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珠心裏暗喜,她沒想到十四是這麽一個喜怒於色的人,就算他今年的年齡實際上隻有十二歲,可能是德妃把他保護的太好了,完全不像心思能拐二十道彎的皇室中人。


    玉珠腦子裏浮現出十四像德妃告狀的樣子,無非也就是為了出一口氣,這要是在現代,自己早就迴嘴了,至少這事也是十四先引起的,可看那些人選擇性失憶的摸樣,玉珠也隻能自認倒黴了。


    玉珠的額頭緊挨著自己的手指,屋子裏一時無人說話,隻有桌上的鑾金香爐傳來的香味飄到了眾人的鼻子裏。


    德妃對這個十四還真不是一定點的縱容,太後說的話她都能無視之並反駁迴去,可他兒子一說話,她就沒聲音了。


    當然對玉珠來說,巴不得她一直不說話呢!


    玉珠認錯態度良好,又有太後做中間人,倒讓想了無數法子要折磨報複的十四像喉嚨裏卡了個雞蛋一樣,吞不下也出不來。


    太後看這個慶幸,不滑蓋不忙地挑了一點梅花膏抹在額上,說道:“老十四,人家姑娘也給你道歉了,頭也磕了,怎麽,你還要不依不饒嗎?是不是應該就此打住了?”


    胤禎正愁不知道該怎麽辦好,他但凡閱曆豐富點,也不至於給自己弄到這種尷尬的境地,也隻能順坡下驢,反正自己的麵子也找了迴來,以後想什麽時候收拾她再找理由就是了。


    “是,太後,胤禎謹遵懿旨。”


    德妃還想說什麽,叫太後一個眼神壓了下去,


    太後衝胤禎點點頭,:“你也是個懂事的,德妃,老十四的功課你要上心才是,這樣老十四才可以盡早的為皇上分憂。”


    這話德妃愛聽著呢!臉馬上就鬆了下來:“是太後,臣妾不敢讓給胤禎鬆懈一點,就希望能夠早一日進差,為皇上和大清盡心呢!”


    顯然和十四光輝的前程比起來,地上那個跪了半天的小女孩對德妃來說什麽也不是。


    太後一揮手,也不想再聽德妃誇她那個兒子,“你跪安吧!”


    德妃走了,一起走的還有十四,臨走前還衝著玉珠洋洋一笑。弄的玉珠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太後低下目光,對依舊趴在地上的玉珠說道:“玉珠,你起來吧,要記得以後不可無狀,不可莽撞,咱們滿人家的姑娘雖說不像漢族女子那樣禮儀繁多,可該守的規矩還是要守的,你可要記住了。”


    玉珠有些哀怨,難道太後平日裏這麽愛訓人嗎?此時的她對自己當初的行為真的是後悔不及,這引出來多少麻煩啊!當時要是忍一下,,,


    可惜時光不能倒流,所以玉珠也隻好老老實實的給太後磕頭,:“奴婢謹遵懿旨,一定用心改正,不辜負太後的教導。”


    “嗬嗬,這時候倒規矩了,不過這不是懿旨,你要是有心的話,我也就沒白說這些話。”


    “奴婢不敢,奴婢已經知錯了,萬萬不敢再如此,能得到太後的教導是奴婢的福氣,就算太後說不是懿旨,奴婢也必會每天溫習上三五遍,太後這些話都是為了玉珠好的,玉珠感激在心,不知道怎麽才能報答太後的恩典,奴婢給太後磕頭了。”


    玉珠想到前世裏的電視劇都是這麽三個步驟,先是不敢,然後誇上幾句,最後磕頭。看著太後滿意的樣子,果然,電視劇也不白看,至少再拍馬屁上已經有型有款了。


    哎,自己當初得知要進宮就應該準備一套跪的容易,這好不容易站了起來,馬上就又跪下去了,想來小燕子當時也是被逼無奈吧,見了這個要跪,見了那個也要跪,對了要跪,錯了也要跪,感恩要跪,受罰也要跪,真是不容易啊!


    “好啦,你也不用拘謹,今天找你來就是哀家想看看,這個叫康親王福晉誇了又誇的人長什麽樣。”


    太後看了眼身邊的嬤嬤,那嬤嬤立即上來給玉珠扶了起來。


    玉珠一聽這話,連忙衝向康親王福晉,深蹲萬福:“謝福晉誇獎,奴婢慚愧。”


    玉珠現在對如何迴話已經有了深刻的感想。這裏的人要是誇你,你要說自己不夠好,要是貶你的話,運氣好的還有個辯解的機會,運氣不好,估計這輩子也就差不多了。


    “玉珠,你還沒感謝太後幫你解圍呢!”康親王福晉給玉珠飛了個眼神。


    “就你多話。”下場就是太後的白眼一枚。


    康親王福晉有些著急玉珠的不識趣,這點小事哪裏就要勞煩到太後來解決了,就算德妃來見太後,難道太後就一定要見她嗎?要不是自己在太後這裏說了一籮筐的好話,隻怕玉珠今天去的就是德妃的宮裏了。


    玉珠也不是個笨的,隻是平日裏這些事接觸的太少,加上剛才一直都緊繃著一根弦,沒有放下心來思考,聽到康親王福晉這麽一說,玉珠也懵懵懂懂的明白了點,隻得再次跪下,說道


    “太後對奴婢的恩德,奴婢無以為報,奴婢琴棋書都不怎麽精通,唯有畫畫算是長項,不知道太後可否允許奴婢為您畫上一副肖像,讓奴婢也可以為您進進孝心。”


    “呦,看樣子挺有自信的,我也見過你給德妃的首飾圖,畫的確實不錯,隻是你畫過人嗎?”太後有些興致了,


    “迴太後,奴婢不敢隱瞞,奴婢從沒有畫過人,”


    康親王福晉簡直恨不得上去給玉珠個腦瓜崩好叫她開竅,她麵前的人可是當朝太後,說自己丹青好也就罷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她又沒畫過人,這頭一次就畫太後,畫好了自然皆大歡喜,這要是畫不好,小命都得搭進去,自己這事是不是做的太急了,隻想著幫她躲過德妃的手段,卻忘了玉珠隻有時間學了規矩,卻沒接觸過宮裏的這些彎彎繞繞。不過她也是太大膽了,怎麽會提出來這種報恩的方式呢!


    “那你可要筆墨,可還需要別的什麽,我讓奴才給你拿來,”太後挑著眉說道


    宮中的事物現在都是由佟貴妃在掌管。太後每天除了接受嬪妃的請安,也是自己找樂子打發時間。


    “奴婢隻需要宣紙一張。”玉珠既然進宮,就做好了會畫畫的準備,自己說起來也唯有首飾圖能拿得出去,想著太後萬一心血來潮,叫自己現場作畫,自己也能有所準備,誰想著,現在確實用上了。


    太後示意嬤嬤在案子上鋪好宣紙,就示意玉珠可以開始了。


    玉珠不敢讓太後一個姿勢保持太長的時間,所以就對她說道:“太後,奴婢的畫法是很快的,您可以隨意行動,隻要讓奴婢能看到您的麵貌就可以。”


    聽得這話,兩人都好奇了,要知道,在清朝,畫畫可是要經過磨墨,輪廓,潤色,上色,修改幾個步驟的,每次宮廷畫師給太後作畫的時候都會讓她坐上一個時辰,讓太後對這自畫像是又愛又怕。


    玉珠也不多說,從懷裏掏出了一根約有手指粗的黑色的短棍。


    她早就想好了,要是自己和宮裏太後每日見的自畫像畫成一樣的,那還有什麽意思。所以這次她要畫的是素描。


    她不知道那個時候素描有沒有從西方傳過來,要知道康熙可是有好幾個外國臣子的。不過想來他們也不會就拿張素描交差,怎麽的也得是油畫。


    玉珠眼起手落,刷刷刷的畫開了。像她這樣研究人五官習慣了的,看人不會單純的去看好看還是賴看,而是去尋找別人五官之間的特點和聯係。特點記住了,也就不用一直盯著模特才能作畫了。


    就像這位蒙古的太後,五官深刻,雖然和漢人一樣把眉毛勾勒的細細的,可是顏色就要偏深一些,


    玉珠邊想邊畫,不一會兒紙上的人就躍然而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朝舊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姑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姑娘並收藏清朝舊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