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虎掙紮得太厲害,猴子一手按住了他的腦袋,迫使他安安分分呆在了地上,巴山虎眼角餘光看了那群卷簾司的神仙已是身影消失在了雲端中,兩眼茫然,一時忘記了掙紮,過了片刻,眼角流下了淚水來。
百年之餘,若說他先前對阿仁隻有愛,而後便添加了種種複雜的因素,在他被衛仁捉捕的時候,在他處心積慮終於逃出天庭的時候,在他將衛仁又捉到手,不惜耗費自身妖力,將他也變成一隻妖怪的時候,他憎惡、怨恨、鄙棄、蔑視,他不想要簡簡單單了卻了這個神仙的性命,想要讓他也嚐一嚐為妖的感覺,想把他桎梏在自己身邊,隨後這個念頭逐漸走失了它原本該有的恨意。
八戒原先在天庭時,主業自然是天蓬元帥,空暇之餘經常去那月老殿,與月老探討探討人間情/愛糾纏,兩仙相見恨晚,月老恨不得揪了每一根纏的亂七八糟的紅線,與八戒講一講紅線背後的故事,其中人、妖、仙各有無數,纏繞紛亂,月老歎息說這紅線一連,總是玉皇大帝的妹妹,也要與凡人你儂我儂,便是壓到山下也不放棄,可見愛情這孽緣的複雜,更別說各種愛恨糾纏,愛之不得,恨意綿綿,最後木偶傷痕斑斑,那紅線也不斷裂。
方才卷簾與衛仁的對話他聽得一清二楚,差不多也算是弄清了事情的經過,可惜身旁隻有不懂風情的猴子,也無月老相歎息,隻得惋惜與那巴山虎說道:“凡是生得一絲半點的愛,月老手中的紅線都會自動連起,隻要愛不絕,紅線就不斷,你們之間的糾葛也不會停下,我昔日也聽聞過巴山雨之虎的名頭,左仙太虛真人缺了個坐騎多年,你若願意,我可帶你上天庭請罪,剪短那紅線。”
左仙太虛真人便是那雨師赤鬆子,號左聖南極南嶽真人左仙太虛真人,服水玉而成水魂,可入火*,隨風雨上下,是三清那係的神仙,不與玉皇大帝為同列,若是他要坐騎,玉皇大帝也自然不會說什麽,巴山雨之虎百年難得,算是賣給三清一個麵子,舉手之勞的事情罷了。
巴山虎低了頭,半年沒有說話,忽然道:“諾。”
八戒原以為他終於死心,卻不料他又補充了句:“……紅線……不剪斷。”
天下癡男怨女果然一般,縱使受再多的苦,也不願意苦了自己的愛戀去,八戒朝著三藏告罪一聲,那巴山虎變迴原形,八戒牽了他,先往昆侖山石殿中去。赤鬆子曾與八戒提起過,如今終於得到手,自然喜歡這坐騎,巴山虎老實得很,也不反抗,任由赤鬆子撫摸著他下巴,發出嗚嗚聲音。八戒與他告知了緣由,赤鬆子哼道:我便知你這天蓬元帥,哪有好事送上門來,八戒笑道:雨師昔日與我說的我都還記得,這交易也不虧,麻煩雨師擔當擔當。
赤鬆子應允了下來,他幾百年前隨口一句話,天蓬元帥記到了如今,這般情誼自然不能輕易拋開,便牽了巴山虎,上那淩霄殿去,果然順順利利便將自己的坐騎拿到了手。
八戒卻是在天宮中遇到了蓮藕,詢問他了衛仁情況,才知玉帝說衛仁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有背叛之心者,不得再留在卷簾司,便尋了個借口,將他編入了戍軍之中。戍軍中多乃神仙罪犯,即為領頭冒死者,又為殿後犧牲者,通常一去不返,隻有經曆萬千死難,留下來的戍軍,才可重返天庭。
如今衛仁入了戍軍,便是匆匆啟程,也不知未來如何,蓮藕說小爺替他求情,是同僚之情誼,但他背叛卷簾,罪不可赦。
八戒告別了他匆匆離開,臨走前又去月老殿走了番,正逢月老不在,那桌上卻擺了兩個木偶,上有無數刀劍砍過蹤跡,紅線斑駁仿佛沾染了大量鮮血,連木偶上的性命都看不清。八戒看了那兩個木偶,也不拂去鮮血,心中已知這是月老留給他的事物,便轉身離開天庭,重迴三藏身邊。
那巴山虎一直便跟隨在了赤鬆子身旁,勤勤懇懇,一聲不響,昆侖山遠離三十六重天,天庭半點消息傳來,也是許久之後,也不知過了多久,昆侖山忽然一日來了個俊美少年,表情冷淡,肩膀上坐了一隻小骷髏,尋到他,與他說道:衛仁死了。
少年說了個地點,很快離開,巴山虎告了個假,朝那個地點追尋了去,便是到了個妖氣彌漫之地,屍骨冷落之處,妖怪與神仙的屍體糾纏在一起,麵目全非,血跡已轉變成黑色,他耐心地找了許久,最終發現了一具渾身皮毛殘缺淩亂的羊屍。
巴山虎此時在昆侖山居住多年,體內妖力已是一點點被淨化完畢,如今將那羊的精魄抽了出來,握在了掌心,返迴到昆侖山。
妖力淨化過程痛苦萬分,如同硬生生將其從骨髓中抽出一般,隨後再填入別的東西,那精魄進了昆侖山後數日,不停燃燒縮小,直至剩餘最後那麽些晶亮透明的微末,才逐漸停止了*,巴山虎不知將他放到何處去,便寄存在了自己眼眶之中。
那精魄長了百年,先是在他眼眶中,後含在了嘴裏,最後赤鬆子給他雕了一個手工差勁的木人,才有了最終的歸宿,還是被巴山虎咬在嘴裏,睡覺時也按在了懷中。
最後那精魄終於長出了實體,困在木人中不得動彈,巴山虎叼了木人去找他主人,赤鬆子卻說:他妖怪精魄,雖有那麽些神仙底子在,要繼續做迴神仙,不經曆磨難,哪有那麽容易的事情,笑話。
巴山虎總覺得這話仿佛也在說他自己,便默默地又將木人叼了迴去,除了平日裏要馱著赤鬆子外出,更多時候便是潛心修煉,與那木人一道。也不知是過了多久,某日晚上,終於天降雷劫,他脫胎換骨,渾身不再帶半點妖力,純淨如同剛出生的神仙幼兒,那雷劫他躲無可躲,隻得咬一咬牙,想要硬抗了過去,忽然身旁毛茸茸一坨東西擠了過來,緊緊抱住了他,那雷在他頭頂四分五裂。
巴山虎睜開眼睛,看到了一隻長著兩隻翅膀,卻隻有一隻腳的鳥,鳥長著人臉,口吐人語:“我的羽毛……能抗拒天雷。”
衛仁,春秋戰國時期,曾為橐蜚,大蛇國亡國時泄露天機,貶為凡人,後又因為功德修滿,入天庭為神仙。
而大蛇古稱為巴,巴國成於天雨恩賜,亡於洪水衝塌,末代國君多次反抗秦國侵略,一日在宮殿地上看到救國之策,以為天降,率領國內百姓逃入巴山中,躲過一劫,卻不料第五日暴雨連綿不絕,國君與百姓共葬巴山之中,冤魂久久不散,千百年終於修成精魄,凝聚成了巴山雨之虎。
這些都是後話了。說那八戒離開天庭,迴到地麵與三藏複命,如今已是半夜,壇場那邊早有太監稟報國王,國師在祭奠到一半時,忽然消失,國王匆匆趕到三清殿,正是八戒從空中落下來時。八戒心想不妙,鹿超度了,羊跟虎都送去天庭了,簡直死無對證,難不成師傅要打出車遲國去,而那國王正率了一幫臣子士兵,浩浩蕩蕩而來。
八戒落到了三藏身邊,三藏顯然也在考慮打出去的方法,猴子一旁埋怨了八戒一句,又問道:“師傅……觀音好不好使?”八戒道:“哥哥啊……他們信道,要不你上天請一請那老君?”
猴子也正打算如此,忽然他身後殿內光芒大作,那供奉的三清像竟是自己從殿裏飄了出來,泥雕塑像一落地,便化成了仙風道骨的三仙,唬的國王百官連忙就地跪拜,國王忙不迭道:“天尊在上!弟子前番是來尋國師的,若是被那和尚用計殺掉了——”
太上老君道:“你國師乃三個妖怪,分別為虎、鹿、羊,如今已被法師所除。”
國王一直以來便是被妖力所蒙蔽了頭腦,如今跪在三清麵前,周身妖氣一除,已是想通了許多事,追悔莫及,淚流滿麵,朝著三清不停磕頭,而三清隻留下了句“佛道本無他,三教歸合一”便離去,很快又恢複到了泥塑雕像,國王站起時隻覺得自己混混沌沌,朝著三藏,又是要一陣大哭。
三藏經受不起這種眼淚與跪拜,一把將他攔住,念了聲阿彌陀佛。
國王連夜頒布了聖旨,免除對國內和尚僧人的苦役虐待,重修寺廟,而三藏一行也先迴到了智淵寺,休息半夜,第二日清晨便告別了寺內和尚,和尚們依依不舍,跟隨在他們身後,國內和尚都知曉了是東土大唐來的法師救了他們,前來感謝法師,等三藏換了經文,又將他們送出了車遲國去,千恩萬謝,磕頭不止。
百年之餘,若說他先前對阿仁隻有愛,而後便添加了種種複雜的因素,在他被衛仁捉捕的時候,在他處心積慮終於逃出天庭的時候,在他將衛仁又捉到手,不惜耗費自身妖力,將他也變成一隻妖怪的時候,他憎惡、怨恨、鄙棄、蔑視,他不想要簡簡單單了卻了這個神仙的性命,想要讓他也嚐一嚐為妖的感覺,想把他桎梏在自己身邊,隨後這個念頭逐漸走失了它原本該有的恨意。
八戒原先在天庭時,主業自然是天蓬元帥,空暇之餘經常去那月老殿,與月老探討探討人間情/愛糾纏,兩仙相見恨晚,月老恨不得揪了每一根纏的亂七八糟的紅線,與八戒講一講紅線背後的故事,其中人、妖、仙各有無數,纏繞紛亂,月老歎息說這紅線一連,總是玉皇大帝的妹妹,也要與凡人你儂我儂,便是壓到山下也不放棄,可見愛情這孽緣的複雜,更別說各種愛恨糾纏,愛之不得,恨意綿綿,最後木偶傷痕斑斑,那紅線也不斷裂。
方才卷簾與衛仁的對話他聽得一清二楚,差不多也算是弄清了事情的經過,可惜身旁隻有不懂風情的猴子,也無月老相歎息,隻得惋惜與那巴山虎說道:“凡是生得一絲半點的愛,月老手中的紅線都會自動連起,隻要愛不絕,紅線就不斷,你們之間的糾葛也不會停下,我昔日也聽聞過巴山雨之虎的名頭,左仙太虛真人缺了個坐騎多年,你若願意,我可帶你上天庭請罪,剪短那紅線。”
左仙太虛真人便是那雨師赤鬆子,號左聖南極南嶽真人左仙太虛真人,服水玉而成水魂,可入火*,隨風雨上下,是三清那係的神仙,不與玉皇大帝為同列,若是他要坐騎,玉皇大帝也自然不會說什麽,巴山雨之虎百年難得,算是賣給三清一個麵子,舉手之勞的事情罷了。
巴山虎低了頭,半年沒有說話,忽然道:“諾。”
八戒原以為他終於死心,卻不料他又補充了句:“……紅線……不剪斷。”
天下癡男怨女果然一般,縱使受再多的苦,也不願意苦了自己的愛戀去,八戒朝著三藏告罪一聲,那巴山虎變迴原形,八戒牽了他,先往昆侖山石殿中去。赤鬆子曾與八戒提起過,如今終於得到手,自然喜歡這坐騎,巴山虎老實得很,也不反抗,任由赤鬆子撫摸著他下巴,發出嗚嗚聲音。八戒與他告知了緣由,赤鬆子哼道:我便知你這天蓬元帥,哪有好事送上門來,八戒笑道:雨師昔日與我說的我都還記得,這交易也不虧,麻煩雨師擔當擔當。
赤鬆子應允了下來,他幾百年前隨口一句話,天蓬元帥記到了如今,這般情誼自然不能輕易拋開,便牽了巴山虎,上那淩霄殿去,果然順順利利便將自己的坐騎拿到了手。
八戒卻是在天宮中遇到了蓮藕,詢問他了衛仁情況,才知玉帝說衛仁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有背叛之心者,不得再留在卷簾司,便尋了個借口,將他編入了戍軍之中。戍軍中多乃神仙罪犯,即為領頭冒死者,又為殿後犧牲者,通常一去不返,隻有經曆萬千死難,留下來的戍軍,才可重返天庭。
如今衛仁入了戍軍,便是匆匆啟程,也不知未來如何,蓮藕說小爺替他求情,是同僚之情誼,但他背叛卷簾,罪不可赦。
八戒告別了他匆匆離開,臨走前又去月老殿走了番,正逢月老不在,那桌上卻擺了兩個木偶,上有無數刀劍砍過蹤跡,紅線斑駁仿佛沾染了大量鮮血,連木偶上的性命都看不清。八戒看了那兩個木偶,也不拂去鮮血,心中已知這是月老留給他的事物,便轉身離開天庭,重迴三藏身邊。
那巴山虎一直便跟隨在了赤鬆子身旁,勤勤懇懇,一聲不響,昆侖山遠離三十六重天,天庭半點消息傳來,也是許久之後,也不知過了多久,昆侖山忽然一日來了個俊美少年,表情冷淡,肩膀上坐了一隻小骷髏,尋到他,與他說道:衛仁死了。
少年說了個地點,很快離開,巴山虎告了個假,朝那個地點追尋了去,便是到了個妖氣彌漫之地,屍骨冷落之處,妖怪與神仙的屍體糾纏在一起,麵目全非,血跡已轉變成黑色,他耐心地找了許久,最終發現了一具渾身皮毛殘缺淩亂的羊屍。
巴山虎此時在昆侖山居住多年,體內妖力已是一點點被淨化完畢,如今將那羊的精魄抽了出來,握在了掌心,返迴到昆侖山。
妖力淨化過程痛苦萬分,如同硬生生將其從骨髓中抽出一般,隨後再填入別的東西,那精魄進了昆侖山後數日,不停燃燒縮小,直至剩餘最後那麽些晶亮透明的微末,才逐漸停止了*,巴山虎不知將他放到何處去,便寄存在了自己眼眶之中。
那精魄長了百年,先是在他眼眶中,後含在了嘴裏,最後赤鬆子給他雕了一個手工差勁的木人,才有了最終的歸宿,還是被巴山虎咬在嘴裏,睡覺時也按在了懷中。
最後那精魄終於長出了實體,困在木人中不得動彈,巴山虎叼了木人去找他主人,赤鬆子卻說:他妖怪精魄,雖有那麽些神仙底子在,要繼續做迴神仙,不經曆磨難,哪有那麽容易的事情,笑話。
巴山虎總覺得這話仿佛也在說他自己,便默默地又將木人叼了迴去,除了平日裏要馱著赤鬆子外出,更多時候便是潛心修煉,與那木人一道。也不知是過了多久,某日晚上,終於天降雷劫,他脫胎換骨,渾身不再帶半點妖力,純淨如同剛出生的神仙幼兒,那雷劫他躲無可躲,隻得咬一咬牙,想要硬抗了過去,忽然身旁毛茸茸一坨東西擠了過來,緊緊抱住了他,那雷在他頭頂四分五裂。
巴山虎睜開眼睛,看到了一隻長著兩隻翅膀,卻隻有一隻腳的鳥,鳥長著人臉,口吐人語:“我的羽毛……能抗拒天雷。”
衛仁,春秋戰國時期,曾為橐蜚,大蛇國亡國時泄露天機,貶為凡人,後又因為功德修滿,入天庭為神仙。
而大蛇古稱為巴,巴國成於天雨恩賜,亡於洪水衝塌,末代國君多次反抗秦國侵略,一日在宮殿地上看到救國之策,以為天降,率領國內百姓逃入巴山中,躲過一劫,卻不料第五日暴雨連綿不絕,國君與百姓共葬巴山之中,冤魂久久不散,千百年終於修成精魄,凝聚成了巴山雨之虎。
這些都是後話了。說那八戒離開天庭,迴到地麵與三藏複命,如今已是半夜,壇場那邊早有太監稟報國王,國師在祭奠到一半時,忽然消失,國王匆匆趕到三清殿,正是八戒從空中落下來時。八戒心想不妙,鹿超度了,羊跟虎都送去天庭了,簡直死無對證,難不成師傅要打出車遲國去,而那國王正率了一幫臣子士兵,浩浩蕩蕩而來。
八戒落到了三藏身邊,三藏顯然也在考慮打出去的方法,猴子一旁埋怨了八戒一句,又問道:“師傅……觀音好不好使?”八戒道:“哥哥啊……他們信道,要不你上天請一請那老君?”
猴子也正打算如此,忽然他身後殿內光芒大作,那供奉的三清像竟是自己從殿裏飄了出來,泥雕塑像一落地,便化成了仙風道骨的三仙,唬的國王百官連忙就地跪拜,國王忙不迭道:“天尊在上!弟子前番是來尋國師的,若是被那和尚用計殺掉了——”
太上老君道:“你國師乃三個妖怪,分別為虎、鹿、羊,如今已被法師所除。”
國王一直以來便是被妖力所蒙蔽了頭腦,如今跪在三清麵前,周身妖氣一除,已是想通了許多事,追悔莫及,淚流滿麵,朝著三清不停磕頭,而三清隻留下了句“佛道本無他,三教歸合一”便離去,很快又恢複到了泥塑雕像,國王站起時隻覺得自己混混沌沌,朝著三藏,又是要一陣大哭。
三藏經受不起這種眼淚與跪拜,一把將他攔住,念了聲阿彌陀佛。
國王連夜頒布了聖旨,免除對國內和尚僧人的苦役虐待,重修寺廟,而三藏一行也先迴到了智淵寺,休息半夜,第二日清晨便告別了寺內和尚,和尚們依依不舍,跟隨在他們身後,國內和尚都知曉了是東土大唐來的法師救了他們,前來感謝法師,等三藏換了經文,又將他們送出了車遲國去,千恩萬謝,磕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