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走出去之後,帳子裏又安靜了許多,隻聽見小太監打扇的聲音。李德全悄聲走了進來,恭敬的在康熙身邊站好,手裏小心的磨著墨。


    康熙收斂了眼裏的精光,一手托腰,一手放在下顎上,低頭深思。


    老四的這個提議大有可為。康熙眯起了眼睛。隻是,嗬,沒寫奏折?怕是要朕來施恩吧。淩柱和老四倒是有心了。


    至於細節還需要等迴京後著禮部和禁衛軍仔細推敲,恩,,,這個事還是得交給老四去負責,他還是能讓朕放心的。如果這次辦的妥當,那麽依朕看......不過,隻怕還是有人要反對的,到時候......


    康熙嘴角微微上翹。一旁的李德全看康熙的心情甚好,緊繃的身子也稍稍放鬆下來,心說:“皇上這可是難得的在見了太子之後還這麽心平氣和的。”李德全暗暗稱奇,都說天家無父子,可咱們萬歲爺卻對太子充滿了慈父之心。嫡子,嫡子,到底是不一樣的。


    “李德全。”康熙迴身麵向李德全,眼睛看著案子上的奏折一手伸出兩指,語速略快地說道:“給朕傳淩柱。”


    “喳。”李德全走到大帳外,伸手叫來個正在當值的小太監,把康熙的旨意傳達下去之後就站在帳外等候。


    淩柱正在自己的帳子裏處理公務,接到旨意後,連衣衫都顧不得整理。連忙趕來。衝著侯在帳外的李德全笑笑,然後就伸手擦掉額頭上的汗珠,這一身官服,左一層有一層,動起來還真是讓人揮汗如雨啊!


    “淩柱大人,皇上有旨,您來了就可以進去了。”李德全伸出一隻手,讓淩柱先行,自己跟在後麵進去了。


    淩柱頭一次單獨麵見皇帝,心裏難免緊張,深深吸了一口氣,走進大帳,不敢抬頭,說道:“奴才淩柱,恭請皇上聖安。”


    然後端正姿勢,左腿向前邁步。右腿全跪,左腿跟著也跪下,右腿隨即起來,左腿也起來,恢複立正的姿勢。一連串的動作節奏均衡,不慌忙,不拖拉,不卑微,不焦躁。看的康熙也暗暗點頭,看樣子這個淩柱還是個有擔當的。


    “賜坐。”康熙抬手說道。


    李德全連忙親自拿過來一個墩子,放在淩柱身後。


    淩柱衝著李德全點了點頭,衝著康熙欠身感謝,:“奴才謝皇上體恤。”然後坐下。屁股不敢坐實,隻是稍稍的搭在邊緣上。挺直身子,等著皇上發話。


    “淩柱,給朕講講,對開放大閱,你是怎麽想的。”康熙好似漫不經心,又好似暗藏玄機,也不看向淩柱,說道。


    淩柱心知,這是四阿哥把自己的想法告知給皇上,不敢怠慢,連忙起身,上前一步,上身微屈盯著自己的腳麵說道:“迴皇上,奴才以為,大清的將士每日辛苦訓練,就是為了保家衛國,開疆辟土。奴才一路隨萬歲爺走來,見識了咱們大清將士的勇猛,體會著那不是戰場,卻依然肅殺慘烈的氣氛。讓奴才熱血沸騰,恨不得能夠成為他們的一員。奴才深深的為大清有著那樣的將士而驕傲。”


    淩柱很是激動,微微抬了下眼皮,看康熙沒什麽不滿就繼續說道:“奴才便想著,若是讓百姓看到這樣的場麵,可以讓大清的子民安心於強大的力量,可以讓未歸心的前明子民升起臣服之心。若是讓蒙古王公和外邦使者看到,則他們可以深深的體會到皇上的威儀,使其懾服,不敢異動。”


    “而且,”淩柱說道這裏,停頓了一下,“皇上此次的閱兵,實是為即將到來的攻打格爾丹做準備。把這些精兵強將調集在一起,沒有選入大閱的將士也可以前來觀看,奴才相信,那個場麵,一定可以起到壯我聲威,鼓舞人心的作用。到時候,這些為皇上作戰的勇士,必然會奮勇爭先,以一當百。”


    淩柱說完,靜候在那裏。一動也不動。


    康熙想著那個畫麵,他想的比較遠,或許所處的位置不同,康熙想的還有李唐盛世,萬邦來朝。


    心裏激動,麵上卻不顯,語音緩和的對淩柱說道:“朕曉得了,你的想法很不錯,朕......”


    淩柱這時連忙低頭接到:“奴才是受到萬歲爺的啟發,不敢居功。”


    康熙覺得淩柱這人挺有意思,而且,這件事確實是自己下旨比較好。既然這樣,明著不能賞,那麽:“淩柱此次隨行,甚得朕心,賜一品子爵爵位,賞黃金百兩。”


    “奴才惶恐,謝皇上厚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淩柱跪地叩謝皇恩。


    “平身吧,忠臣自是要厚待的。”康熙看著眼前的淩柱說道。


    “好了,你跪安吧!”


    “喳。”淩柱再次跪地,然後倒退著走了出去。


    除了太子和四阿哥,沒人知道淩柱因何獲得爵位,更沒人知道,從此,淩柱的一生都將被改變。


    “夫人,夫人。”一個小丫鬟快步跑進了錢氏的屋子裏。


    錢氏皺眉,英兒看到後,連忙說到:“這是怎麽了,一點規矩都沒有,在府裏大唿小叫什麽。”


    小丫鬟跑的上氣不接下氣,扶著胸口吞咽這口水,結結巴巴的說道:“夫人,那個,那個,老,老爺迴來了。”


    錢氏一愣,接著就難掩喜悅的抓著小丫鬟說道:“真的,消息可屬實?”


    小丫鬟使勁點頭:“夫人,是李管家叫我來通知您的,說看到老爺隨著皇上的車架迴京了。讓您趕緊準備下。”


    錢氏心裏歡喜,嘴上卻抱怨道:“真是的,這麽長時間,也不知道往家裏捎個信。就連迴來也不提前通知一聲。”


    “英兒,你去給玉珠帶來,告訴她阿瑪迴來了,讓董氏給她好好打扮一下。”錢氏連忙安排起來,隻覺得一時間所有的事情都湧了上來。


    “翠兒,你去後廚,告訴他們今天加菜,給老爺接風,多做點老爺喜歡吃的。然後再叫他們燒多點熱水,候著,等老爺迴來了,給他解解乏。”


    “是,夫人。”兩個大丫鬟領命,下去了。


    錢氏自言自語的說道:“怎麽迴來的這麽突然,而且不是說要去兩個月嗎?這還沒到呢!”


    錢氏哪裏知道,正是淩柱的那個主意,讓康熙下了旨,各部門加快處理好所有政務,然後提前迴京了。


    錢氏有些坐不住,走來走去的,“環兒,你去告訴李管家,讓他看看老爺到哪裏了,大概還要多長時間能迴來。”


    錢氏說完,也不理小丫頭,兀自坐在梳妝台前打量著自己,頭發梳的太簡單了,好像妝也有些太淡了。衣服,衣服太素了,錢氏看著自己,隻覺得哪裏都不滿意。


    玉珠進來的時候,就看到錢氏在那裏左比劃,右比劃的,心裏覺得好笑,撲哧一樂。


    錢氏也覺得自己有些過了,正有些不好意思,就聽玉珠說道:“額娘,最好看了,什麽樣子都好看。”


    錢氏聽言,眼睛都眯起來了,也沒了剛才的緊張感,給玉珠抱在膝上,刮著她的小鼻子,疼寵萬分的說道:“你呀!”


    玉珠窩在錢氏懷裏,這是她最喜歡的地方,看著英兒給錢氏重新綰發還有錢氏一臉期待的樣子。突然想到:“額娘,您通知姨娘了嗎?是不是要安排姨娘和哥哥也去迎接啊。”


    玉珠雖然不太願意,可她更不願自己的額娘被人挑理,好在阿媽的心都在額娘身上,而且西院也算是老實。


    錢氏瞬間停頓,自己這日子過的是舒服了,連家裏還有這麽個人都不記得了。


    連忙說到:“環兒,你去西院,告訴劉氏,就說老爺要迴府了,讓她收拾好了之後就帶著意哥兒過來,一起去迎接老爺。”


    錢氏在淩柱走後,停了淩柱那個姨娘的晨昏定省,和玉珠兩個人悠閑的過了一個多月,居然就這樣,把人家兩人拋在腦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朝舊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姑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姑娘並收藏清朝舊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