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作家真辛苦31
[綜名著]名偵探瑪麗 作者:紅薑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01
巴納姆宣稱菲利普·路德是他的知己!
瑪麗接過霍爾主編拿來的報紙, 迅速瀏覽了一遍報道。雖然是頭條新聞, 但采訪卻相當直接粗暴,大意就是,巴納姆讀了《海濱雜誌》中《狂歡之王》的連載,認為第一期故事中普魯托為路德單獨展現的馬戲表演很有價值, “為了菲利普·路德如此高看他”,巴納姆決定重出江湖,同小說中的普魯托一樣,再開一次世界巡演。
雖說是華盛頓的報紙,但霍爾主編仍然以最快速度拿到了消息。這也就意味著……美國的報道隻是個開始。
隨著新一期的《海濱雜誌》發售,輿論發酵之後, 不用想也知道會出現怎樣熱鬧的場麵。
瑪麗放下報道:“老實說,我並不意外巴納姆先生會這麽做。”
盡管他們兩個未曾謀麵,可有人替他免費打廣告, 眼睜睜的商機和靈感擺在眼前,巴納姆不抓住,那可真是辜負了他公關之王的“美名”。
“那麽,”霍爾主編問,“你打算怎麽辦?”
“你呢, 霍爾先生?”
瑪麗不答反問:“若是巴納姆先生真的展開巡演,勢必會有人說菲利普·路德同他早就相識,這無非是一場宣傳的開端罷了。”
霍爾主編失笑出聲:“但我看你還挺高興的。”
“那是當然。”
她可沒有任何隱瞞自己心情的意思, 瑪麗勾起嘴角:“你也說了, 主編, 如此大牌的免費廣告,就算會帶來負麵效應,但更多的仍然是關注。新一期的《海濱雜誌》還沒有印刷完畢吧,你可得緊急加量了。”
主編自然比瑪麗清楚怎麽運作雜誌社,聽到她的話也隻是笑了笑。
“都說文人高傲,”他說,“我見過不少自視甚高的作者,往往越是新人,越擁有才氣,也越會覺得自己了不起。但瑪麗小姐,你可真是個例外。”
不僅願意接受別人的修改和指導意見,還懂得捕捉熱點,甚至坦蕩蕩的把自己的作品和商業聯係在一起。雖說《海濱雜誌》上的連載無法同奧斯卡·王爾德的為了藝術而藝術相提並論,但瑪麗·班納特的態度還是讓霍爾主編有些驚訝。
“我可沒有成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想法,”瑪麗笑道,“一切的藝術價值,等到我能夠保證生活之後再討論也不遲。”
“所以,這就是你在寫完盜竊案之後,又選擇拿銀行支票做文章。”
果然,主編親自到訪,總要把見麵時間利用到最大才好。
瑪麗之前就寫信同霍爾主編說明了自己新故事的大概想法,並且詢問他有沒有什麽相關知識的書籍和資料可以查看。眼下主編親自提到這件事,瑪麗頓時來了精神:“有什麽需要我注意的嗎?還是說,詐騙案不太適合作為推理故事的主題?”
“《狂歡之王》你都寫了,”主編打趣道,“還有什麽更誇張的盡管來,有我在。”
能碰到這樣的主編,也是瑪麗三生有幸啊。
嚴格來說,這還得多謝賓利小姐別別扭扭地替自己留心呢。得到了霍爾主編的支持,瑪麗揚起一個燦爛的笑容:“謝謝你,先生。我最近在嚐試著撰寫大綱。”
“這是個好習慣。”
主編滿意地點了點頭:“若是之前沒有寫提綱的經驗,可以先從框架搭建,然後一點點填充內容。在我看來撰寫大綱的過程就像是繪製素描稿件,首先你要保證自己的框架不出錯,再逐漸讓建築物成型。”
“我會記得的。”
“大綱細致或者粗糙,完全根據自己的思路來。有的作者喜歡把大綱做的事無巨細之後再動手,有的作者則喜歡在腦子裏完成這個過程,創作沒有固定的模板,千萬量力而行,不要盲從。”
這番建議可謂是肺腑之言了,瑪麗牢牢銘記在心:“我試試看。”
“那麽,今日的拜訪就到這兒了。”霍爾主編說道。
“這麽快,”瑪麗有些驚訝,“不喝杯茶再走嗎,主編?布洛大媽的紅茶煮得格外香醇,你應該試試看再走的。”
主編搖了搖頭,忍俊不禁道:“如你所言,瑪麗小姐,為了防止下一期《海濱雜誌》賣到脫銷,我得吩咐印刷廠加班加點去啦。”
好吧。
雖說主編的話不過是開個玩笑,但他要離去,瑪麗也不能強留。
送走編輯大人後,瑪麗心神一鬆。
這幾日一直在考慮新連載的構思,她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沒有體力活動,腦力活動倒是做了不少。主編到訪不僅給了瑪麗有用的建議,和他說說話,也算是休息大腦了。
用過午飯後,瑪麗正準備繼續著手準備寫大綱時,凱瑟琳突然拎著一封信進了門。
“瑪麗,瑪麗!”
班納特家的四妹無比興奮地推開瑪麗的房間門:“你快,你快看!”
瑪麗:“別著急,有什麽好消息?”
看凱瑟琳臉蛋通紅,笑容恨不得咧到耳根的模樣,一準是好事。
“伊麗莎白來信啦!”
“莉齊來信又怎麽了,”瑪麗挑了挑眉毛,“她可是準時半個月一封信的。”
凱瑟琳故意不答,而是把拆開的信件放到了瑪麗麵前。
信件內容不長,瑪麗幾乎是一眼就看完了全部,她隨即露出了和凱瑟琳一樣驚喜的笑容。
——伊麗莎白要和達西先生來倫敦了!
距離伊麗莎白的婚禮不過幾個月之久,達西夫婦二人在彭伯裏莊園舉行婚禮後,待到伊麗莎白熟悉了“達西夫人”的生活,兩個人就已經在合計出遊到各地去看看。
他們先是在彭伯裏附近轉了一圈,然後決定到倫敦住一陣子,等到聖誕時再迴朗伯恩探望班納特夫婦。伊麗莎白的信件中,字裏行間洋溢著新婚的美滿幸福,當然了,還有對她幾位姐妹,特別是簡和瑪麗的深切思念。
真好啊!
一想到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恩愛的模樣,瑪麗就忍不住喜上眉梢。
不少人都覺得伊麗莎白高攀了達西先生,覺得堂堂一個大地主娶了南方小鄉紳的女兒,等到達西先生對伊麗莎白的新鮮勁過去後,他會因為她的見識淺薄而萌生悔意的——然而現在,兩個人如膠似漆地旅行足以打碎所有的謠言。
同樣上進,同樣自尊的兩位青年男女,怎麽會因為物質條件而產生隔閡呢。瑪麗知道伊麗莎白有很多條件上的不足,但達西先生同樣擁有缺點不是?
他們兩個會一直這麽幸福下去的。
而在瑪麗歡唿雀躍的同時,同在倫敦的賓利夫婦也是驚喜不已。
出嫁之前就數簡和伊麗莎白關係最好,而賓利先生的大部分產業都在倫敦,因而自從瑪麗帶著兩位妹妹來到倫敦後,她們倒是經常見麵。許久不見伊麗莎白,不僅瑪麗想念她,簡更想她。
因此向來溫柔內斂的簡,收到消息的當天下午就托人帶口信來到塞彭泰恩大街,告訴自己剩下的三位妹妹,要在倫敦舉辦一次聚會,也算是幫助伊麗莎白正式以達西夫人的身份走入倫敦的社交圈。
簡還特地囑咐了莉迪亞,她會邀請看中小妹設計手稿的辛德雷夫人出席,這可是她表現的好機會。
這下可好,簡和瑪麗反而倒不是最激動的那個了。
莉迪亞得到消息後,像是打雞血般翻出了自己這段時間畫的無數小樣,馬不停蹄地修改訂正,努力把每一份稿件都做到最好。同時她還不忘記現學現賣,根據艾琳教給她的巴黎時尚,指導起瑪麗和凱瑟琳穿衣打扮來。
達西夫婦來到倫敦的那天,她比誰都更高興。
“我還給莉齊專門設計了一些裙子,”莉迪亞在馬車上手舞足蹈地說,“她身板好看,又有錢,所以可以用最好的料子、穿最新的款式。更重要的是伊麗莎白那麽勇敢,她一定能欣賞巴黎的風格,和簡不一樣,稍微大膽潮流一點的設計就不敢往身上穿啦。”
十九世紀的“潮流設計”,還能出格到哪裏去呢。在瑪麗看來,除非莉迪亞搬出女士長褲或者及膝裙來,否則怎麽也算不上大膽的。
要不是她個子小小,實在是無法擔任時裝模特的責任,否則要瑪麗求著莉迪亞幫她設計衣服她都樂意。
“你別高興的太早,”雖說瑪麗也很期待伊麗莎白穿上巴黎新款式的衣裙——漂亮姐姐誰不喜歡呢,但她比莉迪亞更了解自家二姐,“伊麗莎白確實比簡更為開朗大膽,但她也不見得和你審美一樣,喜歡巴黎的風格。”
“那又怎樣。”
然而瑪麗的一盆冷水不僅沒有澆滅莉迪亞的希望,她甚至因此來了鬥誌。
班納特家的小妹一挺胸脯,信心十足地說:“你別小瞧我!我還怕她不挑剔呢,別和簡一樣,拿什麽裙子她都說一句好看。”
瑪麗可不會再小瞧莉迪亞了。
她今年十六歲,從哭哭啼啼離開朗伯恩,到現在胸有成竹地接下了挑戰。現在要讓班納特先生來倫敦瞧一眼,父親一準不會再嘲笑莉迪亞是個輕浮空虛的傻姑娘了。
莉迪亞的變化和進步如此之大,讓瑪麗最驚訝的是,就算是在親臨了布萊克伍德爵士的聚會,接受了無數英俊青年的示好之後,莉迪亞也沒有完全被喜悅和虛榮衝昏頭腦——當然了,她依然會為年輕小夥的殷勤而得意不已,但莉迪亞不說瑪麗也知道,最讓小妹高興的是,她得到了辛德雷夫人的垂青。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麵發展不是嗎?
瑪麗難得沒有和莉迪亞吵架,而是笑吟吟地開口:“那你可得竭盡全力了。”
三個姐妹說話之間,馬車緩緩駛出了倫敦市區。
達西先生在倫敦的房產位於空氣良好的郊區,等到了地方的時候,簡和賓利先生早就過來了。莉迪亞和凱瑟琳歡天喜地地跳下馬車,瑪麗走在後麵。她踩到地麵後還沒搞清楚狀況,就一眼看到了一位不應該出現在這裏的人。
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親自出門迎接,而除了他們之外,站在馬車前掛著笑臉等待班納特姐妹的,還有一位身材挺拔、麵容英俊,穿著紅製服的熟人。
——之前拒絕了莉迪亞,憤然離開梅裏頓的威克姆先生。
莉迪亞的笑容幾乎是立刻僵硬在了臉上。
巴納姆宣稱菲利普·路德是他的知己!
瑪麗接過霍爾主編拿來的報紙, 迅速瀏覽了一遍報道。雖然是頭條新聞, 但采訪卻相當直接粗暴,大意就是,巴納姆讀了《海濱雜誌》中《狂歡之王》的連載,認為第一期故事中普魯托為路德單獨展現的馬戲表演很有價值, “為了菲利普·路德如此高看他”,巴納姆決定重出江湖,同小說中的普魯托一樣,再開一次世界巡演。
雖說是華盛頓的報紙,但霍爾主編仍然以最快速度拿到了消息。這也就意味著……美國的報道隻是個開始。
隨著新一期的《海濱雜誌》發售,輿論發酵之後, 不用想也知道會出現怎樣熱鬧的場麵。
瑪麗放下報道:“老實說,我並不意外巴納姆先生會這麽做。”
盡管他們兩個未曾謀麵,可有人替他免費打廣告, 眼睜睜的商機和靈感擺在眼前,巴納姆不抓住,那可真是辜負了他公關之王的“美名”。
“那麽,”霍爾主編問,“你打算怎麽辦?”
“你呢, 霍爾先生?”
瑪麗不答反問:“若是巴納姆先生真的展開巡演,勢必會有人說菲利普·路德同他早就相識,這無非是一場宣傳的開端罷了。”
霍爾主編失笑出聲:“但我看你還挺高興的。”
“那是當然。”
她可沒有任何隱瞞自己心情的意思, 瑪麗勾起嘴角:“你也說了, 主編, 如此大牌的免費廣告,就算會帶來負麵效應,但更多的仍然是關注。新一期的《海濱雜誌》還沒有印刷完畢吧,你可得緊急加量了。”
主編自然比瑪麗清楚怎麽運作雜誌社,聽到她的話也隻是笑了笑。
“都說文人高傲,”他說,“我見過不少自視甚高的作者,往往越是新人,越擁有才氣,也越會覺得自己了不起。但瑪麗小姐,你可真是個例外。”
不僅願意接受別人的修改和指導意見,還懂得捕捉熱點,甚至坦蕩蕩的把自己的作品和商業聯係在一起。雖說《海濱雜誌》上的連載無法同奧斯卡·王爾德的為了藝術而藝術相提並論,但瑪麗·班納特的態度還是讓霍爾主編有些驚訝。
“我可沒有成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想法,”瑪麗笑道,“一切的藝術價值,等到我能夠保證生活之後再討論也不遲。”
“所以,這就是你在寫完盜竊案之後,又選擇拿銀行支票做文章。”
果然,主編親自到訪,總要把見麵時間利用到最大才好。
瑪麗之前就寫信同霍爾主編說明了自己新故事的大概想法,並且詢問他有沒有什麽相關知識的書籍和資料可以查看。眼下主編親自提到這件事,瑪麗頓時來了精神:“有什麽需要我注意的嗎?還是說,詐騙案不太適合作為推理故事的主題?”
“《狂歡之王》你都寫了,”主編打趣道,“還有什麽更誇張的盡管來,有我在。”
能碰到這樣的主編,也是瑪麗三生有幸啊。
嚴格來說,這還得多謝賓利小姐別別扭扭地替自己留心呢。得到了霍爾主編的支持,瑪麗揚起一個燦爛的笑容:“謝謝你,先生。我最近在嚐試著撰寫大綱。”
“這是個好習慣。”
主編滿意地點了點頭:“若是之前沒有寫提綱的經驗,可以先從框架搭建,然後一點點填充內容。在我看來撰寫大綱的過程就像是繪製素描稿件,首先你要保證自己的框架不出錯,再逐漸讓建築物成型。”
“我會記得的。”
“大綱細致或者粗糙,完全根據自己的思路來。有的作者喜歡把大綱做的事無巨細之後再動手,有的作者則喜歡在腦子裏完成這個過程,創作沒有固定的模板,千萬量力而行,不要盲從。”
這番建議可謂是肺腑之言了,瑪麗牢牢銘記在心:“我試試看。”
“那麽,今日的拜訪就到這兒了。”霍爾主編說道。
“這麽快,”瑪麗有些驚訝,“不喝杯茶再走嗎,主編?布洛大媽的紅茶煮得格外香醇,你應該試試看再走的。”
主編搖了搖頭,忍俊不禁道:“如你所言,瑪麗小姐,為了防止下一期《海濱雜誌》賣到脫銷,我得吩咐印刷廠加班加點去啦。”
好吧。
雖說主編的話不過是開個玩笑,但他要離去,瑪麗也不能強留。
送走編輯大人後,瑪麗心神一鬆。
這幾日一直在考慮新連載的構思,她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沒有體力活動,腦力活動倒是做了不少。主編到訪不僅給了瑪麗有用的建議,和他說說話,也算是休息大腦了。
用過午飯後,瑪麗正準備繼續著手準備寫大綱時,凱瑟琳突然拎著一封信進了門。
“瑪麗,瑪麗!”
班納特家的四妹無比興奮地推開瑪麗的房間門:“你快,你快看!”
瑪麗:“別著急,有什麽好消息?”
看凱瑟琳臉蛋通紅,笑容恨不得咧到耳根的模樣,一準是好事。
“伊麗莎白來信啦!”
“莉齊來信又怎麽了,”瑪麗挑了挑眉毛,“她可是準時半個月一封信的。”
凱瑟琳故意不答,而是把拆開的信件放到了瑪麗麵前。
信件內容不長,瑪麗幾乎是一眼就看完了全部,她隨即露出了和凱瑟琳一樣驚喜的笑容。
——伊麗莎白要和達西先生來倫敦了!
距離伊麗莎白的婚禮不過幾個月之久,達西夫婦二人在彭伯裏莊園舉行婚禮後,待到伊麗莎白熟悉了“達西夫人”的生活,兩個人就已經在合計出遊到各地去看看。
他們先是在彭伯裏附近轉了一圈,然後決定到倫敦住一陣子,等到聖誕時再迴朗伯恩探望班納特夫婦。伊麗莎白的信件中,字裏行間洋溢著新婚的美滿幸福,當然了,還有對她幾位姐妹,特別是簡和瑪麗的深切思念。
真好啊!
一想到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恩愛的模樣,瑪麗就忍不住喜上眉梢。
不少人都覺得伊麗莎白高攀了達西先生,覺得堂堂一個大地主娶了南方小鄉紳的女兒,等到達西先生對伊麗莎白的新鮮勁過去後,他會因為她的見識淺薄而萌生悔意的——然而現在,兩個人如膠似漆地旅行足以打碎所有的謠言。
同樣上進,同樣自尊的兩位青年男女,怎麽會因為物質條件而產生隔閡呢。瑪麗知道伊麗莎白有很多條件上的不足,但達西先生同樣擁有缺點不是?
他們兩個會一直這麽幸福下去的。
而在瑪麗歡唿雀躍的同時,同在倫敦的賓利夫婦也是驚喜不已。
出嫁之前就數簡和伊麗莎白關係最好,而賓利先生的大部分產業都在倫敦,因而自從瑪麗帶著兩位妹妹來到倫敦後,她們倒是經常見麵。許久不見伊麗莎白,不僅瑪麗想念她,簡更想她。
因此向來溫柔內斂的簡,收到消息的當天下午就托人帶口信來到塞彭泰恩大街,告訴自己剩下的三位妹妹,要在倫敦舉辦一次聚會,也算是幫助伊麗莎白正式以達西夫人的身份走入倫敦的社交圈。
簡還特地囑咐了莉迪亞,她會邀請看中小妹設計手稿的辛德雷夫人出席,這可是她表現的好機會。
這下可好,簡和瑪麗反而倒不是最激動的那個了。
莉迪亞得到消息後,像是打雞血般翻出了自己這段時間畫的無數小樣,馬不停蹄地修改訂正,努力把每一份稿件都做到最好。同時她還不忘記現學現賣,根據艾琳教給她的巴黎時尚,指導起瑪麗和凱瑟琳穿衣打扮來。
達西夫婦來到倫敦的那天,她比誰都更高興。
“我還給莉齊專門設計了一些裙子,”莉迪亞在馬車上手舞足蹈地說,“她身板好看,又有錢,所以可以用最好的料子、穿最新的款式。更重要的是伊麗莎白那麽勇敢,她一定能欣賞巴黎的風格,和簡不一樣,稍微大膽潮流一點的設計就不敢往身上穿啦。”
十九世紀的“潮流設計”,還能出格到哪裏去呢。在瑪麗看來,除非莉迪亞搬出女士長褲或者及膝裙來,否則怎麽也算不上大膽的。
要不是她個子小小,實在是無法擔任時裝模特的責任,否則要瑪麗求著莉迪亞幫她設計衣服她都樂意。
“你別高興的太早,”雖說瑪麗也很期待伊麗莎白穿上巴黎新款式的衣裙——漂亮姐姐誰不喜歡呢,但她比莉迪亞更了解自家二姐,“伊麗莎白確實比簡更為開朗大膽,但她也不見得和你審美一樣,喜歡巴黎的風格。”
“那又怎樣。”
然而瑪麗的一盆冷水不僅沒有澆滅莉迪亞的希望,她甚至因此來了鬥誌。
班納特家的小妹一挺胸脯,信心十足地說:“你別小瞧我!我還怕她不挑剔呢,別和簡一樣,拿什麽裙子她都說一句好看。”
瑪麗可不會再小瞧莉迪亞了。
她今年十六歲,從哭哭啼啼離開朗伯恩,到現在胸有成竹地接下了挑戰。現在要讓班納特先生來倫敦瞧一眼,父親一準不會再嘲笑莉迪亞是個輕浮空虛的傻姑娘了。
莉迪亞的變化和進步如此之大,讓瑪麗最驚訝的是,就算是在親臨了布萊克伍德爵士的聚會,接受了無數英俊青年的示好之後,莉迪亞也沒有完全被喜悅和虛榮衝昏頭腦——當然了,她依然會為年輕小夥的殷勤而得意不已,但莉迪亞不說瑪麗也知道,最讓小妹高興的是,她得到了辛德雷夫人的垂青。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麵發展不是嗎?
瑪麗難得沒有和莉迪亞吵架,而是笑吟吟地開口:“那你可得竭盡全力了。”
三個姐妹說話之間,馬車緩緩駛出了倫敦市區。
達西先生在倫敦的房產位於空氣良好的郊區,等到了地方的時候,簡和賓利先生早就過來了。莉迪亞和凱瑟琳歡天喜地地跳下馬車,瑪麗走在後麵。她踩到地麵後還沒搞清楚狀況,就一眼看到了一位不應該出現在這裏的人。
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親自出門迎接,而除了他們之外,站在馬車前掛著笑臉等待班納特姐妹的,還有一位身材挺拔、麵容英俊,穿著紅製服的熟人。
——之前拒絕了莉迪亞,憤然離開梅裏頓的威克姆先生。
莉迪亞的笑容幾乎是立刻僵硬在了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