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的決定,做的悄無聲息,不僅楊寧不知道,就連他的父母起初也是不知情的。還是二老第一次去沒辦成事,迴家後才給他們的大兒子何大柱和大兒媳婦李清解釋了一番。
何大柱和李清也不是那不知好歹之人,清楚二老這也是為了自家兒子著想,雖然不能親自為自己兒子挑選媳婦有些遺憾,但何寧的情況擺在那裏,也由不得他們再優柔寡斷。二人糾結了兩日,倒也想通了。
僅有楊寧一人因語言不通,根本不了解情況。隻是某日突然發現家裏多了一個小男孩,還是和他同吃同住,到哪都跟著他的“小尾巴”。
而家裏兩尊大佛明裏暗裏的幾次爭吵,楊寧也大概能猜到和家裏多出來的這個小孩有關。
何大爺將小孩領迴何家的第一天,何老娘就和何大爺發生了爭吵,雖然最後還是何老娘妥協了,但兩人之間的氣氛依舊不是很好。而何老娘看何大爺領迴來的小孩的眼神中,滿是嫌棄與厭惡。
那天晚上,何家的晚飯難得加了菜,是何大爺跑到村東頭專門換的豆腐。飯前何大爺還專門發表了一通講話,對象應該是剛領迴來的小孩,楊寧見他小心翼翼的迴了些話。
“咳咳,今天咱們這頓飯呢,主要是讓大家都認識認識,這個娃娃呢從今天開始就叫何安了,以後就跟著咱們的大孫子何寧。你以後就寸步不離的跟著他,好好照顧他。”
何大爺交代完又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家裏人,見何安諾諾的應了也一個個認了人,便準備招唿大家下筷子吃飯,卻聽見何老娘一聲冷笑,不鹹不淡道:“哼,最好過兩年能給我們何家生個大胖小子。”
眼見飯桌上的氣氛因這一句話進入了冰點,被當眾下麵子的何大爺也瀕臨爆發,楊寧趕緊拿起筷子,給二老一人夾了一筷子的豆腐,才勉強平息了這場硝煙。
在楊寧看來,像是有著少數民族血統的“小尾巴”長的倒是不錯,濃黑的眉毛、筆挺的鼻梁,雙眼皮、眼窩略深,嘴唇有點厚,但放在這張臉上卻十分相宜。
長得好確實能夠印象加分,再加上他這看起來像是寄人籬下的可憐樣兒,楊寧一開始對他還是抱著善意的。
可長得不錯除了養養眼,根本無甚卵用。更何況這“小尾巴”晚上還睡他的床,侵占他的私人領地。不僅如此,還整天跟著他,搞得楊寧想到處轉轉,多認識認識這裏的環境都得防著。“小尾巴”一和他說話,他還得裝著一副傻樣。
神煩!
要誰,誰都得心累。對方再好的顏也欣賞不起來。
沒過兩天,楊寧被跟的實在心煩,就使了個心眼,趁“小尾巴”比他來得晚,對村子還不熟悉,就在一個背光的地方翻過矮牆,甩了“小尾巴”。
輕鬆甩掉“小尾巴”的楊寧有些小得意,彎了彎嘴角,便朝著山腳下的一片小樹林走去,想著看看兩個世界的植物有沒有差異。
這個小樹林在山腳下,是村民們平時進出山林的出入口,人的蹤跡很明顯,除了幾隻小鳥,也難見到稍大一些的動物。
楊寧在在小樹林附近轉了轉,期間見到幾個村民從山上下來,還碰到了幾個挖野菜的村婦。想到家裏連續吃了好幾天的醃鹹菜,楊寧便跟著村婦們一起去挖野菜了。
如今剛剛開春,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而冬天積的雪也化了,滋養了一片翠綠的野菜。
一個總愛說笑的大娘見楊寧跟著她們,便想逗逗他:“是何家小子吧,怎麽沒見你媳婦,反倒跟著我們這群婦女啊?”
在這缺乏娛樂的年代,八卦的傳播速度反倒一點不受傳播媒體的限製。何大爺家買了一個雙兒做童養媳的事情,在村裏已經是人盡皆知了。這樣的事情總能燃起村裏男女老少們熊熊的八卦之情。
可楊寧不懂她們在說笑些什麽,臉上順勢作出一副迷茫的表情,被一群中年婦女們見了,更是哈哈大笑起來。
雖然楊寧不知道這群人的笑點在哪裏,但在沒有感覺到惡意的情況下,也不做理會,隻是學著別人的樣子,蹲在地上掐野菜。
周圍的中年婦女們樂嗬完了,也開始埋頭幹起活來,那個開玩笑的大娘還手把手的教楊寧怎麽摘野菜,摘哪種野菜呢。
等楊寧摘完野菜,一起過來的大娘們早都摘完走了。那個開玩笑的大娘借給楊寧用的籃子也被楊寧摘的野菜堆滿了。
楊寧一看天色不早了,便提起籃子準備迴去了,隻是剛一轉身,就看見一個男人朝著他小跑過來,看身形有些像這個身體的父親。
“寧寧,你咋在這兒啊,這麽晚了怎麽還不迴家,一家人找不到你正著急著呢,快跟我迴去。”何大柱見自家兒子沒啥大事,心就放下了一多半,也不指望楊寧能迴答他,順手把楊寧手上的籃子接了過去,拉著楊寧一起朝家裏走去。
這時候,楊寧也沒覺得自己出來是多大的事,即便他的父親出來找他了,他也沒覺得是多麽嚴重的情況,畢竟還在村子的範圍裏,周圍老能碰到鄉裏鄉親們,他還是走不丟的。
直到走進家門,看到跪在他屋前的“小跟班”,楊寧才意識到,覺得不算什麽大事的隻有他自己而已。
何大柱和李清也不是那不知好歹之人,清楚二老這也是為了自家兒子著想,雖然不能親自為自己兒子挑選媳婦有些遺憾,但何寧的情況擺在那裏,也由不得他們再優柔寡斷。二人糾結了兩日,倒也想通了。
僅有楊寧一人因語言不通,根本不了解情況。隻是某日突然發現家裏多了一個小男孩,還是和他同吃同住,到哪都跟著他的“小尾巴”。
而家裏兩尊大佛明裏暗裏的幾次爭吵,楊寧也大概能猜到和家裏多出來的這個小孩有關。
何大爺將小孩領迴何家的第一天,何老娘就和何大爺發生了爭吵,雖然最後還是何老娘妥協了,但兩人之間的氣氛依舊不是很好。而何老娘看何大爺領迴來的小孩的眼神中,滿是嫌棄與厭惡。
那天晚上,何家的晚飯難得加了菜,是何大爺跑到村東頭專門換的豆腐。飯前何大爺還專門發表了一通講話,對象應該是剛領迴來的小孩,楊寧見他小心翼翼的迴了些話。
“咳咳,今天咱們這頓飯呢,主要是讓大家都認識認識,這個娃娃呢從今天開始就叫何安了,以後就跟著咱們的大孫子何寧。你以後就寸步不離的跟著他,好好照顧他。”
何大爺交代完又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家裏人,見何安諾諾的應了也一個個認了人,便準備招唿大家下筷子吃飯,卻聽見何老娘一聲冷笑,不鹹不淡道:“哼,最好過兩年能給我們何家生個大胖小子。”
眼見飯桌上的氣氛因這一句話進入了冰點,被當眾下麵子的何大爺也瀕臨爆發,楊寧趕緊拿起筷子,給二老一人夾了一筷子的豆腐,才勉強平息了這場硝煙。
在楊寧看來,像是有著少數民族血統的“小尾巴”長的倒是不錯,濃黑的眉毛、筆挺的鼻梁,雙眼皮、眼窩略深,嘴唇有點厚,但放在這張臉上卻十分相宜。
長得好確實能夠印象加分,再加上他這看起來像是寄人籬下的可憐樣兒,楊寧一開始對他還是抱著善意的。
可長得不錯除了養養眼,根本無甚卵用。更何況這“小尾巴”晚上還睡他的床,侵占他的私人領地。不僅如此,還整天跟著他,搞得楊寧想到處轉轉,多認識認識這裏的環境都得防著。“小尾巴”一和他說話,他還得裝著一副傻樣。
神煩!
要誰,誰都得心累。對方再好的顏也欣賞不起來。
沒過兩天,楊寧被跟的實在心煩,就使了個心眼,趁“小尾巴”比他來得晚,對村子還不熟悉,就在一個背光的地方翻過矮牆,甩了“小尾巴”。
輕鬆甩掉“小尾巴”的楊寧有些小得意,彎了彎嘴角,便朝著山腳下的一片小樹林走去,想著看看兩個世界的植物有沒有差異。
這個小樹林在山腳下,是村民們平時進出山林的出入口,人的蹤跡很明顯,除了幾隻小鳥,也難見到稍大一些的動物。
楊寧在在小樹林附近轉了轉,期間見到幾個村民從山上下來,還碰到了幾個挖野菜的村婦。想到家裏連續吃了好幾天的醃鹹菜,楊寧便跟著村婦們一起去挖野菜了。
如今剛剛開春,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而冬天積的雪也化了,滋養了一片翠綠的野菜。
一個總愛說笑的大娘見楊寧跟著她們,便想逗逗他:“是何家小子吧,怎麽沒見你媳婦,反倒跟著我們這群婦女啊?”
在這缺乏娛樂的年代,八卦的傳播速度反倒一點不受傳播媒體的限製。何大爺家買了一個雙兒做童養媳的事情,在村裏已經是人盡皆知了。這樣的事情總能燃起村裏男女老少們熊熊的八卦之情。
可楊寧不懂她們在說笑些什麽,臉上順勢作出一副迷茫的表情,被一群中年婦女們見了,更是哈哈大笑起來。
雖然楊寧不知道這群人的笑點在哪裏,但在沒有感覺到惡意的情況下,也不做理會,隻是學著別人的樣子,蹲在地上掐野菜。
周圍的中年婦女們樂嗬完了,也開始埋頭幹起活來,那個開玩笑的大娘還手把手的教楊寧怎麽摘野菜,摘哪種野菜呢。
等楊寧摘完野菜,一起過來的大娘們早都摘完走了。那個開玩笑的大娘借給楊寧用的籃子也被楊寧摘的野菜堆滿了。
楊寧一看天色不早了,便提起籃子準備迴去了,隻是剛一轉身,就看見一個男人朝著他小跑過來,看身形有些像這個身體的父親。
“寧寧,你咋在這兒啊,這麽晚了怎麽還不迴家,一家人找不到你正著急著呢,快跟我迴去。”何大柱見自家兒子沒啥大事,心就放下了一多半,也不指望楊寧能迴答他,順手把楊寧手上的籃子接了過去,拉著楊寧一起朝家裏走去。
這時候,楊寧也沒覺得自己出來是多大的事,即便他的父親出來找他了,他也沒覺得是多麽嚴重的情況,畢竟還在村子的範圍裏,周圍老能碰到鄉裏鄉親們,他還是走不丟的。
直到走進家門,看到跪在他屋前的“小跟班”,楊寧才意識到,覺得不算什麽大事的隻有他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