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是禮儀之邦,借用《禮記.曲禮上》的句子表達就是:“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簡而言之,用七個字概括:來自不往非禮也。
一個“來”,一個“往”,把人情世故演譯得淋漓盡致,例如張家進宅擺酒店,李家攜禮慶賀,到李家設喜宴時,張家也會上門恭喜,這就是禮尚往來,這一份人情世故,就是嘉靖也不能脫俗。
虞進進獻了兩項技術,相當於每年至少給大明朝貢獻幾十萬兩的收入,這對國庫一直空虛、經常要以物代餉的大明朝來說,極為重要,至少戶部那一票整天愁眉不展的官員聞訊,一個個高興地眉開眼笑、手舞足蹈。
獎罰分明,才能更激勵鬥誌,虞進一下子作了這麽大的貢獻,嘉靖也不能沒有表示。
事實上,他與大臣們商議好,鏡子和飾品的二成收益,撥入內庫供他使用,對作了貢獻的虞進表示嘉獎,也在情理之中。
要不然,以後誰還想給大明作貢獻?
“恭喜虞少爺,又要高升了。”青兒在一旁笑著說:“以你的功勞,說不定能連升幾級。”
“連升幾級?難吧?”
“別的不說,光是韃靼使者那次的功勞,你早就應該升了,這次又能大大緩解大明的財困,就是升得再高,朝臣也不會有異議。”
說罷,青兒又在補充道:“現在你是裕王府的人,又與趙禦史、成國公交好,這點臉麵誰都會給你的。”
虞進一臉淡然地說:“想得再多也沒用,現在聖旨來了,聽一下不就知了?”
對於嘉靖。虞進實在不抱什麽希望。
二人一邊走,一邊說,幸好有過接聖旨的經驗。不用虞進吩咐,下人早就鋪好了毯子、擺好香案。
很快。宣旨的太旨到了,確認正主,客套了幾句,虞進率虞宅一行人跪下接旨。
宣旨的老太監幹咳二聲,展開聖旨,開始大聲宣讀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司經局校書郎虞進,才思敏捷、忠君愛國。前有平韃靼使團護大明國威之功,後有獻方解朝廷財困之勞,在輔助裕王上不遺餘力,實賴股肱之任臣,棟國之棟梁,特授爾詹事府府丞,望爾戒驕戒躁,克忠報國守信全身。”
終於升官了。
正九品校書,一躍成為正六品府丞,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飛躍。這意味著自己可以綠袍換青袍,衣服上的補子,也可以由鵪鶉換成更有氣勢的鷺鷥。
哦。對了,好像月俸也翻了一番,由五石祿米變成十石。
原來的職務是校書,不過隻是一個幌子,實則是充當書僮陪準太子裕王讀書,現在升為詹事府府丞,職責則改為掌管詹事府的文書及庶務,不過虞進相信,自己的角色不會改變。
不過。就這樣完了?
前麵巧妙地地解決韃靼使團的危機,在裕王府任勞任怨。現在連製造玻璃的技術也捐給了朝廷,嘉靖就是給自己加了幾鬥俸祿就打發自己?
虞進撇撇嘴。
還不如賞田地、宅子劃算呢。要不,賞幾個美女也不錯。
就在虞進暗自腹誹,本以為聖旨要宣讀完,準備公式化磕頭謝恩時,沒想到那太監又大聲宣報起來:
“敕曰:德之在人,親者父母均也。故朝廷追錫之典並逮之,爾詹事府丞虞進之母林氏,孝敬勤儉,貞靜淑懿,茲特贈爾為安人,欽此。”
什麽,老娘也受封?
虞進一下子沒反應過來。
朝朝的外命婦分為九等:公曰某國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後稱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安人,也就是六品,和虞進平起平坐。
這也不能難理解,明朝推行孝義,要是虞進的官階比母親還大,那這命婦就封得有點不倫不類,還不如不封,這也是升完虞進的官,再敕封虞林氏的原因,考慮得極為周到。
不用說,這也是應虞進所求,嘉靖給予的保護。
別看是一個小小的命婦,但當中意義非同凡響,有了命婦的身份,虞林氏算是進入特權階級,別人要打她的主意,也得再三掂量;此外,虞進的父兄是因出海被殺,這算是虞家的汙點,也是虞進仕途上的一個障礙,但有了這個敕封,那就是朝廷肯定虞家,嘉靖親自為虞家洗白。
這樣一來,別人想拿這方麵做文章也做不成了。
你總不能說皇上錯了吧?
不知道老娘來了後,知道自己成了六品安人,會多麽高興。
昔日窮困時,別說衙差,就是小小的幫閑、裏正,虞林氏也是戰戰兢兢,生怕得罪那些人,現在可好,六品安人,就是縣太爺看到,也得恭恭敬敬地行禮。
勉強還過得去,有了這個敕封,虞進原來不平的心,總算平衡了一點。
想歸想,虞進連忙謝恩,完了還不忘給那宣旨的太監塞了一大錠銀子,連陪同宣旨的衛士,也收到一個大紅包。
等宣旨太監一行人走後,一眾手下、婢女紛紛上前恭喜,虞進也不吝嗇,宣布今晚加菜,本月的月錢加倍。
對這些下人來說,話再好也如現實真金白銀好,一時間更是馬屁如潮,高帽不斷。
等人散去後,青兒有些遺憾地說:“可惜。”
“可惜什麽?”
不知為什麽,這個青兒的嘴裏,一向沒什麽好話。
“要是你有功名,以你的功勞,就是封四望三,也不是問題,而你僅僅是個小得不能再小的秀才,這六品官,怕是到了盡頭,除非你有逆天的功勞出現。”青兒有些幸災樂禍地說。
科舉向天下學子開放,看似人人平等,但個中也有不少潛規則,如相貌太奇葩的,難入官場,就是入了也難晉升;無翰不閣等等,明朝的功名相當於後世的學曆,去找工作時,人家一個“學曆某某以上”,這比經驗什麽的更有殺傷力。
而虞進的功名,還停留在秀才。
虞進無所謂地說:“我這人很單純,做六品就滿足了。”
還單純呢,景王不知死得多不瞑目,而韃靼使團被戲弄得團團轉,現在的王金,估計也在離島愁白了頭吧。
這樣的人還單純?
青兒給虞進一個白眼,以示無視。
“王金....”虞進突然一臉不善的咀嚼著這個名字。(未完待續。)
簡而言之,用七個字概括:來自不往非禮也。
一個“來”,一個“往”,把人情世故演譯得淋漓盡致,例如張家進宅擺酒店,李家攜禮慶賀,到李家設喜宴時,張家也會上門恭喜,這就是禮尚往來,這一份人情世故,就是嘉靖也不能脫俗。
虞進進獻了兩項技術,相當於每年至少給大明朝貢獻幾十萬兩的收入,這對國庫一直空虛、經常要以物代餉的大明朝來說,極為重要,至少戶部那一票整天愁眉不展的官員聞訊,一個個高興地眉開眼笑、手舞足蹈。
獎罰分明,才能更激勵鬥誌,虞進一下子作了這麽大的貢獻,嘉靖也不能沒有表示。
事實上,他與大臣們商議好,鏡子和飾品的二成收益,撥入內庫供他使用,對作了貢獻的虞進表示嘉獎,也在情理之中。
要不然,以後誰還想給大明作貢獻?
“恭喜虞少爺,又要高升了。”青兒在一旁笑著說:“以你的功勞,說不定能連升幾級。”
“連升幾級?難吧?”
“別的不說,光是韃靼使者那次的功勞,你早就應該升了,這次又能大大緩解大明的財困,就是升得再高,朝臣也不會有異議。”
說罷,青兒又在補充道:“現在你是裕王府的人,又與趙禦史、成國公交好,這點臉麵誰都會給你的。”
虞進一臉淡然地說:“想得再多也沒用,現在聖旨來了,聽一下不就知了?”
對於嘉靖。虞進實在不抱什麽希望。
二人一邊走,一邊說,幸好有過接聖旨的經驗。不用虞進吩咐,下人早就鋪好了毯子、擺好香案。
很快。宣旨的太旨到了,確認正主,客套了幾句,虞進率虞宅一行人跪下接旨。
宣旨的老太監幹咳二聲,展開聖旨,開始大聲宣讀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司經局校書郎虞進,才思敏捷、忠君愛國。前有平韃靼使團護大明國威之功,後有獻方解朝廷財困之勞,在輔助裕王上不遺餘力,實賴股肱之任臣,棟國之棟梁,特授爾詹事府府丞,望爾戒驕戒躁,克忠報國守信全身。”
終於升官了。
正九品校書,一躍成為正六品府丞,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飛躍。這意味著自己可以綠袍換青袍,衣服上的補子,也可以由鵪鶉換成更有氣勢的鷺鷥。
哦。對了,好像月俸也翻了一番,由五石祿米變成十石。
原來的職務是校書,不過隻是一個幌子,實則是充當書僮陪準太子裕王讀書,現在升為詹事府府丞,職責則改為掌管詹事府的文書及庶務,不過虞進相信,自己的角色不會改變。
不過。就這樣完了?
前麵巧妙地地解決韃靼使團的危機,在裕王府任勞任怨。現在連製造玻璃的技術也捐給了朝廷,嘉靖就是給自己加了幾鬥俸祿就打發自己?
虞進撇撇嘴。
還不如賞田地、宅子劃算呢。要不,賞幾個美女也不錯。
就在虞進暗自腹誹,本以為聖旨要宣讀完,準備公式化磕頭謝恩時,沒想到那太監又大聲宣報起來:
“敕曰:德之在人,親者父母均也。故朝廷追錫之典並逮之,爾詹事府丞虞進之母林氏,孝敬勤儉,貞靜淑懿,茲特贈爾為安人,欽此。”
什麽,老娘也受封?
虞進一下子沒反應過來。
朝朝的外命婦分為九等:公曰某國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後稱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安人,也就是六品,和虞進平起平坐。
這也不能難理解,明朝推行孝義,要是虞進的官階比母親還大,那這命婦就封得有點不倫不類,還不如不封,這也是升完虞進的官,再敕封虞林氏的原因,考慮得極為周到。
不用說,這也是應虞進所求,嘉靖給予的保護。
別看是一個小小的命婦,但當中意義非同凡響,有了命婦的身份,虞林氏算是進入特權階級,別人要打她的主意,也得再三掂量;此外,虞進的父兄是因出海被殺,這算是虞家的汙點,也是虞進仕途上的一個障礙,但有了這個敕封,那就是朝廷肯定虞家,嘉靖親自為虞家洗白。
這樣一來,別人想拿這方麵做文章也做不成了。
你總不能說皇上錯了吧?
不知道老娘來了後,知道自己成了六品安人,會多麽高興。
昔日窮困時,別說衙差,就是小小的幫閑、裏正,虞林氏也是戰戰兢兢,生怕得罪那些人,現在可好,六品安人,就是縣太爺看到,也得恭恭敬敬地行禮。
勉強還過得去,有了這個敕封,虞進原來不平的心,總算平衡了一點。
想歸想,虞進連忙謝恩,完了還不忘給那宣旨的太監塞了一大錠銀子,連陪同宣旨的衛士,也收到一個大紅包。
等宣旨太監一行人走後,一眾手下、婢女紛紛上前恭喜,虞進也不吝嗇,宣布今晚加菜,本月的月錢加倍。
對這些下人來說,話再好也如現實真金白銀好,一時間更是馬屁如潮,高帽不斷。
等人散去後,青兒有些遺憾地說:“可惜。”
“可惜什麽?”
不知為什麽,這個青兒的嘴裏,一向沒什麽好話。
“要是你有功名,以你的功勞,就是封四望三,也不是問題,而你僅僅是個小得不能再小的秀才,這六品官,怕是到了盡頭,除非你有逆天的功勞出現。”青兒有些幸災樂禍地說。
科舉向天下學子開放,看似人人平等,但個中也有不少潛規則,如相貌太奇葩的,難入官場,就是入了也難晉升;無翰不閣等等,明朝的功名相當於後世的學曆,去找工作時,人家一個“學曆某某以上”,這比經驗什麽的更有殺傷力。
而虞進的功名,還停留在秀才。
虞進無所謂地說:“我這人很單純,做六品就滿足了。”
還單純呢,景王不知死得多不瞑目,而韃靼使團被戲弄得團團轉,現在的王金,估計也在離島愁白了頭吧。
這樣的人還單純?
青兒給虞進一個白眼,以示無視。
“王金....”虞進突然一臉不善的咀嚼著這個名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