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一行離開那車遲國後,曉行夜住,渴飲饑餐,不覺的春盡夏來,又是夏秋之交,沿途皆是高山漫漫,看不著半點人家,一日入夜時,秋高氣爽,月明星稀,師徒幾個多走了些行程,隻聽得滔滔浪響,再走近些,便看到月色下白浪東流,連綿不絕。
八戒對水敏感慣了,隨手撿了個石子扔了下去,隻聽得骨都都泛起魚津,那石子沉下水底,絲毫不見蹤影,他沉吟道:“師傅,依我多年經驗,這水深則有妖,說不準正在底下等著我我們。”
而三藏最為頭疼的便是那水底之妖,縱使他有心,凡人肉軀如何在水下也是如何都活不了片刻,而猴子早已縱筋鬥雲,跳在空中,定睛觀看:隻見那河麵浸光泛月,長流貫川,往前看不到岸,往旁看不到頭,茫然似海,一望無際,便按著雲頭跳落下來,與三藏道:“這河太寬!爺爺這火眼金睛,白日裏常看千裏,曉得是兇是吉,夜裏也還能看三五百裏。如今通看不見邊岸,也定不了個寬闊之數,若真有妖怪,那妖怪潛在水底,我等在岸上,渡河且有風險,不如勞煩師傅在旁休息一夜,二師弟和滾滾先下去探個究竟,如何?”
八戒聽了他那名字,又看那猴子義正言辭,不由冷笑道:“師兄主意打得不錯,想當年師兄堂堂齊天大聖,小妖聽之聞風喪膽,為何師兄不下得水去,由我陪在師傅身旁?”
猴子對齊天大聖這名號還是頗有感情,十分感動,然後拒絕:“師弟客氣了,師弟天蓬元帥,掌管天庭水軍,師弟如果覺得法力不濟,大可趕到岸上來,爺爺一棒子解決。”
三藏聽他們在那邊相互爭個不停,見不遠處黑黝黝的仿佛有一個人,又像是一塊巨大石頭,下了馬走過去一看究竟,卻是一麵石碑,碑上有三個篆文大字,下邊兩行,有十個小字。三個大字乃“通天河”,十個小字乃“徑過八百裏,亙古少人行”。
而小白龍見師傅下馬,就地一滾變成人形,忽道:“師父,你且聽,哪裏傳來鼓鈸聲音?”
三藏習武之人,耳朵靈敏,便也是聽到了這聲音,尋著聲音處遙遙望去,見了三四五點亮光,想那處定是有人家,便拄著禪杖,往那亮光處走。幾個徒弟隨後跟上,猴子見三藏徒步而行,擔心和尚夜間視力不好,一不小心落了水坑,或是踩了石頭,便在前麵引路。那裏有甚正路,忽高忽低,巨石堆積,他們漫過沙灘,就望見一簇人家住處,約摸有四五百家,倚山而建,高低錯落。
猴子想著和尚雖然武力不凡,但一個凡人,怎下水超度妖去,還是先安置了他,然後再揪了師弟頭發,恐嚇他下水捉妖去,而自己雖說是齊天大聖不假,但不擅水戰這事卻是光明磊落,無需隱瞞,那河中要是妖怪強悍,兩個師弟少說也能將它引上來,一到岸上,那就沒有多少事情了。
幾人又走了段距離,隻見那路頭上有一家兒,門外豎一首幢幡,內裏有燈燭熒煌,香煙馥鬱,隱隱有念經敲擊之聲,聲音悲切,又有一老者,脖頸中掛著佛珠,口念阿彌陀佛,渾身縞素,滿麵愁容,從屋內走了出來。與三藏恰好打了個正麵。
那老者卻道三藏也是上門來念經的和尚,聲音哽咽道:“你是哪家的和尚?來遲了,我舍中念經的和尚已滿,賞你熟米三升,迴去吧。”
八戒整了整袍子,連忙上前,朝那老者拱了拱手,道;“這位老人家,我等是從遠方來的和尚,路過此地,想借宿一晚。”
那老者搖了搖頭,兩行眼淚流了下來:“師傅啊,不是老朽不給借宿,實因今日要斷子絕孫,心中難受。”
八戒一聽原是死了人,又道:“若是要超度,我師傅是得道高僧,一個頂十個。”他原本想說了頂一百個,又擔心凡人不知好歹,還以為在誑他,便隻得勉勉強強縮小了數字。
老者卻道:“還未有死去,隻是先念經,做預修亡齋。”
八戒想他見識過佛家齋事頗少,隻聽過預修寄庫齋、預修填還齋,哪有活人未死,還要先給他做預修亡齋,又想凡人國家曆法,奇道:“莫非是你家小兒被征了兵?還是明日要送上去?”
他們這幾個還懵懂不解,紅孩兒混跡妖怪中多年,早就摸透了這法子,問道:“莫非是要送你家中小兒,予甚麽大王?”
老者喟然長歎:“正是如此,想不到你們外來人,也知我這處靈感大王一事,你們還是往後頭走,找一家去借宿吧。”
師徒幾個交換了個眼神,三藏心想這難道不就是明晃晃的妖怪嗎,如今凡人稱孤道寡,隻有妖怪還要叫大王,也不與時俱進,與菩薩下凡試探的手段一般,便開口問他:“我弟子也是胡亂猜測,這靈感大王是何等一事?”
老者見他們一幹和尚,如今也不好與和尚發脾氣,歎了口氣,便與他們細細道來:
“我們這裏,有百家人家居住,喚做陳家莊。眼前這河名為通天河,往上岸一直去,離那碑記隻有裏許,有一座靈感大王廟,那廟也不知是何時搭建起,其中有個靈感大王,施甘雨,落慶雲,卻要我等奉獻上貢品。
那貢品起初是童男童女一對,要六歲以下人家,某日忽傳來旨意,說要改成八歲以上,十三歲以下,美貌少年少女一對,這靈感大王一年一次祭祀,吃了貢品,便保佑保我們風調雨順;若不祭祀,就來降禍生災。”
八戒聽他這番言語,恍然大悟:“那就是今年輪到你家小兒?”
老者點頭稱是,愁容滿麵:“說出來怕師傅們笑話,我老來得子,幸而相貌平平,好不容易養到這般年紀,也是要尋了人家出嫁,然而村裏好看些的少年少女皆是已經祭祀給了靈感大王,如今怎麽說也要我家兩個,迫不得已,便先與孩兒做個超生道場。”
猴子嘖嘖兩聲;“老頭,算你運氣好,可曾聽過除妖降魔三藏法師的名號?”
老者一臉納悶:“未曾,這位師傅可是厲害得很?”
猴子下半句話便說不出來,三藏不理睬他,對那老者說道:“我徒兒胡亂言說,不過貧僧確實能除妖降魔,而幾個徒弟也各有神通,願與施主除去妖怪。”
那老者半信半疑,卻還是將他們幾個迎進屋去,廳中已有數十個和尚在那兒念經,燈火通明,老者迴頭正要與三藏說話,忽然目瞪口呆,看了他們幾個,最後眼光落在了走在末尾的紅孩兒身上,朝著三藏顫顫巍巍跪了下來:“師傅啊。”
紅孩兒被他一看,渾身毛骨悚然,那老者抱住三藏雙腿,泣不成聲:“師傅原來想效仿昔日佛祖以身飼虎,要讓徒弟代替我兒前去嗎?”
三藏:“……也可如此理解,不過我徒兒會些法術,可擒妖怪。”
老者又偷偷看了紅孩兒,紅孩兒朝他一笑,露出八顆牙齒,老者心想一個稚嫩小兒,風霜露宿,看起來竟是養尊處優的富貴人家出的少爺一般,定是有他神通在,說不準還是修煉成仙者,返老還童罷了,便起來,再三謝過,忽又愁道:“可那妖怪要的是少年少女一對,師傅這裏少年有,可少女……師傅這徒弟中最年輕的也隻有那位公子爺,不如打扮打扮……”
小白龍冷冷拒絕:“我排行小,不如三位師兄法力高強。”
一時猴子望蠟燭,八戒望齋食,卷簾望地,小白龍望天,氣氛尷尬得很,旁邊念經和尚也是聽了他們交談,一僧人忽道:“我看師傅也是相貌不凡,不如打扮打扮,勉強做個身量較高的少女,那靈感大王向來看臉,定是不會猜疑——”
八戒嚴肅道:“怎敢勞煩師傅,還是滾滾去吧。”
猴子附議:“滾滾平時也無多大功勞,難免以後說起來隻有馱師傅的功德,這迴便交於你,師弟是去,還是不去?”
小白龍心中道你分明就拿棒子架在我脖子上,問我是去,還是去,而猴子大侄子站在他身旁,笑眯眯地不說話,小白龍隻得歎氣道:“徒兒不才,願替師傅分擔煩擾。”
那老者迅速吩咐家中奴仆取來胭脂水粉等,小白龍也不用這,他搖身變成嬌滴滴少女一個,顯然熟練的很,束著纖腰,廣袖流裙,顧盼生色,就是表情有些猙獰。
紅孩兒也換上了凡人服裝,與小白龍變的少女站在一起,雙方皆是仙人之姿,一時也比不出誰上誰下。
八戒在那感歎道:“如今師弟竟然變成了師妹,也是大姑娘,該嫁,該嫁了。”
猴子順口接上:“為何不親上加親,你師妹許爺爺大侄子,皆是還能去火焰山喝那喜酒,豈不快哉。”
紅孩兒笑道:“叔叔客氣了,喜酒自然是少不了叔叔一杯——”
小白龍冷冷一眼掃了過來,紅孩兒從容無比,收了剩下半句話,朝他溫柔一笑,仿佛方才那些話一句也沒有說過般,小白龍不好發作,隻得趁他站在身旁時,狠狠扭了他一下。
那老者令莊仆端來兩個巨大紅漆丹盤,讓小白龍與紅孩兒坐在盤內,著四個後生抬一張桌子,將他們抬起。忽然隻聽得外麵鑼鼓喧天,燈火照耀,同莊眾人已經擁在了門口,打開前門叫:“抬出少年少女來!”這老者原本眼淚已收,忽然又嚎啕大哭起來,幾欲哭得斷氣,身後和尚隨即念經聲大作,那四個後生便將他二人抬將出去。
眾人見了盤上兩人,大吃一驚,捉住那老者問道:“你家何來如此貌美小兒?”
老者抽噎道:“我家小兒原本便有姿容在,隻是一直往醜了抹,如今不得再推祭祀,隻得將他們供奉了上去。”
眾人想他一兒一女,平時穿紅戴綠,顏色俗不可耐,滿臉焦黑,原來竟是這般好皮相!同村中有未娶親者,盯了小白龍看,目不轉睛,捶胸蹬足,早知先將他女兒一秤金娶過來,靈感大王不吃□□,屆時就是個美嬌娘,可惜可惜!
小白龍對這番覬覦目光厭惡得很,偏過頭去不再看他,右手卻被紅孩兒握住。
“生不得氣啊,姐姐。”
他笑容不減,緩緩說道。
八戒對水敏感慣了,隨手撿了個石子扔了下去,隻聽得骨都都泛起魚津,那石子沉下水底,絲毫不見蹤影,他沉吟道:“師傅,依我多年經驗,這水深則有妖,說不準正在底下等著我我們。”
而三藏最為頭疼的便是那水底之妖,縱使他有心,凡人肉軀如何在水下也是如何都活不了片刻,而猴子早已縱筋鬥雲,跳在空中,定睛觀看:隻見那河麵浸光泛月,長流貫川,往前看不到岸,往旁看不到頭,茫然似海,一望無際,便按著雲頭跳落下來,與三藏道:“這河太寬!爺爺這火眼金睛,白日裏常看千裏,曉得是兇是吉,夜裏也還能看三五百裏。如今通看不見邊岸,也定不了個寬闊之數,若真有妖怪,那妖怪潛在水底,我等在岸上,渡河且有風險,不如勞煩師傅在旁休息一夜,二師弟和滾滾先下去探個究竟,如何?”
八戒聽了他那名字,又看那猴子義正言辭,不由冷笑道:“師兄主意打得不錯,想當年師兄堂堂齊天大聖,小妖聽之聞風喪膽,為何師兄不下得水去,由我陪在師傅身旁?”
猴子對齊天大聖這名號還是頗有感情,十分感動,然後拒絕:“師弟客氣了,師弟天蓬元帥,掌管天庭水軍,師弟如果覺得法力不濟,大可趕到岸上來,爺爺一棒子解決。”
三藏聽他們在那邊相互爭個不停,見不遠處黑黝黝的仿佛有一個人,又像是一塊巨大石頭,下了馬走過去一看究竟,卻是一麵石碑,碑上有三個篆文大字,下邊兩行,有十個小字。三個大字乃“通天河”,十個小字乃“徑過八百裏,亙古少人行”。
而小白龍見師傅下馬,就地一滾變成人形,忽道:“師父,你且聽,哪裏傳來鼓鈸聲音?”
三藏習武之人,耳朵靈敏,便也是聽到了這聲音,尋著聲音處遙遙望去,見了三四五點亮光,想那處定是有人家,便拄著禪杖,往那亮光處走。幾個徒弟隨後跟上,猴子見三藏徒步而行,擔心和尚夜間視力不好,一不小心落了水坑,或是踩了石頭,便在前麵引路。那裏有甚正路,忽高忽低,巨石堆積,他們漫過沙灘,就望見一簇人家住處,約摸有四五百家,倚山而建,高低錯落。
猴子想著和尚雖然武力不凡,但一個凡人,怎下水超度妖去,還是先安置了他,然後再揪了師弟頭發,恐嚇他下水捉妖去,而自己雖說是齊天大聖不假,但不擅水戰這事卻是光明磊落,無需隱瞞,那河中要是妖怪強悍,兩個師弟少說也能將它引上來,一到岸上,那就沒有多少事情了。
幾人又走了段距離,隻見那路頭上有一家兒,門外豎一首幢幡,內裏有燈燭熒煌,香煙馥鬱,隱隱有念經敲擊之聲,聲音悲切,又有一老者,脖頸中掛著佛珠,口念阿彌陀佛,渾身縞素,滿麵愁容,從屋內走了出來。與三藏恰好打了個正麵。
那老者卻道三藏也是上門來念經的和尚,聲音哽咽道:“你是哪家的和尚?來遲了,我舍中念經的和尚已滿,賞你熟米三升,迴去吧。”
八戒整了整袍子,連忙上前,朝那老者拱了拱手,道;“這位老人家,我等是從遠方來的和尚,路過此地,想借宿一晚。”
那老者搖了搖頭,兩行眼淚流了下來:“師傅啊,不是老朽不給借宿,實因今日要斷子絕孫,心中難受。”
八戒一聽原是死了人,又道:“若是要超度,我師傅是得道高僧,一個頂十個。”他原本想說了頂一百個,又擔心凡人不知好歹,還以為在誑他,便隻得勉勉強強縮小了數字。
老者卻道:“還未有死去,隻是先念經,做預修亡齋。”
八戒想他見識過佛家齋事頗少,隻聽過預修寄庫齋、預修填還齋,哪有活人未死,還要先給他做預修亡齋,又想凡人國家曆法,奇道:“莫非是你家小兒被征了兵?還是明日要送上去?”
他們這幾個還懵懂不解,紅孩兒混跡妖怪中多年,早就摸透了這法子,問道:“莫非是要送你家中小兒,予甚麽大王?”
老者喟然長歎:“正是如此,想不到你們外來人,也知我這處靈感大王一事,你們還是往後頭走,找一家去借宿吧。”
師徒幾個交換了個眼神,三藏心想這難道不就是明晃晃的妖怪嗎,如今凡人稱孤道寡,隻有妖怪還要叫大王,也不與時俱進,與菩薩下凡試探的手段一般,便開口問他:“我弟子也是胡亂猜測,這靈感大王是何等一事?”
老者見他們一幹和尚,如今也不好與和尚發脾氣,歎了口氣,便與他們細細道來:
“我們這裏,有百家人家居住,喚做陳家莊。眼前這河名為通天河,往上岸一直去,離那碑記隻有裏許,有一座靈感大王廟,那廟也不知是何時搭建起,其中有個靈感大王,施甘雨,落慶雲,卻要我等奉獻上貢品。
那貢品起初是童男童女一對,要六歲以下人家,某日忽傳來旨意,說要改成八歲以上,十三歲以下,美貌少年少女一對,這靈感大王一年一次祭祀,吃了貢品,便保佑保我們風調雨順;若不祭祀,就來降禍生災。”
八戒聽他這番言語,恍然大悟:“那就是今年輪到你家小兒?”
老者點頭稱是,愁容滿麵:“說出來怕師傅們笑話,我老來得子,幸而相貌平平,好不容易養到這般年紀,也是要尋了人家出嫁,然而村裏好看些的少年少女皆是已經祭祀給了靈感大王,如今怎麽說也要我家兩個,迫不得已,便先與孩兒做個超生道場。”
猴子嘖嘖兩聲;“老頭,算你運氣好,可曾聽過除妖降魔三藏法師的名號?”
老者一臉納悶:“未曾,這位師傅可是厲害得很?”
猴子下半句話便說不出來,三藏不理睬他,對那老者說道:“我徒兒胡亂言說,不過貧僧確實能除妖降魔,而幾個徒弟也各有神通,願與施主除去妖怪。”
那老者半信半疑,卻還是將他們幾個迎進屋去,廳中已有數十個和尚在那兒念經,燈火通明,老者迴頭正要與三藏說話,忽然目瞪口呆,看了他們幾個,最後眼光落在了走在末尾的紅孩兒身上,朝著三藏顫顫巍巍跪了下來:“師傅啊。”
紅孩兒被他一看,渾身毛骨悚然,那老者抱住三藏雙腿,泣不成聲:“師傅原來想效仿昔日佛祖以身飼虎,要讓徒弟代替我兒前去嗎?”
三藏:“……也可如此理解,不過我徒兒會些法術,可擒妖怪。”
老者又偷偷看了紅孩兒,紅孩兒朝他一笑,露出八顆牙齒,老者心想一個稚嫩小兒,風霜露宿,看起來竟是養尊處優的富貴人家出的少爺一般,定是有他神通在,說不準還是修煉成仙者,返老還童罷了,便起來,再三謝過,忽又愁道:“可那妖怪要的是少年少女一對,師傅這裏少年有,可少女……師傅這徒弟中最年輕的也隻有那位公子爺,不如打扮打扮……”
小白龍冷冷拒絕:“我排行小,不如三位師兄法力高強。”
一時猴子望蠟燭,八戒望齋食,卷簾望地,小白龍望天,氣氛尷尬得很,旁邊念經和尚也是聽了他們交談,一僧人忽道:“我看師傅也是相貌不凡,不如打扮打扮,勉強做個身量較高的少女,那靈感大王向來看臉,定是不會猜疑——”
八戒嚴肅道:“怎敢勞煩師傅,還是滾滾去吧。”
猴子附議:“滾滾平時也無多大功勞,難免以後說起來隻有馱師傅的功德,這迴便交於你,師弟是去,還是不去?”
小白龍心中道你分明就拿棒子架在我脖子上,問我是去,還是去,而猴子大侄子站在他身旁,笑眯眯地不說話,小白龍隻得歎氣道:“徒兒不才,願替師傅分擔煩擾。”
那老者迅速吩咐家中奴仆取來胭脂水粉等,小白龍也不用這,他搖身變成嬌滴滴少女一個,顯然熟練的很,束著纖腰,廣袖流裙,顧盼生色,就是表情有些猙獰。
紅孩兒也換上了凡人服裝,與小白龍變的少女站在一起,雙方皆是仙人之姿,一時也比不出誰上誰下。
八戒在那感歎道:“如今師弟竟然變成了師妹,也是大姑娘,該嫁,該嫁了。”
猴子順口接上:“為何不親上加親,你師妹許爺爺大侄子,皆是還能去火焰山喝那喜酒,豈不快哉。”
紅孩兒笑道:“叔叔客氣了,喜酒自然是少不了叔叔一杯——”
小白龍冷冷一眼掃了過來,紅孩兒從容無比,收了剩下半句話,朝他溫柔一笑,仿佛方才那些話一句也沒有說過般,小白龍不好發作,隻得趁他站在身旁時,狠狠扭了他一下。
那老者令莊仆端來兩個巨大紅漆丹盤,讓小白龍與紅孩兒坐在盤內,著四個後生抬一張桌子,將他們抬起。忽然隻聽得外麵鑼鼓喧天,燈火照耀,同莊眾人已經擁在了門口,打開前門叫:“抬出少年少女來!”這老者原本眼淚已收,忽然又嚎啕大哭起來,幾欲哭得斷氣,身後和尚隨即念經聲大作,那四個後生便將他二人抬將出去。
眾人見了盤上兩人,大吃一驚,捉住那老者問道:“你家何來如此貌美小兒?”
老者抽噎道:“我家小兒原本便有姿容在,隻是一直往醜了抹,如今不得再推祭祀,隻得將他們供奉了上去。”
眾人想他一兒一女,平時穿紅戴綠,顏色俗不可耐,滿臉焦黑,原來竟是這般好皮相!同村中有未娶親者,盯了小白龍看,目不轉睛,捶胸蹬足,早知先將他女兒一秤金娶過來,靈感大王不吃□□,屆時就是個美嬌娘,可惜可惜!
小白龍對這番覬覦目光厭惡得很,偏過頭去不再看他,右手卻被紅孩兒握住。
“生不得氣啊,姐姐。”
他笑容不減,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