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二歲的小姑娘?拿著一支小掃帚?
李權看得正愣,小姑娘注意到他身上的鎧甲,顯得有些害怕,畏畏縮縮地躲到了門口石獅子後麵。
楞過之後,李權走了上去,好奇詢問:“小姑娘,你來這兒幹什麽?”
小姑娘傳得簡陋,但也蓋不住她亮汪汪的眼睛,充滿了靈氣。隻看眼神就知道小姑娘並沒有放鬆警惕。
“小姑娘,叔叔是好人,不用害怕。你來這裏幹什麽?”
小姑娘終於開口了:“來……來這裏掃地。”
李權微微皺眉:“為什麽要來這裏掃地?這裏是你的家麽?”
“不是。我也不知道是誰家,但娘親要我來掃的。”
“你娘親?你娘親是誰。”
“娘親就是娘親,不是誰。”
“那你娘親叫什麽名字?”
“何雨蓮。”
“何雨蓮?雨蓮!”
李權恍然大悟,這竟然是雨蓮的女兒?!
“你娘呢?帶我去見你娘!”
李權沒注意語氣,說話聲音有些重,嚇得小姑娘縮了縮。
“你是誰?我不認識你,我不能帶你去見我娘。”
“我是你娘親的朋友,不是壞人。”
“我不信。”
小姑娘很謹慎,一副肯定不會帶你去見娘親的表情。
李權有些無奈,想了想說道:“那這樣,你自己迴家告訴你娘親,就說一個叫李權的叔叔要見她。這樣好了吧?”
小姑娘蹙眉想了想,然後才不情願地點了點頭,不再說話,抱著小掃帚一溜煙兒跑了。
看著小姑娘離開的背影,李權腦海中浮現出雨蓮小小的背影。
那年飄雪天,一個矮矮的靜靜的小個子,跟在自己身邊,要舉起手撐傘才能為自己擋雪,那情景已經很模糊了,卻又讓人很懷念。
李權真沒想到從雨蓮離開到現在都已經過了十多年,連孩子都已經長這麽大了。
看到這孩子,李權心中暖暖的,想來雨蓮離開李家後日子過得很好,雖然日子算不得富足,但至少算得上正常人家的生活。作為李家的丫鬟,日子雖然過得不錯,但終歸是個牢籠,哪裏有現在這般自由自在?
“也不知待會兒見麵會是怎樣的情形?”
李權想著,推門進入了院中。
李家院內就顯得雜亂得多了,想來雨蓮隻打掃了外麵沒有打掃裏頭,不過裏麵的一草一木都給李權帶來親切而又熟悉的感覺,雖然一切都布滿了灰塵,但欣賞其中的種種景致還是讓人懷念。
在府中轉了一圈,當李權重新迴到門口時,發現一位民婦牽著剛才的小姑娘正站在門口觀望。
兩人目光相對,民婦估計是沒看過一身鎧甲的李權,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但李權一眼就認出了她。
“雨蓮!”
眼前的婦人就是雨蓮!如假包換!就算十多年不見,那小小的身子依然給人熟悉的感覺。
門前的雨蓮有些發懵,小聲喃喃道:“老……老爺?”
故人相遇,李權心情大好,笑著招唿道:“雨蓮,進來啊!你還愣在哪兒幹嘛?過來啊!”
雨蓮並沒有動作,看到李權好似還有那麽一分緊張和惶恐。
晃眼間,李權到了雨蓮麵前:“雨蓮,真沒想到在這兒能遇上你!”
說著,李權開始打量起曾經跟在自己身邊的大丫鬟來。
很明顯,雨蓮老了很多,沒了當初那種大家閨秀的優雅之感,但為人母之後變得更加真實了沒有改變的是他沉默少話的性子,站在李權麵前隻是看著。
過了一會兒,雨蓮才從驚訝中迴國神來,趕緊低身行禮。
剛有動作就被李權托住了。
“都這麽多年了,還忘不了這些?”
“老爺,我……”
“別叫老爺了,叫了二十多年都沒叫膩?你現在都已經有這麽大的孩子了,哪能再隨便輕易向人低頭?”
雨蓮卻執意要行禮:“老爺永遠是老爺,不管的雨蓮現在還是不是李家的人,也不管雨蓮現在是什麽身份,規矩永遠都不能壞。”
李權苦笑著搖頭,這時候也不知該說些什麽,忽然注意到了身邊的小姑娘:“叫什麽名字?多大了?”
“駱怡然,十一歲。”
看到丫頭躲躲閃閃的樣子,李權輕笑道:“可愛的丫頭。她父親呢?”
李權隻是隨口一問,卻發現雨蓮的臉色不太自然。
李權皺起了眉頭:“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
雨蓮搖搖頭。
“現在兵荒馬亂的,城中百姓能走的都走了,你為什麽還呆在這兒?”
“沒什麽,隻是不想走罷了。”
“不想走?”
李權感覺雨蓮很不對勁兒,正想追問,身邊的小丫頭忽然開口:“爹爹一個人走了,娘親不願意走,說要留下來看著這裏。”
一邊說,小丫頭一邊舉起了小手,所指方向正是李府!
“怡然!”
“雨蓮!”
李權一把按住了雨蓮的肩膀。
“你這是何苦?!”
雨蓮微微低頭:“老爺,雨蓮這不過是贖罪。”
“贖罪?你有什麽罪?”
“雨蓮因一己之私害了老爺的骨肉,實在是罪大惡極,就算老爺不予追究,雨蓮心裏也過不去這道坎。唯有守著這個家,盡可能多的為李家做一點事,心中罪孽方能減輕一點。”
“你!”李權真不知道跟死腦筋怎麽交流,心中多了一絲怒氣,“你就為了這種莫名其妙的理由讓女兒也跟你一起身處險境?”
“相比之下,我更不放心將怡然交給她父親。”
“為……”
第一個字剛到嘴邊,李權就注意到她眼角的哀愁。李權這才意識到雨蓮現在的生活不是他想象中的那麽美好。
雨蓮沒有再說,示意女兒到一邊去掃地。
小姑娘倒沒什麽怨言,聽話地去了一邊。
李權看了看小姑娘:“雨蓮,你準備一直這樣下去?要不跟迴李家吧?”
“如何使得?雨蓮現今身份哪能再迴李家?”
“要不去大華京城也好,以後也好有個照應。”
雨蓮搖搖頭:“多謝老爺掛心,但這些真的是不用了。這裏才是我最真實最美好的記憶,換了別的地方一切都變味了,我寧願一直守著這個家。老爺,我有一個請求。”
“你說。”
“就是萬一有一天雨蓮沒法照顧的女兒的時候,希望李家能收留她。”
“這當然沒問題,隻是雨蓮你……”
“有老爺這話,雨蓮就放心了。”
對話到此為止,李權的休息時間有限,軍隊中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定奪,和雨蓮見麵隻是一個小插曲,李權很快又恢複了緊張的軍營生活中。
經過一天休整,碧州城的防禦工事已經有模有樣,而大慶皇帝集結的主力部隊也在碧州城五十裏外安營紮寨,大戰現在是一觸即發。
在諸位將軍麵前,李權表現出了足夠的自信,一切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當中。
但是,在私下裏李權並非這麽有信心,因為當他知道自己即將麵對皇上大軍的時候,他便知道自己最害怕的一個敵人要出現了。
那便是具有神鬼莫測之能的國師。
整個軍隊當中,知道國師存在的人除了李權之外就隻剩下慕容冰了。
她也意識到現在將要麵對最強的敵人,所以她也十分緊張。
夜裏,慕容冰把李權叫到了自己的營帳裏。
“前麵就是大慶皇帝的主力軍,那個曾讓我軍吃過大虧的人估計也在其中,你說實話,你到底有沒有信心?”慕容冰的表情很嚴肅。
借著營帳裏昏暗的燈光,可以看到李權的表情比慕容冰更加嚴肅。
聽了慕容冰的話,李權忽然露出一絲苦澀地笑:“信心?你覺得麵對一個料事如神,未卜先知的妖怪會有信心?設想一下你的任何思想動作都在對方的掌握之中,你的信心從何而來?”
慕容冰臉色一沉,不置可否。
國師是個謎,就算留意他到現在依舊還是個迷,這樣的對手遠比呂尚更可怕。
“慕容姑娘,天底下真的有未卜先知的高人麽?”
“有!”慕容冰沉聲迴答,“天下無奇不有,未卜先知也沒什麽稀奇。隻是我想不明白,一個擁有如此能力的人為何會參和世俗之事?”
“對了!”李權忽然想到了什麽,“你不是說過實力達到宗師之後就不能參與世俗戰爭了?那個人的能力顯然比的宗師還要可怕,為何他就能插手?難道就不怕其他高人聯手圍剿麽?”
“他不是不怕,正因為他害怕所以才會如此隱匿身形,讓天下人都找不到他。可是讓人不懂的是,似他那樣的神通,這世俗界還有什麽能吸引他?他為何會冒險插手兩國之間的戰爭?”
“既然慕容姑娘都如此認為,那何必又來問我有沒有信心?”
“你不同!”慕容冰眼光中射出了異樣的光彩,“你最近沒有發現嗎?如果那人真的什麽事情都未卜先知,為何不提前派兵駐守夷洲?為何現在是倉促用兵?這一路過來,我大華軍隊高奏凱歌,聲勢如虹,顯然不是大慶故意敗的。這就說明最近發生的一切,那國師沒有料到,大慶皇帝沒來得及準備應戰。這種漏洞又是如何出現的?”
李權看得正愣,小姑娘注意到他身上的鎧甲,顯得有些害怕,畏畏縮縮地躲到了門口石獅子後麵。
楞過之後,李權走了上去,好奇詢問:“小姑娘,你來這兒幹什麽?”
小姑娘傳得簡陋,但也蓋不住她亮汪汪的眼睛,充滿了靈氣。隻看眼神就知道小姑娘並沒有放鬆警惕。
“小姑娘,叔叔是好人,不用害怕。你來這裏幹什麽?”
小姑娘終於開口了:“來……來這裏掃地。”
李權微微皺眉:“為什麽要來這裏掃地?這裏是你的家麽?”
“不是。我也不知道是誰家,但娘親要我來掃的。”
“你娘親?你娘親是誰。”
“娘親就是娘親,不是誰。”
“那你娘親叫什麽名字?”
“何雨蓮。”
“何雨蓮?雨蓮!”
李權恍然大悟,這竟然是雨蓮的女兒?!
“你娘呢?帶我去見你娘!”
李權沒注意語氣,說話聲音有些重,嚇得小姑娘縮了縮。
“你是誰?我不認識你,我不能帶你去見我娘。”
“我是你娘親的朋友,不是壞人。”
“我不信。”
小姑娘很謹慎,一副肯定不會帶你去見娘親的表情。
李權有些無奈,想了想說道:“那這樣,你自己迴家告訴你娘親,就說一個叫李權的叔叔要見她。這樣好了吧?”
小姑娘蹙眉想了想,然後才不情願地點了點頭,不再說話,抱著小掃帚一溜煙兒跑了。
看著小姑娘離開的背影,李權腦海中浮現出雨蓮小小的背影。
那年飄雪天,一個矮矮的靜靜的小個子,跟在自己身邊,要舉起手撐傘才能為自己擋雪,那情景已經很模糊了,卻又讓人很懷念。
李權真沒想到從雨蓮離開到現在都已經過了十多年,連孩子都已經長這麽大了。
看到這孩子,李權心中暖暖的,想來雨蓮離開李家後日子過得很好,雖然日子算不得富足,但至少算得上正常人家的生活。作為李家的丫鬟,日子雖然過得不錯,但終歸是個牢籠,哪裏有現在這般自由自在?
“也不知待會兒見麵會是怎樣的情形?”
李權想著,推門進入了院中。
李家院內就顯得雜亂得多了,想來雨蓮隻打掃了外麵沒有打掃裏頭,不過裏麵的一草一木都給李權帶來親切而又熟悉的感覺,雖然一切都布滿了灰塵,但欣賞其中的種種景致還是讓人懷念。
在府中轉了一圈,當李權重新迴到門口時,發現一位民婦牽著剛才的小姑娘正站在門口觀望。
兩人目光相對,民婦估計是沒看過一身鎧甲的李權,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但李權一眼就認出了她。
“雨蓮!”
眼前的婦人就是雨蓮!如假包換!就算十多年不見,那小小的身子依然給人熟悉的感覺。
門前的雨蓮有些發懵,小聲喃喃道:“老……老爺?”
故人相遇,李權心情大好,笑著招唿道:“雨蓮,進來啊!你還愣在哪兒幹嘛?過來啊!”
雨蓮並沒有動作,看到李權好似還有那麽一分緊張和惶恐。
晃眼間,李權到了雨蓮麵前:“雨蓮,真沒想到在這兒能遇上你!”
說著,李權開始打量起曾經跟在自己身邊的大丫鬟來。
很明顯,雨蓮老了很多,沒了當初那種大家閨秀的優雅之感,但為人母之後變得更加真實了沒有改變的是他沉默少話的性子,站在李權麵前隻是看著。
過了一會兒,雨蓮才從驚訝中迴國神來,趕緊低身行禮。
剛有動作就被李權托住了。
“都這麽多年了,還忘不了這些?”
“老爺,我……”
“別叫老爺了,叫了二十多年都沒叫膩?你現在都已經有這麽大的孩子了,哪能再隨便輕易向人低頭?”
雨蓮卻執意要行禮:“老爺永遠是老爺,不管的雨蓮現在還是不是李家的人,也不管雨蓮現在是什麽身份,規矩永遠都不能壞。”
李權苦笑著搖頭,這時候也不知該說些什麽,忽然注意到了身邊的小姑娘:“叫什麽名字?多大了?”
“駱怡然,十一歲。”
看到丫頭躲躲閃閃的樣子,李權輕笑道:“可愛的丫頭。她父親呢?”
李權隻是隨口一問,卻發現雨蓮的臉色不太自然。
李權皺起了眉頭:“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
雨蓮搖搖頭。
“現在兵荒馬亂的,城中百姓能走的都走了,你為什麽還呆在這兒?”
“沒什麽,隻是不想走罷了。”
“不想走?”
李權感覺雨蓮很不對勁兒,正想追問,身邊的小丫頭忽然開口:“爹爹一個人走了,娘親不願意走,說要留下來看著這裏。”
一邊說,小丫頭一邊舉起了小手,所指方向正是李府!
“怡然!”
“雨蓮!”
李權一把按住了雨蓮的肩膀。
“你這是何苦?!”
雨蓮微微低頭:“老爺,雨蓮這不過是贖罪。”
“贖罪?你有什麽罪?”
“雨蓮因一己之私害了老爺的骨肉,實在是罪大惡極,就算老爺不予追究,雨蓮心裏也過不去這道坎。唯有守著這個家,盡可能多的為李家做一點事,心中罪孽方能減輕一點。”
“你!”李權真不知道跟死腦筋怎麽交流,心中多了一絲怒氣,“你就為了這種莫名其妙的理由讓女兒也跟你一起身處險境?”
“相比之下,我更不放心將怡然交給她父親。”
“為……”
第一個字剛到嘴邊,李權就注意到她眼角的哀愁。李權這才意識到雨蓮現在的生活不是他想象中的那麽美好。
雨蓮沒有再說,示意女兒到一邊去掃地。
小姑娘倒沒什麽怨言,聽話地去了一邊。
李權看了看小姑娘:“雨蓮,你準備一直這樣下去?要不跟迴李家吧?”
“如何使得?雨蓮現今身份哪能再迴李家?”
“要不去大華京城也好,以後也好有個照應。”
雨蓮搖搖頭:“多謝老爺掛心,但這些真的是不用了。這裏才是我最真實最美好的記憶,換了別的地方一切都變味了,我寧願一直守著這個家。老爺,我有一個請求。”
“你說。”
“就是萬一有一天雨蓮沒法照顧的女兒的時候,希望李家能收留她。”
“這當然沒問題,隻是雨蓮你……”
“有老爺這話,雨蓮就放心了。”
對話到此為止,李權的休息時間有限,軍隊中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定奪,和雨蓮見麵隻是一個小插曲,李權很快又恢複了緊張的軍營生活中。
經過一天休整,碧州城的防禦工事已經有模有樣,而大慶皇帝集結的主力部隊也在碧州城五十裏外安營紮寨,大戰現在是一觸即發。
在諸位將軍麵前,李權表現出了足夠的自信,一切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當中。
但是,在私下裏李權並非這麽有信心,因為當他知道自己即將麵對皇上大軍的時候,他便知道自己最害怕的一個敵人要出現了。
那便是具有神鬼莫測之能的國師。
整個軍隊當中,知道國師存在的人除了李權之外就隻剩下慕容冰了。
她也意識到現在將要麵對最強的敵人,所以她也十分緊張。
夜裏,慕容冰把李權叫到了自己的營帳裏。
“前麵就是大慶皇帝的主力軍,那個曾讓我軍吃過大虧的人估計也在其中,你說實話,你到底有沒有信心?”慕容冰的表情很嚴肅。
借著營帳裏昏暗的燈光,可以看到李權的表情比慕容冰更加嚴肅。
聽了慕容冰的話,李權忽然露出一絲苦澀地笑:“信心?你覺得麵對一個料事如神,未卜先知的妖怪會有信心?設想一下你的任何思想動作都在對方的掌握之中,你的信心從何而來?”
慕容冰臉色一沉,不置可否。
國師是個謎,就算留意他到現在依舊還是個迷,這樣的對手遠比呂尚更可怕。
“慕容姑娘,天底下真的有未卜先知的高人麽?”
“有!”慕容冰沉聲迴答,“天下無奇不有,未卜先知也沒什麽稀奇。隻是我想不明白,一個擁有如此能力的人為何會參和世俗之事?”
“對了!”李權忽然想到了什麽,“你不是說過實力達到宗師之後就不能參與世俗戰爭了?那個人的能力顯然比的宗師還要可怕,為何他就能插手?難道就不怕其他高人聯手圍剿麽?”
“他不是不怕,正因為他害怕所以才會如此隱匿身形,讓天下人都找不到他。可是讓人不懂的是,似他那樣的神通,這世俗界還有什麽能吸引他?他為何會冒險插手兩國之間的戰爭?”
“既然慕容姑娘都如此認為,那何必又來問我有沒有信心?”
“你不同!”慕容冰眼光中射出了異樣的光彩,“你最近沒有發現嗎?如果那人真的什麽事情都未卜先知,為何不提前派兵駐守夷洲?為何現在是倉促用兵?這一路過來,我大華軍隊高奏凱歌,聲勢如虹,顯然不是大慶故意敗的。這就說明最近發生的一切,那國師沒有料到,大慶皇帝沒來得及準備應戰。這種漏洞又是如何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