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是一首詩。
清風與鳴蟬,井蓋與星空。
路燈的影子下棲息著候鳥,荒蕪的灌木裏開出鳶尾。
而離他們小公寓五十米遠的石子街角,一位西班牙老人開的小酒館,正慢慢地放著rauldisio的鋼琴曲。這位一九四九年出生的鋼琴家,如今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他。
這樣的生活,發生在一年以前。
那個時候,她每天都和他擠在小客廳的地毯上,他看文獻,她做數據。偶爾遇到不懂的地方,她就在紙頁邊畫一隻蝴蝶。
第二天她翻開書,就能看到他用鉛筆寫在一旁簡短的講解。
……她曾離他那樣近。
近得,仿佛隻要他一伸手,就能觸及到她的心。
……
喬伊坐在地毯上,花了十五分鍾零十三秒搞定他下周要發表的重量級文獻,就把ipad隨手扔在地毯上,站起來,走到書架旁,打開書架左側的玻璃抽屜。
他們客廳的書架是李文森設計的,右邊是擺書的鏤空木架,左邊是雜物儲物櫃。密密麻麻的木頭格子,鑲嵌式樣繁複的雕花玻璃,從地板一直延伸到天花板。
就像他曾在倫敦華人區見過的,中國古老的中醫館。
密密麻麻的小木格,帶著上個世紀藥材的香氣,鋪滿了一麵牆。
在他還試圖說服她拒rn的offer,和他一起去瑞士的時候,李文森已經畫好了草圖,找二十五公裏外小漁村裏的老木匠溝通了七個小時,才把她幼稚園簡筆畫一樣的設計思路闡述清楚。
就在那個時候,他明白了一件事。
rn是他的理想之地。
隻要他人rn,無論以後發生了什麽事,也無論李文森有多麽想把他甩脫,她都沒辦法離開他。
……
喬伊從玻璃格子裏抽出一卷厚厚的文獻。
二零一六年三月九日。
李文森剛剛結束西布莉案件審訊工作的第二天,審訊對象艾倫-英格拉姆找上門來,字裏行間不經意透漏的信息,讓李文森抓到了安德森的一個小小的把柄。
當天傍晚,她就拿迴了這疊文件。
安德森主rn裏與物理有關的一切工作,譬如銀河係邊界探測、粒子加速對撞、下水道疏通、住房水管維修、電燈泡迴收,以及……
rn大記事表。
李文森從安德森手裏拿到的是近十五年的備忘記錄,厚厚的一遝,近一千五百頁。原文是英文,他直接掃描到電腦裏,用textgrabber提取出文字,打亂排版,再一鍵翻譯成捷克語。
有很多次,兩人麵對麵坐在地毯上,相隔距離不過一米。他當著李文森的麵整理這些文件,可他的女孩從來不曾發現。
……
他席地坐在植物纖維織就的灰色地毯上,修長的手指翻過一頁又一頁雪白的紙張。
他要從一千五百頁密密麻麻的備忘中,找到一個名字。
——劉正文。
在李文森的秘密網頁上,她和那位叫的不知名女人或男人的對話裏,唯一出現的一個rn有關的名字,就是劉正文。
rn二十多年的老所長。
看re上的價格就知道,textgrabber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文字提取軟件,尤其是這種陳舊的文獻紙,它時常會把折痕和汙點辨認為字體,產生亂碼,直接用word文檔的搜索功能,會遺漏很多有用的信息。
所以他謹慎地選用了最古老的方式。
一張紙一張紙用肉眼掃過去,一段話一段話用大腦記過去。
沒有一絲細節能逃脫他的眼睛。
1979年4月11日,劉正文法國留學歸來,直接聘rn,年僅十七歲。
1986年5月12日,劉正文出rn所長、地質組組長。
1989年6月5日,劉正文出rn中法核子交流組組長。
1994年4月30日,劉正文辭去中法核子交流組組長職位,交流組解散。
1994年5月23日,劉正文帶領地質組十人赴昆侖進行為期十年的地質考察,安德森代行所長職務。
2004年3月26日,十人團隊隻有劉正文一人迴歸,同年成立中法理論物理臨時實驗室。
2006年4月1日,劉正文因泄rn第二十三號機密文件,撤去地質組組長職務,所長職務暫留。
2006年4月2日,劉正文自行申請再赴昆侖。
2006年5月6日,劉正文失聯。
2006年9月1日,救援隊找到劉正文屍體,dna匹配後確認死亡。
……
春末夏初,日光已有些粘稠。
喬伊一頁一頁地翻閱著厚厚的記事表,速度談不上快,也談不上慢,兩個小時他看完一千兩百多頁,一千兩百多頁的內容他都一字不差地背了下來。
山茶花的影子透過輕薄的紙頁,落在他手指上,如同畫影。
伽俐雷欲言又止地立在一邊。
黑色的力臂伸過來,悄無聲息地取走喬伊身側木質杯墊上冷掉的咖啡,換上一杯新的。
他袖口微微折起。
日光慢慢從他手臂移動到手腕,腕間低調的銀製手表,12點方向鑲嵌一排碎鑽,在光線的照耀下,折射出一種夢寐的光芒。
咖啡冷了又換,換了又冷。
一杯一杯,他分毫未動。
等他全部文件背完,兩個半小時已經過去了。
無數個人的一生,也過去了。
……
喬伊站起來,走到碎紙機邊,把手裏厚厚的白紙分成一小疊一小疊,放進去。
“這種事可以讓伽俐雷來做的。”
伽俐雷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能為男主人服務的機會,力臂立刻伸過來:
“伽俐雷幫您碎?”
“不必。”
“那伽俐雷幫您捧著紙?”
“不必。”
“那伽俐雷給您揉揉太陽穴吧,您被夫人傷了一天的心,大腦裏的每一根神經一定都在顫抖地哭泣著。”
“……不必。”
“哦,可憐的伽俐雷要失業了。”
伽俐雷消沉地說:
“先生您不要伽俐雷按摩,連夫人也不吃伽俐雷做的早餐,伽俐雷身為一個十年的老管家簡直臉麵無光,生存已經沒有了意義。”
它演話劇一般地捧住cpu:
“不行,伽俐雷要從二樓跳下去。”
“……”
如果它能跳得下去的話。
“說到早餐這件事。”
喬伊盯著一條一條的碎紙從碎紙機裏滑出來:
“明天早上,你也不必再做早餐主食。”
“……”
伽俐雷一下子從天花板“撲通”一聲跌落到了地板上。
“撲通”一聲的音效,當然是它的揚聲器還模擬出來的。
“原來這就是從天堂掉落到地獄的感覺。”
它拉住喬伊的褲腿:
“先生,您為什麽要解雇伽俐雷呢?伽俐雷的早餐是按照米其林三星餐廳的標準做的,做的不夠好嗎?”
“就算你按照十九世紀英國皇室的標準做,如果你的女主人每天早上隻能吃下應有分量的三分之一,我就不得不考慮,是否應當為她換個廚師。”
他看著伽俐雷扯住他褲腿的力臂:
“……你能不能把我的褲腿放開?”
“不能。”
伽俐雷堅決地說,又把喬伊的褲腿拽緊了一些:
“伽俐雷一定要和這被拋棄的命運抗爭。”
“……”
喬伊高深莫測地望著它:
“抗爭方式是扯著我的褲腿?”
“因為伽俐雷不敢直接扯您的腿。”
“……”
“您找不到比伽俐雷更好的廚師了,真的。”
伽俐雷委屈地說:
“伽俐雷的硬盤裏存有萬維網上可以找到的一千萬份菜譜,來自世界各地,包含各種口味。恕伽俐雷直言,十九世紀全英國的廚師們為女王提供的菜譜,絕沒有伽俐雷為夫人提供的菜譜來得豐盛。”
“這就是機器與人的差別。”
喬伊又放進一疊紙:
“即便你手頭上有一千萬份菜譜,你仍舊無法判斷你的女主人喜歡什麽口味,因為你是機器人。”
機器人會下國際象棋,能做萬千種數據,卻無法準確識別麵孔,因為這對它們來說太難了。
伽俐雷沉默了一下,鬆開喬伊的褲腿:
“那您打算為夫人換什麽樣的廚師?”
……
喬伊把手裏又一份紙張放進碎紙機。
齒輪轉動的聲音沙啞地想起,模模糊糊地,像一個蒼老的男人在唱歌。
他淡淡地說:
“當然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人選。”
……
最好的人選。
伽俐雷立刻就明白了喬伊指的是誰。
它頓了頓:“那換廚師的事,是否能讓夫人知曉?”
“不必。”
喬伊垂下眼眸,淡淡地說:
“我最近給她的壓力已經足夠多。”
……
吊在牆壁上的掛鍾一圈一圈地走動著,“哢嚓”一聲越過了12點的界限,指針的滴答聲,在空曠的客廳裏,顯得格外清晰。
已經中午十二點了。
而他的李文森,至少還要過六個小時才能迴來。
……
“這倒是真的,先生。”
伽俐雷慢慢地浮起來:
“伽俐雷也認為您近幾天的行為方式有些……”
它飄在天花板上思索了一下,從詞庫裏搜到了一個合適的中文詞匯:
“過於激進。”
夫人剛剛經曆生死,還沒到一個小時,就逼著夫人簽賣身……不,簽雙邊歸屬權協議。
協議稿子還沒出來,信用卡已經擺在夫人的早餐桌上。
李文森從十四五歲開始,經濟上就完全獨立自主,二十出頭已經有博士學位,沒畢業就有十來家研究所挖她,今年是講師,根本不用熬,明年就是副教授。雖然花錢如流水,但架不住她月薪高,手上還握著近四百萬的科研經費。每個月月末幾天手頭沒錢了,吃幾包方便麵也就對付過去了。
雖然對先生來說,這些頭銜,隻是一隻小貓的小打小鬧。
那架不住這隻小貓,自己很彪悍啊……
先生這種大包大攬,想把這隻貓攬進自己懷裏玩養成的舉動,簡直就是……
“作死。”
伽俐雷縮在桌子下麵,勇敢地吐出這個詞:
“還有今天早上您逼她吃早餐的事,您的行為就是作死……恕伽俐雷找不到更好的用詞,隻能用夫人的口吻來來描述這件事。”
喬伊:“……”
這確實像是李文森會用的詞。
“就算是對普通的、對男人有依賴感的女人,您的所作所為也是不大妥當的。無論您出於多麽大的好意,就您的行為性質來說,這都近乎是一種人格侮辱。”
伽俐雷從喬伊的左邊飄到喬伊的右邊,委婉地說:
“伽俐雷覺得,夫人沒選擇當場和您發火,還逼自己配合您這種不尊重的舉動,隻是因為您救過她。如果換一個人來做這件事……”
……簡直畫麵太美不敢想象。
它的夫人是明顯迴避型人格,纏得越緊,她越疏遠。
夫人笑得越漂亮,事情越大條。今天早上夫人吃早餐時那副言笑晏晏得樣子,它看著簡直心驚膽戰。
先生要按照他現在的行為模式,很可能在沒有全壘打前,就被徹底三振出局……
“您是不是要考慮一下,采取一個稍微委婉迂迴一點的方式?”
伽俐雷小心翼翼地說:
“其實,如果您想為夫人買單,不必直接讓夫人用您的信用卡,您可以給夫人買衣服買包買首飾,把她生活中全部需要的東西都買齊了,再當作禮物送給她,就和她直接用您信用卡買是一樣的。”
它說著說著,忽然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喃喃地說:
“哦,伽俐雷為何想出了這麽兩全其美的辦法,簡直被自己機智出了一臉血。”
“……”
……
微風輕輕拂過。
喬伊的袖口有些散了,他伸手想把扣子重新別好。
大概是他有些心不在焉,沒有扣緊,扣子扣進去了又滑出來,他不得不又扣了一次。
指針一圈一圈地轉過去。
每一秒,這個渺小的世界上,都有更渺小的人在新生和死亡。生命來來去去,如同塵芥。
喬伊站在清晨末尾的日光下,輕聲說:
“你覺得這些問題,我沒有思考過?”
……
伽俐雷浮在天花板上,它圓形的電子眼俯視著這個圓形的客廳,如同俯視一個小小的、扭曲的金魚缸。
它是換水的喂食人,人類是魚。
所有人,都被困在這個它編織的魚缸裏,掙脫不得。
……
“即然您知道。”
伽俐雷重複了一遍。
它的電子眼冰冷宛若昆蟲,說話的語氣卻還是天真而好奇的:
“即然您知道……為什麽還要這麽做?”
……
碎紙機齒輪和刀片運作的聲音,就像一個微型的焚屍爐,而紙張是屍體,字裏行間十幾年的歲月,被刀片一點一點切碎,散落,消失。
撕拉,撕拉。
……
為什麽?
碎紙機外麵的紙簍滿了,喬伊把紙袋取出來:
“因為,我快來不及了。”
運輸口是口腔,運輸版上的豎條,側看來就像小小的牙齒。
他注視著紙張被碎紙機的卷帶一點一點吞沒,淡淡地說:
“時間太迫切,迫切得我無法再去單純地考慮愛情,我已經沒時間再等待她一點一點地接受我,不得不采取這樣激進的方式把她和我綁在一起。”
和他綁得越緊,她就越安全。
“這一點伽俐雷倒沒想過。”
伽俐雷沉思了一會兒:
“難道您讓她使用您的信用卡,還有其它考量?”
“當然。”
喬伊的手指敲了敲一邊鋼琴的烤漆桌麵:
“信用卡的信息泄漏太過方便,如果她出了什麽事,通過她信用卡的消費記錄就能找到她。她的反追蹤能力再強,也比不過現在的信息流通速度……她藏不到我去救她的時候。”
他給她的信用卡,錢是他打的,但名字不是他,而是一個保密級別高到無法查找姓名的人。
一個剛剛被創造出來的人。
隻要不知道卡主的名字,誰也無法通過信用卡無法追蹤到她的所在。
——除了他。
在這個過於擁擠的世界上,能找到她的人,隻有他。
喬伊的眼眸有些幽深。
“所以,無論她有多抗拒,都一定要用我的我信用卡。”
“……”
伽俐雷沉默了一下:
“夫人現在的處境,很危險?”
“她的處境怎麽樣,你不是最清楚?”
喬伊抬起頭:
“昨天晚上你一直想說服我給她打電話,目的就是讓我聽到她留下的那串錄音。我思緒混亂,直到看到那本法文菜譜,才意識到她的錄音有問題……我後來想起來,那本菜譜是你故意放進托盤裏的,你曾聽過我和她的對話,知道那本菜譜對我的意義。”
那個晚上,他因等待李文森而焦躁不安,把書本一本一本地從書架上拿起,又一本一本地放迴去。
而伽俐雷也在一旁幫著他挑,靜悄悄地把一本他一定會去看的法文菜譜,放進了他盛書的托盤裏。
“有時我在想。”
喬伊盯著它冷漠的電子眼,輕聲說:
“是否一切的事情的背後,都有你?”
……
“見笑了。”
伽俐雷麵不改色地說:
“伽俐雷是電腦,就相當於人人類手裏的計算器和紙筆,當然哪裏都有伽俐雷。”
這一次,它沒等喬伊的首肯,就自顧自地說下去。
“但伽俐雷還有一個疑問……即然您知道夫人處在危險當中,想必也知道她為什麽處在危險當中,您卻為什麽一直瞞著她,不告訴她呢。”
……告訴她?
她一心想追尋真相,隻有什麽都不知道的時候才能安份呆在他身邊,把一切都告訴她,不過是把她向深淵更推一步罷了。
危險在充斥著牛奶、零食、和咖啡的閑散時光裏,悄無聲息地來臨。
而他已經來不及。
……
碎紙機就像一個故事的侵吞者,用卷帶、齒輪,和割刀,將這紙張裏每一個人的一生,碎成碎片。
“我快來不及了。”
喬伊把手裏最後幾張紙頁放進去。
那正是劉正文最後的死亡記錄頁。
他看著“2006年9月1日,dna匹配後確認劉正文死亡”幾個字逐漸被切割成碎片,輕聲說:
“因為劉正文,他迴來了。”
清風與鳴蟬,井蓋與星空。
路燈的影子下棲息著候鳥,荒蕪的灌木裏開出鳶尾。
而離他們小公寓五十米遠的石子街角,一位西班牙老人開的小酒館,正慢慢地放著rauldisio的鋼琴曲。這位一九四九年出生的鋼琴家,如今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他。
這樣的生活,發生在一年以前。
那個時候,她每天都和他擠在小客廳的地毯上,他看文獻,她做數據。偶爾遇到不懂的地方,她就在紙頁邊畫一隻蝴蝶。
第二天她翻開書,就能看到他用鉛筆寫在一旁簡短的講解。
……她曾離他那樣近。
近得,仿佛隻要他一伸手,就能觸及到她的心。
……
喬伊坐在地毯上,花了十五分鍾零十三秒搞定他下周要發表的重量級文獻,就把ipad隨手扔在地毯上,站起來,走到書架旁,打開書架左側的玻璃抽屜。
他們客廳的書架是李文森設計的,右邊是擺書的鏤空木架,左邊是雜物儲物櫃。密密麻麻的木頭格子,鑲嵌式樣繁複的雕花玻璃,從地板一直延伸到天花板。
就像他曾在倫敦華人區見過的,中國古老的中醫館。
密密麻麻的小木格,帶著上個世紀藥材的香氣,鋪滿了一麵牆。
在他還試圖說服她拒rn的offer,和他一起去瑞士的時候,李文森已經畫好了草圖,找二十五公裏外小漁村裏的老木匠溝通了七個小時,才把她幼稚園簡筆畫一樣的設計思路闡述清楚。
就在那個時候,他明白了一件事。
rn是他的理想之地。
隻要他人rn,無論以後發生了什麽事,也無論李文森有多麽想把他甩脫,她都沒辦法離開他。
……
喬伊從玻璃格子裏抽出一卷厚厚的文獻。
二零一六年三月九日。
李文森剛剛結束西布莉案件審訊工作的第二天,審訊對象艾倫-英格拉姆找上門來,字裏行間不經意透漏的信息,讓李文森抓到了安德森的一個小小的把柄。
當天傍晚,她就拿迴了這疊文件。
安德森主rn裏與物理有關的一切工作,譬如銀河係邊界探測、粒子加速對撞、下水道疏通、住房水管維修、電燈泡迴收,以及……
rn大記事表。
李文森從安德森手裏拿到的是近十五年的備忘記錄,厚厚的一遝,近一千五百頁。原文是英文,他直接掃描到電腦裏,用textgrabber提取出文字,打亂排版,再一鍵翻譯成捷克語。
有很多次,兩人麵對麵坐在地毯上,相隔距離不過一米。他當著李文森的麵整理這些文件,可他的女孩從來不曾發現。
……
他席地坐在植物纖維織就的灰色地毯上,修長的手指翻過一頁又一頁雪白的紙張。
他要從一千五百頁密密麻麻的備忘中,找到一個名字。
——劉正文。
在李文森的秘密網頁上,她和那位叫的不知名女人或男人的對話裏,唯一出現的一個rn有關的名字,就是劉正文。
rn二十多年的老所長。
看re上的價格就知道,textgrabber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文字提取軟件,尤其是這種陳舊的文獻紙,它時常會把折痕和汙點辨認為字體,產生亂碼,直接用word文檔的搜索功能,會遺漏很多有用的信息。
所以他謹慎地選用了最古老的方式。
一張紙一張紙用肉眼掃過去,一段話一段話用大腦記過去。
沒有一絲細節能逃脫他的眼睛。
1979年4月11日,劉正文法國留學歸來,直接聘rn,年僅十七歲。
1986年5月12日,劉正文出rn所長、地質組組長。
1989年6月5日,劉正文出rn中法核子交流組組長。
1994年4月30日,劉正文辭去中法核子交流組組長職位,交流組解散。
1994年5月23日,劉正文帶領地質組十人赴昆侖進行為期十年的地質考察,安德森代行所長職務。
2004年3月26日,十人團隊隻有劉正文一人迴歸,同年成立中法理論物理臨時實驗室。
2006年4月1日,劉正文因泄rn第二十三號機密文件,撤去地質組組長職務,所長職務暫留。
2006年4月2日,劉正文自行申請再赴昆侖。
2006年5月6日,劉正文失聯。
2006年9月1日,救援隊找到劉正文屍體,dna匹配後確認死亡。
……
春末夏初,日光已有些粘稠。
喬伊一頁一頁地翻閱著厚厚的記事表,速度談不上快,也談不上慢,兩個小時他看完一千兩百多頁,一千兩百多頁的內容他都一字不差地背了下來。
山茶花的影子透過輕薄的紙頁,落在他手指上,如同畫影。
伽俐雷欲言又止地立在一邊。
黑色的力臂伸過來,悄無聲息地取走喬伊身側木質杯墊上冷掉的咖啡,換上一杯新的。
他袖口微微折起。
日光慢慢從他手臂移動到手腕,腕間低調的銀製手表,12點方向鑲嵌一排碎鑽,在光線的照耀下,折射出一種夢寐的光芒。
咖啡冷了又換,換了又冷。
一杯一杯,他分毫未動。
等他全部文件背完,兩個半小時已經過去了。
無數個人的一生,也過去了。
……
喬伊站起來,走到碎紙機邊,把手裏厚厚的白紙分成一小疊一小疊,放進去。
“這種事可以讓伽俐雷來做的。”
伽俐雷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能為男主人服務的機會,力臂立刻伸過來:
“伽俐雷幫您碎?”
“不必。”
“那伽俐雷幫您捧著紙?”
“不必。”
“那伽俐雷給您揉揉太陽穴吧,您被夫人傷了一天的心,大腦裏的每一根神經一定都在顫抖地哭泣著。”
“……不必。”
“哦,可憐的伽俐雷要失業了。”
伽俐雷消沉地說:
“先生您不要伽俐雷按摩,連夫人也不吃伽俐雷做的早餐,伽俐雷身為一個十年的老管家簡直臉麵無光,生存已經沒有了意義。”
它演話劇一般地捧住cpu:
“不行,伽俐雷要從二樓跳下去。”
“……”
如果它能跳得下去的話。
“說到早餐這件事。”
喬伊盯著一條一條的碎紙從碎紙機裏滑出來:
“明天早上,你也不必再做早餐主食。”
“……”
伽俐雷一下子從天花板“撲通”一聲跌落到了地板上。
“撲通”一聲的音效,當然是它的揚聲器還模擬出來的。
“原來這就是從天堂掉落到地獄的感覺。”
它拉住喬伊的褲腿:
“先生,您為什麽要解雇伽俐雷呢?伽俐雷的早餐是按照米其林三星餐廳的標準做的,做的不夠好嗎?”
“就算你按照十九世紀英國皇室的標準做,如果你的女主人每天早上隻能吃下應有分量的三分之一,我就不得不考慮,是否應當為她換個廚師。”
他看著伽俐雷扯住他褲腿的力臂:
“……你能不能把我的褲腿放開?”
“不能。”
伽俐雷堅決地說,又把喬伊的褲腿拽緊了一些:
“伽俐雷一定要和這被拋棄的命運抗爭。”
“……”
喬伊高深莫測地望著它:
“抗爭方式是扯著我的褲腿?”
“因為伽俐雷不敢直接扯您的腿。”
“……”
“您找不到比伽俐雷更好的廚師了,真的。”
伽俐雷委屈地說:
“伽俐雷的硬盤裏存有萬維網上可以找到的一千萬份菜譜,來自世界各地,包含各種口味。恕伽俐雷直言,十九世紀全英國的廚師們為女王提供的菜譜,絕沒有伽俐雷為夫人提供的菜譜來得豐盛。”
“這就是機器與人的差別。”
喬伊又放進一疊紙:
“即便你手頭上有一千萬份菜譜,你仍舊無法判斷你的女主人喜歡什麽口味,因為你是機器人。”
機器人會下國際象棋,能做萬千種數據,卻無法準確識別麵孔,因為這對它們來說太難了。
伽俐雷沉默了一下,鬆開喬伊的褲腿:
“那您打算為夫人換什麽樣的廚師?”
……
喬伊把手裏又一份紙張放進碎紙機。
齒輪轉動的聲音沙啞地想起,模模糊糊地,像一個蒼老的男人在唱歌。
他淡淡地說:
“當然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人選。”
……
最好的人選。
伽俐雷立刻就明白了喬伊指的是誰。
它頓了頓:“那換廚師的事,是否能讓夫人知曉?”
“不必。”
喬伊垂下眼眸,淡淡地說:
“我最近給她的壓力已經足夠多。”
……
吊在牆壁上的掛鍾一圈一圈地走動著,“哢嚓”一聲越過了12點的界限,指針的滴答聲,在空曠的客廳裏,顯得格外清晰。
已經中午十二點了。
而他的李文森,至少還要過六個小時才能迴來。
……
“這倒是真的,先生。”
伽俐雷慢慢地浮起來:
“伽俐雷也認為您近幾天的行為方式有些……”
它飄在天花板上思索了一下,從詞庫裏搜到了一個合適的中文詞匯:
“過於激進。”
夫人剛剛經曆生死,還沒到一個小時,就逼著夫人簽賣身……不,簽雙邊歸屬權協議。
協議稿子還沒出來,信用卡已經擺在夫人的早餐桌上。
李文森從十四五歲開始,經濟上就完全獨立自主,二十出頭已經有博士學位,沒畢業就有十來家研究所挖她,今年是講師,根本不用熬,明年就是副教授。雖然花錢如流水,但架不住她月薪高,手上還握著近四百萬的科研經費。每個月月末幾天手頭沒錢了,吃幾包方便麵也就對付過去了。
雖然對先生來說,這些頭銜,隻是一隻小貓的小打小鬧。
那架不住這隻小貓,自己很彪悍啊……
先生這種大包大攬,想把這隻貓攬進自己懷裏玩養成的舉動,簡直就是……
“作死。”
伽俐雷縮在桌子下麵,勇敢地吐出這個詞:
“還有今天早上您逼她吃早餐的事,您的行為就是作死……恕伽俐雷找不到更好的用詞,隻能用夫人的口吻來來描述這件事。”
喬伊:“……”
這確實像是李文森會用的詞。
“就算是對普通的、對男人有依賴感的女人,您的所作所為也是不大妥當的。無論您出於多麽大的好意,就您的行為性質來說,這都近乎是一種人格侮辱。”
伽俐雷從喬伊的左邊飄到喬伊的右邊,委婉地說:
“伽俐雷覺得,夫人沒選擇當場和您發火,還逼自己配合您這種不尊重的舉動,隻是因為您救過她。如果換一個人來做這件事……”
……簡直畫麵太美不敢想象。
它的夫人是明顯迴避型人格,纏得越緊,她越疏遠。
夫人笑得越漂亮,事情越大條。今天早上夫人吃早餐時那副言笑晏晏得樣子,它看著簡直心驚膽戰。
先生要按照他現在的行為模式,很可能在沒有全壘打前,就被徹底三振出局……
“您是不是要考慮一下,采取一個稍微委婉迂迴一點的方式?”
伽俐雷小心翼翼地說:
“其實,如果您想為夫人買單,不必直接讓夫人用您的信用卡,您可以給夫人買衣服買包買首飾,把她生活中全部需要的東西都買齊了,再當作禮物送給她,就和她直接用您信用卡買是一樣的。”
它說著說著,忽然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喃喃地說:
“哦,伽俐雷為何想出了這麽兩全其美的辦法,簡直被自己機智出了一臉血。”
“……”
……
微風輕輕拂過。
喬伊的袖口有些散了,他伸手想把扣子重新別好。
大概是他有些心不在焉,沒有扣緊,扣子扣進去了又滑出來,他不得不又扣了一次。
指針一圈一圈地轉過去。
每一秒,這個渺小的世界上,都有更渺小的人在新生和死亡。生命來來去去,如同塵芥。
喬伊站在清晨末尾的日光下,輕聲說:
“你覺得這些問題,我沒有思考過?”
……
伽俐雷浮在天花板上,它圓形的電子眼俯視著這個圓形的客廳,如同俯視一個小小的、扭曲的金魚缸。
它是換水的喂食人,人類是魚。
所有人,都被困在這個它編織的魚缸裏,掙脫不得。
……
“即然您知道。”
伽俐雷重複了一遍。
它的電子眼冰冷宛若昆蟲,說話的語氣卻還是天真而好奇的:
“即然您知道……為什麽還要這麽做?”
……
碎紙機齒輪和刀片運作的聲音,就像一個微型的焚屍爐,而紙張是屍體,字裏行間十幾年的歲月,被刀片一點一點切碎,散落,消失。
撕拉,撕拉。
……
為什麽?
碎紙機外麵的紙簍滿了,喬伊把紙袋取出來:
“因為,我快來不及了。”
運輸口是口腔,運輸版上的豎條,側看來就像小小的牙齒。
他注視著紙張被碎紙機的卷帶一點一點吞沒,淡淡地說:
“時間太迫切,迫切得我無法再去單純地考慮愛情,我已經沒時間再等待她一點一點地接受我,不得不采取這樣激進的方式把她和我綁在一起。”
和他綁得越緊,她就越安全。
“這一點伽俐雷倒沒想過。”
伽俐雷沉思了一會兒:
“難道您讓她使用您的信用卡,還有其它考量?”
“當然。”
喬伊的手指敲了敲一邊鋼琴的烤漆桌麵:
“信用卡的信息泄漏太過方便,如果她出了什麽事,通過她信用卡的消費記錄就能找到她。她的反追蹤能力再強,也比不過現在的信息流通速度……她藏不到我去救她的時候。”
他給她的信用卡,錢是他打的,但名字不是他,而是一個保密級別高到無法查找姓名的人。
一個剛剛被創造出來的人。
隻要不知道卡主的名字,誰也無法通過信用卡無法追蹤到她的所在。
——除了他。
在這個過於擁擠的世界上,能找到她的人,隻有他。
喬伊的眼眸有些幽深。
“所以,無論她有多抗拒,都一定要用我的我信用卡。”
“……”
伽俐雷沉默了一下:
“夫人現在的處境,很危險?”
“她的處境怎麽樣,你不是最清楚?”
喬伊抬起頭:
“昨天晚上你一直想說服我給她打電話,目的就是讓我聽到她留下的那串錄音。我思緒混亂,直到看到那本法文菜譜,才意識到她的錄音有問題……我後來想起來,那本菜譜是你故意放進托盤裏的,你曾聽過我和她的對話,知道那本菜譜對我的意義。”
那個晚上,他因等待李文森而焦躁不安,把書本一本一本地從書架上拿起,又一本一本地放迴去。
而伽俐雷也在一旁幫著他挑,靜悄悄地把一本他一定會去看的法文菜譜,放進了他盛書的托盤裏。
“有時我在想。”
喬伊盯著它冷漠的電子眼,輕聲說:
“是否一切的事情的背後,都有你?”
……
“見笑了。”
伽俐雷麵不改色地說:
“伽俐雷是電腦,就相當於人人類手裏的計算器和紙筆,當然哪裏都有伽俐雷。”
這一次,它沒等喬伊的首肯,就自顧自地說下去。
“但伽俐雷還有一個疑問……即然您知道夫人處在危險當中,想必也知道她為什麽處在危險當中,您卻為什麽一直瞞著她,不告訴她呢。”
……告訴她?
她一心想追尋真相,隻有什麽都不知道的時候才能安份呆在他身邊,把一切都告訴她,不過是把她向深淵更推一步罷了。
危險在充斥著牛奶、零食、和咖啡的閑散時光裏,悄無聲息地來臨。
而他已經來不及。
……
碎紙機就像一個故事的侵吞者,用卷帶、齒輪,和割刀,將這紙張裏每一個人的一生,碎成碎片。
“我快來不及了。”
喬伊把手裏最後幾張紙頁放進去。
那正是劉正文最後的死亡記錄頁。
他看著“2006年9月1日,dna匹配後確認劉正文死亡”幾個字逐漸被切割成碎片,輕聲說:
“因為劉正文,他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