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貴人和伏皇後的關係一直算不上好,如今碰巧遇章氏祖孫兩個,知道她兩個是過去皇後宮中賞花的,便想著同她兩個一同過去。

    這樣一則能顯得她和王叔家中要好,在眾人麵前有麵子,二則聽說皇後為了幫襯皇帝一直在籠絡黎王家,如此倒也能順帶氣一氣皇後。

    今天的賞花宴是在劉協的暗示下舉辦的,請的都是支持漢室或多少和曹操有過節的世家和大臣,伏皇後不敢怠慢,五更天就早早起床為了宴會的事情忙碌。

    乳母湯氏看著伏皇後日漸疲憊的麵龐,端了一碗甜湯送過來,對著皇後心疼:“娘子快去內殿用了這碗湯吧,都累了一個早上了,也該坐下來歇歇了,幾位內侍都是伺候娘子的老人兒了,有他們盯著錯不了,您是皇後,原不該如此操勞的。”

    湯氏邊說邊在心中為皇後鳴不平起來。

    原以為做了皇後千好萬好,卻沒想到漢室落寞至此,皇帝都要受曹操一係的壓製,這皇後的境遇自然更是好不到哪裏去。

    伏皇後扶著湯氏的手走進內殿,隻用了小半碗甜湯便命人撤了下去。

    如今曹操等人真是越發的不像話,對待皇上也沒了該有的崇敬和尊重,她這個皇後在他們眼中自然更不算什麽。

    湯氏也看出了伏皇後的心思,忙對著皇後安慰道:“娘子且放寬心,這次賞花宴的來人奴婢已經著人仔細篩過了一番,像趙氏那等沒眼力勁兒的渾人,再不能踏進昭華殿的地界。”

    趙氏乃是步兵校尉胡大人的第二任妻子,據說也是出身世家,不過是邊緣旁支。

    就在前幾日的宮宴之上,那趙氏竟然越過伏皇後去巴結曹操新立的夫人卞氏,當場讓伏皇後下不來台。

    皇後當時臉就綠了,湯氏也氣得咬牙,恨不能當場就把那趙氏轟出去,隻是礙於卞夫人的麵子,更是忌憚卞氏身後的曹操,才沒有發作。

    那卞氏又是個什麽東西,教坊司裏頭的歌女出身,都那不算是什麽正經人家的女兒,就是因為給曹操生了幾個小郎君,便被他扶上了正頭夫人的位置。

    皇後父親是駙馬,出身世家大族,卞氏又何德何能跟皇後坐一起,甚至還有人冷落皇後先去巴結於她。

    她也配!

    伏皇後對著湯氏擺了擺手:“罷了,先別說這話了,若是叫人聽到後傳到司空府中,又是一場風波。”

    雖然她們都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推翻曹操,

    但這種落人口實的事情還是能避免就盡量少說。

    雖然皇後不讓湯氏繼續評論此事,但不代表她心裏頭不介意。想起那日宮宴上世家女眷們巴結卞夫人的樣子,伏皇後的情緒就一直不高,總有種無名火夾著憋屈勁兒縈繞心頭。

    而這種情緒就在聽到董貴人和章太夫人一起進來昭華殿的時候,瞬間達到了頂峰。

    劉協待劉贇不薄,思齊也不是第一次來皇後宮中,祖孫兩個一到昭華殿便熟門熟路地走了進來,在內侍的引導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這次賞花宴皇後並未大辦,同以往的宮宴相比,參宴的命婦人數也很不算多,就連曹操的夫人卞氏也沒有到來,其他跟曹操交好的官員夫人們更是一個不見,到場的這幾位要麽是跟劉協夫婦關係親厚的,要麽就是多少有些反曹的。

    皇後這時候召大家過來參加賞花宴,想來也不隻是表麵看上去得那般簡單。

    聽著其中幾人意有所指的描述,對著伏皇後替自己和家中主君多番表示忠心,再聯想到最近許都城中的危險氣息,思齊大膽猜測,這些人正在抱團向劉協和伏皇後靠攏,準備走向曹操的對立麵。

    幸好章氏沒多少文化也不愛想事情,別人打啞謎她既聽不出來也漠不關心,否則怕是覺都睡不安穩。

    章氏和思齊一出現就成了全場的焦點,過來問安套近乎的實在不少,話裏話外都表達著“咱們都是一幫的人”。

    思齊:不,你們誤會了,我們不是!

    等人都到齊了以後,伏皇後才從殿中走了出來,接受大家的問安。

    雖然伏皇後貴為皇後,卻沒有半分的意氣風發的姿態,臉上也沒什麽精神氣兒,任誰看了都不覺得這皇後日子過得舒坦。

    不管如今哪位朝臣權柄更大,聲望更高,但論身份終究是章太夫人最為尊崇。

    皇後請了章氏和思齊上座,還貼心地給思齊準備了幾樣小女孩兒愛吃的果子和糕餅。

    思齊起身謝恩。

    伏皇後對著章氏笑道:“一晃幾年過來,阿瑛都已經這般大了,我和陛下都喜歡得緊呢。宮裏兩個公主跟阿瑛年紀差不多大,已經開始念書了,前兒陛下著人尋了兩位鴻學大儒做講師,就在宮裏頭教書呢,阿瑛可願意進宮和兩個侄女一道兒念書?彼此之間也有個伴兒。”

    章氏眉頭輕皺,心中不願。

    雖說如今的皇帝劉協對他們家看重,對劉贇

    還算尊敬,皇後伏壽對思齊也多有照顧,但想起當年劉協的父親劉宏和他母親董太後做下的那些荒唐事,章氏心裏頭就慪得慌,恨不能一輩子不見這家子人才好,自然不願自己的孫女和劉宏的孫女一起念書。

    但章氏不會說那些官話,腦子轉得也不夠快,一時沒有想出合適的理由,心裏更是把劉宏連帶兒子兒媳一家罵了個幾百迴。

    思齊也知道她爹如今比較中立,與各方諸侯勢力交好,對皇帝也算親近,若她此時進宮,等於是在宮裏做了個人質,由不得她爹不向著皇帝。

    再說就算劉協和伏皇後此舉沒什麽目的,日後也不會采取其他行動,隻是單純一片好心。可如今局勢本就十分緊張,曹操看她這個節骨眼上入宮讀書,會認為這就是劉贇和劉協近來關係修好的證據。

    曹操一向多疑,衣帶詔事件爆發後,萬一再把阿父劃入董承的派係當中,那才真是要命。

    思齊腦子轉的飛快,聽了這話後站起身來,對著伏皇後禮貌地笑了笑:“多謝殿下好意,能得您看重是思齊的福氣。隻是不巧,就在昨兒,阿母來信,說要接我去江東去住一段時日……怕是要辜負您的一番好意了。”

    皇後也是知道她家情況的,一時竟也分不出思齊這是推詞還是確有其事,最終也隻能作罷道:“如今江東也不太平,你出門時候可萬要小心些。”

    思齊應了下來:“多謝殿下。”

    席上氣氛沉悶得很,章氏在家裏舒坦慣了,隻坐了半個多時辰就有些受不了了。

    她輩分高,年紀也不再年輕,當即便對皇後表示自己這幾日身體不適,從家中一路乘著馬車過來,又坐了這好一會兒,背疾便犯了,想早一些告退迴去,請皇後恩準。

    雖然章氏這人是有些不著調兒,但畢竟是太夫人,是皇上和先帝的長輩,皇後也隻能派人好好地將她送迴府中。

    老太太不是什麽靠譜的人,思齊從進宮那刻便一直提著心,等迴到了自家馬車上以後才鬆了口氣。

    章氏還在糾結剛才思齊對皇後說得那番話:“你阿母當真要接你迴去?我怎麽都不知道這事?你沒聽皇後說了,那邊亂得很,你才多大?亂出去跑些什麽,在家待著才是正經。”

    阿母並未來信,思齊方才那話原就是胡謅來應對伏皇後的。思齊倒是沒想到章氏竟然還在念著此事,聞言便順從地應道:“我那就是哄她的,阿父也說外頭亂得很,我就在家裏待著,哪裏都不去。

    ”

    章氏這才多雲轉晴。

    經過這幾年的相處,章氏越發覺得這個孫女既帖心又乖巧,知道自己不待見那一家子,不想多跟那家人打交道,所以寧可放棄去宮裏念書的機會多陪著自己,果然還是向著自己的。

    這個孫女真是沒白養。

    ==

    接連又下過了兩場秋雨後,天氣漸漸地冷了下來。

    這日章氏院裏的朝食用得簡單,不到午時便覺著餓了,叫人另上了一頓點心。

    祖孫兩個用過點心後,章氏又念著夕食必要好好用一頓,思齊便提出了想要吃火鍋。

    這年頭火鍋被叫做“古董鍋”,因用鍋底煮各式菜肴發出的“咕咚”聲同“古董”而因此得名。

    章氏喜歡吃火鍋,更喜歡廚房按著思齊想法花了好大功夫調製出的醬料,每次拿涮好的薄肉片在染杯【1】當中一蘸再送入口中,再呷上一口小酒,簡直快活似神仙。

    最後再用青菜將湯餅煮上一番,放在小碗當中,加上各色醬菜和調料,才當真是美味的飯食。

    祖孫二人暢想晚餐之時,珠紅過來對章氏稟告,外頭劉豫州府上的甘夫人來了,過來拜見太夫人。

    劉備至今尚未娶妻,看著側室甘氏賢惠能幹,便將後宅隻是都交由了她打理,如今甘氏幾乎被劉備賦予了當家主母的所有職權,隻差了一個名分,城中的世家女眷們也願意給甘氏幾分顏麵。

    思齊還記得甘氏其人,是曆史上都很著名的阿鬥的生母,在後世也算有姓名的。

    隻是阿鬥還要再過七八年才會出生,如今的甘氏膝下無子,雖說看起來風光,但依然不敢托大,對著章氏也是恭敬非常。

    “今日主君過來景園同大王議事,妾身思及往日裏太夫人待妾身最是寬厚,時時照拂於我,便厚著臉皮跟了過來,備了些許薄禮以示感謝。”

    章氏看不大上劉備一家子,對甘氏這個側室自然也不會有多好的臉色,此時坐在這裏,思齊已經想不起來章氏素日裏是怎麽照顧甘氏的,估計甘氏過來拜謝也隻是個由頭,實則就是過來給劉備打掩護的。

    畢竟如今是個非常時期,劉備帶著師爺隨從奔赴景園過於頻繁,終歸不是好事。

    但有甘夫人跟著就不一樣了,能營造出一種通家之好的氛圍,甚至說是走親戚也是可以的,便能達到很好的掩人耳目的效果。

    但是章氏

    這人卻挺信實的,還真當人家是特意過來謝她的,便對著甘氏笑言道:“這都不算什麽,你這孩子,就是心實,什麽都事情都往心裏頭擱。”

    說罷又誇甘氏長得好又會說話,是個人都會喜歡。

    甘氏的確是個會說話的,不過一會兒工夫便哄得章氏笑語連連,肢體語言都跟甘氏透著親近。

    會聽的聽門道,不會聽的聽熱鬧。

    正在章氏跟甘氏說得熱鬧之時,思齊卻聽出了點其他的事情來。

    兩人先是聊起了曹操新扶正的夫人卞氏,甘氏一臉羨慕,兩人聊了幾句曹操府中事情後,又說起了其他幾個人家裏的稀罕事。

    思齊敏感的發現,甘氏同董承、王子服等人家的家眷都有來往,並不自覺地流露出對這幾家的家主和女眷的正麵評價,這讓思齊腦中警鈴大作。

    這次劉備和甘夫人過來的時間並不算長,到了未時便離開了,依然沒有在府上用膳。

    甘夫人走後,章氏便去後頭午休了,思齊翻來覆去總也睡不著,便喚婢女阿霏為她重新梳妝更衣,去前頭書房走一趟。

    她上個月從劉贇書房順來的書已經看得差不多了,這次是想過去同劉贇換書的。

    托了胎穿的福,這又過了幾年下來,她已經能無障礙閱讀這個時代的書籍,不管是文字還是格式接受情況都十分良好。

    因為在古代的日子實在無聊,娛樂什麽的基本沒有,也不像宋代以後的朝代還能聽個戲,找個說書先生什麽的,唐代以前幾乎所有娛樂產業都還在起步階段,並沒有發展起來,為了讓自己不要過得太悶,思齊隻能劉贇書房找點書帶迴來看。

    思齊被劉贇婢女阿青領進書房的時候,看到阿父身邊的隨從小譚正在跟劉贇報告,說是剛才追上了劉豫州,那筆錢也都給給他放在了車上。

    思齊隻聽了個結尾,覺得很是奇怪。

    難道劉備今天過來府上是為了跟劉贇借錢的?

    雖說劉備現在處境不比曹操,但也算是許都城中的名人,有自己的人馬,按理說是不該缺錢的。

    再說了,要是劉備是真的想借錢的話,劉贇也應該在他提出借錢時候當麵給他,而不是到了後來再讓小譚追出去給。

    思齊稍做思索,隨即給出了合理的解釋。

    劉備要做需要錢的事情,阿父怕當麵給他對方不接受,所以才會讓小譚追上去給他送錢,並生怕對方不

    要,放到了甘夫人坐的馬車當中。

    那劉備要做的事情又會是什麽呢?

    思齊結合這個時期的曆史事件想了一下。

    應該是打算到了必要時候離開許都和曹操的勢力範圍。

    這個必要時候,應該就是撕破臉的時候。

    而董承等人現在做的,正是打算跟曹操撕破臉。

    不過話說迴來,她阿父樂善好施還真不是徒有虛名,想來平日裏也付出不少,給錢也給得相當痛快,也算是這個時代裏難得的“人才”了。

    劉贇注意到了思齊,俯下身子對她柔聲問道:“阿瑛?這時候過來可是有什麽事?”

    思齊忙對著劉贇說明來意,她是過來還書,順便再找點書迴去看。

    劉贇痛快地答應下來,吩咐小譚和阿青幫思齊搬了凳子過來,讓她自己去找喜歡的書。

    這是他膝下最聰明的一個孩子,她所挑選的這個難度的書,她兩個哥哥在她這個年紀,莫說是看懂,就連看都看不下去。

    況且阿瑛還不是草草去看,他之前閑暇時候也問過她的功課,一聽就是深入看進去了,理解了其中奧義,而非隻是為了湊數和為了讀書而讀書。

    他前幾年跟著袁紹等人在外頭跑,沒怎麽管過這孩子,沒想到竟然出落得這般的好。

    不過話說迴來,是不是因為他教育方法不得當,才會導致手把手教出來的兩個兒子都平庸,反而是沒有顧得上指導功課的女兒更好一些。

    想到這裏,劉贇不由蹙起了眉頭,倒不是他不自信,隻是事實擺在麵前由不得他不信。

    阿瑛是個極好的好孩子,沒準日後光耀門楣的重擔就要落在她的頭上,可不能埋沒了。

    這孩子轉過年來就到七歲了,再不好自己在家讀書苦學,是該想點門路給她找個師傅了。

    既然起了這個意頭,劉贇便開始行動,這幾日都在思考如何給思齊找個合適的師傅。

    就在劉贇的思考稍稍有點眉目的時候,這日上午,又有董承來訪。

    董承如今甚得劉協重視,拜封車騎將軍,女兒董貴人又有了身孕,可謂是春風得意。

    但劉贇同董承素來沒什麽交集,甚至家中女眷都不怎麽來往,董承是劉宏生母董氏的侄子,而章氏和董氏、劉贇和劉宏幾乎可以說是水火不容,即便時過境遷,劉協成了皇帝,也不能改變兩家人當年交惡的事實。

    劉贇對於董承此人觀感一般,認為這人為人處事有些“想當然”,且性格很是強硬,過於盲目自信。

    劉贇聽得董承來訪隻覺得奇怪,但既然對方親自上門,也沒有叫他吃閉門羹迴去的道理,於是依然吩咐下人將他請了進來。

    董承坐了下來,先同劉贇寒暄過一番,打了約莫兩刻鍾的太極後,才緩緩說明來意。

    他稱自己如今拿到了皇帝劉協的詔書,準備聯合那些看不慣曹操行事的朝中大員和忠心漢室的世家子弟,對近來權柄越來越大幾乎蓋過皇帝的曹操進行誅殺製裁,以達到光複漢室的目的。

    劉贇聽了董承這話後,半晌沒有說出話來。

    董承看劉贇既沒有表示讚成又沒有反駁,以為對方還在考慮當中,便對著劉贇再加了一把柴。

    “我已著人同本初(袁紹)商定,若是真有個萬一,他絕不會坐視不理,必當起兵勤王,光複漢室。”

    劉協在太平時候做個少年皇帝興許無功無過,若在這種動亂之時想不借助外力坐穩地位實在太難。

    不論曹操過身後誰接受朝廷這盤,想來都不會將大權再交付到劉協手上,劉協始終還是那個傀儡皇帝,並不一定會比此時境遇更好,若是再來個心腸更狠一些的,保不齊就廢了劉協自己稱帝了。

    在劉贇看來,曹操性格上雖然有些缺陷,不招董承等人承認和喜歡,但本身是個很有能力的人,對軍隊約束得當,也願意為老百姓做一些實事,使他們遠離戰火和饑餓,得以在他的勢力範圍裏有尊嚴的生活,這就夠了。

    袁紹能力並不一定比曹操更強,他若想幹掉曹操上位,朝廷必當重新經曆一番血雨腥風,劉贇也實在不明白,再重演上當年的情境一遍對皇帝本人和百姓們有什麽好。

    想到這裏,劉贇忍不住對著董承反問道:“將軍又怎知袁紹不會是下一個曹操?

    董承還是一如既往的自信爆棚,對著劉贇繼續分析:“袁家四世三公,世代忠良,本初才智過人,名動天下,對陛下又是忠心耿耿,安能與曹賊等人相提並論?有本初在,光複漢室便是指日可待。”

    “光複漢室?”劉贇冷冷一笑:“早在劉宏荒唐,董後亂政,朝廷四分五裂,黃巾軍震動京師之時,就再沒什麽漢室可言了。”

    作者有話要說:

    注【1】:食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三國貴女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珊瑚與夏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珊瑚與夏天並收藏[曆史]三國貴女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