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臉色微赧,說道:“說來慚愧,我見醫書上多有錯訛,想要以一己之力修正,免得貽誤後人。前日上山采藥,見到一株草頗似書上所載“袖猊苜”,書上記載它味苦微毒。我為了驗證真假隻好親口嚐了它,誰料到竟然是劇毒,這番一定要在書上標明。”


    “原來金兄是在學那神農嚐百草?可未免太拿自己的性命當兒戲,何不用貓狗來試?”


    “貓狗也是性命,金臻不忍。水公子怕是要笑在下迂腐了吧?”


    “不敢,金兄悲憫心懷,小弟自愧不如。”


    “水公子醫術高明,在下早想請教。當日你喂我的解藥不知是什麽?可否見贈一丸供我研究?”


    “這......不瞞金兄,此藥乃我師潛心十年所製......”


    “既然如此,金某就再服一次毒好了,求水公子切莫將藥給全部我服下,隻需半丸即可,留下一半供我參透其詳,金臻感激不盡。”


    那人說著便欲將竹篋中那株毒草拿出來吃下,我忙一把攔住。


    “金兄且慢,我給你一丸就是。”


    “多謝水公子!金臻研醫成癡,叫你為難了,還請原宥則個。”


    “不必,藥物再貴重終不及人命。小弟也希望金兄醫術大成,懸壺濟世,救治黎民。”


    “水公子宅心仁厚,金臻佩服!”


    金臻那個竹篋中所裝的,除了幾部醫書便是些稀奇古怪的藥材。我留神看去,他形容溫潤,氣象儒雅,隱隱然有貴族風範。但想到他說自己是客中,也不便多問他身世。


    他既行動如常,便告辭離開。臨走時含笑問我:“不知今後可能常常拜訪賢弟?我在這裏無親無故,唯你們主仆待我親厚。”


    我應承道:“隨時歡迎,但來無妨。”他才緩緩去了。


    果然三日後,金臻就來拜訪。帶了不少禮物,阿初奶娘都有。我看他果真康複,不再像先時那般孱弱了。


    他說自己在植城已經一年,對此地算得上了解,我正要找個水草豐美的地方遛一遛小紅馬。這些日子它的性情越發焦躁,不放出去撒歡是不行了。因此就請金臻陪我出去遛馬。


    他欣然允諾,說自己正好要去采藥。聽說東山有深穀,其間多奇花異草,早就躍躍欲試。那山前有一大片草場,長著最好的苜蓿。


    我和他一人乘一匹馬,小紅馬隨後跟著,一個時辰到了東山。果然草深齊膝,清韻芬芳。小紅馬此時撩開四蹄,好一陣瘋跑。另外兩匹馬兒也異常歡騰,我們索性撒了韁繩,任其隨意走動。


    我知金臻不會武功,便跟著他進入山中。起初還不難行,後來越來越陡峭,山穀深處黑暗潮濕,不時有毒蟲爬過,好在我們身上都帶了雄黃。尋到幾株不常見的藥材後,我和他就著山澗溪水啃了幾口幹糧,之後便起身繼續尋找。


    誰想穀底別有洞天,穿過一段極狹窄的山間裂縫後,居然是一片農田。跟種田的佃農打問,才知道這裏是植城管轄下的劄縣。


    “原來如此!”金臻似是十分欣喜地說道:“我早聽說這裏有座藥神廟,隻是一直沒機會。據說廟裏有一塊上古時期的石碑,上麵刻著失傳已久的《百藥經》中的一章。不如我們去看看?”


    我不忍掃他的興,隻好一同前去。然而看景不如聽景,到了一看,不過是一座極破敗的廟宇,隻一個昏聵老僧守門,既聾又癡,一問搖頭三不知。


    那塊石碑也早殘破不堪,上麵的字跡磨滅大半,細看去似乎是旌表一個寡婦力守貞潔的事跡。


    我和金臻相視苦笑,出了廟門才覺得饑火燒心,想起來該祭一祭五髒廟了。誰想這裏居然連家飯鋪也沒有。


    “看來隻有去農戶家買些粗茶淡飯吃了。”我哀歎。


    “我去叫門。”金臻自告奮勇,結果一連幾家都是鎖將軍把門。好容易敲開一家的門,還是把我們拒之門外。那農人隻說今日齋戒,不肯做飯。不一會兒端了米麵鎖了門離開。


    我好奇心頓起,顧不得肚饑,拉著金臻悄悄跟在他後麵。一盞茶時分就走到村外的祠堂那裏,彼時已經聚集了幾百人,還陸陸續續有人到來,每人手裏都拿著糧食,排著隊放進祠堂旁邊一個巨大的糧倉裏。


    “這是做什麽?”金臻不明所以:“這時糧食正寶貴,如何全都捐了出來?”


    我也不得其解,隻好繼續觀望。等到眾人都將糧食放完,一個族長模樣的人站了出來說道:“神倉納了你們的供奉自當保佑你們五穀豐登,今日齋戒,家家不得動火,違者神明厭棄!”


    我見那些百姓個個麵黃肌瘦,有幾個小孩子餓得哇哇大哭,隻將拳頭塞進口裏吸吮,心想此時該把倉裏的糧食分給百姓才對,如何還要讓百姓節衣縮食上交糧食?


    想到這裏,便讓金臻在原地藏好,獨自偷偷來到神倉之後,那裏恰好有一扇小門,上麵掛著銅鎖,被我輕輕撬開,閃身進去。


    那神倉足有三丈高十六七丈長,裏麵堆著很多糧食。我留神細看,發現右後方橫著一塊木板,挪開一看,居然有道樓梯通向下麵。


    我擦亮火絨,小心下去,原來這下麵是一個偌大的地窖,裏麵整齊堆放著極多的口袋,我摸了一下,裏麵裝的俱是糧食。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出口,隱隱然有說話聲。我屏息細聽,隻聽一人道:“今夜要將地窖裏的糧食運出去,到植城定能賣個好價錢。”


    又一人說:“依我看,植城畢竟天子腳下,被告發了倒不好。不如去彬城,平地翻三番,賺個盆滿缽滿。”


    我心裏暗恨一聲,心道這些人當真可惡,騙取百姓活命的口糧供自己發財,此番若是便宜了他們,我就不是水龍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禍水英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九官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九官人並收藏禍水英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