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珠的畫法在那個時代自然是獨樹一幟,就連畫畫用的筆也開創了先河。
且不說康親王福晉在陪太後聊天的時候看著玉珠用那塊黑乎乎的東西摸來摸去心裏有多麽的不安,就說太後時不時的看向玉珠的眼裏都充滿了不解。要不是她老人家這麽多年下來早已經見慣了風風雨雨,奇奇怪怪,指不定這會兒就過來細細詢問了呢!
玉珠確實畫的很快,太後的樣貌早已經印在了她的腦海,這會兒正是下筆有如神助,不到一盞茶的功夫,玉珠就收起了那塊黑乎乎的炭塊。
看到玉珠完成了,倒是康親王福晉坐不住了,太後有些發笑,
“行了,玉珠,你快把那畫呈上來吧,要不然椿泰家的都沒心思陪哀家聊天了。”
康親王福晉聽到太後打趣,自然不會誠惶誠恐,隻是同樣打趣的迴到:“要臣妾說啊,太後隻怕是逼臣妾還要著急,畢竟那畫的可是您的仙貌呢!臣妾當然著急看啦!”
“慣是會說嘴。”太後笑罵了她,然後就接過玉珠遞上來的紙。
隻見紙上的人彎月眼,柳葉眉,瓊鼻瑤口鴨蛋臉。
太後的年紀是大了,眼角,臉頰已經有些下垂。也許太後並不是個愛笑的人,也許她也沒什麽機會去笑,所以魚尾紋隻是淡淡的,並不重。她本身就不是個爭強好勝的,可見慣了宮裏的你爭我奪,眼裏還有一絲絲的鋒利。
玉珠可沒有閑的把那些皺了褶了的都畫上,稍作刪減,其效果就是,,,
“這可真是,倒像我二十年前的樣子。”太後嘖嘖說道,愛不釋手的看著手裏的畫像。
這個時候沒相機沒電腦,更沒有真人素描。一個人要是長大了,子能憑著迴憶去想自己從前的樣子。
玉珠細心的去掉了那些歲月的痕跡,隻保留了氣質和風霜。再加上一點自己的想象,就構成了這幅大清獨一無二的作品。
康親王福晉也有些驚歎了,玉珠這馬屁拍的可夠響的啊!讓她都有些刮目相看。不過這畫確實畫的活靈活現的,和自己記憶力二十年前的太後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玉珠,你這個謝禮哀家很喜歡,不過,你這用來作畫的東西是什麽?還有,這畫為什麽看上去很不一樣呢!”
“迴太後,奴婢作畫用的是碳。這是奴婢在畫那些首飾的時候,因為用毛筆無法勾勒出細小的地方,偶然間發現這碳能在紙上留下顏色,就削成了順手的形狀。至於這畫,奴婢稱之為素描,因為沒有上色,所以畫起來簡單快捷,”
玉珠沒說,她自從穿越之後,看到的女性人物畫像簡直分不出來哪個是哪個,感覺都是一張橢圓臉,也不知道是這裏的人化妝的問題,還是畫畫的問題。
太後拿起鏡子照了照,又看了看手裏的畫,滿意的不得了,聽了玉珠的解釋扭頭就對康親王說道:“你看看,這倒好,為了畫她那首飾,倒叫她琢磨出一種畫法來,素描,名字起的也不錯,椿泰家的,你什麽時候再帶她進宮來,哀家也讓她見見皇帝,好給皇帝也畫上一副,想來他也能喜歡的。”
太後在那美滋滋的說著,玉珠卻心裏發苦。自己這是造的什麽孽啊,一句話招來了三個阿哥,再一句話,得罪了德妃和十四阿哥。今天進宮,又是跪,又是磕頭,又是聽訓看人臉色。好不容易給太後哄高興了,結果居然又捅到皇上那裏去了。玉珠心裏流淚,自己這是什麽命啊!
“好,好,好,你畫的很合哀家的心意,哀家要賞你。。。”太後心裏高興,而宮裏的人表達高興的方式就是賞,(甚至有的時候不高興也要賞,汗!!!)隻不過事出突然,這賞什麽好呢!
其實她身邊的東西倒是多的是,隻是她認為玉珠的畫是她費勁了心思弄出來的,所以不好意思隨便打賞,加上自己又確實很喜歡,
康親王福晉看太後皺起了眉頭,連忙說道:“太後,您看這樣好不好!玉珠的額娘正想給她尋個教養嬤嬤,臣妾覺得若是太後能夠給玉珠選一個好的,那自然是給了她天大的賞賜了。”
太後想了想,事情倒是可為,而且也全了自己的心意,隻是這人選。。。太後掃了一眼自己的嬤嬤,這都是跟了自己有年頭的人了,若送出去,也舍不得,
被看到的人紛紛低下了腦袋,誰願意從侍候太後的奴婢變成侍候奴婢的奴婢,就算是個官家小姐,那也是愛新覺羅家的奴婢,更何況宰相府裏的管事都是三品官呢!更何況自己這些人都是太後跟前的了。
太後半晌沒說話,讓玉珠心裏猶豫,自己是不是應該上前拒絕的侍候,突然說道:“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想起了一個人,”
太後對站在自己身後的人說道“去傳素琴來。”
康親王福晉一時沒反應過來太後說的是誰,玉珠就更不知道了,顯然太後叫的是閨名。
不過一會兒,太後的嬤嬤就迴來了,身後還跟著一個四十來歲的婦人。
康親王福晉看了看,還是沒認出來,要說她雖然不住在這宮裏,但是因為她阿瑪還有丈夫的關係,她倒是常來的,可這人,好麵生啊!
太後笑了笑,指著那個人說道:“你不認識吧!這是素琴嬤嬤,當年孝懿仁皇後的陪嫁。哎,皇後去了,她也不想出宮,所以就來了我這裏。隻是這些年,就在廟堂裏給先皇後抄抄經書,給哀家祈福,一轉眼就十來年了,這可是先皇後用的趁手的,到哀家這裏來也是因為他們主仆情深,她不想出宮。隻是哀家可憐她這麽多年,又是個忠心能幹的,想來能跟了你也好,也免得就讓她一個人這麽伶仃下去。”
太後唏噓不已,康熙克後是有名的,雖然這沒什麽科學依據,可他的第三任皇後也就是這個孝懿仁皇後居然隻當了一天的皇後就去了,不禁讓人不聯想都不行。
玉珠也站在那裏看著這個好像心都已經死了的人,即使麵對太後,也沒有一絲的諂媚之色,隻是平平靜靜的見了禮,平平靜靜的道了安。
就這樣,玉珠高高興興的謝了太後的賞賜,賞賜了一個以後管理自己的人。
太後要用午膳了,玉珠自然是沒有資格和太後同食,康親王福晉也因為身兼護送玉珠迴府的職務向太後告辭,臨走前,這位心情不錯的太後還邀請玉珠再次光臨。
玉珠一人出門,兩人迴府,早在家等的望穿秋水的錢氏看到玉珠完好無損的迴來也鬆了口氣,沒來得及問玉珠詳細的過程,就先安排她用午膳了,康親王福晉也留了下來,給錢氏講了個來龍去脈。聽的她也是一喜一憂的,完全不知道到底怎樣是好了。
至於這個素琴嬤嬤,錢氏倒是舉雙手雙腳的歡迎,這種宮裏的嬤嬤,都是從宮女開始做,一直熬啊熬啊的,到了年歲沒出宮,留下了之後又熬啊熬啊,這輩子還能有機會出宮的可能也隻有手指頭數的過來的幾個。
看著麵前的這個稀罕物品,錢氏真是不得不努力保持麵部的嚴肅。她是真的高興,雖然眼前的人身份上隻是個奴婢,太後寬厚,這賣身契也到了自己的手裏,可,看看眼前之人通身的氣派,簡直比自己這個做夫人的還要處變不驚。
蘭嬤嬤跟著康親王福晉走了,留下來個素琴嬤嬤。
要說這名字也夠奇怪的,很少有奴婢是被主子換做閨名的,這也算是主子的一種厚愛了。
“素琴嬤嬤,”錢氏眯著眼睛說道。“你的賣身契我就不留下了。太後能把你賞賜給我們府,也是我們府裏的幸事。可,若是你想離開的話,我們府裏也不會阻撓,你若是還有什麽親人朋友的,也可以去投靠,”
錢氏伸手就將賣身契遞給了素琴嬤嬤。
饒是她心如止水,也不禁被錢氏的舉動弄了個愣神,自己是來這裏做她姑娘的教養嬤嬤的,怎麽什麽都還沒做,就讓自己走呢!看著也不像對自己不滿意的樣子啊!猶豫的她也不知道是接好還是不接好。
錢氏看她的樣子很滿意,“我的意思是,你若想留下,那自然就要好好教導我們玉珠,可你若是想走,我們也不強求,這賣身契你自己收下,毀了也可以,也算是府裏給你的一個保障。你也不用急著做決定,什麽時候想好了,什麽時候來告訴我一聲。”
錢氏一連串的說完,很高興能打破素琴嬤嬤臉上的平靜,伸手叫來英兒:“你帶著素琴嬤嬤去玉珠的偏房住下,告訴他們,要恭敬些。誰也不許欺生,要是叫我發現了,必然嚴懲。”
“是。”
於是英兒出去了,素琴嬤嬤也雲裏霧裏的走了。
玉珠邊吃著點心溜縫,邊看她娘在短短幾分鍾裏做了好幾件大事。心裏佩服的很。這招欲擒故縱用的真是爐火純青啊!
且不說康親王福晉在陪太後聊天的時候看著玉珠用那塊黑乎乎的東西摸來摸去心裏有多麽的不安,就說太後時不時的看向玉珠的眼裏都充滿了不解。要不是她老人家這麽多年下來早已經見慣了風風雨雨,奇奇怪怪,指不定這會兒就過來細細詢問了呢!
玉珠確實畫的很快,太後的樣貌早已經印在了她的腦海,這會兒正是下筆有如神助,不到一盞茶的功夫,玉珠就收起了那塊黑乎乎的炭塊。
看到玉珠完成了,倒是康親王福晉坐不住了,太後有些發笑,
“行了,玉珠,你快把那畫呈上來吧,要不然椿泰家的都沒心思陪哀家聊天了。”
康親王福晉聽到太後打趣,自然不會誠惶誠恐,隻是同樣打趣的迴到:“要臣妾說啊,太後隻怕是逼臣妾還要著急,畢竟那畫的可是您的仙貌呢!臣妾當然著急看啦!”
“慣是會說嘴。”太後笑罵了她,然後就接過玉珠遞上來的紙。
隻見紙上的人彎月眼,柳葉眉,瓊鼻瑤口鴨蛋臉。
太後的年紀是大了,眼角,臉頰已經有些下垂。也許太後並不是個愛笑的人,也許她也沒什麽機會去笑,所以魚尾紋隻是淡淡的,並不重。她本身就不是個爭強好勝的,可見慣了宮裏的你爭我奪,眼裏還有一絲絲的鋒利。
玉珠可沒有閑的把那些皺了褶了的都畫上,稍作刪減,其效果就是,,,
“這可真是,倒像我二十年前的樣子。”太後嘖嘖說道,愛不釋手的看著手裏的畫像。
這個時候沒相機沒電腦,更沒有真人素描。一個人要是長大了,子能憑著迴憶去想自己從前的樣子。
玉珠細心的去掉了那些歲月的痕跡,隻保留了氣質和風霜。再加上一點自己的想象,就構成了這幅大清獨一無二的作品。
康親王福晉也有些驚歎了,玉珠這馬屁拍的可夠響的啊!讓她都有些刮目相看。不過這畫確實畫的活靈活現的,和自己記憶力二十年前的太後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玉珠,你這個謝禮哀家很喜歡,不過,你這用來作畫的東西是什麽?還有,這畫為什麽看上去很不一樣呢!”
“迴太後,奴婢作畫用的是碳。這是奴婢在畫那些首飾的時候,因為用毛筆無法勾勒出細小的地方,偶然間發現這碳能在紙上留下顏色,就削成了順手的形狀。至於這畫,奴婢稱之為素描,因為沒有上色,所以畫起來簡單快捷,”
玉珠沒說,她自從穿越之後,看到的女性人物畫像簡直分不出來哪個是哪個,感覺都是一張橢圓臉,也不知道是這裏的人化妝的問題,還是畫畫的問題。
太後拿起鏡子照了照,又看了看手裏的畫,滿意的不得了,聽了玉珠的解釋扭頭就對康親王說道:“你看看,這倒好,為了畫她那首飾,倒叫她琢磨出一種畫法來,素描,名字起的也不錯,椿泰家的,你什麽時候再帶她進宮來,哀家也讓她見見皇帝,好給皇帝也畫上一副,想來他也能喜歡的。”
太後在那美滋滋的說著,玉珠卻心裏發苦。自己這是造的什麽孽啊,一句話招來了三個阿哥,再一句話,得罪了德妃和十四阿哥。今天進宮,又是跪,又是磕頭,又是聽訓看人臉色。好不容易給太後哄高興了,結果居然又捅到皇上那裏去了。玉珠心裏流淚,自己這是什麽命啊!
“好,好,好,你畫的很合哀家的心意,哀家要賞你。。。”太後心裏高興,而宮裏的人表達高興的方式就是賞,(甚至有的時候不高興也要賞,汗!!!)隻不過事出突然,這賞什麽好呢!
其實她身邊的東西倒是多的是,隻是她認為玉珠的畫是她費勁了心思弄出來的,所以不好意思隨便打賞,加上自己又確實很喜歡,
康親王福晉看太後皺起了眉頭,連忙說道:“太後,您看這樣好不好!玉珠的額娘正想給她尋個教養嬤嬤,臣妾覺得若是太後能夠給玉珠選一個好的,那自然是給了她天大的賞賜了。”
太後想了想,事情倒是可為,而且也全了自己的心意,隻是這人選。。。太後掃了一眼自己的嬤嬤,這都是跟了自己有年頭的人了,若送出去,也舍不得,
被看到的人紛紛低下了腦袋,誰願意從侍候太後的奴婢變成侍候奴婢的奴婢,就算是個官家小姐,那也是愛新覺羅家的奴婢,更何況宰相府裏的管事都是三品官呢!更何況自己這些人都是太後跟前的了。
太後半晌沒說話,讓玉珠心裏猶豫,自己是不是應該上前拒絕的侍候,突然說道:“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想起了一個人,”
太後對站在自己身後的人說道“去傳素琴來。”
康親王福晉一時沒反應過來太後說的是誰,玉珠就更不知道了,顯然太後叫的是閨名。
不過一會兒,太後的嬤嬤就迴來了,身後還跟著一個四十來歲的婦人。
康親王福晉看了看,還是沒認出來,要說她雖然不住在這宮裏,但是因為她阿瑪還有丈夫的關係,她倒是常來的,可這人,好麵生啊!
太後笑了笑,指著那個人說道:“你不認識吧!這是素琴嬤嬤,當年孝懿仁皇後的陪嫁。哎,皇後去了,她也不想出宮,所以就來了我這裏。隻是這些年,就在廟堂裏給先皇後抄抄經書,給哀家祈福,一轉眼就十來年了,這可是先皇後用的趁手的,到哀家這裏來也是因為他們主仆情深,她不想出宮。隻是哀家可憐她這麽多年,又是個忠心能幹的,想來能跟了你也好,也免得就讓她一個人這麽伶仃下去。”
太後唏噓不已,康熙克後是有名的,雖然這沒什麽科學依據,可他的第三任皇後也就是這個孝懿仁皇後居然隻當了一天的皇後就去了,不禁讓人不聯想都不行。
玉珠也站在那裏看著這個好像心都已經死了的人,即使麵對太後,也沒有一絲的諂媚之色,隻是平平靜靜的見了禮,平平靜靜的道了安。
就這樣,玉珠高高興興的謝了太後的賞賜,賞賜了一個以後管理自己的人。
太後要用午膳了,玉珠自然是沒有資格和太後同食,康親王福晉也因為身兼護送玉珠迴府的職務向太後告辭,臨走前,這位心情不錯的太後還邀請玉珠再次光臨。
玉珠一人出門,兩人迴府,早在家等的望穿秋水的錢氏看到玉珠完好無損的迴來也鬆了口氣,沒來得及問玉珠詳細的過程,就先安排她用午膳了,康親王福晉也留了下來,給錢氏講了個來龍去脈。聽的她也是一喜一憂的,完全不知道到底怎樣是好了。
至於這個素琴嬤嬤,錢氏倒是舉雙手雙腳的歡迎,這種宮裏的嬤嬤,都是從宮女開始做,一直熬啊熬啊的,到了年歲沒出宮,留下了之後又熬啊熬啊,這輩子還能有機會出宮的可能也隻有手指頭數的過來的幾個。
看著麵前的這個稀罕物品,錢氏真是不得不努力保持麵部的嚴肅。她是真的高興,雖然眼前的人身份上隻是個奴婢,太後寬厚,這賣身契也到了自己的手裏,可,看看眼前之人通身的氣派,簡直比自己這個做夫人的還要處變不驚。
蘭嬤嬤跟著康親王福晉走了,留下來個素琴嬤嬤。
要說這名字也夠奇怪的,很少有奴婢是被主子換做閨名的,這也算是主子的一種厚愛了。
“素琴嬤嬤,”錢氏眯著眼睛說道。“你的賣身契我就不留下了。太後能把你賞賜給我們府,也是我們府裏的幸事。可,若是你想離開的話,我們府裏也不會阻撓,你若是還有什麽親人朋友的,也可以去投靠,”
錢氏伸手就將賣身契遞給了素琴嬤嬤。
饒是她心如止水,也不禁被錢氏的舉動弄了個愣神,自己是來這裏做她姑娘的教養嬤嬤的,怎麽什麽都還沒做,就讓自己走呢!看著也不像對自己不滿意的樣子啊!猶豫的她也不知道是接好還是不接好。
錢氏看她的樣子很滿意,“我的意思是,你若想留下,那自然就要好好教導我們玉珠,可你若是想走,我們也不強求,這賣身契你自己收下,毀了也可以,也算是府裏給你的一個保障。你也不用急著做決定,什麽時候想好了,什麽時候來告訴我一聲。”
錢氏一連串的說完,很高興能打破素琴嬤嬤臉上的平靜,伸手叫來英兒:“你帶著素琴嬤嬤去玉珠的偏房住下,告訴他們,要恭敬些。誰也不許欺生,要是叫我發現了,必然嚴懲。”
“是。”
於是英兒出去了,素琴嬤嬤也雲裏霧裏的走了。
玉珠邊吃著點心溜縫,邊看她娘在短短幾分鍾裏做了好幾件大事。心裏佩服的很。這招欲擒故縱用的真是爐火純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