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因為練武受傷流血而放棄,即便痛了,哭了,之後就會擦幹眼淚再重新來過,從來沒有輕言放棄。


    來教授淩萱武藝的隻是四楚的二等獎軍,在知道自己教授一個不受寵甚至沒有公主身份的皇女很是不服氣,覺得大材小用,眼神的輕視和蔑視都是淩萱刊載眼裏的。


    看見一個瘦弱的小女孩兒要學習武功,將軍覺著隻是鬧著玩的,之後淩萱用自己實際行動讓他刮目相看,漸漸就開始重視和認真的來教授淩萱,可以說是傾囊相授。


    在淩萱成人之後就跟隨軍隊駐紮和處理曉得分爭,但是確實對淩萱來說是很好的磨煉,從前嬌小的人兒,如今透著灑脫,穿上鎧甲的她更是英姿颯爽。


    就在淩萱以為自己可以建功立業之時,一道聖旨就砸了砸了下來。


    冊封淩萱為郡主跟隨三皇子淩夏前往朝歌。這不是封賞,是放逐,淩萱講過戰場的洗禮變得冷峻,剛毅,不會像其他女子般不理智,她更理性的看待這件事。


    一個皇女僅僅是郡主的位置,這說明陵謝根本就不在乎她,派她跟隨自己去朝歌更是不考慮她的安危,更加沒有想過若是淩萱被人殺了又當如何。


    淩萱無奈的接旨了,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這聖旨是什麽意思,表麵上是跟隨,體恤三皇子淩夏,其實自己就是監視者,且陵謝把淩萱的母親留在宮中,錦衣玉食的供著,就是讓淩萱為他們做事。


    淩萱一直跟姚夫人相依為命,他們用姚夫人要挾淩萱,用來方便的控製淩萱。這也是自己最開始和淩萱達成合作的基礎,她要救出姚夫人,而我要拿迴我失去的一切,彼此間的利益並不衝突,就一拍即合了。


    最開始的時候,淩夏明明知道淩萱是陵謝派來監視自己的,在去朝歌路上的時候淩夏不知多少次想要殺掉淩萱,到了朝歌自己對淩萱更是視若無人。


    才到朝歌之時自己對什麽都不熟悉,別人對自己沒有尊重,更不會有什麽奉承,即便是表麵的寒暄都不會有,即便是身邊有四楚跟隨而來的侍衛都是監視著自己的,這就是質子的待遇。


    身邊空無一人,直到有一天淩萱很是淡定的站在淩夏麵前,沒有膽怯,更沒有卑躬屈膝,看著雖不自卑也沒有更多的自信。


    淩夏知道淩萱是陵謝派來監視自己的,所以從始至終就沒有給過淩萱好臉色,但是淩萱總是一副淡漠的模樣,讓人不知道她在想什麽,就好比當時淩萱突然出現在自己麵前,淩夏也不知道淩萱到底要幹什麽。


    結果淩萱說的話讓淩夏很是吃驚,她說要跟自己合作,她隻想救出自己的母親然後離開,而她會幫助自己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淩夏曾經一度懷疑這是陵謝讓她來試探自己的,可是看著淩萱真誠的眼神沒有半點的飄忽不定,再加上自己是知道姚夫人的事兒的,對淩萱的經曆也是略有耳聞的,於是就在心中暗暗的下了一個決定,決定賭一把,因為自己當時的情況沒有更糟了。


    就答應和淩萱合作,可能因為有了彼此的合作關係,淩夏慢慢發現,淩萱跟其他的監視者不一樣,她很真誠,也很智慧,在迴稟陵謝自己的行蹤時有時會避重就輕,有時會以假亂真,反正都是相安無事的,至少陵謝沒有質疑過淩萱。


    時間久了,淩夏就發現,在撇開她是陵謝派來監視自己的身份除外,淩萱就是一個十七的小姑娘,沒有彎彎繞繞的想法,待人很是真誠,誰對她好她就對誰好,同時她也很孤寂,孤單的想要人去保護,漸漸的自己對淩萱便沒有最開始那麽敵視了。


    而且自己還是他的哥哥,雖然隻是名義上的,並沒有什麽情分可言,但是情分也是可以慢慢培養的,淩萱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合作的衷心,而且自己也在對淩萱的態度慢慢的改觀,漸漸開始接受這個妹妹,有時甚至想聽她叫自己一聲哥哥。


    當淩萱第一次叫自己哥哥的時候心裏還是有點激動的,在皇家子弟中感情是最淡薄的,同胞親兄弟都有可能相殘,何況不是同胞的呢。


    雖然彼此都不能達到完全的信任,心中還是存有芥蒂的,但這已經是個好的開始了。


    (隻是淩夏不知道,在淩夏讓淩萱叫自己哥哥時,淩萱心理是多麽的激動,隻是並沒有表露半分,那時淩萱對淩夏已經是完全的信任了,心中還有猜忌的隻有淩夏自己,因為信任淩萱才沒有懷疑淩夏,所以在前世死的時候對淩夏那麽的失望,更是絕望,被自己的哥哥,自己最信任的人利用,心中才會如此的悲憤,才不願聽淩夏的任何解釋,因為背叛已經是事實,再多的解釋都已經是蒼白無力的,淩萱才會死的那麽悲痛絕望,而這一切,前世的淩夏再也不可能知道了。卻也成了今生淩夏終身的悔恨,用一切去彌補。)


    然而今天淩萱的反應,和她所說的話,讓這點芥蒂加深了一份,在淩夏心中始終做不到對淩萱的完全信任。


    而此時的淩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作為一個重生者,有太多的思緒需要自己靜下心來好好的理清楚,好好想想現在該怎麽辦,將來該怎麽做,才能改變前世的一切,不會重蹈覆側。


    在淩萱發現自己重生後就匆忙的去阻攔仲文鶴,都沒有靜下心來想想事情的原委,整整自己的思緒。


    她對自己的重生充滿了驚奇,但是並沒有過多的追尋原因為何,大概就是上天的安排,讓自己重活一世來挽救前世犯的錯誤和結果。


    淩萱迴想前世的自己,母妃從小對自己嚴苛教導,不僅教授自己武功,也親自教導自己文學和舞藝,自己從不知道原來母親的教導的那麽好。才學如此高,甚至不輸於那些名門閨秀。


    自己也曾經好奇,為什麽母親不用自己的才能去吸引父皇,也許我們就會過得好點,不至於過得那麽悲苦。


    母親對淩萱很是嚴苛,淩萱曾經問過母親為什麽要學武功,自己並不想學,但是當時母親很是冷漠的迴答說將來可以保護自己會用到。


    那時淩萱總覺得母親並不開心,而且對自己也是很薄情冷漠的,不像是對待自己的親生孩子那般,母親唯一盡責的就是給自己吃穿,沒有讓自己忍凍挨餓。


    但是淩萱心思很是細膩,即便沒有暖心的關懷,即便致死見得吃穿都讓我很感動,在淩萱心中那始終是生我養我的母親。


    但淩萱總感覺母親心中有什麽秘密在隱藏,不讓我知道,而且這個秘密一定是很重大的,我一直感覺母親是不是自己的母親一般,因為她對自己表現的太過的冷清,好像世間沒有什麽可以讓她開心,自己也沒什麽讓讓驕傲的。


    母親讓自己學習這學習那,好像是在訓練自己,像是在完成任務一般的感覺,隻是當時年幼並沒有那種感覺,長大之後更是沒有多想,但是心中卻是惦念著母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如朝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如潮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如潮水並收藏心如朝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