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跟著陳迪來到太原府菜市口。


    曆朝曆代的城池,以菜市最為熱鬧。曆代統治者斬決罪大惡極之人,必要選菜市口為刑場。這是為了震懾到更多的人。


    菜市口已經設起了臨時法場。太原府的一眾士紳被命令在刑場觀刑。一眾百姓更是將刑場圍的人山人海。


    陳迪和晉王坐定。


    午時三刻已到,俞大猷請示陳迪:“大都督,是否可以行刑?”


    陳迪說:“且等片刻。”


    陳迪起身,對著圍觀百姓說道:“諸位鄉親。我是大都督陳迪!今天之所以要斬首這一百多大同衛兵丁,是因為他們對抗新政!諸位鄉親要問了,什麽是新政?為何要推行新政?


    我想先問問各位鄉親,你們每年要向朝廷繳納多少稅賦?你們一定會迴答,兩成!大明稅製逢五抽一,這是孩子都知道的事情。


    我要再問你們一句,你們可知道,大明稅製還有一條,那就是皇親、有功名在身的士紳可以不交稅,不納糧,不服徭役!這公平嘛?不公平!


    朝廷每年因為這一條舊製,損失的稅銀何止千萬兩?到了老百姓受災的時候,朝廷卻拿不出錢來賑濟!


    諸位鄉親勢必又要問了,大都督您今天斬的是大同衛的亂兵,跟舊稅製有什麽關係?


    我告訴大家,因為舊稅製和舊軍戶製是當今朝政最大的兩個弊政!


    舊軍戶製,是朝廷撥給衛所軍田土。衛所軍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可大明立國百年,衛所軍製早已變了味!衛所軍因為安逸的太久,疏於戰備,戰力羸弱。這才讓韃靼、倭寇有機會屢屢入侵我大明!


    本大都督來太原,隻辦一件事,就是推行新政!新政第一條,今後皇親、士紳跟百姓一體納稅、納糧!朝廷增加了收入,出現災荒才能及時賑濟,才能讓受災的百姓們活命!


    新政第二條,裁撤羸弱不堪的衛所軍!讓那些隻會吃空餉,擺擺花架子的衛所軍變成跟你們一樣種田納稅的老百姓!


    這一百多兵丁,在大同衛鬧事反對新政,本大都督就要讓他們身首異處!


    膽敢反對新政者,就是跟朝廷作對,跟本大都督作對、跟飛虎軍作對!一律殺無赦!”


    陳迪的話音剛落,一名百姓帶頭高聲喊了一句:“好!”


    一眾圍觀的百姓也跟著喊:“好!”


    俞大猷再次請示陳迪:“大都督,是否可以刑了?”


    陳迪高聲道:“行刑!”


    俞大猷高聲道:“大都督有令,斬!”


    “斬”喊出口,刀斧手們手起刀落,一百多顆血淋淋的人頭落了地!


    晉王養尊處優,哪裏見過如此血腥的場麵。他一陣心驚肉跳!


    晉王也不是笨人,他自然知道剛才陳迪那一句“反對新政者一律殺無赦”也是說給他聽的。他雖然是藩王,卻無兵無權。陳迪這個活閻王連皇上都敢囚禁,自然也敢殺他!


    陳迪對晉王說:“王爺,我有個事情想問您。”


    晉王已經呆若木雞,良久才反應過來:“什麽事情?”


    陳迪道:“王爺是太祖爺的血脈。新政有益於我大明朝廷,王爺是否會支持新政?”


    晉王早就被陳迪這個活閻王嚇破了膽:“自然,自然。本王將給山西的士紳做個表率,一定會帶頭給朝廷納稅納糧。”


    陳迪又問:“王爺,我聽說貴府有人強占了清徐府百姓的不少田地?我想一定是王爺手下的人瞞著您做的!您看這些田地?”


    晉王趕忙迴答:“清退,一律清退給清徐府的百姓!這些事情都怪本王對手下人太過放縱!他們竟敢瞞著本王幹如此傷天害理的事情!”


    陳迪讓晉王吃了虧,自然要提醒他自己給他的甜棗:“王爺雖然今後要多向朝廷繳兩成稅賦,卻得了邊關馬事這樁大生意。想必一定能把虧的錢補迴來。”


    晉王換了一副嘴臉:“大都督這是說哪的話!本王是大明的藩王,肉爛了還在鍋裏!兩成稅賦給了朝廷不跟給自家一樣麽?什麽叫虧的錢?依本王看不虧!這新政啊就是好!”


    陳迪大笑道:“王爺真是好見識!”


    陳迪帶著飛虎軍這支勁旅在山西強行推行完新政已經是嘉靖二十六年五月。


    這天,陳迪正在行轅書房聽巡撫劉諾敏匯報山西藩庫的事情,俞大猷和戚繼光急火火的闖了進來。


    “大都督,京城唐大人那邊有八百裏加急的信!”俞大猷道。


    說完俞大猷將信交給陳迪。


    陳迪拆開信封,隻見信中隻有短短兩行字:“嚴黨正在私下串聯,怕是有所圖謀,請大都督速班師迴京掌控大局!”


    陳迪心道:都說一山不能容二虎。嚴嵩這隻老狐狸終於要發難了!


    陳迪對劉諾敏道:“老巡撫,山西的新政就全拜托你了!你早過了耳順之年,卻還在為朝廷奔走效命,朝廷絕不會虧待你!”


    劉諾敏道:“大都督這是說哪裏話!分內之事而已!”


    陳迪囑咐劉諾敏:“晉王、代王那邊我已經通過氣,這二人一定會支持山西的新政。我囑咐你一句,推行非常之政,必要非常之手段。有些時候切忌心軟!要殺一批人就殺一批人!要關一批人就關一批人!放心,我給你做後盾!”


    劉諾敏道:“下官謹記大都督教誨。”


    陳迪示意俞大猷和戚繼光下去。


    二人退出後,陳迪話鋒一轉,推心置腹的問劉諾敏:“老巡撫,你是嚴首輔的門生。我且問你一句,若是嚴首輔反對新政,你會怎麽做?”


    劉諾敏與陳迪相處了這些時日,知道陳迪是一心為了大明的朝廷和百姓謀福。他對陳迪早就有三分敬佩之心。


    陳迪問出如此尖銳的問題,他實打實的迴答道:“大都督,說實話。官場之人,若不傍上一棵大樹,在官場根本混不下去!曆朝曆代都是如此!像我自己,依附嚴首輔也隻是為了能給百姓多辦事。若嚴閣老明知新政有益卻反對,那我肯定站在新政這邊。以前如果得罪了嚴閣老,我肯定會丟烏紗帽。可如今不同了,有大都督在。。。。。”


    陳迪打斷了劉諾敏的話:“有本大都督在,你的烏紗絕對不會丟!不但不會丟烏紗,你這樣一心為民的好官,我還要大加提拔!”


    陳迪和劉諾敏一番談話,他突然想通了。以前,他礙於嚴嵩黨羽遍天下,不得不與之合作。可嚴黨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跟劉諾敏的情況相近。依附嚴黨不過是權宜之計!是為了能在官場之中生存!


    既然這些人以前可以依附翟鸞,後來可以依附夏言,現在可以依附嚴嵩,那今後為何不能依附他陳迪!


    想通了這一點,陳迪心中道:“嚴嵩,義父!咱們父子二人撕破臉的時候終於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高於一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叫劉可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叫劉可樂並收藏大明高於一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