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楚家的兩個丫鬟來到新房門前請新人早起獻茶。可是敲了半天門也沒見裏麵有動靜,兩個人起初還暗笑,以為是兩位新人昨夜貪歡,今朝花燭慵起。就耐著性子又等了一刻才敲門,可還不見有人答應。
兩個丫鬟無奈,隻得去向老管家楚忠報告。老管家是看著楚蘭生長大的,知道他是個讀聖賢書的人,縱使新婚燕爾,也斷不會失了禮節,就急忙忙趕過來敲門。可是老管家敲了三遍門,一次比一次動靜大,最後把門板拍得山響,裏麵依舊沒有一絲響動。
老管家顧不得禮數,讓其中一個丫鬟捅破了窗戶紙向裏張望。那丫鬟不看則已,一看不由得驚叫一聲昏了過去。
老管家忙湊到窗紙的破洞處一看,不由叫了聲苦,顧不得許多,忙忙去報告員外和夫人。
再說楚員外和夫人一大早就穿戴停當,準備好了紅包,等著兒媳婦上了頭來獻茶,可左等右等也不見人來。正忍不住要差人去催,隻見老管家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
“老爺,不好了!太太,不好了!少爺和少奶奶——”
老管家的話還沒說完,楚員外和夫人已經徑直朝新房趕去,此時新房外已經圍了很多丫鬟仆人。
楚員外顧不得許多,吩咐下人打開房門,房門被撞開的那一刻,隻見一對新人整整齊齊地穿戴著大紅禮服雙雙掛在房梁上!門外的寒風吹來,紅衣烈烈起舞,兩個人的身體打秋千一般微微晃動著。
楚員外見此情形猶如萬箭穿心,一旁的夫人早一頭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好在楚員外到底還有些主張,忙叫人割斷了白綾把兒子媳婦救下來。隻是兩人身體已經冰冷僵硬,一絲氣息也無了。
楚員外強忍著悲痛,一麵請郎中來給夫人診脈,一麵打發老管家去萬家報兇訊。
萬員外和夫人聽了之後無論如何不肯相信,及至到了楚家看到女兒的屍體才兒一聲肉一聲地嚎啕大哭起來。
然而最初的震驚和悲痛過後,疑惑就湧上了心頭。昨夜的新房內究竟發生了什麽?一對新人因何雙雙自盡?
兩家人無奈之下,隻好報了官,希望官府能夠查明真相。當時靈縣的知縣盧錦大人親自來看視,卻是越看越覺得難以理解。
新房的窗戶沒有撬動的痕跡,門是從裏麵鍤好的,所以後來楚老爺才不得不命人撞開。掛著紅綾帳的床鋪還是整整齊齊的,撒帳的棗、生、桂、子也都鋪在床上沒被動過,顯然兩個人並未合歡。
除了兩隻凳子倒在地上,房間裏的其他陳設都沒變。而且除了酒壺裏的酒一滴不剩之外,也沒有任何的財物損失。盧大人特意詢問住得離新房很近的丫鬟們,她們昨夜絲毫也沒聽到什麽可疑的聲音。
要說兩位新人雖然年輕,卻都是知書達理性情溫和之人。彼此年貌相當,應該不會嫌棄對方。萬夫人和楚夫人私下驗過芳儀的屍體,尚且是完璧,那麽也不可能因為婚前失貞而尋短見。
財物無損說明不是因盜;身為完璧說明不是因奸;兩家人向來與人為善,亦不可能因仇。並且官府的資深仵作也保證,這兩個人沒有中毒,那麽他殺的可能性自然為零。除了頸下各有一道淤痕外,兩個人身上均沒有其他傷痕,明顯是自縊而死。
可是這兩個人又為什麽要自殺呢?眾人均是一頭霧水。
兩家老人悲傷過度,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曝屍太久,更不忍心讓仵作開膛剖腹地驗屍,因此三天後就將兩人下葬。一抔黃土掩埋了新婚的鴛鴦,兩行血淚哭壞了白發的爹娘。
一時間,楚家新婚夫婦自縊而死的事情傳播得沸沸揚揚。有人說這兩個人是前世的冤家,今生聚頭就是為了償清宿孽。
也有人說,這兩個人是觀音駕前的金童玉女,來凡間曆劫,難滿迴升仙界去了。還有人說,是成婚的日子沒選好,拜堂的時辰沒選對,衝了煞神。
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隻不過都是猜測罷了。
轉眼兩年多過去,這件事情盡管難解卻也隻是被人們拿來作為一時的談資,就如同那些久遠的故事,漸漸化作了人們記憶中的一個幻影,模糊神秘。
然而去年八月,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雨引發了山洪。將楚蘭生、萬芳儀的墳墓衝壞,萬小姐棺木的一角都已經露出土外。
因為楚蘭生沒有子嗣且是橫死,所以按風俗不能葬在祖墳,當年楚員外在北山的高崗上選了一塊墓地,把兒子兒媳葬在了那裏。時至今日,卻又不得不遷棺另葬,自然又是一場心傷。
可是蹊蹺的事情居然再次發生。楚蘭生的棺材被打開後,除了身上的衣服已經灰敗之外,屍體不但一點兒也沒腐爛,反而麵目如生。
這也罷了,偏偏萬小姐的棺材被打開後居然是空空如也!不要說萬小姐的屍體,就連陪葬的東西也都不翼而飛!
這件事立時傳得沸沸揚揚,萬員外夫婦聽說後,哭了個發昏第十一章。不明白自己的女兒怎麽如此命苦,死的不明不白就算了,居然死後還要被人盜墓偷屍。因此一麵哭,一麵趕了過來。
楚員外這廂也氣得個目瞪口呆,再加上萬家老夫婦在旁哭叫,一時間不得個主意。倒是一旁有人提醒:“這事何不報官?這掘人墳墓是頭等大罪,理應交由官府審理。”
楚員外也覺得有理,連忙讓管家去報官。
當初的盧大人已經調任他方,新縣令莒方親自帶人來墓地查看。
到了一看,萬小姐的靈柩果然隻是一具空棺,上麵有被撬動的痕跡,但卻明顯不是新痕。因為泥水流入,棺底積有少許淤泥。莒大人命衙役將棺底的淤泥取出,用清水衝洗後,發現了一隻金牡丹耳墜。
經萬夫人辨認,這耳墜正是當初萬芳儀出嫁時佩戴,當時入殮戴的也是它。
楚家隻好將楚蘭生的靈柩停放在家,而將萬芳儀的棺木並耳墜帶迴府衙。
兩個丫鬟無奈,隻得去向老管家楚忠報告。老管家是看著楚蘭生長大的,知道他是個讀聖賢書的人,縱使新婚燕爾,也斷不會失了禮節,就急忙忙趕過來敲門。可是老管家敲了三遍門,一次比一次動靜大,最後把門板拍得山響,裏麵依舊沒有一絲響動。
老管家顧不得禮數,讓其中一個丫鬟捅破了窗戶紙向裏張望。那丫鬟不看則已,一看不由得驚叫一聲昏了過去。
老管家忙湊到窗紙的破洞處一看,不由叫了聲苦,顧不得許多,忙忙去報告員外和夫人。
再說楚員外和夫人一大早就穿戴停當,準備好了紅包,等著兒媳婦上了頭來獻茶,可左等右等也不見人來。正忍不住要差人去催,隻見老管家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
“老爺,不好了!太太,不好了!少爺和少奶奶——”
老管家的話還沒說完,楚員外和夫人已經徑直朝新房趕去,此時新房外已經圍了很多丫鬟仆人。
楚員外顧不得許多,吩咐下人打開房門,房門被撞開的那一刻,隻見一對新人整整齊齊地穿戴著大紅禮服雙雙掛在房梁上!門外的寒風吹來,紅衣烈烈起舞,兩個人的身體打秋千一般微微晃動著。
楚員外見此情形猶如萬箭穿心,一旁的夫人早一頭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好在楚員外到底還有些主張,忙叫人割斷了白綾把兒子媳婦救下來。隻是兩人身體已經冰冷僵硬,一絲氣息也無了。
楚員外強忍著悲痛,一麵請郎中來給夫人診脈,一麵打發老管家去萬家報兇訊。
萬員外和夫人聽了之後無論如何不肯相信,及至到了楚家看到女兒的屍體才兒一聲肉一聲地嚎啕大哭起來。
然而最初的震驚和悲痛過後,疑惑就湧上了心頭。昨夜的新房內究竟發生了什麽?一對新人因何雙雙自盡?
兩家人無奈之下,隻好報了官,希望官府能夠查明真相。當時靈縣的知縣盧錦大人親自來看視,卻是越看越覺得難以理解。
新房的窗戶沒有撬動的痕跡,門是從裏麵鍤好的,所以後來楚老爺才不得不命人撞開。掛著紅綾帳的床鋪還是整整齊齊的,撒帳的棗、生、桂、子也都鋪在床上沒被動過,顯然兩個人並未合歡。
除了兩隻凳子倒在地上,房間裏的其他陳設都沒變。而且除了酒壺裏的酒一滴不剩之外,也沒有任何的財物損失。盧大人特意詢問住得離新房很近的丫鬟們,她們昨夜絲毫也沒聽到什麽可疑的聲音。
要說兩位新人雖然年輕,卻都是知書達理性情溫和之人。彼此年貌相當,應該不會嫌棄對方。萬夫人和楚夫人私下驗過芳儀的屍體,尚且是完璧,那麽也不可能因為婚前失貞而尋短見。
財物無損說明不是因盜;身為完璧說明不是因奸;兩家人向來與人為善,亦不可能因仇。並且官府的資深仵作也保證,這兩個人沒有中毒,那麽他殺的可能性自然為零。除了頸下各有一道淤痕外,兩個人身上均沒有其他傷痕,明顯是自縊而死。
可是這兩個人又為什麽要自殺呢?眾人均是一頭霧水。
兩家老人悲傷過度,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曝屍太久,更不忍心讓仵作開膛剖腹地驗屍,因此三天後就將兩人下葬。一抔黃土掩埋了新婚的鴛鴦,兩行血淚哭壞了白發的爹娘。
一時間,楚家新婚夫婦自縊而死的事情傳播得沸沸揚揚。有人說這兩個人是前世的冤家,今生聚頭就是為了償清宿孽。
也有人說,這兩個人是觀音駕前的金童玉女,來凡間曆劫,難滿迴升仙界去了。還有人說,是成婚的日子沒選好,拜堂的時辰沒選對,衝了煞神。
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隻不過都是猜測罷了。
轉眼兩年多過去,這件事情盡管難解卻也隻是被人們拿來作為一時的談資,就如同那些久遠的故事,漸漸化作了人們記憶中的一個幻影,模糊神秘。
然而去年八月,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雨引發了山洪。將楚蘭生、萬芳儀的墳墓衝壞,萬小姐棺木的一角都已經露出土外。
因為楚蘭生沒有子嗣且是橫死,所以按風俗不能葬在祖墳,當年楚員外在北山的高崗上選了一塊墓地,把兒子兒媳葬在了那裏。時至今日,卻又不得不遷棺另葬,自然又是一場心傷。
可是蹊蹺的事情居然再次發生。楚蘭生的棺材被打開後,除了身上的衣服已經灰敗之外,屍體不但一點兒也沒腐爛,反而麵目如生。
這也罷了,偏偏萬小姐的棺材被打開後居然是空空如也!不要說萬小姐的屍體,就連陪葬的東西也都不翼而飛!
這件事立時傳得沸沸揚揚,萬員外夫婦聽說後,哭了個發昏第十一章。不明白自己的女兒怎麽如此命苦,死的不明不白就算了,居然死後還要被人盜墓偷屍。因此一麵哭,一麵趕了過來。
楚員外這廂也氣得個目瞪口呆,再加上萬家老夫婦在旁哭叫,一時間不得個主意。倒是一旁有人提醒:“這事何不報官?這掘人墳墓是頭等大罪,理應交由官府審理。”
楚員外也覺得有理,連忙讓管家去報官。
當初的盧大人已經調任他方,新縣令莒方親自帶人來墓地查看。
到了一看,萬小姐的靈柩果然隻是一具空棺,上麵有被撬動的痕跡,但卻明顯不是新痕。因為泥水流入,棺底積有少許淤泥。莒大人命衙役將棺底的淤泥取出,用清水衝洗後,發現了一隻金牡丹耳墜。
經萬夫人辨認,這耳墜正是當初萬芳儀出嫁時佩戴,當時入殮戴的也是它。
楚家隻好將楚蘭生的靈柩停放在家,而將萬芳儀的棺木並耳墜帶迴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