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們講一個與親子鑒定無關的小事件。
這個事件發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
大約是在1967年左右,文化大革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隨著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成立,這把火燒向了全國,幾乎每個市、縣、鄉、鎮、村都成立了“文革小組”,我母親當時生活的小鎮自然也不例外。
那個時候,母親還在求學,但讀書的壞境已經被文革之風破壞,據母親說,她們學校有很多老師都被批鬥,導致後來沒有老師上課,最終不得不停學。
這個學生哪裏去呢?都變成了小小紅衛兵。
每個學校裏都有幾支或十幾支分別取不同名稱的紅衛兵組織,名字千奇百怪,現在看來讓人笑掉大牙。
如:“一往無前”戰鬥隊、“我們最強”戰鬥隊,“叢中笑”戰鬥隊等,名稱多來自毛澤東詩詞或當時的重大事件。
紅衛兵的宗旨包括打倒“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資產階級反動權威”和“資產階級保皇派”,“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等。
手段有大字報、大批鬥、“破四舊”、“抄家”等,“打砸搶”行為時有發生。
這些小小紅衛兵最大的願望就是“傾聽毛主席的教誨”,所以當時他們會心血來潮聚集許多人一同爬上火車不吃不喝幾天幾夜(當時火車速度慢的出奇)從全國各地向北京蜂擁而去,就是為了看敬愛的毛主席一眼。
除了讀書生活之外,就連婚姻也是一片亂象,基本都是聽組織安排,並且每一對新人都有一個響亮的外號:“革命同誌”。
當然自由戀愛的還是有不少,不過往往會遇到重重阻力,最後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小馬和小靜就是這麽一對相互之間看對了眼的男女。
小靜長得挺可愛,追求者不少,其中有一個“文革小組”的組長,原來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老光棍,但他有一個特長:嗓門大。
每次喊口號的時候隻要他一開口,就會將其他人的聲音全部覆蓋,要是給他一個簡易喇叭,那大嗓門幾乎能傳遍全鎮。
因為這個特點,他被縣裏的領導看中,“欽點”他成為了鎮上文革小組的組長。
老光棍一下子抖起來了,以前和人說話都是低頭哈腰,自從當了組長之後,他鼻子一下朝到了天上,逢人必說:“你們必須要聽我的話,不聽我的話就是和縣領導作對。”
因為他確實是被縣領導欽點,算是有靠山,有時候他說話居然比鎮領導還好使,時間一久,他就成了一個鎮上一個不小的“官”。
地位提升了,就要考慮到個人問題了,老光棍將結婚一事提上了日程,他“理所當然”地向暗戀許久的小靜提出了結婚的要求。
小靜當時已經愛上了小馬,不同意嫁給老光棍,但官大一級尚且壓死人,何況小馬隻是一個普通的平民百姓。
小靜的父母首先妥協,因為他們不答應的話,“革命小組”不會讓他們過上一天安寧日子,無數次反抗無果之後,小靜也隻能屈辱同意。
老光棍喜出望外,就等著良辰吉日迎娶小靜進門,而小馬則傷心欲絕跟著一群紅衛兵一起爬上火車去北京。
幾天之後,老光棍已經籌備好婚禮,正準備走個流程之後就和小靜“成其好事”。
小馬卻突然出現了!
他換了一身新衣服,手拿“紅寶書”,整個人的氣質完全不一樣,仿佛變了一個人。
小馬走到老光棍麵前大聲道:“我這去北京,已經變成了中央的人,你要是不聽我的話,就是和中央作對!”
所有在場的人都被小馬嚇住了,當時可不像現在一樣言論自由,小馬如果敢信口開河的話,隨便開個批鬥會就會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看著小馬的裝扮,眾人議論紛紛,難道小馬這次去北京見到了毛主席,加入了“中央革命小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小馬的官比起老光棍豈不是大了無數倍?
官大一級尚且壓死人,現在大了無數倍,所有人都知道該怎麽站隊了。
婚禮如期舉行,但新郎變成了小馬。
看著小馬和小靜兩人一同喜氣洋洋進入洞房,老光棍氣得牙癢癢,卻沒有任何辦法,誰叫他隻是一個小鎮的革命小組組長,而小馬則是“中央”的人呢?
被橫刀奪愛的老光棍當時雖然忍住了,但始終心有不甘,想著小馬並無過人的長處,也就比他多讀幾年書,怎麽可能一去北京就被毛主席看中加入了“中央革命小組”?
於是他四方打聽,終於得知了一個讓他瞠目結舌的真相。
原來,小馬加入的根本就不是“中央革命小組”,而是一個叫做“支持中央”的紅衛兵戰鬥隊。
所以他說自己“去北京”“變成了中央的人”“要是不聽他的話就是和中央作對”理論上完全沒錯,區別隻是一個是“中央的大官”,一個隻是“叫中央的戰鬥隊小兵”而已。
婚禮已經舉行,木已成舟,老光棍也不可能再動用自己的權力搶迴小靜,隻能打落牙齒往肚裏吞。
而且小馬加入了“支持中央”的戰鬥隊,又見過了毛主席,算是根正苗紅的紅衛兵,老光棍也不敢對他采取激烈的報複行為。
小馬利用自己的智慧搶迴了女友,結成一對幸福的姻緣,也成為了那個鬼神亂舞時期一段難得的佳話。
這個事件發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
大約是在1967年左右,文化大革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隨著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成立,這把火燒向了全國,幾乎每個市、縣、鄉、鎮、村都成立了“文革小組”,我母親當時生活的小鎮自然也不例外。
那個時候,母親還在求學,但讀書的壞境已經被文革之風破壞,據母親說,她們學校有很多老師都被批鬥,導致後來沒有老師上課,最終不得不停學。
這個學生哪裏去呢?都變成了小小紅衛兵。
每個學校裏都有幾支或十幾支分別取不同名稱的紅衛兵組織,名字千奇百怪,現在看來讓人笑掉大牙。
如:“一往無前”戰鬥隊、“我們最強”戰鬥隊,“叢中笑”戰鬥隊等,名稱多來自毛澤東詩詞或當時的重大事件。
紅衛兵的宗旨包括打倒“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資產階級反動權威”和“資產階級保皇派”,“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等。
手段有大字報、大批鬥、“破四舊”、“抄家”等,“打砸搶”行為時有發生。
這些小小紅衛兵最大的願望就是“傾聽毛主席的教誨”,所以當時他們會心血來潮聚集許多人一同爬上火車不吃不喝幾天幾夜(當時火車速度慢的出奇)從全國各地向北京蜂擁而去,就是為了看敬愛的毛主席一眼。
除了讀書生活之外,就連婚姻也是一片亂象,基本都是聽組織安排,並且每一對新人都有一個響亮的外號:“革命同誌”。
當然自由戀愛的還是有不少,不過往往會遇到重重阻力,最後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小馬和小靜就是這麽一對相互之間看對了眼的男女。
小靜長得挺可愛,追求者不少,其中有一個“文革小組”的組長,原來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老光棍,但他有一個特長:嗓門大。
每次喊口號的時候隻要他一開口,就會將其他人的聲音全部覆蓋,要是給他一個簡易喇叭,那大嗓門幾乎能傳遍全鎮。
因為這個特點,他被縣裏的領導看中,“欽點”他成為了鎮上文革小組的組長。
老光棍一下子抖起來了,以前和人說話都是低頭哈腰,自從當了組長之後,他鼻子一下朝到了天上,逢人必說:“你們必須要聽我的話,不聽我的話就是和縣領導作對。”
因為他確實是被縣領導欽點,算是有靠山,有時候他說話居然比鎮領導還好使,時間一久,他就成了一個鎮上一個不小的“官”。
地位提升了,就要考慮到個人問題了,老光棍將結婚一事提上了日程,他“理所當然”地向暗戀許久的小靜提出了結婚的要求。
小靜當時已經愛上了小馬,不同意嫁給老光棍,但官大一級尚且壓死人,何況小馬隻是一個普通的平民百姓。
小靜的父母首先妥協,因為他們不答應的話,“革命小組”不會讓他們過上一天安寧日子,無數次反抗無果之後,小靜也隻能屈辱同意。
老光棍喜出望外,就等著良辰吉日迎娶小靜進門,而小馬則傷心欲絕跟著一群紅衛兵一起爬上火車去北京。
幾天之後,老光棍已經籌備好婚禮,正準備走個流程之後就和小靜“成其好事”。
小馬卻突然出現了!
他換了一身新衣服,手拿“紅寶書”,整個人的氣質完全不一樣,仿佛變了一個人。
小馬走到老光棍麵前大聲道:“我這去北京,已經變成了中央的人,你要是不聽我的話,就是和中央作對!”
所有在場的人都被小馬嚇住了,當時可不像現在一樣言論自由,小馬如果敢信口開河的話,隨便開個批鬥會就會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看著小馬的裝扮,眾人議論紛紛,難道小馬這次去北京見到了毛主席,加入了“中央革命小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小馬的官比起老光棍豈不是大了無數倍?
官大一級尚且壓死人,現在大了無數倍,所有人都知道該怎麽站隊了。
婚禮如期舉行,但新郎變成了小馬。
看著小馬和小靜兩人一同喜氣洋洋進入洞房,老光棍氣得牙癢癢,卻沒有任何辦法,誰叫他隻是一個小鎮的革命小組組長,而小馬則是“中央”的人呢?
被橫刀奪愛的老光棍當時雖然忍住了,但始終心有不甘,想著小馬並無過人的長處,也就比他多讀幾年書,怎麽可能一去北京就被毛主席看中加入了“中央革命小組”?
於是他四方打聽,終於得知了一個讓他瞠目結舌的真相。
原來,小馬加入的根本就不是“中央革命小組”,而是一個叫做“支持中央”的紅衛兵戰鬥隊。
所以他說自己“去北京”“變成了中央的人”“要是不聽他的話就是和中央作對”理論上完全沒錯,區別隻是一個是“中央的大官”,一個隻是“叫中央的戰鬥隊小兵”而已。
婚禮已經舉行,木已成舟,老光棍也不可能再動用自己的權力搶迴小靜,隻能打落牙齒往肚裏吞。
而且小馬加入了“支持中央”的戰鬥隊,又見過了毛主席,算是根正苗紅的紅衛兵,老光棍也不敢對他采取激烈的報複行為。
小馬利用自己的智慧搶迴了女友,結成一對幸福的姻緣,也成為了那個鬼神亂舞時期一段難得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