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二十四日的小傳臚之中,雖然三人都不知道狀元花落誰家,榜眼、探花屬誰,但是四月二十五正式開始傳臚大典,在傳臚大典之中,禮部、鴻臚寺開出禮儀要求的具體規範,進士名次是能從站列隊伍中一眼辨認出的。


    雍樂十四年丁醜,四月二十五,清晨,小滿節令,雨晴了,但天氣多雲。


    大順紫禁城中軸線的宮殿由南到北分別是臨敬殿、勤政殿、仁華殿、大明宮,其中臨敬殿就是主持各種禮儀的場所。


    一百多名新科進士,一律身著朝服,禮部規定,他們一日就趕做出來了,頭戴三枝九葉頂冠,站列的次序,在鴻臚寺少卿的指示下,第一名、第三名、第五名……凡是奇數的名次,站立在臨敬殿丹墀末尾東側,凡是偶數的名次,站立在臨敬殿丹墀末尾西側。


    這種站列方法,頗有些類似於宗族祭祖之時,按左昭右穆排列的製度。


    而這一百多名新科進士之中,賈琮赫然位列東側第一,這讓不少釋褐者們一陣騷動。十三歲,本朝第一位六元得主,勳貴世家,讓不少人嫉妒眼紅了,曆史上最年輕的狀元莫宣卿,得中狀元之時,是十七歲。而賈琮,小了莫宣卿五歲,注定了要彪炳史冊。


    排列在賈琮後麵的,是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龔鼎慈,龔鼎慈是趙北鬥門生,是支持豫親王的,因此不排斥賈琮,拱手道:“既是同年進士,不日也同屬翰林,師弟,共相砥勵。”


    “龔師兄,共勉。”賈琮拱手迴禮,能不得罪人,當然最好,他對燕社也不厭惡,趙北鬥起碼有學者風度,當初書坊商戰,燕社的人,也沒使用卑鄙的手段。


    而西側第一、一甲第二榜眼及第的丌詩軒,則是冷麵冷眼,隻與江南人說話:“當初賈琮倚仗地方豪強,侵吞我家在吳江分支的土地田畝,那時我側重他時文、雜書之名,拱手相送,誰知,此人為了富貴,不惜出席太監文會,阿諛奉承,是丌某看錯人了,大奸似忠,說得就是這等人,想來賈琮此人早已是謀略在心,當初治河策略,便為自己邀名,可憐方兄堂堂江左才子,竟然連三甲都無緣。”


    不少江南進士也是暗恨,從這一刻開始,賈琮未來的政敵,似乎已經浮出水麵了,有人道:“賈琮那一首禦題詩作《仁華殿奉禦題為黃巢作》,已經傳開出來,才華倒是不淺的,狀元及第,也不能說是憑空得來……”


    又有人不屑道:“這樣的狀元及第,將來入閣,怕也是另一個周延儒。”


    周延儒是明末狀元,做到首輔,和溫體仁朋比為奸,正事不幹,內鬥玩得厲害,被後人稱為奸臣。


    此時,內宮鑾儀衛已經在臨敬殿大門前設好了鹵簿法駕,簷下設鴻臚寺、教坊司的中和韶樂,臨敬門裏邊設丹陛大樂,禮部、鴻臚寺分別在臨敬殿內裏東楹、丹陛之上正中設黃案,丹陛之下設雲盤,午門外設彩亭儀仗鼓樂,王公大臣、文武百官身著朝服、手捧牙笏,也在丹陛之下左右序立。


    典禮到時,禮部侍郎徐有貞親自到皇帝寢室的大明宮,奏請皇帝禮服乘輿,引入臨敬殿升座。


    本來,這項職責屬於禮部堂官尚書,因為禮部現在缺尚書,由左侍郎徐有貞屬部事,堂官也就是他了。


    雍樂皇帝乘輿,由東門而出,高臥九重天,勤政殿是大順四品以上官員上朝的地方,但是淩承嗣已經四五年不去勤政殿了,軍國大事,全部在寢宮大明宮召見處理,乾綱獨斷。


    皇帝禦駕親臨,臨敬殿內外、午門內外,鼓樂齊鳴,響聲震天,牛繼宗、柳芳等幾位大漢將軍執牌開道,以北靜王水溶為首的王公大臣,或提四爪蟒袍、或提麒麟袍,紛紛下跪。國朝初立的四王八公,隻有北靜王一脈還有王爵,東平、南安等都沒有王爵了,這些王公貴族,屬鎮國公牛清最為老邁,發須花白。


    與王公貴族對立的文武大臣,文職以內閣首輔、吏部尚書楊清和為首,大順內閣主要是三殿的大學士,這三殿分別是仁華殿、東閣、西閣,楊清和以東閣大學士入閣。武職以九門提督楊曠、錦衣衛提督仇斌為首,文官繡鳥,武官繡獸,這些衣冠禽獸烏拉拉跪了一地。


    隆重的樂聲在鍾鼓司太監報時之後,連綿不絕,聲振天地,賈琮等一百多名新科進士頭頂地下跪,隻覺得這種樂聲要把琉璃瓦給掀飛、金磚玉欄震裂。


    雍樂皇帝淩承嗣身材雄偉,他親眼看著這一切,看到所有人拜服在他腳下,君臨天下的快意簡直無人能解。


    在雍樂皇帝的龍與停下之時,司禮監的執事太監,手持鳴鞭,這種鳴鞭用皮革製成,長一丈有餘,司禮太監執鞭上下飛舞,迴旋而上,鞭聲清脆悅耳,響徹雲霄。


    鳴鞭禮儀由皇帝上朝、親臨時用之,文武大臣們已經多年沒有聽到鳴鞭之聲了。


    鳴鞭完畢,丹陛大樂由中和韶樂,改為慶平樂章,樂聲中盡是歌舞升平、國泰民安之象,按禮儀,張分宜等八位讀卷大臣出列,給皇帝重新行三拜九叩大禮。張分宜是江西分宜人,但奇怪的是他的名字就叫分宜。


    與此同時,大學士楊清和、汪應元平身起立,進臨敬殿東楹,從黃案上取出黃榜,出臨敬門,居高臨下地把明黃的絲帛製誥榜單授予禮部侍郎徐有貞。


    禮部侍郎徐有貞彎腰、低頭,再把榜單恭敬地放到丹陛正中的黃案上麵。


    接下來,臨敬門、午門內外的樂聲突然高起很多,刺耳不已,讀卷大臣、大學士、禮部侍郎歸位,都察院值班禦史左右巡視禮儀,提筆記錄。


    鴻臚寺卿杜康引領新科進士在前,這時才輪到他的戲份,鴻臚寺卿杜康出列,拜過皇帝,宣讀製誥:“雍樂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策試天下貢士,四月二十五,共取一百二十三人,按皇順祖製,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四十名,賜進士出身,三甲八十名,賜同進士出身……”


    “一甲第一名狀元及第,順天府賈琮,授翰林院修撰。”杜康唱名,賈琮出列丹陛下麵禦道左側,提起嶄新的朝服,屈膝就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蘇州府丌詩軒,授翰林院編修。”


    “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順天府龔鼎慈,授翰林院編修。”


    唱號到了一甲第二名,丌詩軒出列拜見,跪在禦道右側,第三名左側,以此類推。


    但是二甲、三甲沒有這個福氣,隻唱號,不出列,而且隻唱號前幾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公子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匪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匪鑒並收藏紅樓之公子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