的兩任京兆尹都是不惑之年被調走的。而如今的京兆尹已過不惑,趙參軍又是京兆尹手下的第一把手,自然是有心思的,此番費了些功夫才搶下收歸黑風寨的差事。
趙參軍拱了拱手,笑說:“承郡主吉言。”
“本郡主不欲與你搶功。”重潤鞭梢指了指地上的大當家,“這功勞都給你,可想要?”
趙參軍沒摸準她的意思,蹙眉問:“敢問郡主這是何意?”
重潤開門見山:“你手下的兵都聽你的話,今日就當我沒來過。這迴剿匪的功勞都算在你頭上,我也無須你稟明陛下得什麽賞賜。唯獨有一條,這黑風寨裏剿到的錢銀,你分我三分之一。”
“這……”趙參軍抹了一把冷汗,僵著舌頭道:“微臣不敢私自做主……”
重潤笑了:“那你就實打實地跟陛下報,黑風寨的四道寨門是重潤郡主破的,三位當家是我相公擒住的,一百七十二名山匪其中半數有餘是我家家丁抓住的。”
趙參軍聽明白了她的意思,這是咬準了自己想升官的脈門啊!忙快步上前小聲說:“匪銀不能動啊,微臣哪有那膽子?”
“……郡主別走別走,咱們坐下好好商量!”趙參軍又怕身後的兵士聽到,壓低了聲音苦著臉說:“匪銀不能動,微臣自掏腰包給您補上總成了吧?”
許清鑒牽著兒子站在一旁,方才還覺得重潤膽子也忒大,此時眼睜睜看著趙參軍這麽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虎目含淚寫了一張欠條,探頭掃了一眼,嘿,一萬兩!
重潤接過來欠條塞到兒子手裏,拍拍他腦袋笑道:“兒子收好嘍,這可是你將來娶媳婦的錢。”
許清鑒哭笑不得,這匪裏匪氣的事也隻有自家媳婦能幹得出來。
*
裕親王過世後,原本打算守孝三年,重潤卻在最後半年的時候有了身孕。
對上老大夫有些嫌棄的眼神,許清鑒真是百口莫辯:這事還真不是我主動的,洗了兩年半的冷水澡,結果最後半年沒守住……
在他憂心忡忡的時候,重潤拍板定案:“生啊!為何不生?”
半年後兩人成親,十月懷胎期間兩人沒怎麽出過府。怕兒子被人說閑話,兒子的抓周禮也晚了半年,那時才抱出來見人,姑且能糊弄外人。
裕親王慘死金鑾殿之後便被剝了爵,重潤的郡主名頭卻沒收迴,每年的食邑照樣給,大概是因為承熹公主承了當年舊情,又因為收養了傾慕為養女,兩家關係倒沒疏遠,偶爾走動一兩迴。
原先做好打算要處處受人排擠的許清鑒大感欣慰,畢竟重潤的身份相當於質子,在裕親王的舊部死幹淨之前,陛下定不準她離京。他那時又已經叛出家門,相當一介平民,生怕護不好她。
唯一不好的就是兒子在太學院總受欺負,說到底他是亂臣賊子的後人,在太學院那樣的地方自然不被同窗親近。迴來後總是一身淤青,縮在被子裏哭鼻子。
欺負了他的幾個小孩心中有些後怕,跟家中長輩交代過,也沒人當迴事。他們卻都忘了重潤是個混不吝的性子,帶著兒子找上門去拆了人家的大門。她也不打人,也不為難那孩子,隻管拆大門,哪個敢阻攔的就一鞭子揮上去。再加上有個內力深厚的許清鑒保駕護航,找迴臉麵不在話下。
他家兒子小小年紀就成了京城有名的小惡霸,從那以後就再沒受過別人欺負,憑這張揚跋扈的性子,反倒結交了好些摯友。
……
往事在腦海中飛快掠過,許清鑒正在走思,卻聽重潤喊他:“三兒,咱們再生個閨女怎麽樣?”
許清鑒歎口氣,箍住她後腦在她頰側悠著勁兒啃了一口,低聲忿忿道:“不許這麽叫。”
他因在家中排行第三,外人稱一聲“三公子”,他娘叫順口了,就喊“三兒”。前年祖父過世後,他與相府才重新有了來往,一次跟爹娘吃飯的時候,他娘隨口喊了一句“三兒”。重潤對這個名字上了心,迴府後也改口喊他“三兒”“三兒”,每天都得叫個十來遍。
“屬狗的!”重潤摸摸臉上的齒痕,挑眉笑說:“為何不許叫?‘三兒’不好聽?”
許清鑒蹙眉:“小時候聽我娘這麽喊就覺得古怪,好不容易才讓她改了口,你又學會了。哪有你這麽喊自家夫君的?”
重潤眼裏閃過笑意,卻垂眸故意作出一個難過的表情,慢悠悠說:“我與你一樣,在家中排行第三。我娘在世的時候就喊我‘三兒’,聽來極是懷念。你不喜歡那就算了。”
許清鑒臉色微變,擁著她的力道重了一些,沒一會兒歎口氣服了軟:“隨你喊吧。”
“咱倆之間隨你喊,外人麵前還是要喊夫君的。”許清鑒一臉無奈:“你天天‘三兒’‘三兒’地喊,前幾日新采買進府的家丁都喊我三老爺。”
重潤笑得打跌,清清嗓子情意綿綿地喊了一聲“夫君”,再抬眼神情就變了,蘊了濕意的眸子裏仿佛勾著糖絲似的,十足得撩人。
許清鑒低斥:“又作什麽妖!”卻口嫌體直地抱著人進了內屋,揮退了所有丫鬟,把房門關嚴實了。
*
與她相處久了,三公子才知道自己不是什麽刻板守舊的相府公子,原來他的骨子裏也流著離經叛道的血。
可惜的是,這輩子頭二十年沒遇上對的人。
卻也恰恰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