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太原府士紳被陳迪綁進了臬台衙門大牢。這些個士紳平日裏養尊處優怎能受得了?不過一天,他們便讓家人送來了這個月的稅銀。
陳迪倒是言出必行,隻要交了稅銀的士紳立馬就被他開釋出大獄。
太原城南高府。
致仕的前任禮部侍郎高安麵前跪著一眾太原府士紳。
陽曲縣趙氏家族的族長趙能賓幾乎帶著哭腔對高安說道:“老大人,陳大都督的手腕也太毒辣了些!胡沐恩胡老爺隻不過駁斥了巡撫劉諾敏幾句話,便被陳大都督斬去了頭顱!難道今後咱們真的要像那些種田、扒糞的泥腿子一樣給朝廷納稅?”
其他士紳亦附和著叫苦。
高安喝了一口茶:“諸位,陳大都督手腕毒辣,你們跑到老夫這裏哭訴沒用啊!”
趙能賓道:“老大人是太原府致仕的官員中官品最高之人!您要是不管我們,我們這下可真要斯文掃地了!”
高安將茶盅放在桌上:“趙老爺,老夫在任時不過是一個正三品侍郎。人家陳大都督是正一品大員,且既是皇親又是勳貴。他一心要山西的士紳一體納稅,我能有什麽辦法?”
趙能賓又是一陣幹嚎:“老大人要是不幫我們,我們太原的士紳可真是沒法活了!”
高安一陣沉默,沉默過後,他說了一句話:“巡撫衙門的告示怎麽說的來著?皇親、士紳一體納糧?那這皇親是否包括就藩的晉王和代王?”
趙能賓是舉人出身,自然也是聰明人。高安一點撥,他立即恍然大悟:“老大人是說,我們應該去找晉王爺?”
高安混跡官場多年,說話滴水不漏:“我可沒這樣說。我隻是說巡撫衙門的告示是讓皇親和士紳一體納稅糧!至於如何理解,就是趙老爺你自己的事情了!來啊,送客!”
趙能賓得了高安提點,帶著一眾士紳,準備了一份厚禮來到晉王府求見晉王。
晉王正在自家後花園玩蛐蛐。管事宦官通報道:“稟王爺,太原府數十位士紳求見。”
晉王不耐煩的說:“本王沒空。”
管事宦官在通報前已經得了一眾士紳的好處,他自然要幫著士紳們說話:“稟王爺,這些士紳為王爺準備了一份厚禮!”
晉王貪財好貨。一聽有厚禮他來了興趣:“厚禮?什麽厚禮?”
管事宦官道:“是些玉器和前朝古瓷!”
晉王道:“好吧,讓他們來見我!”
趙能賓帶著一眾士紳來到晉王麵前,跪倒道:“學生趙能賓,拜見晉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晉王大手一揮:“起來吧!”
趙能賓試探的說:“王爺,太原府可出了大事了!王爺真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晉王一聽趙能賓話中有話,直接問道:“出什麽事情了?”
趙能賓道:“王爺還不知道麽?巡撫衙門貼出告示,今後皇親和士紳要一體納稅、納糧!”
“什麽?”晉王差點把區區蛐蛐罐子摔在地上。巡撫衙門剛剛貼出告示沒幾天,陳迪還沒支會劉諾敏動晉王的產業,故而晉王這位安逸王爺並不知道此事。”
晉王怒道:“皇親、士紳不納稅不納糧不服徭役是祖宗製度!誰給的劉諾敏膽子,竟然敢擅改祖製!”
晉王此刻是動了真怒!要知道,一旦這個政策施行,他損失的可遠遠不止兩成稅賦這麽簡單!那麽多小民百姓為了逃避稅賦將田土過名到他名下,就此一項他一年不知能賺多少錢!
趙能賓迴答道:“王爺,劉諾敏不過是個巡撫,他哪有這膽子。這明明就是陳大都督的意思!”
一說到陳迪,晉王立馬慫了。他坐到椅子上,麵色歸於平靜:“既然是陳大都督的意思,你們按照他的章程來就是!”
趙能賓開始煽風點火:“學生們跟官府多納幾成稅倒是沒什麽。可王爺是太祖爺的血脈,何等尊貴的身份,今後要是跟那些種田、扒糞的泥腿子一樣,亦向朝廷納稅實在是。。。。。。有失體統啊!”
晉王跟陳迪雖然隻見過一麵,可他自恃自己是一鎮藩王,與陳迪接觸覺得這個人很容易相處,畢竟一見麵就送給他邊關馬市貿易這份大禮。
他想了想,說道:“本王自有主張,你們下去吧。”
一眾士紳退出王府,晉王立即起駕來到大都督行轅找到陳迪。
“陳大都督,別來無恙啊!”晉王寒暄。
陳迪倒是挺守禮製的,他下跪行禮道:“拜見晉王千歲千千歲!”
晉王趕緊攙起陳迪:“大都督,你我是如親兄弟一般的關係!今後見麵就免了這套虛禮吧!”
晉王雖是皇親,可卻是個沒有實職的閑散皇親。在陳迪這位手握天下兵權的大都督麵前,他套起了近乎。
陳迪問:“王爺屈尊到我這裏,不知有何事?”
晉王道:“咳,還不是因為劉諾敏那廝!這個酷吏,竟敢違背祖宗製度,讓皇親、士紳一體向朝廷納稅、納糧!一到任就行此苛政,實在是不仁不義!”
晉王這可是在指桑罵槐。他怎能不知新政的幕後支持者是陳迪?
陳迪笑了笑:“哦?”
晉王道:“大都督如今在朝廷一言九鼎。是否可以跟劉諾敏說一說。本王怎麽說也是太祖爺的血脈,跟普通百姓一樣向朝廷納稅實在是有辱皇統。”
晉王正在說著,俞大猷走了過來。
俞大猷朝晉王行過禮,對陳迪說道:“胡宗憲在大同裁撤衛所軍遇到了麻煩。有幾百個衛所軍士鬧事!”
陳迪眉頭一皺:“鬧事?不是給胡宗憲留下了一千火銃手麽?”
俞大猷道:“是的!咱們的火銃手已經將鬧事兵丁彈壓!活捉了為首的一百多人。因為人數眾多,胡宗憲不敢自作主張,所以差人將這一百多人押送到了太原府!”
陳迪道:“膽敢反對新政者殺無赦!將這批人押到太原府最繁華的地段斬首!本大都督親往監斬!命令太原府的大小士紳必須到場觀刑!普通百姓亦可觀刑!”
陳迪轉頭對晉王說:“王爺,這些個鬧事的衛所兵士實在該死,我請您瞧一出熱鬧。請您與我一起去監斬如何?”
陳迪倒是言出必行,隻要交了稅銀的士紳立馬就被他開釋出大獄。
太原城南高府。
致仕的前任禮部侍郎高安麵前跪著一眾太原府士紳。
陽曲縣趙氏家族的族長趙能賓幾乎帶著哭腔對高安說道:“老大人,陳大都督的手腕也太毒辣了些!胡沐恩胡老爺隻不過駁斥了巡撫劉諾敏幾句話,便被陳大都督斬去了頭顱!難道今後咱們真的要像那些種田、扒糞的泥腿子一樣給朝廷納稅?”
其他士紳亦附和著叫苦。
高安喝了一口茶:“諸位,陳大都督手腕毒辣,你們跑到老夫這裏哭訴沒用啊!”
趙能賓道:“老大人是太原府致仕的官員中官品最高之人!您要是不管我們,我們這下可真要斯文掃地了!”
高安將茶盅放在桌上:“趙老爺,老夫在任時不過是一個正三品侍郎。人家陳大都督是正一品大員,且既是皇親又是勳貴。他一心要山西的士紳一體納稅,我能有什麽辦法?”
趙能賓又是一陣幹嚎:“老大人要是不幫我們,我們太原的士紳可真是沒法活了!”
高安一陣沉默,沉默過後,他說了一句話:“巡撫衙門的告示怎麽說的來著?皇親、士紳一體納糧?那這皇親是否包括就藩的晉王和代王?”
趙能賓是舉人出身,自然也是聰明人。高安一點撥,他立即恍然大悟:“老大人是說,我們應該去找晉王爺?”
高安混跡官場多年,說話滴水不漏:“我可沒這樣說。我隻是說巡撫衙門的告示是讓皇親和士紳一體納稅糧!至於如何理解,就是趙老爺你自己的事情了!來啊,送客!”
趙能賓得了高安提點,帶著一眾士紳,準備了一份厚禮來到晉王府求見晉王。
晉王正在自家後花園玩蛐蛐。管事宦官通報道:“稟王爺,太原府數十位士紳求見。”
晉王不耐煩的說:“本王沒空。”
管事宦官在通報前已經得了一眾士紳的好處,他自然要幫著士紳們說話:“稟王爺,這些士紳為王爺準備了一份厚禮!”
晉王貪財好貨。一聽有厚禮他來了興趣:“厚禮?什麽厚禮?”
管事宦官道:“是些玉器和前朝古瓷!”
晉王道:“好吧,讓他們來見我!”
趙能賓帶著一眾士紳來到晉王麵前,跪倒道:“學生趙能賓,拜見晉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晉王大手一揮:“起來吧!”
趙能賓試探的說:“王爺,太原府可出了大事了!王爺真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晉王一聽趙能賓話中有話,直接問道:“出什麽事情了?”
趙能賓道:“王爺還不知道麽?巡撫衙門貼出告示,今後皇親和士紳要一體納稅、納糧!”
“什麽?”晉王差點把區區蛐蛐罐子摔在地上。巡撫衙門剛剛貼出告示沒幾天,陳迪還沒支會劉諾敏動晉王的產業,故而晉王這位安逸王爺並不知道此事。”
晉王怒道:“皇親、士紳不納稅不納糧不服徭役是祖宗製度!誰給的劉諾敏膽子,竟然敢擅改祖製!”
晉王此刻是動了真怒!要知道,一旦這個政策施行,他損失的可遠遠不止兩成稅賦這麽簡單!那麽多小民百姓為了逃避稅賦將田土過名到他名下,就此一項他一年不知能賺多少錢!
趙能賓迴答道:“王爺,劉諾敏不過是個巡撫,他哪有這膽子。這明明就是陳大都督的意思!”
一說到陳迪,晉王立馬慫了。他坐到椅子上,麵色歸於平靜:“既然是陳大都督的意思,你們按照他的章程來就是!”
趙能賓開始煽風點火:“學生們跟官府多納幾成稅倒是沒什麽。可王爺是太祖爺的血脈,何等尊貴的身份,今後要是跟那些種田、扒糞的泥腿子一樣,亦向朝廷納稅實在是。。。。。。有失體統啊!”
晉王跟陳迪雖然隻見過一麵,可他自恃自己是一鎮藩王,與陳迪接觸覺得這個人很容易相處,畢竟一見麵就送給他邊關馬市貿易這份大禮。
他想了想,說道:“本王自有主張,你們下去吧。”
一眾士紳退出王府,晉王立即起駕來到大都督行轅找到陳迪。
“陳大都督,別來無恙啊!”晉王寒暄。
陳迪倒是挺守禮製的,他下跪行禮道:“拜見晉王千歲千千歲!”
晉王趕緊攙起陳迪:“大都督,你我是如親兄弟一般的關係!今後見麵就免了這套虛禮吧!”
晉王雖是皇親,可卻是個沒有實職的閑散皇親。在陳迪這位手握天下兵權的大都督麵前,他套起了近乎。
陳迪問:“王爺屈尊到我這裏,不知有何事?”
晉王道:“咳,還不是因為劉諾敏那廝!這個酷吏,竟敢違背祖宗製度,讓皇親、士紳一體向朝廷納稅、納糧!一到任就行此苛政,實在是不仁不義!”
晉王這可是在指桑罵槐。他怎能不知新政的幕後支持者是陳迪?
陳迪笑了笑:“哦?”
晉王道:“大都督如今在朝廷一言九鼎。是否可以跟劉諾敏說一說。本王怎麽說也是太祖爺的血脈,跟普通百姓一樣向朝廷納稅實在是有辱皇統。”
晉王正在說著,俞大猷走了過來。
俞大猷朝晉王行過禮,對陳迪說道:“胡宗憲在大同裁撤衛所軍遇到了麻煩。有幾百個衛所軍士鬧事!”
陳迪眉頭一皺:“鬧事?不是給胡宗憲留下了一千火銃手麽?”
俞大猷道:“是的!咱們的火銃手已經將鬧事兵丁彈壓!活捉了為首的一百多人。因為人數眾多,胡宗憲不敢自作主張,所以差人將這一百多人押送到了太原府!”
陳迪道:“膽敢反對新政者殺無赦!將這批人押到太原府最繁華的地段斬首!本大都督親往監斬!命令太原府的大小士紳必須到場觀刑!普通百姓亦可觀刑!”
陳迪轉頭對晉王說:“王爺,這些個鬧事的衛所兵士實在該死,我請您瞧一出熱鬧。請您與我一起去監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