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突然提出這皇位繼承之事,倒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許多人到現在腦子都是懵的,尚未意識到朱厚照這一死,皇位當由何人繼承的問題。


    朱厚照繼位九年,一直沒有子嗣。這個問題雖然之前也有人提及,也有傳出皇上無法生育的秘聞,但是一直沒有人太過重視。畢竟皇上還年輕的很,才二十多歲的年紀,正是一個男人最為強壯的時候。且朱厚照顯然是有功能的,否則如何夜夜笙歌,花天酒地?


    子嗣問題,一直沒有被正式的提及,也沒有得到重視。朱厚照自己甚至都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


    扣扣563743675


    但他現在突然駕崩,這一下,這皇位的繼承問題,突然一下子便成為了緊迫之事。誰可繼位?尚無議定。


    雖然突然意識到這件事的緊迫性,但是一時之間沒有人說話。因為皇上才剛剛駕崩幾個時辰而已,這楊廷和便提出要議論這件大事,顯得極為急迫和不合時宜。


    他的話說的是沒錯的,確實是國不可一日無君,確實可能因為皇嗣空懸之時,會被人乘機而為。這種時候是很危險的時候。但是,在人情上,卻顯涼薄。皇上屍骨都未寒呢。


    “楊大人,你前麵的三條,老夫都同意。但這皇嗣之選,卻不能操之過急。況且朝中重臣尚未歸京,不可擅自定奪。太後,老臣以為,當即刻派人通知護國公,英國公迴京,主持京城大局。在此之前,不可擅定任何大事。”


    徐光祚因為正德的突然駕崩而混沌的腦子終於在此刻醒悟了過來。他突然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勁。這個楊廷和,明明之前因為河套兵敗之事而被皇上申斥,他自己已經告病思過,怎可由他出來主持大局?


    這件事怎也要等張延齡張侖他們迴京,才能議定皇嗣之事,絕不能就這麽倉促的商議,豈不是將張延齡和張侖排斥在外?這不對勁。


    張太後皺眉沉吟。


    楊廷和沉聲道:“太後,臣以為當此之事,不可將消息送達在外大軍之中。不能通知護國公和英國公他們。”


    “那是為何?楊大人,英國公護國公乃國之重臣,大明柱國。難道皇上駕崩的消息還要瞞著他們?老夫不明白你這話是什麽意思。”徐光祚沉聲道。


    楊廷和道:“定國公,我不是說他們不該知道,而是現在時機不宜。英國公護國公正率北征大軍和韃靼人死戰,兵馬數量並不占據優勢。雖收複河套,但韃子主力未滅,北征之戰還在繼續,戰事異常吃緊。這種時候,將皇上駕崩的消息送達北征軍中,召二位國公迴京,則會軍心大亂,士氣大跌,會導致嚴重後果。倘若北征大軍戰敗,我大明皇帝又新喪,豈非要釀成大禍?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著想,不能這時候告知他們此事,令北征軍上下士氣衰落,導致危局。此乃陷大明於萬劫不複之舉。”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眾人恍然,原來楊廷和是擔心皇上駕崩的消息讓北征軍士氣受到打擊。確實,北征軍要進行第二階段的渡黃河作戰的計劃,韃子兵馬主力尚在。這時候讓張延齡和張侖迴京,北征大軍怎麽辦?北征軍敗了怎麽辦?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徐光祚皺眉道:“老夫相信英國公和護國公定會安排好軍中事務的。大軍自會做好應對。這一點不必有什麽擔心。”


    楊廷和道:“不能冒險,若因此出了差錯,怎對得起皇上在天之靈。皇上可是心心念念的要收複河套,開疆拓土驅除韃子的。為此皇上不惜集全大明之兵馬財力,讓英國公和護國公領軍出征。若因此而導致戰事失利,如何對得起皇上在天之靈?”


    徐光祚沉聲道:“楊大人,如英國公和護國公不迴京,莫非你想做主,議定皇嗣大事不成?”


    楊廷和朗聲道:“定國公,你想到哪裏去了?議定皇嗣大統之事當由太後做主。臣可無權議定。這件事得聽太後懿旨才是。英國公和護國公就算迴京了,難道便可擅專此大事麽?”


    楊廷和不愧是雄辯滔滔,徐光祚被他這一問,頓時啞口無言。心中明知楊廷和是在拿太後出來擋箭,但卻無法辯駁。


    皇上駕崩,太後懿旨便是最高旨意。臣子所議,也需太後同意。他這麽說,便是在拉太後的好感。其行為著實卑鄙,但不得不說,這一手讓徐光祚無法應答。


    屋子裏眾人沉默了。


    張太後緩緩開口道:“你們不用爭執了。哀家覺得楊首輔說的是有道理的。英國公和護國公領軍征戰在外,麵對的是韃子大軍,不能有任何閃失。不能因為皇上駕崩便讓軍心渙散。所以楊首輔的擔心並非多餘。這時候一定要保證社稷的安穩,北征大軍的軍心不能被擾亂。那是幹係到我大明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能有閃失。”


    徐光祚想要說些什麽,卻又把話咽了下去。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張太後繼續道:“況且,他們遠在河套,就算現在通知他們,等他們趕迴京城,也起碼要半個月到二十多天。倘若軍情緊急,他們是迴來還是不迴來?所以,哀家覺得,還是不用急著通知他們。不能分他們的心。”


    “太後明鑒。”楊廷和躬身道。


    “太後明鑒。”費宏等人也道。


    張太後歎了口氣道:“哀家什麽也不明白,明鑒什麽?楊廷和,其他的事情,哀家都答應。但皇上剛剛駕崩,便要議立什麽新皇繼位之事,未免太過著急。此事緩幾日也自不遲。眼下最重要的是,完全查清楚皇上駕崩的緣由,辦好皇上的大喪之禮,安頓好朝政大事,避免皇上突然駕崩引發朝政動蕩。”


    楊廷和也意識到自己太急了。此刻操之過急,怕是要露出馬腳。雖然自己很急,但必須要告誡自己不能急。越急,越是會生出麻煩來。


    “太後教訓的事,臣也並非說即刻便議論此事,隻是提請太後和諸位大人知道,此事也當考慮考慮了。臣此刻心亂如麻,說的話有些混亂,望太後恕罪。”楊廷和沉聲道。


    張太後深深的看了楊廷和一眼,緩緩對眾人道:“各位大人,突遭如此大變,哀家實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你們都是我大明勳戚重臣,此刻需要你們為大明社稷的安穩效力之時,希望你們都能夠站出來,都能夠盡一份力。皇上和先皇對諸位不薄,希望你們能於此刻報答。為大明江山盡忠效力。”


    眾臣聞言紛紛跪地行禮道:“臣等自當為大明盡忠竭力,不負皇恩。請太後節哀順變。”


    張太後輕聲道:“這樣吧,楊首輔為外廷之首,朝政之事楊首輔暫且總攬處置,務必保證朝廷穩定。適才提出的幾點,便依著楊首輔說的辦。二位國公都是勳臣,也當配合楊廷和行事。先封鎖京城,封鎖消息,準備皇上的大喪之禮。當此之時,更應全部協力,保證我大明社稷穩固,免為他人所乘。有什麽事,哀家和諸位共同商議而決便是。”


    眾人齊聲道:“臣等遵太後懿旨。”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張太後站起身來,對坐在那裏一言不發的夏皇後道:“我可憐的兒,隻剩我們孤寡兩人了。我們去陪著皇上吧。最後再陪他一會吧。天亮之後,便要入殮了。”


    夏皇後哭泣道:“遵太後旨意。”


    張太後走過去挽起夏皇後的手臂,兩人悲悲切切,抽抽噎噎的相互攙扶著出了門,走向晨光黯淡的迴廊,走入清晨的迷霧之中。


    大明正德九年七月十六上午巳時,京城內外城二十多座城門準被全部封鎖,街市實行宵禁。


    不久後,一個震驚京城的消息傳遍京城。大明正德皇帝朱厚照駕崩於乾清宮,享年二十五歲。


    整個北京城頓時陷入了驚愕之中。人們心中的感受很複雜,皇上駕崩固然不是什麽好事,但是朱厚照在位這九年,似乎沒有給百姓們留下什麽好印象。到處流傳的都是他的一些無羈之行的傳言,人們對這位正德皇帝著實沒有什麽好印象。


    現在他駕崩了,在震驚之餘,百姓們內心深處似乎多了一絲不可告人的竊喜,一絲不可察覺的舒了口氣的感覺。似乎這位正德皇上的死,並非是什麽壞事,或許還是一件好事也未可知。


    反正,皇上是別人做,死了一個還會來一個。隻希望來的這個比前一個好一些便罷了。


    至於死去的這位,那有什麽好說的?他已經死了。


    ……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夜色迷蒙,乾清宮外。江斌一步步的走上乾清宮高大的台階,一步步走向掛著白色燈籠的殿宇正門。


    宮內大廳裏,白色的帳幔飄飄蕩蕩,隨風飄舞。


    江斌一步步走到帳幔掩映的棺槨前,朱厚照的靈柩就在眼前。香案上擺滿了供品,香燭飄蕩,內侍燒的紙錢飛揚,空氣中彌漫著奇怪的令人作嘔的氣味。


    江斌緩緩跪在蒲團上,麵對朱厚照的靈柩磕頭,雙手合十,心中默默的禱祝著。


    “皇上,你若泉下有靈,不要怪我。我也是被逼的沒有辦法。而且,我本沒有這個膽量,您要怪,便怪楊廷和去。是他要殺你,而不是我。我隻是他的一把刀罷了。我不為他所用,便要被張延齡所殺。所以,你隻能怪楊廷和和張延齡。你我之間恩怨已了,希望你不要找我。”


    弑君之後的江斌這一整天都心神不靈,他本不想來這裏,但是他忍不住來此懺悔。似乎這麽做會讓自己好過一些。


    靈柩後方,帳幔之內,一雙眼睛透過帳幔盯著江斌。那人眼睛紅腫,神色冷峻。那是東廠提督,司禮監太監張忠。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


    /89/89473/31906254.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風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蘋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蘋果並收藏大明風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