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
“沒錯,將慕容笑以南朝質子的身份送去霍北交質,中州韓國古來弱小,一直以來,最懼怕的便是北方霍北這個鄰居,百年來曾有多次質子之交,直到王位傳到外公那一代,才不再屈服於霍北狼族的利爪。霍北一直覬覦中州之地,不過是為了財帛糧米,為了質子安危,交質一國總要不時向質子所在之國無償貢獻許多財資物產,霍北曾經嚐過交質的好處,隻要條件談妥了,不是不可能考慮。唯有如此,才能令北方暫時休戰,為腹背受敵的南朝爭來一絲喘息。”
珺王府裏,雲間對師子歸道。
師子歸聽來卻覺得這是一番妄言,“即便霍北可能同意質子之交,陛下素來以鐵腕衛國,何況顏開是他最珍視的一個孫子,陛下多半是不會同意的。”
南帝會不會同意,這並不好說,如果南帝真的有那麽害怕“雙星會聚”之讖語的話,他也是有可能暫且放下一次尊嚴,趁此機會將十三公子送出南朝,避免讖語所言的那場雙星之戰的。
但這也僅是極不可能的一種可能。
雲間道:“我刻意安排,讓高華秀想到了這個辦法,此計對長公主而言卻不是沒有好處,一旦慕容笑以質子的身份去到了霍北,為了南朝的江山社稷、百姓安危,他便再不能輕易離開,而霍北與金都山遙水遠,慕容笑自己的安危,也就不會再在陛下的庇護之中,這樣一來除掉他便更容易了,即便除不掉,一個身在萬裏之外的皇孫,還能對南朝的政事格局起到多大的作用,就算陛下為了交質,而將他暫時冊立為太子,當陛下壽終正寢的時候,從消息傳到霍北,到他趕迴金都,少說也是十天半月的功夫,這一陣耽擱,許多事情他便都不能自主了。”
“可是,連我們都知道,以陛下之鐵腕,多半不會采納這樣的外交之法,安儀長公主必比我們更加了解陛下。”雲間繼續道,“安儀長公主得到此計後無非兩個選擇,用,或者不用。要用此計,便必須通過陛下,而陛下也有兩個選擇,答應或者不答應。陛下若是答應,兩國交質,質子必要身份足夠顯貴,通常是由太子擔任,陛下雖然子嗣眾多,可備受器重的隻有十三皇孫珺王,此事天下皆知,與霍北此戰又是因為珺王看護和親公主不利而引起,他是唯一適合交質的人選,但要這一場交質有足夠的信服力,陛下必須先將他冊為太子。如果是這樣,倒就省去了很多麻煩。”
“無論是不是一定要冊立顏開為太子,陛下都不會同意的。”師子歸道。
“不錯,以陛下的秉性,多半不會答應。而向陛下提起質子之交這件事情的人,一定會觸怒天顏,如果安儀長公主觸怒了天顏,我們的目的也算達到了一些,可是安儀長公主那麽了解陛下,她會為了這樣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去觸怒陛下麽,畢竟她現在隻要穩住陛下對自己的信任和依賴,穩住對內宮的絕對控製,盼著珺王和陛下相繼死去,她想要的就成功一大半了。所以就算高華秀如此獻計,安儀長公主也多半是聽之一笑,不會采納的。”
“如此對我們有什麽好處?”
雲間輕輕一笑,“其實現在看來還沒有特別的好處,如果安儀長公主自己想得到最好,如果她沒有想到,你便去提醒她,質子之交一計,這個主意原本就是我拿的,為的是能讓珺王殿下更快地成為太子,隻是不知道為什麽,被高華秀照般去了。”
“你要母親懷疑,高華秀已經暗地裏投靠珺王府這邊?”
“讓她先起疑心,高華秀到底有沒有投靠珺王府,我是有證據的。”
……
長公主府裏,不出雲間所料,長公主當個笑話一般聽完了高華秀獻上的計策,便就將他打發走了。
煢兒端來駐顏的水果佳品,看到安儀長公主坐在高處,將茶蓋一下一下地沿著茶杯刮蹭,似若有所思的模樣。
煢兒沒有打擾,垂著眼繼續為長公主擺放分盛水果佳品,才聽安儀長公主幽幽地問:“煢兒,你可知質子戰是何人?”
“煢兒不曾聽過,請教長公主殿下。”
安儀長公主並沒有說話,可是安儀長公主並不是一個普通的閨中婦人,見聞還是有許多的,她思來想去,也隻記得百年來發生在中州的幾樁交質之事都是在韓國。
韓國曆來弱小,隻能以此自保,但弱小不代表韓國王室是一點麵子也不要的。也不知是什麽樣的原因,韓國人鮮少有納妾的喜好,縱使達官貴人家裏,妻眷也通常有二三人足矣,就連韓國王室也不例外,老婆少自然便沒有南朝先太子那麽擅生養,韓國百年沿襲下來,每一代的皇子都不多,尤其到了沈雲間他祖父的那一代,隻育出了一子二女,那僅有的一子還在一場夢毒之禍中死去了。又因韓國民風淳樸,加之弱小,能夠保住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已是不錯,皇權之間的內鬥從不像南朝這般激烈,所以像當時的太子質子戰那般,在迴國繼任的路上險遭迫害的情況少而又少,甚至於質子戰那樁險遭迫害的事情,安儀長公主都沒有聽說過。
高華秀向安儀長公主獻計時,便拿質子戰的事情舉例,安儀長公主並不認為高華秀會為了獻一個計策,而去編造一個細節沉長的故事出來,可是這樣看起來,質子戰的故事多半也算是韓國的王室秘辛,高華秀怎麽會知道,況且韓國王室的人都死得差不多了呀。
安儀長公主再往深處想去一層,這計策她若是用了,陛下若真就答應了,慕容十三被徹底困在了霍北,確實對她有利,可若是他就是設法逃脫了呢,若是這其中再生變故,他就是趕在天下易主之前活著迴來了呢,那豈不是白白送了他一個太子的身份,這最大的便宜落在了誰的頭上。
將這些都聯係起來,安儀長公主自然想到了沈雲間三個字。
於是便對煢兒吩咐道,“再派些人手去將高華秀盯住,連帶他的親族妻小,看看他們最近有沒有和多餘的人接觸。”
“是。”煢兒應下了,想了想,問:“長公主殿下若是信不過高大人,何不就將他除掉,以絕後患?”
安儀長公主何嚐不想除掉高華秀,可是這高華秀是個明明白白的鼠輩,正事做不好,打洞的本事倒是厲害得很,安儀長公主至今仍未找到高華秀將沈玉眉藏在了何處,沈玉眉是陛下尚在世時,安儀長公主最大的把柄,若是真將高華秀這鼠輩逼急了,真將他逼得去投靠了珺王府,安儀長公主就要完蛋了。
而珺王府那邊也十分知道高華秀的重要性,也將他的死活盯著呢,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地除掉,沒那麽容易。
可這禍患也實在是再留不得了。
……
雁城,霍北人擂響的戰鼓聲已遙遙傳來,大軍很快就會兵臨城下,雁城軍雖已做好了應戰的準備,可營帳裏的幾位主帥卻是焦頭爛額。
“前方的將士送來信報,霍北這次已集結了兩路軍馬,雁城眼下的情形,咱們守不住啊殿下。”宋將軍急道。
“守不住也要守,能守多久就一定要守多久。”十三公子堅決地道。
雁城軍敵霍北兩路軍馬,雖是以寡敵眾,若隻是想要守,仍是有雁門關這道屏障的便利的。這雁門關的長城是韓國修補過的,韓國雖然弱小,但盛產匠人工藝,將城牆築得又高又穩。
守一時可以,守一日可以,可是沒糧,撐不住的啊……
“朝廷的糧餉到底何時才到?!”宋將軍又急又怒地問。
“本王說了糧餉或許永遠都不會到!”十三公子的語氣也並不溫和。
“殿下您不是說過,糧餉的事情您來想辦法,可現在幾日過去了,將士們餓的眼都花了,糧呢,米呢,殿下您的辦法呢?”
“三日,隻要將士們守住三日,糧草定會送達。”
宋將軍不信任地看著十三公子。
十三公子用長劍指向地圖上的某一個點,“本王已經確認,當年韓國為抵禦霍北,在靠近雪原之處修築了一處米倉,那裏氣候低寒,適宜長時間存放糧米物資,但雪原是韓國與霍北交界,無人管理之地,當年南朝奪下雁城,並沒有與霍北爭搶雁門關之外寸土,此地實際已落入霍北囊中。此次霍北征戰南朝韓地,做了長久準備,大軍未到時,已經開始將部分糧草運往雪原米倉,以供大軍推進之後食用,既然兵馬已經集結完畢,想必糧草也已經運到了,請宋將軍務必帶領將士們守住三日,三日之後本王定能將霍北儲糧帶迴!”
宋將軍在地圖上粗粗計算了一番路程,對十三公子道:“兩日,兩日已是極限了。”
“雪原之邊氣候莫測,本王難以保證,但必盡力而為。”
宋將軍十分無奈,但也顧不上繼續討價還價,“三日便三日,三日後,若糧草未到,本將便隻能帶著將士們撤兵。”
一番簡單地行禮作別之後,十三公子便帶著安康走出了營帳,待到周遭無人時,安康才小聲地問,“殿下,雪原近日盡是晴天,無風無雪氣候溫和,咱們兩日一定能趕迴來。”
十三公子朝遠處佇立在城頭待戰的士兵們長長掃過一眼,輕輕地說,“本王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究竟有多能扛、多能守。”
“糧草終究是次要,要守住雁門關,憑的——是將士們的決心。”
“沒錯,將慕容笑以南朝質子的身份送去霍北交質,中州韓國古來弱小,一直以來,最懼怕的便是北方霍北這個鄰居,百年來曾有多次質子之交,直到王位傳到外公那一代,才不再屈服於霍北狼族的利爪。霍北一直覬覦中州之地,不過是為了財帛糧米,為了質子安危,交質一國總要不時向質子所在之國無償貢獻許多財資物產,霍北曾經嚐過交質的好處,隻要條件談妥了,不是不可能考慮。唯有如此,才能令北方暫時休戰,為腹背受敵的南朝爭來一絲喘息。”
珺王府裏,雲間對師子歸道。
師子歸聽來卻覺得這是一番妄言,“即便霍北可能同意質子之交,陛下素來以鐵腕衛國,何況顏開是他最珍視的一個孫子,陛下多半是不會同意的。”
南帝會不會同意,這並不好說,如果南帝真的有那麽害怕“雙星會聚”之讖語的話,他也是有可能暫且放下一次尊嚴,趁此機會將十三公子送出南朝,避免讖語所言的那場雙星之戰的。
但這也僅是極不可能的一種可能。
雲間道:“我刻意安排,讓高華秀想到了這個辦法,此計對長公主而言卻不是沒有好處,一旦慕容笑以質子的身份去到了霍北,為了南朝的江山社稷、百姓安危,他便再不能輕易離開,而霍北與金都山遙水遠,慕容笑自己的安危,也就不會再在陛下的庇護之中,這樣一來除掉他便更容易了,即便除不掉,一個身在萬裏之外的皇孫,還能對南朝的政事格局起到多大的作用,就算陛下為了交質,而將他暫時冊立為太子,當陛下壽終正寢的時候,從消息傳到霍北,到他趕迴金都,少說也是十天半月的功夫,這一陣耽擱,許多事情他便都不能自主了。”
“可是,連我們都知道,以陛下之鐵腕,多半不會采納這樣的外交之法,安儀長公主必比我們更加了解陛下。”雲間繼續道,“安儀長公主得到此計後無非兩個選擇,用,或者不用。要用此計,便必須通過陛下,而陛下也有兩個選擇,答應或者不答應。陛下若是答應,兩國交質,質子必要身份足夠顯貴,通常是由太子擔任,陛下雖然子嗣眾多,可備受器重的隻有十三皇孫珺王,此事天下皆知,與霍北此戰又是因為珺王看護和親公主不利而引起,他是唯一適合交質的人選,但要這一場交質有足夠的信服力,陛下必須先將他冊為太子。如果是這樣,倒就省去了很多麻煩。”
“無論是不是一定要冊立顏開為太子,陛下都不會同意的。”師子歸道。
“不錯,以陛下的秉性,多半不會答應。而向陛下提起質子之交這件事情的人,一定會觸怒天顏,如果安儀長公主觸怒了天顏,我們的目的也算達到了一些,可是安儀長公主那麽了解陛下,她會為了這樣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去觸怒陛下麽,畢竟她現在隻要穩住陛下對自己的信任和依賴,穩住對內宮的絕對控製,盼著珺王和陛下相繼死去,她想要的就成功一大半了。所以就算高華秀如此獻計,安儀長公主也多半是聽之一笑,不會采納的。”
“如此對我們有什麽好處?”
雲間輕輕一笑,“其實現在看來還沒有特別的好處,如果安儀長公主自己想得到最好,如果她沒有想到,你便去提醒她,質子之交一計,這個主意原本就是我拿的,為的是能讓珺王殿下更快地成為太子,隻是不知道為什麽,被高華秀照般去了。”
“你要母親懷疑,高華秀已經暗地裏投靠珺王府這邊?”
“讓她先起疑心,高華秀到底有沒有投靠珺王府,我是有證據的。”
……
長公主府裏,不出雲間所料,長公主當個笑話一般聽完了高華秀獻上的計策,便就將他打發走了。
煢兒端來駐顏的水果佳品,看到安儀長公主坐在高處,將茶蓋一下一下地沿著茶杯刮蹭,似若有所思的模樣。
煢兒沒有打擾,垂著眼繼續為長公主擺放分盛水果佳品,才聽安儀長公主幽幽地問:“煢兒,你可知質子戰是何人?”
“煢兒不曾聽過,請教長公主殿下。”
安儀長公主並沒有說話,可是安儀長公主並不是一個普通的閨中婦人,見聞還是有許多的,她思來想去,也隻記得百年來發生在中州的幾樁交質之事都是在韓國。
韓國曆來弱小,隻能以此自保,但弱小不代表韓國王室是一點麵子也不要的。也不知是什麽樣的原因,韓國人鮮少有納妾的喜好,縱使達官貴人家裏,妻眷也通常有二三人足矣,就連韓國王室也不例外,老婆少自然便沒有南朝先太子那麽擅生養,韓國百年沿襲下來,每一代的皇子都不多,尤其到了沈雲間他祖父的那一代,隻育出了一子二女,那僅有的一子還在一場夢毒之禍中死去了。又因韓國民風淳樸,加之弱小,能夠保住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已是不錯,皇權之間的內鬥從不像南朝這般激烈,所以像當時的太子質子戰那般,在迴國繼任的路上險遭迫害的情況少而又少,甚至於質子戰那樁險遭迫害的事情,安儀長公主都沒有聽說過。
高華秀向安儀長公主獻計時,便拿質子戰的事情舉例,安儀長公主並不認為高華秀會為了獻一個計策,而去編造一個細節沉長的故事出來,可是這樣看起來,質子戰的故事多半也算是韓國的王室秘辛,高華秀怎麽會知道,況且韓國王室的人都死得差不多了呀。
安儀長公主再往深處想去一層,這計策她若是用了,陛下若真就答應了,慕容十三被徹底困在了霍北,確實對她有利,可若是他就是設法逃脫了呢,若是這其中再生變故,他就是趕在天下易主之前活著迴來了呢,那豈不是白白送了他一個太子的身份,這最大的便宜落在了誰的頭上。
將這些都聯係起來,安儀長公主自然想到了沈雲間三個字。
於是便對煢兒吩咐道,“再派些人手去將高華秀盯住,連帶他的親族妻小,看看他們最近有沒有和多餘的人接觸。”
“是。”煢兒應下了,想了想,問:“長公主殿下若是信不過高大人,何不就將他除掉,以絕後患?”
安儀長公主何嚐不想除掉高華秀,可是這高華秀是個明明白白的鼠輩,正事做不好,打洞的本事倒是厲害得很,安儀長公主至今仍未找到高華秀將沈玉眉藏在了何處,沈玉眉是陛下尚在世時,安儀長公主最大的把柄,若是真將高華秀這鼠輩逼急了,真將他逼得去投靠了珺王府,安儀長公主就要完蛋了。
而珺王府那邊也十分知道高華秀的重要性,也將他的死活盯著呢,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地除掉,沒那麽容易。
可這禍患也實在是再留不得了。
……
雁城,霍北人擂響的戰鼓聲已遙遙傳來,大軍很快就會兵臨城下,雁城軍雖已做好了應戰的準備,可營帳裏的幾位主帥卻是焦頭爛額。
“前方的將士送來信報,霍北這次已集結了兩路軍馬,雁城眼下的情形,咱們守不住啊殿下。”宋將軍急道。
“守不住也要守,能守多久就一定要守多久。”十三公子堅決地道。
雁城軍敵霍北兩路軍馬,雖是以寡敵眾,若隻是想要守,仍是有雁門關這道屏障的便利的。這雁門關的長城是韓國修補過的,韓國雖然弱小,但盛產匠人工藝,將城牆築得又高又穩。
守一時可以,守一日可以,可是沒糧,撐不住的啊……
“朝廷的糧餉到底何時才到?!”宋將軍又急又怒地問。
“本王說了糧餉或許永遠都不會到!”十三公子的語氣也並不溫和。
“殿下您不是說過,糧餉的事情您來想辦法,可現在幾日過去了,將士們餓的眼都花了,糧呢,米呢,殿下您的辦法呢?”
“三日,隻要將士們守住三日,糧草定會送達。”
宋將軍不信任地看著十三公子。
十三公子用長劍指向地圖上的某一個點,“本王已經確認,當年韓國為抵禦霍北,在靠近雪原之處修築了一處米倉,那裏氣候低寒,適宜長時間存放糧米物資,但雪原是韓國與霍北交界,無人管理之地,當年南朝奪下雁城,並沒有與霍北爭搶雁門關之外寸土,此地實際已落入霍北囊中。此次霍北征戰南朝韓地,做了長久準備,大軍未到時,已經開始將部分糧草運往雪原米倉,以供大軍推進之後食用,既然兵馬已經集結完畢,想必糧草也已經運到了,請宋將軍務必帶領將士們守住三日,三日之後本王定能將霍北儲糧帶迴!”
宋將軍在地圖上粗粗計算了一番路程,對十三公子道:“兩日,兩日已是極限了。”
“雪原之邊氣候莫測,本王難以保證,但必盡力而為。”
宋將軍十分無奈,但也顧不上繼續討價還價,“三日便三日,三日後,若糧草未到,本將便隻能帶著將士們撤兵。”
一番簡單地行禮作別之後,十三公子便帶著安康走出了營帳,待到周遭無人時,安康才小聲地問,“殿下,雪原近日盡是晴天,無風無雪氣候溫和,咱們兩日一定能趕迴來。”
十三公子朝遠處佇立在城頭待戰的士兵們長長掃過一眼,輕輕地說,“本王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究竟有多能扛、多能守。”
“糧草終究是次要,要守住雁門關,憑的——是將士們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