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慕容冰一說,李權還真是覺得這其中有好多問題。進軍這麽多天,一路過來可謂順風順水,縱然遇到了一些麻煩都算不上大威脅。現在大慶雖已集結了大軍,但大慶軍隊到來的時間比想象中晚了很多,以至於夷州迅速丟失,連碧州城都落入了大華掌中。


    拋開其他問題不看,兩國對峙,明顯是大華占據了絕對上風。


    一者,搶占了先機。


    二者,別看大慶號稱兩百萬軍隊,實則肯定是虛張聲勢,這麽晚才行動,證明兵力上占有絕對劣勢。


    三者,大華軍隊有碧州城做屏障,占據了地利。


    不管從什麽方麵看,目前狀況都對大慶不利。


    如果國師真的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他為何要讓事情發生到如此地步?


    很顯然,大清皇帝不可能讓事情發展成這樣,因為當問題嚴重到某種地步的時候,就算能事先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也想不出辦法來改變。如果換做是李權,他如何高傲也不至於放任事情發展。


    所以,最近發生的一切是皇帝和國師都沒有料到的。


    是皇上沒有意識到危險,沒有掐死未來?還是說皇上壓根兒就沒有去推算未來的發展?


    兩個疑問擺在麵前,乍聽之下大多數人會認為是後者,會認為皇上沒有去可以掐算未來,所以才導致今日情況失控。


    但李權知道這不可能,因為他知道皇上一直在擔心什麽?皇上不就是擔心著自己的劫數將至麽?不就是擔心著那副揭開他自身命數的畫卷應驗麽?


    知道得越多心裏就越擔心,李權能體會皇上整日所受的折磨,他的強勢和獨斷都是用來掩蓋內心擔憂的麵具而已。


    一個對未來充滿了恐懼的人,如何會不時刻關注未來的發展?


    所以,皇上肯定讓國師測算過將來發生的事情。


    按道理講,國師如果測算了,就算不能知道戰爭的細節,那也能夠預知戰爭在什麽時候發生,局麵又如何等等。


    知道之後自然就該事先做好準備,而不至於現在如此倉促。


    由此可見,國師推算之後卻沒有料到事情的發展,或者說國師未卜先知的能力失靈了?


    得出這樣的結論後,李權並沒有立刻確信,因為未卜先知本就是虛無縹緲的事情,用常理推斷的結果缺乏安全感。


    還有就是慕容冰提出的問題——導致國師失算的原因是什麽?


    很可惜,就算兩人推斷出了這些問題卻找不出答案來解釋。


    但有一點可以看肯定,國師未卜先知的能力也並非百分百正確,如此,麵對大慶軍隊的一戰,己方的勝算就更大了!


    驗證猜想的最好辦法就是實戰,為了確定慶軍是否能事事料敵於先,第二天李權遣人給大慶皇帝送上了戰書,邀他一日後碧州北門外二十裏處郊外決一死戰。


    戰書意圖很明顯,李權不想拖泥帶水,希望大慶皇帝也能給個痛快。


    當然,百萬大軍交鋒想要一戰定勝負是不可能的,李權隻是表達一個態度,表帶死戰的決心,同時也是給所有將士打氣的方式。


    這第一戰極其重要,關係到大軍的鬥誌,所以李權要一步步將戰鬥策劃好。


    他倒是不擔心大慶皇帝不答應,憑大慶皇帝的性格,這樣的戰鬥是不可能拒絕的。


    結果也正如李權所想,信使來報,大慶皇帝接到戰書之後想也沒想便答應了。


    一切隻待一日之後!


    ……


    ……


    一日春雨後,碧州郊外的野草似乎感受到了春的召喚,瘋狂地抽枝發芽。一夜之間,荒原變草蕩,翠綠的草叢滿是沉積的露水,泡軟了泥土,人走在上麵可以清楚地感覺到雨水的冰涼。


    新生的野草沒有等到它們紮根的時候,無數人從上麵疾馳而過,翠綠的郊外很快又變成了濕泥地。


    超過百萬的大軍在濕地裏展開陣型,放眼望去盡是黑壓壓的人頭,上麵旗幟飛揚,刀槍晃動。天地間隻有雷鼓陣陣,戰馬嘶鳴,大戰尚未開始的,壓抑的氣氛已經籠罩了整個世界。


    戰車已經就位,所有士兵嚴陣以待,隻等一聲令下,他們就是悍不畏死的勇士。


    百萬人的交戰的場景誰都沒見過,會發生什麽誰都不能預料。


    春歸的鳥兒從隊伍上方掠過,輕啼聲在戰鼓聲中沒有迴音。


    “李權!給朕滾出來!”


    大慶軍最前方開出一輛黃金打造的龍頭戰車,前方由八匹矯健的白馬拉著,大慶皇帝扶手站在龍頭之後,大聲喊道。


    聞言,李權出列。


    相對於皇上這麽大的排場,李權的裝飾就顯得簡單多了,一匹戰馬,一身金甲,僅此而已。


    但此刻李權不再有半分畏懼。


    今時已非往日,他不再是孤單一人,他身後還有著百萬之眾!


    李權沒有說話,嘴角帶著自信的微笑,仿佛在告訴皇上,讓對方看看自己現在的變化,像是在問他對自己當初的行為又沒有後悔。


    李權從未在大慶皇帝麵前表現出這樣的傲慢的神態,落在皇上眼中,讓他微眯起了雙眼。


    “五年!五年時間果真能改變很多,沒想到再次見麵會以這種方式。”


    “皇上不是一向料事如神?原來也有看不透的時候?是不是在後悔當初就不該那麽輕易地放我離開?”


    “後悔?朕是九五之尊,豈會後悔?”


    “沒有麽?”李權淡然地反問道。他發現自己越是表現得淡然,對麵的皇上越是氣憤。想來皇上也是個口是心非的俗人罷了。


    “皇上,我一直都沒想明白,國師大人神通廣大,當初怎麽沒有告訴您放走我之後會出現現在的局麵?您看看,李家已經在大華紮根了,您最得力的手下也死在了我的手上,現在你的大慶鐵騎也被我身後的百萬雄獅阻擋。這恐怕不是您想看到的局麵吧?如果您還不後悔,那心中一定對那為國師很不滿吧?”


    兩人的對話沒有人能聽懂,所有人都緊張得不敢喘一口氣,誰都不知道這場戰鬥會在哪個瞬間爆發。


    “五年不見,你撩撥別人情緒的本事倒是進步很快。”


    李權眼光閃動,聲音變得低沉:“因為曾經我沒對你有過半點兒敵意,還一度將你當做親人,這一切都是你親手造成的,是你將我們變成了仇人。所謂命數,所謂天外飛星,不過都是你自己給自己套上的鎖鏈罷了。你一心想要拜托天命,殊不知自己的一切行為都早在老天的計劃當中!”


    提到天命,皇上的表情也變了,怒火讓他的眼神變得更加陰冷:“區區凡人敢在朕麵前妄稱天數?朕是天子,朕就是天命!你別以為自己能穩操勝券,朕不過是陪你玩一場遊戲罷了!你知不知道?這隻是遊戲而已!”


    皇上已經失去了耐性,話音剛落,迴身高唿:“殺!”


    雷鼓聲驟然變燥變猛,慶軍隊伍有了動作。


    李權臉色一正,同樣迴身:“殺!”


    喊聲衝天而起,百萬人潮交匯一處。從天俯瞰,仿佛是兩股巨大的水流衝撞到一處,頓時炸開了洶湧澎湃的浪花,隻是這股浪花是血紅色的,帶著濃重的腥氣。像是在一張巨大的畫卷中滴下了鮮紅的筆墨,瞬間讓這世界多了新色彩。


    百萬人的戰鬥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景象,血與火的拚殺中唯有勇者能勝利,戰術計劃一切都顯得不那麽重要了。


    ……


    ……


    一日後,整個碧州都能聞到惡臭的血腥氣,交戰郊外燃起了大火,這場火不知要燒多久,這注定是一場被史書記載的戰鬥。


    沒法評判誰輸誰贏,隻是雙方都意識到自己遭到了重創。


    雖然李權在之前做了充足的準備,想了一切可能,但戰鬥的代價還是讓李權難以接受。


    如果說戰鬥帶來的好處,那就是讓李權確定了皇上不再擁有那未卜先知的能力,或者說國師的判斷不再那麽靈驗了。因為在大戰中李權安排了好幾處伏兵,結果對方沒有一處察覺有準備。以至於華朝軍隊在大戰中略占上風。


    有了這個信息,李權重新開始猜想,這其中到底有什麽變故?


    想來想去,李權最終確定了一種可能。


    那就是國師興許已經離開的皇上,不再為皇上賣命了。


    造成這種可能的原因有很多,畢竟國師不是凡人,想讓他完全聽命於皇上顯然不可能,國師可能要自行修煉,也可能遇到了不得不離開的事情,比如插手世俗之事太多,引來高人追殺之類。


    總之,現在的皇上可能沒有了國師的幫助,所以不再擁有以前那種讓人畏懼的能力了。


    這是非常有可能的,這甚至還能解釋為什麽皇上會突然不再遵守諾言想要李權的命,因為他沒了國師的幫助,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所以他非常恐懼和不安,所以他要搶先動手。


    李權想不到別的可能,姑且就如此認定,這可是巨大的發現,如果皇上沒法預知未來,那李權就可以使用更冒險的辦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品官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狗尾巴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狗尾巴狼並收藏一品官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