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自永樂大帝遷都北京後,這裏就一直是明朝皇帝的居所,也是皇權的象征,天子守國門,這裏就是國門的中樞。
按照常規,皇帝應住在乾清殿,因宮女不堪嘉靖的暴行,發動壬寅宮變,差點勒死這位一心成仙的皇帝,從此以後,嘉靖便移駕西苑,在永壽宮住了下來,一邊處理國事,一邊煉製丹藥。
永壽,多討喜的宮殿名,估計這也是吸引的嘉靖的其中一個原因。
嘉靖最喜歡就是煉丹,不僅自己煉,還請道士、臣子幫自己煉,以至永壽宮內終日都是青煙嫋嫋,散發濃濃的藥香。
對於這股藥香,嘉靖倒是很滿意,認為多吸一些丹藥之氣,有利於延年益壽,可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股氣味,朱希忠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靖難大臣成國公朱能的玄孫,朱希忠無疑是幸運的,不用付出努力就可以成為高高在上的國公,朱能用自己的功勞蔭庇著自家一代又一代的子孫,這位在嘉靖十五年就順利襲爵的國公來說,此刻在暗自發笑。
世襲國公,曆代沐浴皇恩,享盡人間富貴,朱家與皇家可以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新老快要交替的重要時刻,出任聲名並不好的錦衣衛指揮使,朱希忠並沒有怨言,相反,這是一種信任。
自大禮儀之爭之後,嘉靖就不再喜歡上朝,整天躲在西苑修仙,縱觀嘉靖在位幾十年間,出了多少能臣啊,楊廷和、夏言、嚴嵩、徐階等,朋黨紛爭也鬥得不可開交,可是,皇權一直沒有旁落,嘉靖也一直扮演最高決策者的身份,除了他聰明之外,作為皇帝耳目的錦衣衛功不可沒。
嘉靖是聰明,體質也特殊,吃鉛吃了幾十年,那“仙師”陶仲文都吃掛了,他還精神十足繼續努力,可他體質再特別,也沒有千裏眼、順風耳的神通。
靠的,就是樁子遍布天下的錦衣衛。
讓朱希忠苦笑的原因,並不是接手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職位,而是自身的打扮。
堂堂成國公,錦衣衛指揮使,此刻頭戴道冠、身穿道袍,就像一個道士,眼觀鼻、鼻觀心地坐在永壽宮的耳房裏等候嘉靖的接見。
嘉靖什麽時候煉完丹,就什麽時候接見自己。
煉丹這事得看火候,誰也說不準什麽時候,響午就在這裏等候,現在已經是二更了,可是朱希和還得耐心地繼續等下去。
不僅朱希忠身穿道袍,宮內的太監、宮女還有衛士,也都是穿著道袍,讓人仿佛置身於道觀一般,說真的,朱希忠並不喜歡這套灰樸的道袍,可是他還是裝作很高興地穿上。
老首輔夏言,忠心愛國、能力超卓、待人以寬,是公認老好人,可他就是拒絕穿嘉靖送到他的道袍,還出言嘲笑皇帝,最後官職都讓嘉靖給擼了。
反正都是衣服,穿啥不是穿?
“成國公,皇上召見。”不知過了多久,一個老太監輕步走來,給朱希忠一個期待已久的迴答。
終於召見了,不容易啊。
現在現在天已經黑,雖說自己是皇上的親信,可是要想出宮,那得用吊籃了,宮門在天亮前是不開的。
“微臣參見皇上。”一看到嘉靖,朱希忠馬上恭恭敬敬地行禮。
嘉靖隨手一揮,有些懶洋洋地說:“免了,愛卿,你也餓了吧,來,一起用個便飯吧。”
“謝皇上隆恩。”
朱希忠應了一聲,連忙坐在嘉靖對麵,一個老太監送來碗筷,君臣二人就這樣吃了起來,反正朱希忠都有些習慣這樣的相處方式。
一心成仙的嘉靖沒千裏眼、順風耳的神通,也不能不吃人間煙火,飯還是要吃的,唯一不好的,就是嘉靖愛吃素食,吃得很清淡,這讓吃慣大魚大肉的朱希忠很不習慣,可是每次嘉靖請他吃飯,都欣然答應。
還要吃得很香。
給老朱家打工可不容易,不僅要能幹活,還要演技好。
“皇上的道行又益進了。”朱希忠一臉欽佩地說。
這句並不是恭維,現在是春季,北方的春夜還有點涼,可是嘉靖隻披著一件單薄的道袍,還把道袍解開,身體紅潤,還一點發汗的樣子,這讓朱希忠嘖嘖稱奇。
自己是練武之人,也沒這樣的體質。
嘉靖淡然一笑,隨口說道:“朕這點道行,還差遠了,愛卿這是謬讚。”
“不敢,不敢,皇上本是真命天子,不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所以比較的。”
“最近有什麽動靜?”這些恭維的話嘉靖聽多了,也不在意,一邊吃,一邊隨意問道。
錦衣衛每天都有情報送到嘉靖的禦案上,每當有大事發生時,朱希忠就會親自稟報,這也是一個接近皇上的機會,朱希忠主動求見,嘉靖不用問就知道有他決定不了的事發生。
朱希忠猶豫了一下,小聲地說:“微臣不知該說不該說?”
嘉靖的筷子停頓了一下,明顯有一些猶豫,最後還是沉聲說道:“是裕王還是景王?”
能讓朱希忠這樣吞吞吐吐的,也隻有兩位皇子的事,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以為皇上隻顧修道,兒子都不理,可朱希忠知道,自信從陶仲文二龍不相見到的理論,嘉靖就刻意疏自己的兒子,故意不立太子,就是害怕自己這條“真龍”傷了“潛龍”。
這也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以前根本不讓臣子提,現在卻主動提了出來,朱希忠心明似鏡:這是一個信號,皇上服老了,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如往日,對兒子也關注起來,無論怎麽樣,畢竟血濃於水。
朱希忠小心地稟報:“新任右春坊右渝德張居正,有意從民間征集學子,準備作裕王的陪讀,據說其用意是讓裕王多了解民間疾苦,開導裕王,據說準備以閑職進入裕王府,此舉得到徐首輔的首肯。”
“裕王的性子,有人督促一下也不錯,都挑了些什麽人?”嘉靖一邊吃著飯,一邊問道。
“迴皇上的話,據屬下得到的消息,戶部尚書高耀舉薦湖廣舉人錢明,內閣大臣嚴訥推薦南京賢士孫仕德,中議大夫胡應嘉舉薦淮安隱士楊雙智、左都禦史趙錦舉薦紹興秀才虞進,合計的四人作為備選。”
說罷,朱希忠有些不忿地說:“這些人好大膽,這樣大的事,竟然瞞著皇上。”
嘉靖冷哼一聲,一臉睿智地說:“要是想瞞,他們就不會這般明目張膽了,這樣大張旗鼓,反而是怕朕看不到他們的用苦良心,既是表忠心,也是在等朕的態度,都什麽年紀了,還做這一套。”
說到智商,嘉靖絕對是老朱家的優秀代表,還沒進宮就敢跟楊廷和抗爭,然後和全朝文武百官對著幹,硬是在大禮儀之爭中取勝,怠政幾十年,一直掌握著天下大勢,緊緊控製著朝廷,楊廷和、夏言、嚴嵩等人鬥來鬥去,最後還是被嘉靖玩弄於鼓掌中。
這點小把戲,哪裏瞞得過嘉靖?
“是,皇上的英明神武,慧眼如炬,這些把戲肯定瞞不住皇上的法眼。”
嘉靖突然想起什麽,有些好奇地問道:“剛才你說什麽,那虞進還是一個小小的秀才?他們竟想用一個小小秀才給裕書伴讀?”
天下才子,多如星鬥,誰都知裕王是儲君,竟然用一個秀才伴讀,這不是笑話嗎?
“沒錯,確是秀才,而年齡不足二十,不過此子風頭大盛,微臣就是在京城也聽到他的才名。”
“哦,有這事?”
朱希忠點點頭說:“沒錯,一首人如隻如初見,現在京城很多人都稱他為初見哥,此外,還作了一首長亭送別歌,這歌比詩影響更為深遠,不誇張地說,現在大江南北,送別時都唱他的那曲長亭送別,男女老幼都會唱,可以說膾炙人口。”
說罷,有意壓低聲音:“此人,已成了我錦衣衛的人。”
有這事?
嘉靖眼前一亮,一下子有了興致。
(國慶節到了,祝大夥國慶節快樂,玩的同時,不要忘記支持本書哦,拜謝!!!)
按照常規,皇帝應住在乾清殿,因宮女不堪嘉靖的暴行,發動壬寅宮變,差點勒死這位一心成仙的皇帝,從此以後,嘉靖便移駕西苑,在永壽宮住了下來,一邊處理國事,一邊煉製丹藥。
永壽,多討喜的宮殿名,估計這也是吸引的嘉靖的其中一個原因。
嘉靖最喜歡就是煉丹,不僅自己煉,還請道士、臣子幫自己煉,以至永壽宮內終日都是青煙嫋嫋,散發濃濃的藥香。
對於這股藥香,嘉靖倒是很滿意,認為多吸一些丹藥之氣,有利於延年益壽,可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股氣味,朱希忠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靖難大臣成國公朱能的玄孫,朱希忠無疑是幸運的,不用付出努力就可以成為高高在上的國公,朱能用自己的功勞蔭庇著自家一代又一代的子孫,這位在嘉靖十五年就順利襲爵的國公來說,此刻在暗自發笑。
世襲國公,曆代沐浴皇恩,享盡人間富貴,朱家與皇家可以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新老快要交替的重要時刻,出任聲名並不好的錦衣衛指揮使,朱希忠並沒有怨言,相反,這是一種信任。
自大禮儀之爭之後,嘉靖就不再喜歡上朝,整天躲在西苑修仙,縱觀嘉靖在位幾十年間,出了多少能臣啊,楊廷和、夏言、嚴嵩、徐階等,朋黨紛爭也鬥得不可開交,可是,皇權一直沒有旁落,嘉靖也一直扮演最高決策者的身份,除了他聰明之外,作為皇帝耳目的錦衣衛功不可沒。
嘉靖是聰明,體質也特殊,吃鉛吃了幾十年,那“仙師”陶仲文都吃掛了,他還精神十足繼續努力,可他體質再特別,也沒有千裏眼、順風耳的神通。
靠的,就是樁子遍布天下的錦衣衛。
讓朱希忠苦笑的原因,並不是接手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職位,而是自身的打扮。
堂堂成國公,錦衣衛指揮使,此刻頭戴道冠、身穿道袍,就像一個道士,眼觀鼻、鼻觀心地坐在永壽宮的耳房裏等候嘉靖的接見。
嘉靖什麽時候煉完丹,就什麽時候接見自己。
煉丹這事得看火候,誰也說不準什麽時候,響午就在這裏等候,現在已經是二更了,可是朱希和還得耐心地繼續等下去。
不僅朱希忠身穿道袍,宮內的太監、宮女還有衛士,也都是穿著道袍,讓人仿佛置身於道觀一般,說真的,朱希忠並不喜歡這套灰樸的道袍,可是他還是裝作很高興地穿上。
老首輔夏言,忠心愛國、能力超卓、待人以寬,是公認老好人,可他就是拒絕穿嘉靖送到他的道袍,還出言嘲笑皇帝,最後官職都讓嘉靖給擼了。
反正都是衣服,穿啥不是穿?
“成國公,皇上召見。”不知過了多久,一個老太監輕步走來,給朱希忠一個期待已久的迴答。
終於召見了,不容易啊。
現在現在天已經黑,雖說自己是皇上的親信,可是要想出宮,那得用吊籃了,宮門在天亮前是不開的。
“微臣參見皇上。”一看到嘉靖,朱希忠馬上恭恭敬敬地行禮。
嘉靖隨手一揮,有些懶洋洋地說:“免了,愛卿,你也餓了吧,來,一起用個便飯吧。”
“謝皇上隆恩。”
朱希忠應了一聲,連忙坐在嘉靖對麵,一個老太監送來碗筷,君臣二人就這樣吃了起來,反正朱希忠都有些習慣這樣的相處方式。
一心成仙的嘉靖沒千裏眼、順風耳的神通,也不能不吃人間煙火,飯還是要吃的,唯一不好的,就是嘉靖愛吃素食,吃得很清淡,這讓吃慣大魚大肉的朱希忠很不習慣,可是每次嘉靖請他吃飯,都欣然答應。
還要吃得很香。
給老朱家打工可不容易,不僅要能幹活,還要演技好。
“皇上的道行又益進了。”朱希忠一臉欽佩地說。
這句並不是恭維,現在是春季,北方的春夜還有點涼,可是嘉靖隻披著一件單薄的道袍,還把道袍解開,身體紅潤,還一點發汗的樣子,這讓朱希忠嘖嘖稱奇。
自己是練武之人,也沒這樣的體質。
嘉靖淡然一笑,隨口說道:“朕這點道行,還差遠了,愛卿這是謬讚。”
“不敢,不敢,皇上本是真命天子,不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所以比較的。”
“最近有什麽動靜?”這些恭維的話嘉靖聽多了,也不在意,一邊吃,一邊隨意問道。
錦衣衛每天都有情報送到嘉靖的禦案上,每當有大事發生時,朱希忠就會親自稟報,這也是一個接近皇上的機會,朱希忠主動求見,嘉靖不用問就知道有他決定不了的事發生。
朱希忠猶豫了一下,小聲地說:“微臣不知該說不該說?”
嘉靖的筷子停頓了一下,明顯有一些猶豫,最後還是沉聲說道:“是裕王還是景王?”
能讓朱希忠這樣吞吞吐吐的,也隻有兩位皇子的事,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以為皇上隻顧修道,兒子都不理,可朱希忠知道,自信從陶仲文二龍不相見到的理論,嘉靖就刻意疏自己的兒子,故意不立太子,就是害怕自己這條“真龍”傷了“潛龍”。
這也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以前根本不讓臣子提,現在卻主動提了出來,朱希忠心明似鏡:這是一個信號,皇上服老了,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如往日,對兒子也關注起來,無論怎麽樣,畢竟血濃於水。
朱希忠小心地稟報:“新任右春坊右渝德張居正,有意從民間征集學子,準備作裕王的陪讀,據說其用意是讓裕王多了解民間疾苦,開導裕王,據說準備以閑職進入裕王府,此舉得到徐首輔的首肯。”
“裕王的性子,有人督促一下也不錯,都挑了些什麽人?”嘉靖一邊吃著飯,一邊問道。
“迴皇上的話,據屬下得到的消息,戶部尚書高耀舉薦湖廣舉人錢明,內閣大臣嚴訥推薦南京賢士孫仕德,中議大夫胡應嘉舉薦淮安隱士楊雙智、左都禦史趙錦舉薦紹興秀才虞進,合計的四人作為備選。”
說罷,朱希忠有些不忿地說:“這些人好大膽,這樣大的事,竟然瞞著皇上。”
嘉靖冷哼一聲,一臉睿智地說:“要是想瞞,他們就不會這般明目張膽了,這樣大張旗鼓,反而是怕朕看不到他們的用苦良心,既是表忠心,也是在等朕的態度,都什麽年紀了,還做這一套。”
說到智商,嘉靖絕對是老朱家的優秀代表,還沒進宮就敢跟楊廷和抗爭,然後和全朝文武百官對著幹,硬是在大禮儀之爭中取勝,怠政幾十年,一直掌握著天下大勢,緊緊控製著朝廷,楊廷和、夏言、嚴嵩等人鬥來鬥去,最後還是被嘉靖玩弄於鼓掌中。
這點小把戲,哪裏瞞得過嘉靖?
“是,皇上的英明神武,慧眼如炬,這些把戲肯定瞞不住皇上的法眼。”
嘉靖突然想起什麽,有些好奇地問道:“剛才你說什麽,那虞進還是一個小小的秀才?他們竟想用一個小小秀才給裕書伴讀?”
天下才子,多如星鬥,誰都知裕王是儲君,竟然用一個秀才伴讀,這不是笑話嗎?
“沒錯,確是秀才,而年齡不足二十,不過此子風頭大盛,微臣就是在京城也聽到他的才名。”
“哦,有這事?”
朱希忠點點頭說:“沒錯,一首人如隻如初見,現在京城很多人都稱他為初見哥,此外,還作了一首長亭送別歌,這歌比詩影響更為深遠,不誇張地說,現在大江南北,送別時都唱他的那曲長亭送別,男女老幼都會唱,可以說膾炙人口。”
說罷,有意壓低聲音:“此人,已成了我錦衣衛的人。”
有這事?
嘉靖眼前一亮,一下子有了興致。
(國慶節到了,祝大夥國慶節快樂,玩的同時,不要忘記支持本書哦,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