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這日,從子時開始便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直到東方露白之時才漸漸止住。

    五更天剛過,曹操府上便派了家丁來荀家請人,說是司空有要事相商,請先生即刻去府中走一趟。

    荀彧趕到曹操書房時,就見得主公臉色很是不好,似是剛生過一場氣的模樣。

    袁紹的不斷挑釁觸及了曹操的底線,雙方戰爭一觸即發。

    曹操頭風又犯,一連幾日不得好眠,一早便召了幾位謀士和師爺過來商議此事。

    曹操夜裏沒有睡好,又聊了這小半個上午整個人都乏得厲害,便吩咐大家先行散去,其他事情等明日再議。

    卻在荀彧等人告退出了曹操書房時已然放晴。

    郭嘉注意到了荀彧的麵色不虞,不由對著同伴關心地問道:“文若可是有什麽心事?若有能用得到奉孝之處,還請兄長明示。”

    郭嘉和荀攸都是當年由荀彧舉薦給曹操的,兩人在曹操身邊共事多年,感情一向深厚。

    荀彧也沒想要瞞著郭嘉什麽,聽得對方詢問便直言道:“聽曹公的意思,董承、劉備等人合會集結,蠱惑人心,多半要出事。隻是劉備和劉贇關係一向親厚,不知劉贇那邊又作何打算。”

    因為劉贇早先年同妹妹離姻的緣故,荀彧對於妹夫劉贇並沒有多少關心,也就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會稍稍走動一下的親戚關係。

    但若是劉贇和董承等人攪和在一處,把命給搭進去,荀彧自是不能坐視不理。

    畢竟他那嫡親的外甥女兒還住在景園,不管劉贇出什麽事,思齊都脫不了幹係。

    想到這裏,荀彧對郭嘉表示:“我原就打算得空之時去一趟景園,正值今兒有空,不如奉孝就陪我一起罷。”

    劉贇名聲在外,文采極好,為人慷慨大方,一身正氣,不論是曹操、袁紹還是劉備、劉表,甚至江東的孫策,都願意與他交好,是個有趣的人。

    郭嘉痛快地應了下來。

    ==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奉天子入許都的曹操不論勢力還是權柄都越來越大,曹操身邊集結的臣屬壓榨了旁人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不少漢室宗親和舊臣願意抱團取暖並不稀奇,而劉贇對於這些漢室舊人,無疑是燈塔一樣的存在。

    如今京中變數不少,重陽那日,劉贇在家中舉辦宴席,宗室當中同劉贇交好之人都曾過來試著探過劉贇口風。

    雖然漢室式微,但這些人的力量仍然不可小覷,尤其是古代人原本就比較迷信皇室宗族,這些人若是集結起來鐵了心要給曹操找麻煩,或是倒向袁紹或董承的某一邊,想來都會翻起不小的風浪。

    而劉贇不光自己不想去蹚這趟渾水,也不希望這些人衝鋒在前。依著他的想法,按兵不動以靜製動才是最合適的招數。

    劉贇對著來人統一口徑,自己最近正準備給女兒找個好一些的師傅講課,沒什麽心思去管這些事情。如果許都沒有合適的人選的話,這幾日準備動身去雒陽看看。

    大家都是在這幾年經曆過不少風雨的成年人,有些話不需要說得太過明白。

    況且現在的這個情況,且先不說什麽漢室不漢室的,保住性命才是最要緊的,所以大腿要往粗裏抱。

    劉贇是皇上的親叔叔,即便先帝劉宏再不待見他也沒把他怎麽樣,而他本人又跟各諸侯勢力交好,跟著他總是不錯的。

    於是大家紛紛表明立場,願跟著黎王殿下做事,不去做那出頭鳥,不求日後有多大富貴,隻要保住身家性命便已是幸事。

    立冬過後,劉贇心情一直不錯,就連他一直覺得不成器的兩個兒子也看著順眼了不少。

    今日學裏休沐,家中大郎、二郎都留在家中不必上課,上午去書房跟劉贇匯報過功課進度後,又過來章氏這邊陪著祖母說話。

    看到兩個大孫子過來自己這邊請安,章氏笑得合不攏嘴,叫人將自己院裏的瓜果小食都取出來給兩人品嚐。

    思齊坐在一邊吃著新做的肉脯,鹹香適口,火候恰到好處,上頭還帶著燒烤後的餘溫,隻覺得口齒留香。

    府上大郎名喚劉衡,字陶然,剛過完十六歲生辰,生母為府上側室莊氏,二郎名喚劉城,字雲舒,比劉衡年少兩歲,生母是府上側室越氏。

    大郎劉衡為人謙遜溫和,最是好說話,對弟妹也一向照顧有加。二郎劉城和大郎劉衡一樣,讀書成績隻能勉強算是過得去,但相比大哥而言更多了幾分圓滑,朋友也更多一些,據說在世家子弟當中人緣不錯,就是性子紈絝了些,不比大哥劉衡更加務實一些。

    雖然劉贇對兩個兒子並不看好,但兩個兒子功課平平這事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

    思齊卻並不這麽認為。

    兩位兄長雖說是在文化課上比那些出色的世家子弟稍差一些,但並沒有差到劉贇所認知的那種不可救藥的程度。

    他兩個繼承了劉贇身上的不少優點,尤其是社交這塊兒,不乖張,不冒進,也樂意與人為善,即便是黎王府上的公子,皇上的堂弟,在外也不愛亂擺什麽架子。

    況且這個年代不比後世,對於官職任命還是承襲了漢代規矩,以察舉製為主,如同國外很多大學和私立學校一樣,講究的是“熟人引薦”,讀書雖能明理,但在為官和出仕這些事情上和並沒有科舉製實施的後世那般重要。

    章氏看著兩個眉清目秀的孫兒,心情大好。

    前幾日思齊想吃糖漬梅果,珠紅便帶著幾個小婢女依著小娘子的吩咐,醃製了兩壇出來,章氏用著極為適口,倒比從前時候用的鮮果更多了幾分滋味。

    她原想著叫珠紅將那醃漬好的梅果取出來給兩個孫兒嚐嚐,但看到在一旁被兩位兄長一起傻樂的思齊後,章氏最終還是改變了主意。

    她平日裏雖然重男輕女,心裏頭最是念著這兩個孫兒,恨不能什麽好的東西都給他們,卻終歸還是敵不過和思齊長年累月的相處,再想到思齊在宮中向著自己的表現,章氏最終還是打算把那兩壇梅子多留幾顆給孫女兒。

    又過了大約兩刻鍾的功夫,前院書房伺候劉贇的阿青過來了章氏的院子,道是前頭荀彧荀大人來景園拜訪,大王請小娘子去前院書房見客。

    章太妃雖然不待見荀家人,但荀彧畢竟是思齊的親舅舅,總不好攔著不讓思齊去見,便隻得勉強道:“既是你父親喚你過去,那你便過去見見。隻是今兒你兩個兄長休沐,我已叫人備好了鹿肉燒烤,你就不必在前頭陪客人一同進食了。”

    思齊點頭應了下來。

    書房內,劉贇和荀彧、郭嘉二人相談甚歡。

    三人都是聰明人,荀彧隻是稍稍提了幾句,劉贇便接過了話頭,直言自己前幾日同董承吵了一架,此人不可深交,近些時日兩家更是斷了往來。

    但對於吵架內容卻閉口不談。

    董承最近行事有些過於高調,跟朝中反曹官員抱團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小團體,一看就是個危險人物,劉贇自然要在曹操的謀士們麵前同他劃清界限。

    荀彧微笑著點了點頭,臉上的神情都變得舒緩了幾分。

    既然主要矛盾已經解決,話題就變得輕鬆了不少。

    郭嘉還是第一次坐下來同劉贇聊天,感覺對方的確不錯,就像傳聞所說,是個相處起來讓人覺得十分舒服的人,隻是日常的交

    談便能讓人感覺如沐春風。

    思齊跟著阿青進來書房後,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位上的荀彧。

    在劉贇的示意下,思齊走上去同舅父荀彧問安。

    荀彧同幺妹感情極好,對於思齊這個外甥女兒自是愛屋及烏。

    他溫柔地摸了摸思齊的頭,對小姑娘笑道:“幾日不見,阿瑛又長高了不少,聽你阿父說,你近來書念得好,字也有了很大長進,我心裏頭是極歡喜的。”

    說到這裏,荀彧看了一眼身邊的郭嘉,指著他對思齊介紹道:“這位是你郭叔父,還不快來拜見?”

    這還是思齊自穿越以來第一次見到郭嘉。

    思齊對於郭嘉的第一印象是帥氣。

    曹操的謀士天團一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荀彧就是三國時候著名的美男子。

    荀彧英年早婚,孩子都有了好幾個,荀攸雖是荀彧族侄,但本人比荀彧更是要大上幾歲,已不再年輕。而賈詡和程昱也都是年逾五十的中年人,隻餘了郭嘉一人,才華出眾,年少有為,也是後世不少穿越類書籍女主的第一選擇。

    郭嘉端正跪坐在那裏,發髻用一根白玉簪束住,身著一襲白衣,周身散發著掩不住的書卷氣,一言一行都透著儒雅端方。

    思齊對著郭嘉行了個禮,脆生生地叫了一聲“叔父”。

    郭嘉起身將思齊扶起:“快快請起。”

    劉贇最得意的事情便是思齊的早慧,如今當著兩位曹操麵前最有分量的謀士的麵,自然免不了想要炫耀上一番,便當即抽問了思齊幾句功課。

    思齊也樂得給劉贇麵子,對於阿父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

    郭嘉忍不住多看了思齊幾眼。

    以前不止一次聽荀攸說過,劉贇家中兩位郎君雖然資質平平,但家中的小娘子是個極為靈透聰敏的孩子,神態做派有些荀彧幼時的樣子,說話的風格跟荀攸也有幾分相像,果然是荀家小妹養出來的孩子。

    聽說這小娘子的母親還是個極美的美人,這話想來不是虛言。旁的不說,隻看荀彧其人也能知道他的同胞阿妹是個怎樣的絕色。

    真是便宜黎王殿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三國貴女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珊瑚與夏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珊瑚與夏天並收藏[曆史]三國貴女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