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的玩心讓“小尾巴”承擔了本不屬於他的惡果,楊寧心裏多少有些愧疚。
他忘了奶奶對“小尾巴”有多嫌惡,或許他根本就沒放在心上,但“小尾巴”一直跟著他這件事,他多少也能推測出是家裏麵長輩的授意。
他拂了長輩的意,卻能得到諒解,還能被人噓寒問暖捧著熱水喝,而“小尾巴”作為寄人籬下的別人家的孩子,卻會被輕易地問責,甚至懲罰。
按照古代傳統的人之常情,楊寧可以理解他們懲罰“小尾巴”的行為,卻不會從心理上接受,不是因為什麽二十一世紀的道德準則,而是因為他的做人底線——他的責任自己擔。作為一個可以用自己的思想支配行為的成年人,他有能力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想到此,楊寧心中不太舒服。
他承認自己是冷情的,否則也不會對何家付之於他身上的關愛無甚感覺;他也承認自己缺乏同情心,否則,也不會放任一個孩子為了不屬於他的罪責而跪地那麽久。但同時,他也是理智的,他能理智的權衡每一個選擇,理智的分析周圍的每個人,理智的做出最合適的舉動。
因為,他要活下去,在這個完全陌生,連語言都不同的異世活下去,他還想有一天。。。。。。能迴去。
看著一旁拉著他坐在桌子邊給他盛飯的何老娘,以及桌子上無動於衷的其他人,再看了看依舊跪在門前的“小尾巴”,楊寧放下腦中的心思,拿起筷子靜靜地吃起飯來。
他不會去講清楚事情的真相,語言不通,他能講個皮啊,再說,對這一大家子人來說,真相是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寶貝孫子的安全,所有做出不利於他們寶貝孫子行為的人都該受到懲罰。硬要強求,一個弄不好本來一個晚上就能過去的事情,愣是被他搞成大事,那就不是承擔責任而是沒事找事了。
雖然沒有解釋什麽,楊寧卻偷偷藏下了自己晚餐中的兩個窩窩。
飯後,何大爺和何老娘出門閑逛嘮嗑了,楊寧的母親李清也迴屋趁著天還能看見縫補去了,父親何大柱坐在屋簷下繼續編竹筐,小叔一家也迴房各忙各的了。
楊寧便借著找人幫忙燒熱水洗澡的機會,拉著“小尾巴”去廚房燒熱水了。生柴火燒水的事楊寧可不會,自覺地坐在一邊,一邊看蹲的穩穩當當的小孩兒點柴火,一般納悶著:這小子跪半天都沒啥感覺嗎?除了被自己拉起來時踉蹌的那一下,這貨走路比他還穩當!
有了比較,楊寧對自己弱小的小身板兒有點鬱悶了,看來鍛煉身體得盡快提上日程了,嗯,就從明天開始吧。
心下有了打算,楊寧也不再多想,往門外看了看沒啥人過來,就拿出了藏起來的兩個窩窩,遞給正看著火的“小尾巴”。
“小尾巴”被他的舉動嚇了一小跳,但看著遞過來的窩窩,眼睛很快亮了起來,喉嚨也不自覺的咽了一口分泌的唾液。他的胃口本就大,這兩天卻不敢多吃,生怕這一家覺得他吃得多,是個賠錢貨,因此,這幾天一直是處於饑餓的狀態,而現在食物擺在麵前卻不能吃,何安覺得更餓了。
但看了看窗外,他還是怕有人過來看見,便搖了搖頭,還笑了笑:“不,我不吃,我還不餓,這是你的晚飯,你快吃了吧。”
何安的一係列表情都被楊寧看在眼裏,知道他在口是心非,便也不說什麽,直接拿走了何安手裏扇風用的破扇子,將兩個窩窩塞到了他的手裏,自己蹲在灶前研究著生火,眼中的餘光卻注意到“小尾巴”猶豫了一會兒,又偷偷瞟了一眼門口和窗外,快速的解決了兩個窩窩。
等何家二老從外麵嘮完嗑迴來,廚房的熱水也燒好了,何安沒敢讓楊寧碰熱水,自己拿了臉盆過來兌了涼水,還準備幫楊寧脫衣服,卻被楊寧拒絕了,隻是在楊寧不方便的時候幫他擦了擦後背。
即使楊寧樂得被伺候,也不代表他手腳殘廢需要別人幫忙穿脫衣服。
從來到現在,終於洗上澡、一身清爽的楊寧心情愉悅的直接迴屋去了,邊走還邊琢磨著等明日暖和時還得洗洗頭發,這長發這麽久沒洗不會長虱子吧。
另一邊還在廚房的何安見楊寧離開,心裏想著:這人雖傻了,卻把自己的飯留給我,說明他的心眼兒還是好的,還是個愛幹淨的,看,連傻了都不忘睡前擦身子哩。
這麽一想,何安停下了準備倒水的動作,他這麽愛幹淨,要是嫌棄我不讓我進屋,可就慘了。接著,便毫不猶豫的脫了衣服,趁著楊寧的洗澡水擦了擦身子,收拾了一番才迴楊寧的屋去。
小孩子的身體易困,楊寧剛迴到屋便覺得泛起了困意,看了看炕上疊的整齊被褥,覺得還是不想自己暖被窩,便坐在床邊等。
何家過得節儉,屋裏的炕隻在冬天最冷的時候才用,省下來的柴能在冬日裏賣上個好價錢。
等了好一會兒,楊寧才看見“小尾巴”進屋來,也不說話,直接示意他鋪床暖被窩。
從一開始不習慣兩個人一起睡,到現在挺滿意有個小火爐睡旁邊,楊寧也是不得不屈服於這裏沒有暖氣沒有空調的初春了。還好沒受幾天罪,就收獲一枚有顏又聽話的小火爐。雖然小火爐的“小尾巴”屬性實在煩人,但為了以後不知道多冷的冬天,楊寧決定大人大量的容忍了。
第二天一早,除了仍在夢鄉裏的楊寧,何家眾人都早早的起床幹活去了,正是春播的時候,地裏一大堆的活兒都是耽誤不得的。就連何安都是不敢多睡的。
雖然何家人隻說讓他照顧何寧,沒有給他具體分配什麽活計,他還是起的比何家任何一個都早,早早地燒上熱水,趁著何寧還沒醒,背上竹筐出去打豬草,順便撿些柴。
等何寧睡醒,揉著眼睛出屋門的時候,何安已經喂好了豬,正抓著一把摻了草和草籽的麩子喂雞。
見楊寧醒了,何安趕緊放下手中的夥計,去廚房把備好的熱水舀到盆裏,又到水缸邊兌好涼水,才端給楊寧洗漱用。
一個人在一個環境裏的行為可以映射出,他或者別人將他擺放的位置。從“小尾巴”這幾天的行為,以及和家人對待他的態度中,楊寧可以看出“小尾巴”在這個家裏的地位,而“小尾巴”怕是也把自己擺放在了仆人的位置。
哎,寄人籬下,生活不易呀,雖然心裏這麽想著,但依然不會動搖楊寧要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到河邊轉轉的念頭。這個身體是在河邊出的事,自己也很有可能是在河邊魂穿的,也許再去一次,他還能穿迴去!?
等楊寧吃過早飯(?),太陽已經照的大地有些暖意,楊寧便慢悠悠的朝著河邊去了,當然,還有他的小尾巴。
他忘了奶奶對“小尾巴”有多嫌惡,或許他根本就沒放在心上,但“小尾巴”一直跟著他這件事,他多少也能推測出是家裏麵長輩的授意。
他拂了長輩的意,卻能得到諒解,還能被人噓寒問暖捧著熱水喝,而“小尾巴”作為寄人籬下的別人家的孩子,卻會被輕易地問責,甚至懲罰。
按照古代傳統的人之常情,楊寧可以理解他們懲罰“小尾巴”的行為,卻不會從心理上接受,不是因為什麽二十一世紀的道德準則,而是因為他的做人底線——他的責任自己擔。作為一個可以用自己的思想支配行為的成年人,他有能力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想到此,楊寧心中不太舒服。
他承認自己是冷情的,否則也不會對何家付之於他身上的關愛無甚感覺;他也承認自己缺乏同情心,否則,也不會放任一個孩子為了不屬於他的罪責而跪地那麽久。但同時,他也是理智的,他能理智的權衡每一個選擇,理智的分析周圍的每個人,理智的做出最合適的舉動。
因為,他要活下去,在這個完全陌生,連語言都不同的異世活下去,他還想有一天。。。。。。能迴去。
看著一旁拉著他坐在桌子邊給他盛飯的何老娘,以及桌子上無動於衷的其他人,再看了看依舊跪在門前的“小尾巴”,楊寧放下腦中的心思,拿起筷子靜靜地吃起飯來。
他不會去講清楚事情的真相,語言不通,他能講個皮啊,再說,對這一大家子人來說,真相是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寶貝孫子的安全,所有做出不利於他們寶貝孫子行為的人都該受到懲罰。硬要強求,一個弄不好本來一個晚上就能過去的事情,愣是被他搞成大事,那就不是承擔責任而是沒事找事了。
雖然沒有解釋什麽,楊寧卻偷偷藏下了自己晚餐中的兩個窩窩。
飯後,何大爺和何老娘出門閑逛嘮嗑了,楊寧的母親李清也迴屋趁著天還能看見縫補去了,父親何大柱坐在屋簷下繼續編竹筐,小叔一家也迴房各忙各的了。
楊寧便借著找人幫忙燒熱水洗澡的機會,拉著“小尾巴”去廚房燒熱水了。生柴火燒水的事楊寧可不會,自覺地坐在一邊,一邊看蹲的穩穩當當的小孩兒點柴火,一般納悶著:這小子跪半天都沒啥感覺嗎?除了被自己拉起來時踉蹌的那一下,這貨走路比他還穩當!
有了比較,楊寧對自己弱小的小身板兒有點鬱悶了,看來鍛煉身體得盡快提上日程了,嗯,就從明天開始吧。
心下有了打算,楊寧也不再多想,往門外看了看沒啥人過來,就拿出了藏起來的兩個窩窩,遞給正看著火的“小尾巴”。
“小尾巴”被他的舉動嚇了一小跳,但看著遞過來的窩窩,眼睛很快亮了起來,喉嚨也不自覺的咽了一口分泌的唾液。他的胃口本就大,這兩天卻不敢多吃,生怕這一家覺得他吃得多,是個賠錢貨,因此,這幾天一直是處於饑餓的狀態,而現在食物擺在麵前卻不能吃,何安覺得更餓了。
但看了看窗外,他還是怕有人過來看見,便搖了搖頭,還笑了笑:“不,我不吃,我還不餓,這是你的晚飯,你快吃了吧。”
何安的一係列表情都被楊寧看在眼裏,知道他在口是心非,便也不說什麽,直接拿走了何安手裏扇風用的破扇子,將兩個窩窩塞到了他的手裏,自己蹲在灶前研究著生火,眼中的餘光卻注意到“小尾巴”猶豫了一會兒,又偷偷瞟了一眼門口和窗外,快速的解決了兩個窩窩。
等何家二老從外麵嘮完嗑迴來,廚房的熱水也燒好了,何安沒敢讓楊寧碰熱水,自己拿了臉盆過來兌了涼水,還準備幫楊寧脫衣服,卻被楊寧拒絕了,隻是在楊寧不方便的時候幫他擦了擦後背。
即使楊寧樂得被伺候,也不代表他手腳殘廢需要別人幫忙穿脫衣服。
從來到現在,終於洗上澡、一身清爽的楊寧心情愉悅的直接迴屋去了,邊走還邊琢磨著等明日暖和時還得洗洗頭發,這長發這麽久沒洗不會長虱子吧。
另一邊還在廚房的何安見楊寧離開,心裏想著:這人雖傻了,卻把自己的飯留給我,說明他的心眼兒還是好的,還是個愛幹淨的,看,連傻了都不忘睡前擦身子哩。
這麽一想,何安停下了準備倒水的動作,他這麽愛幹淨,要是嫌棄我不讓我進屋,可就慘了。接著,便毫不猶豫的脫了衣服,趁著楊寧的洗澡水擦了擦身子,收拾了一番才迴楊寧的屋去。
小孩子的身體易困,楊寧剛迴到屋便覺得泛起了困意,看了看炕上疊的整齊被褥,覺得還是不想自己暖被窩,便坐在床邊等。
何家過得節儉,屋裏的炕隻在冬天最冷的時候才用,省下來的柴能在冬日裏賣上個好價錢。
等了好一會兒,楊寧才看見“小尾巴”進屋來,也不說話,直接示意他鋪床暖被窩。
從一開始不習慣兩個人一起睡,到現在挺滿意有個小火爐睡旁邊,楊寧也是不得不屈服於這裏沒有暖氣沒有空調的初春了。還好沒受幾天罪,就收獲一枚有顏又聽話的小火爐。雖然小火爐的“小尾巴”屬性實在煩人,但為了以後不知道多冷的冬天,楊寧決定大人大量的容忍了。
第二天一早,除了仍在夢鄉裏的楊寧,何家眾人都早早的起床幹活去了,正是春播的時候,地裏一大堆的活兒都是耽誤不得的。就連何安都是不敢多睡的。
雖然何家人隻說讓他照顧何寧,沒有給他具體分配什麽活計,他還是起的比何家任何一個都早,早早地燒上熱水,趁著何寧還沒醒,背上竹筐出去打豬草,順便撿些柴。
等何寧睡醒,揉著眼睛出屋門的時候,何安已經喂好了豬,正抓著一把摻了草和草籽的麩子喂雞。
見楊寧醒了,何安趕緊放下手中的夥計,去廚房把備好的熱水舀到盆裏,又到水缸邊兌好涼水,才端給楊寧洗漱用。
一個人在一個環境裏的行為可以映射出,他或者別人將他擺放的位置。從“小尾巴”這幾天的行為,以及和家人對待他的態度中,楊寧可以看出“小尾巴”在這個家裏的地位,而“小尾巴”怕是也把自己擺放在了仆人的位置。
哎,寄人籬下,生活不易呀,雖然心裏這麽想著,但依然不會動搖楊寧要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到河邊轉轉的念頭。這個身體是在河邊出的事,自己也很有可能是在河邊魂穿的,也許再去一次,他還能穿迴去!?
等楊寧吃過早飯(?),太陽已經照的大地有些暖意,楊寧便慢悠悠的朝著河邊去了,當然,還有他的小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