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稿不講究字寫得好壞,隻要自己能辨認就行了,當時隻是急迫而匆忙在記錄思想。第二稿在書寫形式上給予嚴格的注意。這是最後一道工序,需要重新遣詞酌句,每一段落,每一句話,每一個詞,每一個字,都要反覆推敲。以便能找到最恰當最出色最具創造性的表現。每一個字落在新的稿紙上,就應該像釘子打在鐵板上。一筆一畫地寫好每一個字,慢慢寫,不慌不忙地寫,一邊寫一邊閃電似地再一次論證這個詞句是否就是唯一應該用的詞句。個別字句如果要勾掉,那麽塗抹的地方就塗抹成統一的幾何圖形,讓自己看起來順眼。一切方麵對自己斤斤計較,吹毛求疵。典型的形式主義。但這裏麵包含著一種精神要求。一座建築物的成功,不僅在總體上在大的方麵應有創造性和想像力,其間的一磚一瓦都應一絲不苟,在任何一個微小的地方都力盡所能,而絕不能自欺欺人。偷過懶的地主,任你怎麽掩飾,相信讀者最終都會識別出來。


    整個抄寫工作更接近機械性勞動。每天的任務總是那麽多。中午一吃完飯就伏案抄寫。晚飯後繼續進行一直到淩晨。


    為了不受幹擾,在機關院子借了一間別人擱置不用的房間。房間是老式的,據說有七八十年的歷史,冬天暖氣夏不透風,裏麵呈長方形,採光很不好,白天也得開兩個燈。資料、書籍、生活用具都各就其位,固定不變,感覺完全是一個手工作業的工場。這裏在別人看來是亂七八糟,在我眼裏則是「井井有序。」


    抄寫到手僵硬的時候,停下來燒一杯咖啡。腦子一片空白,兩眼直直地對著牆壁,慢慢喝這杯咖啡,是一天中最愉快的一個瞬間。鄰居一個小男孩不時進來搗亂一番,顧不上和他糾纏,每次拿兩塊方糖來換取幾小時的安寧。


    27


    淩晨,從工作間出來,累得彎腰勾背,穿過一片黑暗向家屬樓走去。嘴裏不由自地發出一聲聲疲勞的嘆息。有時候,立在寂靜無聲的院子裏,感動十分淒涼。想想過兩個小時天就大亮,到處一片沸騰,人們將開始新的一天,而我卻會拉起窗簾,陷入死一般的沉睡中。


    是的,我已經完全脫離了正常人的生活規律,感覺一直處在黑暗之中。我渴望明媚的陽光照耀著我。


    體力已經明顯地不支,深夜上樓的時候,手扶著攔杆,要在每一個拐角處歇一歇,才能繼續往上走。


    當你竭力想逃避各種幹擾以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時候,無數幹擾卻會自動找上門來,讓你不得安寧。


    最可怕的是那些沾親帶故的人。他們並不忙,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找你的麻煩。你在這裏虛構別人的故事,他們在遠方的山鄉圪裏虛構你的故事。據說我的「官」熬大了,為我設立了好幾道崗,栽絨地毯一直鋪到機關大門口,吃飯對用的是金碗銀勺象牙筷子,專車上刻著「路遙專用」幾個字。


    這已經是伊莉莎白二世的待遇了。他們誰能相信我披一件棉依渾身酸疼龜縮在一個破房子裏,一天有時隻湊合著吃一頓飯,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呢?


    於是,他們紛紛找上門來,叫你安排工作,問你要錢,讓你給某某人寫信解決某某問題。我越來越失耐心,有時真想對他們歇斯底裏發作一通。


    親戚,這個詞至今一提起來都讓人不寒而粟。我曾在《平凡的世界》中借孫少平的口評論道:「人和人之間的友受,並不在於是否是親戚。是的,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這兩個字看得多很美好和重要。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也許這些情緒極端了一些。記得俄羅斯偉大詩人普希金在《歐根·奧涅金》中對此也過類似的情緒。我想有人會反對這種看法,但肯定會有人支持這種看法。姑且作為一個有爭議的題目留給讀者去評說。


    另一種幹擾出自周圍的環境。說實話,文學圈子向來不是個好去處。這裏無風也起浪。你沒成就沒本事,別人瞧不起;你有能力有成績,有人又瞧著不順跟。你懶惰,別人鄙視;你勤奮,又遭非議;走路快,說你趾高氣揚;走路慢,說你老氣橫秋。你會不時聽有人鼓勵出成果。可一旦真有了成果,你就別再想安寧。這裏出作家,也出政客和二流子。一事無成可能一生相安無事並可能種豆得瓜。在這樣一種機關,最有趣的現象之一是:孩子們最忙,晚睡早起,勤於功課;其次是太太們忙,早出晚歸,忙於上班;最不忙的就是文人先生,可以一杯清茶從早喝到晚。


    如果有企圖「成名成家」,不免會有暗cháo湧動,讓你大亂方寸。由於各人對生活的理解大有差異,這些衝突就是自然現象。


    雖然文學圈子並非全都如此,但了不是言過其實。這些地方雖然聽不見槍炮之聲,且有許多「看不見的戰線」。毫無疑問,我國的文學體製也需要深刻的改革。這當然是後話了。


    在當時的狀況中,我無力對所有的一切做出反應。為了完成作品,即使有屎盆子扣在你頭上,也當什麽事也沒有發生。我堅信生活將最終會對是非做出判斷。


    28


    但最大的壓力還是來自文學形勢。我知道,我國文學正到了一個花樣翻新的高cháo時刻。其變化之日新月異前所未有。


    文學理論仍然「大於」文學創作。許多評論文章不斷重複談論某一個短篇或中篇,觀點大同小異。


    很多人在憤憤不平地抨擊瑞典皇家科學院那幾位年邁的老人,為什麽不理會中國當代文學這些成就?


    於是,找來這些作品中的一些代表作,抽空翻了翻。的確有些很不一般的表現。但無疑和卡夫卡、喬伊斯、福克納、海明威、西蒙、塞拉、伯爾、倫茨、幸格、伯樂赫斯、馬爾克斯、略薩等西方和拉美現代派大師比較,還有相當大距離,要談不到超越。


    可是,必須正視我國文學發展的這個現實。作為作家,絕不能狹隘地對待各種不同的文學觀點和創作,而要認真分析,認真思考。隻有看清你所處的環境,才有可能看清你自己。別人不是唯一的,你也不是唯一的。


    問題又迴到了寫作前那個老地方——隻能按自己的方式從事自己的工作。


    當然,這種巨大的壓力是相當嚴酷的。你感動你完全被拋在了一個無人知曉的黑暗的落裏,似乎不僅僅是用古典式的方法工作,而自己也已經變成了一件入土的文物。這間黑暗的作坊就是象徵。隻差幾張蜘蛛網了。


    好在第一部全部完稿了。


    暫時把桌麵完全清掃幹淨,隻留下二十本稿紙放在那裏。


    靜靜地抽了一個下午紙菸,不停地喝了許多杯咖啡,然後一個人在蒼茫的暮色中來到古城牆下的環城公園。望著滿城燈火,想了許多事。過去的、現去的、現在的、未來的;別人的;家庭的、個人的;社會的、國家、世界的。隻有這個時候,才完全離開作品,可以想想別的事了。同時想應該用一整天時間去買幾身衣服,買一點像樣的生活用品,把自己打扮一下。一年多來,一切生活都是湊合著過,邊件換洗的襯衣都沒時間去買。


    並不是完全輕鬆了下來。


    沒有。更嚴峻的問題就橫在麵前。


    按當時的文化形勢,這部書的發表和出版是很成問題的。


    首選當然是因為這部書基本用所謂「傳統」的手法表現,和當時文學的文學cháo流背逆;一般的刊物和出版社都對新cháo作品趨之若鶩,不會對這類作品感興趣。另外,全書共三部,這才是第一部,誰知後麵兩部會是什麽樣子——關於這一點,說實話,連我自己也不踏實,怎麽能讓人空信任呢?更重要的是,全書將有一百萬字,這麽龐大的數字對任何一家出版單位(尤其是雜誌)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有些雜誌和出版社已表現出迴避的態度,我完全能理解。 29


    大概由於我曾是《人生》的作者,還有定程度的可信任性,因此問題還算順利的解決了。我至今仍然懷著深深的警意感謝當時《花城》雜誌的副主編she望新先生和中國文聯出版公司的李金玉女士,他們用熱情而慷慨的手接過了這本書稿,使它能及時和讀者見麵。


    第一部發表和出版後的情況在我的意料之中。文學界和批評界不可能給予更多的關注。除過當時的文學形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如前所述是因為這是全書的第一部,它不可能充分展開,更談不到巨大高cháo出現。評論界保留態度是自然的。


    不過,當時還是有一些我國重要的批評家給予第一部很熱情中肯的評論。這裏我主要指出北京的三位,他們是蔡葵、朱寨和曾鎮南。


    蔡葵是我國主要研究當代長篇小說的專家,他可能在完全掌握我國長篇小說的大背景上來考慮一部作品。因此,他的意見是十分重要的。他自始至終關注這部長篇小說的創作,給了我許多鼓勵和關懷。在當時那樣的情況下,這些幫助對我來說是極其寶貴的。朱寨是一位很有造詣且經驗豐富的老一代文藝和批評家。從中篇小說《人生》開始,他就給予我的創作以十分深刻的理解和評價。他和蔡葵一起為《平凡的世界》開始,得到某種承認而竭盡了全力,這是我永遠難以忘懷的。另一位當時很矚目的批評家曾鎮南,對於這部書有十分透徹的理解,並對第一部寫了一篇重要的批評文章。他的分析和批評使人心服。


    由於幾位我國當代重要批評家的理解,使我在冷落中沒有喪失信心。


    當然,從總的方麵看,這部書仍然被冷落的。包括一些朋友,對我有一種說不出的疑慮,我也完全能感覺來這一點。


    我是心平氣靜的。因為原來我就沒抱什麽大希望。而眼前這種狀況;也不能算失敗。最重要提,我自己心裏很清楚,對第一部的某些疑問,正是二三部我將要解決的。我不能要求別人耐心等待我的工作,但我要耐心準備解決許多問題。


    這樣,便產生了一處急迫感,急迫地想投入下麵的工作。


    我想我能給挑剔的批評界提供一些比第一部更好的東西。


    客觀地說,盡管第一部我已費盡心機竭盡了全力,但終究是沒有經驗的產物,很多地方有遺憾,甚至是笨拙的。另外,按老托爾泰的原則,第一部我明節製的。現在看來,他雖然沒有滿足批評界的期望,但為我下麵的描寫和展開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在我的心中,三部已是一個統一體,我已經看見了書的全貌。因此,就不能對批評界的意見過分計較,他們隻是就現的第一部發表看法。


    總之,第一部的發表和出版,沒有給我帶頭什麽大歡樂,也沒有遭受巨大打擊的感覺。它隻帶來更刺激,促使我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下麵的工作。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早晨從中午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路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路遙並收藏早晨從中午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