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馬氏可不敢說這樣的話,那時的家裏連飯都幾乎吃不飽,全家人都是麵黃肌瘦,愁眉不展的,更別說穿衣打扮了。


    自從顧雅箬做了生意以後,家裏有了進項,不再缺少吃喝以後,全家人都有了精神,馬氏也不例外。


    再加上顧雅箬讓她們用的自己製作的胭脂水粉,短短的十日內,皮膚不但恢復了以往的白皙,還更加的有彈性了,看起來和少女的無異,尤其是在進南寧城以前,她還特意買了幾件上好的衣衫,為的就是不讓這些繡娘看不起自己,而不跟著自己去。


    如今笑意吟吟的往幾人麵前一站,確實要比同齡的婦人年輕幾歲。


    幾位繡娘忐忑的心安穩了下去。


    馬氏接著說道:「當然,讓你們背井離鄉去清水鎮,你們心裏肯定會有疑慮,這樣,隻要和我簽了契約的,我先給你們一百兩銀子。」


    幾位繡娘一聽,僅剩下的最後一點兒疑慮也打消了,紛紛表示自己會跟著去。


    「好,你們今日先迴去給家人打招唿,明日上午我們啟程迴清水鎮。」


    幾位繡娘應下聲,微微福了福身後,轉身出了宅院。


    「箬兒,你們迴來了?」


    馬氏滿臉帶笑的問。


    「大伯母,看您這模樣,是不是請的這幾位繡娘合您的心意?」


    顧雅箬也笑著問。


    馬氏點頭:「她們都是這南寧城裏最好的繡娘,我們的繡坊裏要是有了她們,做出的繡活絕對是頂尖的。」


    說完,又道:「箬兒,你們收拾一下,我們明日迴去了。」


    「好!」


    「小姐,我也要跟著您迴清水鎮!」


    看顧雅箬和李斐的背影消失在拐角處,茯苓開口請求。


    馬氏臉上的笑意更加的和煦:「茯苓,你不說,我也準備帶你們一家迴去的,我們兩人分別了這麽多年,現在好不容易相聚了,我可捨不得再將您拋下。」


    「謝謝小姐,謝謝小姐!」


    茯苓眼裏有了淚花,一連串的道謝。


    「茯苓,以後我們姐妹相稱,你不要再叫我小姐了!」


    茯苓不同意,「那怎麽行?小姐就是小姐,奴婢哪能逾越了身份?」


    馬氏無法,隻得隨她去了。


    第二日,五名繡娘準時來到,簽了契約以後,馬氏各自給了她們一百兩的銀票。


    隨同她們來的還有自己的家人,五名繡娘將各自的銀票給了自己的家人,又給馬氏要了繡坊的地址,囑咐家裏人按時給自己捎信以後,去了馬車上坐好。


    馬氏最後看了一眼熟悉的宅院後,將一封信交給了劉伯,囑咐:「等表少爺來了以後,你將這封信交給他。」


    劉伯恭敬接過,「老奴知道了。」


    福來趕著馬車在前,顧東趕著馬車在中間,最後是茯苓的男人劉順趕著馬車在後。


    劉伯一家目送著三輛馬車遠去,才轉身迴了宅院內,關好了大門。


    出了南寧城後,幾人未做停留,一路趕著馬車出了江南。


    而此時,江南城內,無數名黑衣人將城內的角角落落,搜索了個仔仔細細,卻連李斐的影子也沒看到。


    一路平安無事,二十多天以後,終於迴到了清水鎮。


    此時天氣已大冷,馬氏等人無事,五名繡娘卻是凍壞了,縱使馬氏給她們準備了厚厚的衣衫和棉被,幾人還是凍得瑟瑟發抖,有兩名繡娘甚至還凍病了。


    「大伯母,先讓她們去煥顏閣吧,一會兒讓人去濟仁堂請大夫來給她們診治。」


    顧雅箬讓福來趕慢一些,等顧東得馬車追上來以後,挑起了車簾對著馬氏說。


    馬氏點頭:「也好!」


    馬車到了煥顏閣前停下。


    月曦欣喜得跑上前來,「姑娘,您迴來了?」


    顧雅箬去江南,原本她是想跟著去得,可顧雅箬命令她留下來看守煥顏閣,這麽多的時日,她心裏記掛的很。


    顧雅箬笑著點頭:「迴來了,煥顏閣生意如何?」


    「一切如常。」


    「讓她們收拾一個房間出來,燒上炭盆。」


    「我這就去!」


    月曦轉身去了後院,吩咐了下去,不僅新收拾的房間燒了炭盆,就是李斐和顧雅箬的房間裏也燒上了。


    五名繡娘相互攙扶著下了馬車,越發凍得瑟瑟發抖。


    青竹也從煥顏閣內跑出來,一臉的欣喜:「主子,您迴來了。」


    「青竹,趕快帶她們幾個去後院,福來,你去濟仁堂,請大夫過來!」


    顧雅箬吩咐著。


    兩人應聲,福來直接趕著馬車去了,青竹則領著幾人穿過煥顏閣,來到後院給幾人收拾好的房間裏。


    馬氏緊緊跟在後麵。


    房間裏剛燒了炭盆,還不是很暖和,但比外麵好多了,幾人牙齒不在打顫,身體也不發抖了。


    「給她們端熱水過來!」


    顧雅箬揚聲吩咐。


    熱水很快端來,五人一人一杯,握在手裏取暖,這才感覺自己活了過來。


    「你們這裏也太冷了。」


    一名繡娘喝了一口水後,感覺自己身上有些暖和了,這才開口,語氣了有些後悔。她們自小長在江南,那裏見過這種天氣,這要是呆三年,會不會凍死?


    「你們是剛來,還不適應,等過幾日便好了,你看看我,在這裏生活了十多年,不也是沒事嗎?」


    馬氏安慰她。


    繡娘也隻是抱怨一下,畢竟她們都已經簽了字據,就是想反悔也反悔不了了。


    「我們……是不是以後就住在這裏了?」


    另一名繡娘打量著房間問。


    「我門的繡坊在對麵,因為還沒有開業,所以呢,你們暫時住在這裏。」


    剩餘的三名繡娘沒說話,隻是捧著杯子不停的喝水,尤其是那兩名病了的繡娘,感覺自己渾身發冷,頭腦昏沉。


    「你們先歇息一下,大夫馬上就到。」


    看兩人神情懨懨,唯恐兩人起了別的心思,馬氏趕緊說。


    兩人點了點頭。


    大夫很快過來,給兩人把過脈後,開了藥方,「隻是感了風寒,沒什麽大礙,按照這個藥方服下,每天兩副,三天以後便會好轉了。」


    福來隨著大夫去抓藥。


    抓迴來以後,馬氏要親自去熬藥,兩名繡娘嚇壞了,說什麽也不肯讓她去,「怎麽能讓您給我們熬藥,這可使不得。」


    「月曦,你拿出去,讓她們幫忙熬出來!」


    顧雅箬出聲。


    月曦提著藥包出去。


    「大伯母,我去明月繡坊一趟,這些時日,煥顏閣多虧了夫人幫忙看管,我去給道個謝,您留下來陪著她們,等她們喝完藥以後,我們再迴家。」


    馬氏應下:「好!」


    顧雅箬從幾人房中出來,吩咐月曦拿著給柳娘買的禮物,來到明月繡坊。


    許是天冷的緣故,繡坊內有些冷清。


    顧雅箬挑開門簾進去的時候,幾名夥計眼中均是一喜,以為來了生意,剛要招唿,看清是顧雅箬,臉上的熱情消失了一些,但還是招唿著:「顧姑娘,您來了!」


    「你們夫人呢?」


    「夫人在後麵,您稍等,我立刻去喊她!」


    夥計說著,一溜煙跑去後院,不大一會兒,便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


    「箬兒,你迴來了?」


    柳娘人還未到,聲音先傳了過來。


    顧雅箬臉上湧上笑意。


    柳娘掀開門簾,一眼看到了她的笑臉,心情頓時也跟著舒暢起來:「你這丫頭,一去便是這麽多的時日,想死我了。」


    柳娘說著話,到了她麵前,仔細的打量了她幾眼,又說道:「瘦了一些,是不是到了那邊有些不適應?」


    顧雅箬失笑:「夫人,我走時穿的是半單的衣衫,迴來走到半路便穿上了棉衣,隻能是胖了,那裏會瘦了。」


    柳娘也跟著笑起來。


    兩人來到樓上,顧雅箬示意月曦將手裏的東西放在了柳娘麵前的桌子上。


    「夫人,我看著江南人穿的衣服很好,便給你買了兩套,您看看是否喜歡?」


    柳娘眼睛發亮,「給我的?」


    「當然,還有一些當地人佩戴的首飾,我覺得好看,也給你買了幾套迴來。」


    「謝謝箬兒了!」


    柳娘說著,迫不及待的打開了麵前的包裹,兩件充滿江南特色的衣服映入眼簾。


    「太好看了!」


    柳娘驚唿,小心的拿起,展開,在身上比劃了一下。


    「確實很好看,隻是可惜,江南四季如春,沒有厚的衣衫,我買的這兩件您隻能等到明年春天再穿了。」


    「無礙,我好好收著,等明年春天再穿也不遲。」


    柳娘把兩件衣衫全部在身上比劃了一下後,才不捨得疊起,重新放迴了包裹裏,又欣喜得看看了看首飾,再次驚嘆了一陣後,才問:「表小姐找到了合適得繡娘沒有?」


    顧雅箬沒有隱瞞,如實告訴她,「找到了,找了五個,不過她們不適應這邊的天氣,路上病了兩個,現在正在煥顏閣後院養著呢。」


    柳娘有些著急:「那繡坊什麽時候開業?」


    「過幾日吧,總要等她們稍微適應了以後,若不然,就算開了業,接了繡活,她們也做不了。」


    柳娘點頭:「也是。」


    「我不在這些時日,多謝夫人幫我看管煥顏閣了。」


    顧雅箬笑著道謝。


    柳娘擺手:「你的人訓練的都很好,每日都是井井有條的,我隻是每日去看看,並沒有幫上什麽忙。」


    兩人又閑話了一番,柳娘詢問了江南的見聞,顧雅箬一一告訴了她。


    小半個時辰以後,顧雅箬才起身迴了煥顏閣。


    剛走到煥顏閣門口,一個身影跌跌撞撞的從遠處跑來,便跑邊迴頭看,仿佛有人在後麵追一樣。一迴頭,看到顧雅箬站在煥顏閣門口,踉蹌著朝她跑過來:「顧姑娘,我們夫人出事了,求求您去救救她吧!」


    ------題外話------


    啊啊啊啊,我發誓,下本沒有20萬存稿,絕不開文。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園紈絝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晗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晗路並收藏田園紈絝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