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涼如水,昭昭一個人在鏡湖邊散步。明日就是女官擢選的最後一項香學考核,她原本應該在院子裏調製香方的。可是她如今腦子裏思緒紛繁,總也靜不下心來。
在鍾嬸的記憶裏,薛簡是一個神采飛揚、驚才絕豔的小少年,一身輕功一筆丹青使人心折。可是在沈東珠的講述裏,那位薛先生手腳筋脈俱斷,行走要靠輪椅,落筆再畫不成美人。甚至他原本俊秀絕倫的臉上,也多了一條猙獰的傷疤。
昭昭仰頭看著天上的明月,壓下眼底的淚意。
二十多年前的那個雨夜,薛簡使計為娘親製造了逃生的機會,然後呢?他遭遇了什麽?
昭昭想起她從小到大從那貨郎處得來的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從孩提時的吹叫兒、千千車、蝦須糖,到磨喝樂、絹孩兒。後來年歲見長,愛美的她又多了好些胭脂和絹花,甚至還有很多珍貴非常的薔薇水……
他在暗地裏注視著她們,卻從不曾露麵。
是因為那笨拙的輪椅,還是因為臉上的傷疤?
即使沒有見過他,可昭昭依舊心疼得不行,若是娘親知曉了薛舅舅的遭遇,恐怕得自責難過到死去。更何況那時她的小舅舅還纏綿在病榻,一日日在殘毒的折磨下走向死亡。娘親如何能夠再受一次打擊?
這是他多年來不曾露麵的原因嗎?
昭昭感覺自己的心一陣陣地抽痛著,她雙腳毫無意識地往迴走去。路過小徑旁的幾塊假山的時候,昭昭看到假山前邊長著一株老臘梅,雪中傳來幽幽的香氣。梅花是娘親最愛的花,昭昭打算去折一支,誰知剛走近了幾步,就聽見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這分明就是一雙幽會的小鴛鴦!昭昭哪裏還敢走近,可那兩人似乎在爭執什麽。仿佛是那男人不同意那女子去參加什麽考核,那女子十分生氣什麽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傳過來。
昭昭當即僵在那裏,嚇得魂飛魄散——那男聲,那男人的聲音她聽見過!
那個男聲聽著有些陰冷,在這個寒涼的冬夜裏尤甚。
在霸州時袁四設計安排了心懷歹意的說書人到她家豐樂樓裏,那說書人不動聲色地在拱衛司的人來時模棱兩可地說出些緬懷前朝、非議重臣的言論意圖陷害她。昭昭當時可真是嚇壞了,因而也就對那拱衛司都尉張淮的聲音記憶深刻。
拱衛司乃是建元帝晚年所設。太宗皇帝生性多疑,晚年在以台諫機構為核心的監察係統之外又設立了情報機構用以監察群臣,便是拱衛司。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建元帝特令該司掌管刑獄,又賦予其巡察緝捕之權。拱衛司直接聽命於皇帝,有權逮捕任何人。
張淮出身崇義侯府,渾身上下氣勢森冷,年紀輕輕就當上了拱衛司都尉。據傳其人恃權妄為、手段狠辣,十分不好相與。
昭昭真是萬萬想不到堂堂張大人竟也會鑽假山後邊當小鴛鴦!也不知那女子是誰,聽聲音隻覺是一個有些書卷氣的女子。
兩人的說話聲停了,昭昭知曉那張淮恐怕是發現自己了。她嚇得後背上都是冷汗,可麵上卻強作鎮定,繼續往那株臘梅樹走去。昭昭踮起腳尖,好似自己真的隻是被梅花香氣引來折花的路人,她輕輕折下了一株複又慢悠悠往迴走去。
這一路上背後的冷汗幾乎把衣服都浸濕了,昭昭還沒到自己的院子,就聽見裏麵傳來一陣喧鬧聲。
沈東珠從裏麵跑出來,一把拽住了昭昭的衣袖懇求道:“昭昭姑娘,是我對不起你,求你和先生說說吧,我不想迴江南去。”
原來是今日晚間江南沈家來人了,說是沈東珠的母親病重,派了人來接她迴去伺候湯藥。
其實沈東珠和她那個升官升得很快的舅舅大概都是在為那股前朝勢力效力,甚至昭昭那個不曾蒙麵的薛舅舅,說不得還是那個勢力中的高層人物。今日那邊派人來接沈東珠迴去,可能便是薛簡不滿沈東珠擅自對昭昭下手,為了保護昭昭這才將沈東珠調走。
“昭昭姑娘,你就幫我和先生說說吧,我真不想迴那個家裏。”沈東珠哀求道。
昭昭不知她究竟是為何不願迴家,也不知她為什麽覺得自己去求那個不曾蒙麵的薛先生就有什麽作用。她方才受了驚嚇,現如今也不欲和她多糾纏,隻冷冷道:“我沒有見過那位先生,如何求情?”
沈東珠渴求地看著昭昭,急切道:“你就寫一封信說你不怪我的,我自會轉交給先生。”
昭昭沉默地看著她:“我其實是怪你的。”說罷她再不理會沈東珠的哭求,徑直迴了自己的房間。
次日清晨,朝露未唏時昭昭便起身前往披香殿參加香學考核。
楊羚壓根兒就沒參加女官擢選,趙子嫿雖然最擅茶藝卻也沒去參加昨日下午的茶藝考核,想來以她二人的家世是不需要依靠女官的身份錦上添花的。而石晴昨日考核未過,沈東珠又已經連夜迴了江南,細想來與她相熟的人竟是沒有一個和她同去披香殿的。
講壇上,岑先生端坐著,兩旁是侍裏著的宮女們,昨日那個頭發花白的老嬤嬤也在。
昭昭走進披香殿的時候裏麵已經坐了十來個少女了。她剛一進門,就感到有一個目光如影隨行地跟著她。昭昭被那人看得心中毛毛的,悄悄往那目光的來處望去,卻對上了那個老嬤嬤凝視打量的眼。
怎麽是她?
那老嬤嬤盯著昭昭落座後開口道:“既然人已經齊了,那便開始罷。”
人齊了?昭昭眼風四下一掃,這統共也才十來個人呀,怎麽竟是齊了?難道昨日的兩個考核刷掉了那麽多的人?
在座的人裏麵也有幾個熟麵孔。有蹴鞠賽那日和昭昭有過一麵之緣的司馬鏡,還有蔡芷璿、趙子妤兩人。其他的人看著大都是天字班的人,昭昭都不怎麽認識。
因為人少,岑嬤嬤便命諸女學生一一上前調香。她報一個名字,那被報到之人便上到講壇上來。
“王璧君。”
昭昭知道這個王璧君。她出身王家,才華極顯,尤擅詩文。上輩子王璧君便是鎮國大長公主倚重的女官,曾一度專掌起草詔令,深受信任。後來,她調任於鴻臚寺,負責外賓之事。
但她更偏愛詩賦,後來逐漸不問吏事,隻主持風雅,品評天下文章,一直未曾嫁人。後來趙子孟與耶律寧休戰結盟,耶律寧彼時已登基,向大祈求娶王璧君為後。
昭昭對這個人好奇極了,她悄悄抬眼去看,隻見一個素衣少女緩緩起身。果真是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
那少女開口道:“學生在。”
昭昭心中一個咯噔,昨天與張淮一道的另一隻小鴛鴦竟然是她?
王家曆經兩朝,出過數位宰輔名臣,先祖乃是前朝周太-祖郭威的謀主王樸,著有《平邊策》。而張家的先祖張永德,則是郭威的女婿。
說來兩家都是前朝貴族,想必應是世代交好的,兩人看對眼了也不奇怪。可昭昭重生一次卻是知道兩人結局的,他們最終分明就沒有走到一起。
昭昭的眼神和王璧君清冷的眸子對上了。昭昭心中又是一個咯噔,這眼神分明就是她也認出了自己就是昨夜折梅之人。不知道那王璧君有沒有從昭昭的眼神裏覺察到什麽,她可是知曉了昨日他們的幽約之事被昭昭聽去了?
昭昭心中有些害怕,盼望著她千萬別告訴那張淮知曉才好。
在鍾嬸的記憶裏,薛簡是一個神采飛揚、驚才絕豔的小少年,一身輕功一筆丹青使人心折。可是在沈東珠的講述裏,那位薛先生手腳筋脈俱斷,行走要靠輪椅,落筆再畫不成美人。甚至他原本俊秀絕倫的臉上,也多了一條猙獰的傷疤。
昭昭仰頭看著天上的明月,壓下眼底的淚意。
二十多年前的那個雨夜,薛簡使計為娘親製造了逃生的機會,然後呢?他遭遇了什麽?
昭昭想起她從小到大從那貨郎處得來的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從孩提時的吹叫兒、千千車、蝦須糖,到磨喝樂、絹孩兒。後來年歲見長,愛美的她又多了好些胭脂和絹花,甚至還有很多珍貴非常的薔薇水……
他在暗地裏注視著她們,卻從不曾露麵。
是因為那笨拙的輪椅,還是因為臉上的傷疤?
即使沒有見過他,可昭昭依舊心疼得不行,若是娘親知曉了薛舅舅的遭遇,恐怕得自責難過到死去。更何況那時她的小舅舅還纏綿在病榻,一日日在殘毒的折磨下走向死亡。娘親如何能夠再受一次打擊?
這是他多年來不曾露麵的原因嗎?
昭昭感覺自己的心一陣陣地抽痛著,她雙腳毫無意識地往迴走去。路過小徑旁的幾塊假山的時候,昭昭看到假山前邊長著一株老臘梅,雪中傳來幽幽的香氣。梅花是娘親最愛的花,昭昭打算去折一支,誰知剛走近了幾步,就聽見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這分明就是一雙幽會的小鴛鴦!昭昭哪裏還敢走近,可那兩人似乎在爭執什麽。仿佛是那男人不同意那女子去參加什麽考核,那女子十分生氣什麽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傳過來。
昭昭當即僵在那裏,嚇得魂飛魄散——那男聲,那男人的聲音她聽見過!
那個男聲聽著有些陰冷,在這個寒涼的冬夜裏尤甚。
在霸州時袁四設計安排了心懷歹意的說書人到她家豐樂樓裏,那說書人不動聲色地在拱衛司的人來時模棱兩可地說出些緬懷前朝、非議重臣的言論意圖陷害她。昭昭當時可真是嚇壞了,因而也就對那拱衛司都尉張淮的聲音記憶深刻。
拱衛司乃是建元帝晚年所設。太宗皇帝生性多疑,晚年在以台諫機構為核心的監察係統之外又設立了情報機構用以監察群臣,便是拱衛司。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建元帝特令該司掌管刑獄,又賦予其巡察緝捕之權。拱衛司直接聽命於皇帝,有權逮捕任何人。
張淮出身崇義侯府,渾身上下氣勢森冷,年紀輕輕就當上了拱衛司都尉。據傳其人恃權妄為、手段狠辣,十分不好相與。
昭昭真是萬萬想不到堂堂張大人竟也會鑽假山後邊當小鴛鴦!也不知那女子是誰,聽聲音隻覺是一個有些書卷氣的女子。
兩人的說話聲停了,昭昭知曉那張淮恐怕是發現自己了。她嚇得後背上都是冷汗,可麵上卻強作鎮定,繼續往那株臘梅樹走去。昭昭踮起腳尖,好似自己真的隻是被梅花香氣引來折花的路人,她輕輕折下了一株複又慢悠悠往迴走去。
這一路上背後的冷汗幾乎把衣服都浸濕了,昭昭還沒到自己的院子,就聽見裏麵傳來一陣喧鬧聲。
沈東珠從裏麵跑出來,一把拽住了昭昭的衣袖懇求道:“昭昭姑娘,是我對不起你,求你和先生說說吧,我不想迴江南去。”
原來是今日晚間江南沈家來人了,說是沈東珠的母親病重,派了人來接她迴去伺候湯藥。
其實沈東珠和她那個升官升得很快的舅舅大概都是在為那股前朝勢力效力,甚至昭昭那個不曾蒙麵的薛舅舅,說不得還是那個勢力中的高層人物。今日那邊派人來接沈東珠迴去,可能便是薛簡不滿沈東珠擅自對昭昭下手,為了保護昭昭這才將沈東珠調走。
“昭昭姑娘,你就幫我和先生說說吧,我真不想迴那個家裏。”沈東珠哀求道。
昭昭不知她究竟是為何不願迴家,也不知她為什麽覺得自己去求那個不曾蒙麵的薛先生就有什麽作用。她方才受了驚嚇,現如今也不欲和她多糾纏,隻冷冷道:“我沒有見過那位先生,如何求情?”
沈東珠渴求地看著昭昭,急切道:“你就寫一封信說你不怪我的,我自會轉交給先生。”
昭昭沉默地看著她:“我其實是怪你的。”說罷她再不理會沈東珠的哭求,徑直迴了自己的房間。
次日清晨,朝露未唏時昭昭便起身前往披香殿參加香學考核。
楊羚壓根兒就沒參加女官擢選,趙子嫿雖然最擅茶藝卻也沒去參加昨日下午的茶藝考核,想來以她二人的家世是不需要依靠女官的身份錦上添花的。而石晴昨日考核未過,沈東珠又已經連夜迴了江南,細想來與她相熟的人竟是沒有一個和她同去披香殿的。
講壇上,岑先生端坐著,兩旁是侍裏著的宮女們,昨日那個頭發花白的老嬤嬤也在。
昭昭走進披香殿的時候裏麵已經坐了十來個少女了。她剛一進門,就感到有一個目光如影隨行地跟著她。昭昭被那人看得心中毛毛的,悄悄往那目光的來處望去,卻對上了那個老嬤嬤凝視打量的眼。
怎麽是她?
那老嬤嬤盯著昭昭落座後開口道:“既然人已經齊了,那便開始罷。”
人齊了?昭昭眼風四下一掃,這統共也才十來個人呀,怎麽竟是齊了?難道昨日的兩個考核刷掉了那麽多的人?
在座的人裏麵也有幾個熟麵孔。有蹴鞠賽那日和昭昭有過一麵之緣的司馬鏡,還有蔡芷璿、趙子妤兩人。其他的人看著大都是天字班的人,昭昭都不怎麽認識。
因為人少,岑嬤嬤便命諸女學生一一上前調香。她報一個名字,那被報到之人便上到講壇上來。
“王璧君。”
昭昭知道這個王璧君。她出身王家,才華極顯,尤擅詩文。上輩子王璧君便是鎮國大長公主倚重的女官,曾一度專掌起草詔令,深受信任。後來,她調任於鴻臚寺,負責外賓之事。
但她更偏愛詩賦,後來逐漸不問吏事,隻主持風雅,品評天下文章,一直未曾嫁人。後來趙子孟與耶律寧休戰結盟,耶律寧彼時已登基,向大祈求娶王璧君為後。
昭昭對這個人好奇極了,她悄悄抬眼去看,隻見一個素衣少女緩緩起身。果真是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
那少女開口道:“學生在。”
昭昭心中一個咯噔,昨天與張淮一道的另一隻小鴛鴦竟然是她?
王家曆經兩朝,出過數位宰輔名臣,先祖乃是前朝周太-祖郭威的謀主王樸,著有《平邊策》。而張家的先祖張永德,則是郭威的女婿。
說來兩家都是前朝貴族,想必應是世代交好的,兩人看對眼了也不奇怪。可昭昭重生一次卻是知道兩人結局的,他們最終分明就沒有走到一起。
昭昭的眼神和王璧君清冷的眸子對上了。昭昭心中又是一個咯噔,這眼神分明就是她也認出了自己就是昨夜折梅之人。不知道那王璧君有沒有從昭昭的眼神裏覺察到什麽,她可是知曉了昨日他們的幽約之事被昭昭聽去了?
昭昭心中有些害怕,盼望著她千萬別告訴那張淮知曉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