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墨走了的之後,葉蕭逸就去找蕭潛算賬。這個腹黑老板,竟然給我那麽燙手的鹽引票做抵償,現在販賣鹽引票生意不能做了,總要收迴點什麽好處,不能太便宜這個資本家!
蕭潛這個生意場上的老油條挑了一下眉道:“怎麽,不敢沾手?我一直以為你很大膽呢。”
葉蕭逸不受激:“膽子可不是用在這個方麵,我要走仕途的人,怎麽可能留那麽明顯的把柄?
鹽引票你以後不用給我了,也別跟任何買賣鹽票的人介紹我。”
“這個蕭墨早就來警告過我了,他還真疼你,你到底是如何讓他這樣的人物認你為主的?”
蕭潛一直很好奇蕭墨的身份,更加好奇這兩人的關係。主不主,仆不仆的,讓他看得十分好玩。
葉蕭逸可不是來跟他研究蕭墨的,半年前揚州賣了一批奴隸,唿啦啦幾百官眷全是俊男美女,誰記得誰被誰買了?
何況圍觀的吃西瓜群百姓很多都是臉盲,迴頭這些人梳洗一下,換身衣服,他們就不記得誰是誰了。
蕭墨在揚州城混了那麽久,還真沒人認出他是半年前在知府門前發賣的官奴。葉蕭逸也不打算再提他的身世,沾惹上是非。
葉蕭逸提起另一件事:“葉園太招搖了,我打算換個清流點的環境讀書,有沒有什麽地盤好推薦?”
蕭潛這個狡猾的,馬上知道葉小孩的來意了,原來是跟他要房子抵鹽票損失啊。蕭潛肚子裏的彎彎道道一拐,就想出個禍水東引的辦法:
“有啊,揚州北隅一帶住的都是清流,那裏環境清幽,距離瘦西湖也近。葉放天那家夥現在就住那裏,你去跟他做鄰居,他肯定很高興。”
葉老大奇道:“那家夥那麽愛熱鬧和繁奢,怎麽會跑到清流之地去住?”
蕭潛笑了一聲:“還不是他把葉園弄得太奢華了?被他父親教訓了一通,又限了銀錢後,那家夥才把葉園賣掉,沒想到葉園會轉到你手裏。
葉放天要參加今年的科考,考前太放蕩容易給評卷官員造成不好印象。他就順他父親的意搬到清流之地去裝裝樣子,如果你願意去給他解解悶,他一定高興瘋了。”
蕭潛不但極力推薦葉蕭逸去和葉放天做鄰居,還答應去幫葉蕭逸張羅房子。
葉蕭逸此行就是來要房子的,既然蕭潛樂意幫忙,他也不拒絕。葉老大覺得他自己也需要到清流之地裝裝樣子,順便結交幾個清流士子也不錯。
葉蕭逸搬到了揚州北隅的桃花園,才知道園子是葉放天這個土豪送的。而不是欠他錢的蕭潛出的錢。
葉蕭逸眯眯眼,很好!蕭潛這個合作方真是欠調.教,談好的條件也敢賴掉?
葉神經準備給點顏色給蕭潛看看,省得他老是認為自己太小好揉.捏,忽悠著我讓步又讓步?必須要讓這個大老板正視自己這個小豆丁。
葉蕭逸故意冷了蕭潛一段時間,等到蕭潛忍不住來問他酒釀好了沒有?可以上市了沒?葉蕭逸才來以彼之道還彼之身,也來賴賬:
“哎,潛兄,這酒供給你,還是供給別家還說不定。
我當初說了我八你二的分成,已經是我接受的最低限度。你用無限鹽引票來換,我才答應了我四你六,我已經讓步四成了!如今鹽引票也沒了,這筆生意還得重新考慮。”
蕭潛簡直想拍死這小孩,我都在蘭陵酒樓公布“朱碧酒”一個月內上市,“朱碧酒”為蘭陵酒樓專賣,你才來反悔?
蕭潛這迴知道這小孩強勢,不是你進他就會退的,也不敢再壓價,隻能折中道:
“小逸啊,雖然你有你的底線,我這兒也有我的規矩。三七開一向是蘭陵酒樓的規矩,我多分了你一成已經是開特例了。
我若再多分給你,人人都覺得蘭陵酒樓可以砍價,我便做不成生意了。你要還有什麽看得上的,我可以抵別的東西給你,園子我也可以再送你幾處。”
葉蕭逸笑了笑,早這麽識相不就好了嗎?我找你要房子你還賴給葉放天,讓那個家夥買單。現在惹我生氣了,你不還得賄.賂我,求著我收房子?
蕭潛最後送了葉蕭逸兩處揚州城外城的莊子,和一個蕭家培養出來的預備管家:陸商。
揚州城富人多,揚州城外的良田莊子也非常搶手。如若不是蕭潛讓出來,葉蕭逸這麽後到的新人,有錢都搶不到。
富貴人家大多都有自己的莊子,古人不會每頓都在外麵買米買糧,他們更傾向於自己種、或者弄個莊子來供應。這樣可以大大減輕一個龐大家族的日常夥食開銷,讓他們賺到的錢可以全部拿來享樂。
擁有一個莊子的好處是,即使一個家庭長期沒有進項賺不到錢,靠莊子的米糧果蔬供應也能一直過下去,而不至於出來討飯或餓死。
葉蕭逸此次就是打算備個莊子來給葉奶奶做退路,另一個莊子備給葉小妹做嫁妝。畢竟自己在生意場上混,說不定玩大了,什麽時候就遇到困難窮得揭不開鍋都有可能,有個莊子還能供應一家老小吃喝。
做生意最怕資金斷鏈,資金斷鏈就沒法再生產,無法再生產就沒有錢財進項,沒有錢財進項又導致資金斷鏈。這是個惡性循環,萬一有這樣的情況,葉蕭逸有本事翻身,卻不希望影響家裏人的生活質量。
所以他才跟蕭潛要了良田、要了人來打理莊子,有了這兩處莊子,他就不用怕他這十年生計上撐不過去,可以專心讀書。
很多時候,一個人十年過去仍然碌碌無為,不是他不努力,也不是他天份不夠。而是他沒有充分的時間專注自己想幹的事情。
什麽都不用忙活,專心攻克一個領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有些人根本沒有這個本錢能停止忙碌的工作十年,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相對有閑的人又總有這樣那樣的瑣事忙活不完,導致了大家仍然年複一年的重複之前的生活。
葉蕭逸現在有人給他洗衣做飯、做家務,錢方麵他又準備好了將來的用度,和目前的長期的飯票,他就要開始放大招,潛心學習,加速進程了。
詩書他已經快學完了,尚書雖然難背,但也才58篇,一天一篇的強背下來,兩個月過去,這本天書算給他啃完了。
接下來葉蕭逸要開始進攻長達20萬字的三禮,不懂三禮,他也不好意思說他自己是“知書達禮”的學士。連禮製都不懂,出去社交像個鄉巴佬一樣這不知那不懂的,會讓人笑話的。尤其古人講究還特多,如果被人指著說你這文人不知禮數他就要沒臉了。
三禮中的《儀禮》五萬字,講的是士大夫在大家族血緣中對“親親尊尊”等人倫的繁文縟節、如何孝尊長輩、區分尊卑關係才是合禮數的。
還詳細規定了士子在何種場合下應該穿何種衣服、站或坐在哪個方向或位置、每一步該如何走等等。
總之就是告訴士子,如果參加高級一點的宴會,坐錯位置是會貽笑大方的,所以才有了《儀禮》這樣給士子做禮儀指南的書。
這本書還婆婆媽媽的包辦了士子一生要用到禮的地方。如“冠禮”的程序是如何的、士子應該怎麽做。還有“聘禮”、“喪祭”、“士相見禮”、“飲酒禮”等禮儀應該怎麽操作。
總之就是讓士子的排場大一點,講究一點,用以區分士大夫階層和平民百姓的不同。守禮的士大夫也與有榮焉,一本《儀禮》走遍天下,能讓士子到了哪裏都是文質彬彬、不讓人反感。
葉蕭逸看完一遍《儀禮》就默默決定不背誦,這種東西記住了細節就好,還要背誦真是浪費腦細胞。直接跳下一本。
下一本《周禮》也是五萬字,是國家大禮,又名《周官》,講的是國.家製度和官製是怎樣的。三省六部就是按這樣的製度在治理國家。
《周官》中規定了六大製度:
宮廷製度(吏部:管理百官的晉升、彈劾)、地方民政製度(戶部:管理人口土地收稅)、
宗族製度(禮部:負責國家典禮的鋪排,如祭祀、封後、人才選拔的科舉製、封國、巡狩等)、
軍事製度(兵部)、刑罰製度(刑部)、生產營造製度(工部:管理農田水利、治水、生產工具升級等)。
葉蕭逸看了一遍,又默默決定跳過,等他有命當官了,進了哪個部門,再詳細的看這個部門的典製是怎樣的吧。現在他沒有這個心力。
下一本的《禮記》有整整十萬字,49篇,是對禮製、禮意的陳述、解釋、和討論。告訴文人士子為什麽要這樣做,意義何在?
其中涉及到很多原始的社會組織﹑生活習俗﹑道德規範﹑文物製度等風貌,探討社交禮節對心理感受的積極影響。是三禮中考得最多的一本。
而且《禮記》不像艱澀的尚書,它文學性非常高。禮記全文以散文記事,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
其中《大學》《中庸》《禮運》等名篇肯定是要背的。別的篇章裏還有大量精辟深刻的格言警句,葉蕭逸準備接下來就專攻這49篇散文。
不過整本《禮記》十萬字也不是小數目,這裏的每一篇比尚書長了n倍不止。
尚書裏太長的篇章葉蕭逸也是投機取巧砍掉不重要的部分,隻截有考究意義的300字左右的段落背誦。不然他哪能那麽快,兩個月廢一本天書,至今還沒忘記?
對於《禮記》葉蕭逸也準備每篇隻背有名句的段落,遇到太出名的篇章才全篇背誦。他聽說考試中默寫這一環節,若是太長的篇章也不會讓你全默,隻會起個頭,讓你默完這一段就算過關。
葉蕭逸一個人在那裏背禮記,越背越發現每一段都寫得好順暢,好溜口啊。難道全都要背下來?但是十萬字又太多,他還是不想多幹活,於是去隔壁找葉放天給他劃重點。
這時候,葉蕭逸才想起了蕭墨來。要是蕭墨在就好了,他哪裏用去找葉放天那個不靠譜的家夥?
他感覺蕭墨抓題就能抓得很穩。如果蕭墨在,他一定能給自己劃非常詳細的重點。
嘖,突然有點想他了呢,不知道他現在在船上怎麽樣了?那個大公子也不知道會不會暈船,他那死潔癖的樣子,船上沒有淡水洗澡,不知道他會憋成什麽樣?
葉蕭逸想著想著就噗嗤笑出來,說不定蕭墨正在一臉咬牙切齒的罵自己的這個奴.隸主苛待員工……
蕭潛這個生意場上的老油條挑了一下眉道:“怎麽,不敢沾手?我一直以為你很大膽呢。”
葉蕭逸不受激:“膽子可不是用在這個方麵,我要走仕途的人,怎麽可能留那麽明顯的把柄?
鹽引票你以後不用給我了,也別跟任何買賣鹽票的人介紹我。”
“這個蕭墨早就來警告過我了,他還真疼你,你到底是如何讓他這樣的人物認你為主的?”
蕭潛一直很好奇蕭墨的身份,更加好奇這兩人的關係。主不主,仆不仆的,讓他看得十分好玩。
葉蕭逸可不是來跟他研究蕭墨的,半年前揚州賣了一批奴隸,唿啦啦幾百官眷全是俊男美女,誰記得誰被誰買了?
何況圍觀的吃西瓜群百姓很多都是臉盲,迴頭這些人梳洗一下,換身衣服,他們就不記得誰是誰了。
蕭墨在揚州城混了那麽久,還真沒人認出他是半年前在知府門前發賣的官奴。葉蕭逸也不打算再提他的身世,沾惹上是非。
葉蕭逸提起另一件事:“葉園太招搖了,我打算換個清流點的環境讀書,有沒有什麽地盤好推薦?”
蕭潛這個狡猾的,馬上知道葉小孩的來意了,原來是跟他要房子抵鹽票損失啊。蕭潛肚子裏的彎彎道道一拐,就想出個禍水東引的辦法:
“有啊,揚州北隅一帶住的都是清流,那裏環境清幽,距離瘦西湖也近。葉放天那家夥現在就住那裏,你去跟他做鄰居,他肯定很高興。”
葉老大奇道:“那家夥那麽愛熱鬧和繁奢,怎麽會跑到清流之地去住?”
蕭潛笑了一聲:“還不是他把葉園弄得太奢華了?被他父親教訓了一通,又限了銀錢後,那家夥才把葉園賣掉,沒想到葉園會轉到你手裏。
葉放天要參加今年的科考,考前太放蕩容易給評卷官員造成不好印象。他就順他父親的意搬到清流之地去裝裝樣子,如果你願意去給他解解悶,他一定高興瘋了。”
蕭潛不但極力推薦葉蕭逸去和葉放天做鄰居,還答應去幫葉蕭逸張羅房子。
葉蕭逸此行就是來要房子的,既然蕭潛樂意幫忙,他也不拒絕。葉老大覺得他自己也需要到清流之地裝裝樣子,順便結交幾個清流士子也不錯。
葉蕭逸搬到了揚州北隅的桃花園,才知道園子是葉放天這個土豪送的。而不是欠他錢的蕭潛出的錢。
葉蕭逸眯眯眼,很好!蕭潛這個合作方真是欠調.教,談好的條件也敢賴掉?
葉神經準備給點顏色給蕭潛看看,省得他老是認為自己太小好揉.捏,忽悠著我讓步又讓步?必須要讓這個大老板正視自己這個小豆丁。
葉蕭逸故意冷了蕭潛一段時間,等到蕭潛忍不住來問他酒釀好了沒有?可以上市了沒?葉蕭逸才來以彼之道還彼之身,也來賴賬:
“哎,潛兄,這酒供給你,還是供給別家還說不定。
我當初說了我八你二的分成,已經是我接受的最低限度。你用無限鹽引票來換,我才答應了我四你六,我已經讓步四成了!如今鹽引票也沒了,這筆生意還得重新考慮。”
蕭潛簡直想拍死這小孩,我都在蘭陵酒樓公布“朱碧酒”一個月內上市,“朱碧酒”為蘭陵酒樓專賣,你才來反悔?
蕭潛這迴知道這小孩強勢,不是你進他就會退的,也不敢再壓價,隻能折中道:
“小逸啊,雖然你有你的底線,我這兒也有我的規矩。三七開一向是蘭陵酒樓的規矩,我多分了你一成已經是開特例了。
我若再多分給你,人人都覺得蘭陵酒樓可以砍價,我便做不成生意了。你要還有什麽看得上的,我可以抵別的東西給你,園子我也可以再送你幾處。”
葉蕭逸笑了笑,早這麽識相不就好了嗎?我找你要房子你還賴給葉放天,讓那個家夥買單。現在惹我生氣了,你不還得賄.賂我,求著我收房子?
蕭潛最後送了葉蕭逸兩處揚州城外城的莊子,和一個蕭家培養出來的預備管家:陸商。
揚州城富人多,揚州城外的良田莊子也非常搶手。如若不是蕭潛讓出來,葉蕭逸這麽後到的新人,有錢都搶不到。
富貴人家大多都有自己的莊子,古人不會每頓都在外麵買米買糧,他們更傾向於自己種、或者弄個莊子來供應。這樣可以大大減輕一個龐大家族的日常夥食開銷,讓他們賺到的錢可以全部拿來享樂。
擁有一個莊子的好處是,即使一個家庭長期沒有進項賺不到錢,靠莊子的米糧果蔬供應也能一直過下去,而不至於出來討飯或餓死。
葉蕭逸此次就是打算備個莊子來給葉奶奶做退路,另一個莊子備給葉小妹做嫁妝。畢竟自己在生意場上混,說不定玩大了,什麽時候就遇到困難窮得揭不開鍋都有可能,有個莊子還能供應一家老小吃喝。
做生意最怕資金斷鏈,資金斷鏈就沒法再生產,無法再生產就沒有錢財進項,沒有錢財進項又導致資金斷鏈。這是個惡性循環,萬一有這樣的情況,葉蕭逸有本事翻身,卻不希望影響家裏人的生活質量。
所以他才跟蕭潛要了良田、要了人來打理莊子,有了這兩處莊子,他就不用怕他這十年生計上撐不過去,可以專心讀書。
很多時候,一個人十年過去仍然碌碌無為,不是他不努力,也不是他天份不夠。而是他沒有充分的時間專注自己想幹的事情。
什麽都不用忙活,專心攻克一個領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有些人根本沒有這個本錢能停止忙碌的工作十年,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相對有閑的人又總有這樣那樣的瑣事忙活不完,導致了大家仍然年複一年的重複之前的生活。
葉蕭逸現在有人給他洗衣做飯、做家務,錢方麵他又準備好了將來的用度,和目前的長期的飯票,他就要開始放大招,潛心學習,加速進程了。
詩書他已經快學完了,尚書雖然難背,但也才58篇,一天一篇的強背下來,兩個月過去,這本天書算給他啃完了。
接下來葉蕭逸要開始進攻長達20萬字的三禮,不懂三禮,他也不好意思說他自己是“知書達禮”的學士。連禮製都不懂,出去社交像個鄉巴佬一樣這不知那不懂的,會讓人笑話的。尤其古人講究還特多,如果被人指著說你這文人不知禮數他就要沒臉了。
三禮中的《儀禮》五萬字,講的是士大夫在大家族血緣中對“親親尊尊”等人倫的繁文縟節、如何孝尊長輩、區分尊卑關係才是合禮數的。
還詳細規定了士子在何種場合下應該穿何種衣服、站或坐在哪個方向或位置、每一步該如何走等等。
總之就是告訴士子,如果參加高級一點的宴會,坐錯位置是會貽笑大方的,所以才有了《儀禮》這樣給士子做禮儀指南的書。
這本書還婆婆媽媽的包辦了士子一生要用到禮的地方。如“冠禮”的程序是如何的、士子應該怎麽做。還有“聘禮”、“喪祭”、“士相見禮”、“飲酒禮”等禮儀應該怎麽操作。
總之就是讓士子的排場大一點,講究一點,用以區分士大夫階層和平民百姓的不同。守禮的士大夫也與有榮焉,一本《儀禮》走遍天下,能讓士子到了哪裏都是文質彬彬、不讓人反感。
葉蕭逸看完一遍《儀禮》就默默決定不背誦,這種東西記住了細節就好,還要背誦真是浪費腦細胞。直接跳下一本。
下一本《周禮》也是五萬字,是國家大禮,又名《周官》,講的是國.家製度和官製是怎樣的。三省六部就是按這樣的製度在治理國家。
《周官》中規定了六大製度:
宮廷製度(吏部:管理百官的晉升、彈劾)、地方民政製度(戶部:管理人口土地收稅)、
宗族製度(禮部:負責國家典禮的鋪排,如祭祀、封後、人才選拔的科舉製、封國、巡狩等)、
軍事製度(兵部)、刑罰製度(刑部)、生產營造製度(工部:管理農田水利、治水、生產工具升級等)。
葉蕭逸看了一遍,又默默決定跳過,等他有命當官了,進了哪個部門,再詳細的看這個部門的典製是怎樣的吧。現在他沒有這個心力。
下一本的《禮記》有整整十萬字,49篇,是對禮製、禮意的陳述、解釋、和討論。告訴文人士子為什麽要這樣做,意義何在?
其中涉及到很多原始的社會組織﹑生活習俗﹑道德規範﹑文物製度等風貌,探討社交禮節對心理感受的積極影響。是三禮中考得最多的一本。
而且《禮記》不像艱澀的尚書,它文學性非常高。禮記全文以散文記事,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
其中《大學》《中庸》《禮運》等名篇肯定是要背的。別的篇章裏還有大量精辟深刻的格言警句,葉蕭逸準備接下來就專攻這49篇散文。
不過整本《禮記》十萬字也不是小數目,這裏的每一篇比尚書長了n倍不止。
尚書裏太長的篇章葉蕭逸也是投機取巧砍掉不重要的部分,隻截有考究意義的300字左右的段落背誦。不然他哪能那麽快,兩個月廢一本天書,至今還沒忘記?
對於《禮記》葉蕭逸也準備每篇隻背有名句的段落,遇到太出名的篇章才全篇背誦。他聽說考試中默寫這一環節,若是太長的篇章也不會讓你全默,隻會起個頭,讓你默完這一段就算過關。
葉蕭逸一個人在那裏背禮記,越背越發現每一段都寫得好順暢,好溜口啊。難道全都要背下來?但是十萬字又太多,他還是不想多幹活,於是去隔壁找葉放天給他劃重點。
這時候,葉蕭逸才想起了蕭墨來。要是蕭墨在就好了,他哪裏用去找葉放天那個不靠譜的家夥?
他感覺蕭墨抓題就能抓得很穩。如果蕭墨在,他一定能給自己劃非常詳細的重點。
嘖,突然有點想他了呢,不知道他現在在船上怎麽樣了?那個大公子也不知道會不會暈船,他那死潔癖的樣子,船上沒有淡水洗澡,不知道他會憋成什麽樣?
葉蕭逸想著想著就噗嗤笑出來,說不定蕭墨正在一臉咬牙切齒的罵自己的這個奴.隸主苛待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