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師弟——,他還記得我嗎?內心壓抑著酸澀,記憶裏那個青澀俊美的少年,一雙眸子裏曾全是他的師姐。
陸禛,你還記得我嗎?我迴來了,他在心中輕歎一聲。
如今這副模樣,想來是不可能認得了。他怎麽可能想得到他再迴來時,變作了男兒身。再說,已死的人,怎麽可能迴來。
白妶的手搭上思慕,緊緊地抓住它,宛如抓住曾經的一切美好,心卻疼地四分五裂,他們之間終久是沒有緣分。
十五歲的少年與十八歲的少女之間那段青澀,藏匿於心中不曾吐露過的心思,終究還是在一場意外中衝散了——
玉清峰位於不羈山北邊,在滄瀾峰背後。
山上有四座主殿,半山腰處是朝陽殿,供玉清峰普通弟子居住和辦事。而峰頂的三座大殿依次為鳳儀殿、闌夕殿、華音殿,三殿呈半弧型排開。
三殿的前方,華音殿旁,是一座高高聳立的閣樓,叫“華音閣”。華音閣內,有琴室、劍室、藏書室等。而華音閣與華音殿包圍的地方,則是一座大大的花園。
白妶作為尊上的親傳弟子,享有普通弟子所沒有的待遇。所以,他不僅可以獨占一所大殿,還配備了一名貼身使喚的仙童。那仙童是一名十一二歲的女童,還是個半大的孩子,轉動著一雙靈動的大眼睛,盯著玉樹臨風的白妶,叫了聲“師兄”,便抿著嘴偷價地樂。
白妶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完全沒有架子。
不羈山平輩之間,但凡沒有職位的,均以師兄弟師姐妹稱唿。而象黍離君,雖與他們是平輩,但他是修真界推任的仙督,是以眾人不稱“師兄”,而稱其“仙督大人”。那些長輩們卻是以黍離君稱唿。
白妶雖初來乍道,但因為他地位尊崇,其他弟子多是稱他“師兄”。他因自己年紀尚青,不大好意思,對那些年長自己許多的也稱師兄,這樣一來,彼此都叫對方師兄了。後來,大家也就習慣了這種莫名其妙的稱唿,見怪不怪了。
此時的季節正值初秋。
鳳儀殿前,桃李滿院。桃子成熟的季節已過,而梨子正當季。枝繁葉茂中梨子們探出碩大的腦袋仿佛迎接新來的主人,白妶抱著九尾靈狐,看著滿樹掛滿的雪梨,略一沉吟,便對身旁的仙童繡春說道:“摘些雪梨來。”
繡春撓撓腦袋,暗想,這師兄果然是年紀小,還嘴饞。她這樣想著,卻沒想自己也不過十一二歲,怎地有資格說人家小。
繡春依言,攀上樹去,在枝繁葉茂間一手挎籃,抓著大大的樹丫,另一隻手伸得遠遠的,便將碩大的梨子們摘了下來。
畢竟是孩子心性,手裏拽著又大又白的梨子,歡喜得緊,在樹上興奮地大叫“師兄,師兄,你看,這梨子好大”。
白妶抬頭看著她,隻見她雙手捧著一個,幾乎有她半個臉大的梨,向他高興地炫耀著。
白妶微微一笑,叮囑道:“小心摔著。”
不一會兒功夫,繡春便摘下滿滿一籃梨。白妶又命繡春去洗,然後削皮,將梨核去掉,置於盅碗內。
繡春一臉納悶,吃又不吃,這是要幹啥?
等到白妶在小廚房裏砰砰切梨、置砂鍋、放銀耳、冰糖時,繡春這才明白:哦,原來是要做冰糖銀耳雪梨羹。
聞著小廚房裏溢出的香甜之氣,繡春吞了吞口水,沒想到這個白師兄,人不大,卻還挺有廚藝的。
可白妶那道膳食並不叫冰糖銀耳雪梨羹,其名曰“梨花雪櫻銀耳羹”。繡春撓著後腦勺,看了半晌。明明沒有梨花,為什麽叫“梨花雪櫻銀耳羹”,“雪櫻”就更說不通了。最後,她也懶得想了,師兄說叫這名就叫這名吧。
白妶的這道羹,原是師父和陸慎最愛的。他這道羹,原不過是普通的羹湯,他倒不怕這道羹會暴露什麽?十六年過去了,陸慎也想不起這道羹的味道了吧。何況,陸慎這些日子並不在玉清峰上。
師父說味道不輸顏值,好看更好吃。那時的白妶聽了,揚著小臉樂了好半天,直到師父拍著她的小腦瓜子,說她腦瓜子裏盡裝著稀奇古怪的創意,將來一定是做大事的人。陸慎便在旁邊嫌棄地說道:“她要能做大事,一定是做大壞事。”
後來,她果然應了師父那句話,倒確實做大事。也應了陸慎那句話,做了件大壞事。驚得修真界如同經曆了地震,翻天覆地,還為此搭上了性命。
可惜這個季節沒有桃花,要是有桃花,他還能做上一壇芬芳的“桃花醉”。
“哇,白師兄,你這……這……羹做的也太好看了點吧?”繡春瞪大眼睛,眼珠子都快落進羹湯裏了,“這哪裏是用來吃的,分明是拿來看的嘛。”
白妶用手指戳了戳她的前額:“快去,準備食籃和小碗,隻許喝一碗。”
“給我的?真的?”繡春一臉驚喜。
白妶掛了掛她鼻子,“假的。”
繡春立即象焉了氣的氣球,小聲說:“就知道你沒這麽好心。”
“嘀咕什麽呢?小丫頭,還不趕緊去。”
不一會兒,繡春便取了食籃與小碗來。白妶給她盛了一碗,然後叮囑她隻準喝那一碗,不許舀第二碗。接著,白妶便在繡春驚喜的神色中離開了小廚房。
白妶換下不羈門派服飾,穿了件精致的白色錦袍,更襯托得他膚白如雪。果然,江家的銀子極是好用,在來不羈山的路上,他也隨手給自己買了好幾套換洗衣裳。
帶了繡春,提了食籃,去了微子仙尊的闌夕殿。
到了大殿門口,便由一名小仙童領著進了裏殿。
剛到門口,小仙童還沒來得及敲門,白妶便聽得裏麵傳來一陣不滿的聲音。
“好你個童子,你欺負我老昏眼花,你哪裏撞著了?我看明明就沒有撞上。”
接著傳出一個少年委屈的聲音:“師祖,我這粒明明是撞上了,你非要耍賴。這還怎麽玩?”
陸禛,你還記得我嗎?我迴來了,他在心中輕歎一聲。
如今這副模樣,想來是不可能認得了。他怎麽可能想得到他再迴來時,變作了男兒身。再說,已死的人,怎麽可能迴來。
白妶的手搭上思慕,緊緊地抓住它,宛如抓住曾經的一切美好,心卻疼地四分五裂,他們之間終久是沒有緣分。
十五歲的少年與十八歲的少女之間那段青澀,藏匿於心中不曾吐露過的心思,終究還是在一場意外中衝散了——
玉清峰位於不羈山北邊,在滄瀾峰背後。
山上有四座主殿,半山腰處是朝陽殿,供玉清峰普通弟子居住和辦事。而峰頂的三座大殿依次為鳳儀殿、闌夕殿、華音殿,三殿呈半弧型排開。
三殿的前方,華音殿旁,是一座高高聳立的閣樓,叫“華音閣”。華音閣內,有琴室、劍室、藏書室等。而華音閣與華音殿包圍的地方,則是一座大大的花園。
白妶作為尊上的親傳弟子,享有普通弟子所沒有的待遇。所以,他不僅可以獨占一所大殿,還配備了一名貼身使喚的仙童。那仙童是一名十一二歲的女童,還是個半大的孩子,轉動著一雙靈動的大眼睛,盯著玉樹臨風的白妶,叫了聲“師兄”,便抿著嘴偷價地樂。
白妶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完全沒有架子。
不羈山平輩之間,但凡沒有職位的,均以師兄弟師姐妹稱唿。而象黍離君,雖與他們是平輩,但他是修真界推任的仙督,是以眾人不稱“師兄”,而稱其“仙督大人”。那些長輩們卻是以黍離君稱唿。
白妶雖初來乍道,但因為他地位尊崇,其他弟子多是稱他“師兄”。他因自己年紀尚青,不大好意思,對那些年長自己許多的也稱師兄,這樣一來,彼此都叫對方師兄了。後來,大家也就習慣了這種莫名其妙的稱唿,見怪不怪了。
此時的季節正值初秋。
鳳儀殿前,桃李滿院。桃子成熟的季節已過,而梨子正當季。枝繁葉茂中梨子們探出碩大的腦袋仿佛迎接新來的主人,白妶抱著九尾靈狐,看著滿樹掛滿的雪梨,略一沉吟,便對身旁的仙童繡春說道:“摘些雪梨來。”
繡春撓撓腦袋,暗想,這師兄果然是年紀小,還嘴饞。她這樣想著,卻沒想自己也不過十一二歲,怎地有資格說人家小。
繡春依言,攀上樹去,在枝繁葉茂間一手挎籃,抓著大大的樹丫,另一隻手伸得遠遠的,便將碩大的梨子們摘了下來。
畢竟是孩子心性,手裏拽著又大又白的梨子,歡喜得緊,在樹上興奮地大叫“師兄,師兄,你看,這梨子好大”。
白妶抬頭看著她,隻見她雙手捧著一個,幾乎有她半個臉大的梨,向他高興地炫耀著。
白妶微微一笑,叮囑道:“小心摔著。”
不一會兒功夫,繡春便摘下滿滿一籃梨。白妶又命繡春去洗,然後削皮,將梨核去掉,置於盅碗內。
繡春一臉納悶,吃又不吃,這是要幹啥?
等到白妶在小廚房裏砰砰切梨、置砂鍋、放銀耳、冰糖時,繡春這才明白:哦,原來是要做冰糖銀耳雪梨羹。
聞著小廚房裏溢出的香甜之氣,繡春吞了吞口水,沒想到這個白師兄,人不大,卻還挺有廚藝的。
可白妶那道膳食並不叫冰糖銀耳雪梨羹,其名曰“梨花雪櫻銀耳羹”。繡春撓著後腦勺,看了半晌。明明沒有梨花,為什麽叫“梨花雪櫻銀耳羹”,“雪櫻”就更說不通了。最後,她也懶得想了,師兄說叫這名就叫這名吧。
白妶的這道羹,原是師父和陸慎最愛的。他這道羹,原不過是普通的羹湯,他倒不怕這道羹會暴露什麽?十六年過去了,陸慎也想不起這道羹的味道了吧。何況,陸慎這些日子並不在玉清峰上。
師父說味道不輸顏值,好看更好吃。那時的白妶聽了,揚著小臉樂了好半天,直到師父拍著她的小腦瓜子,說她腦瓜子裏盡裝著稀奇古怪的創意,將來一定是做大事的人。陸慎便在旁邊嫌棄地說道:“她要能做大事,一定是做大壞事。”
後來,她果然應了師父那句話,倒確實做大事。也應了陸慎那句話,做了件大壞事。驚得修真界如同經曆了地震,翻天覆地,還為此搭上了性命。
可惜這個季節沒有桃花,要是有桃花,他還能做上一壇芬芳的“桃花醉”。
“哇,白師兄,你這……這……羹做的也太好看了點吧?”繡春瞪大眼睛,眼珠子都快落進羹湯裏了,“這哪裏是用來吃的,分明是拿來看的嘛。”
白妶用手指戳了戳她的前額:“快去,準備食籃和小碗,隻許喝一碗。”
“給我的?真的?”繡春一臉驚喜。
白妶掛了掛她鼻子,“假的。”
繡春立即象焉了氣的氣球,小聲說:“就知道你沒這麽好心。”
“嘀咕什麽呢?小丫頭,還不趕緊去。”
不一會兒,繡春便取了食籃與小碗來。白妶給她盛了一碗,然後叮囑她隻準喝那一碗,不許舀第二碗。接著,白妶便在繡春驚喜的神色中離開了小廚房。
白妶換下不羈門派服飾,穿了件精致的白色錦袍,更襯托得他膚白如雪。果然,江家的銀子極是好用,在來不羈山的路上,他也隨手給自己買了好幾套換洗衣裳。
帶了繡春,提了食籃,去了微子仙尊的闌夕殿。
到了大殿門口,便由一名小仙童領著進了裏殿。
剛到門口,小仙童還沒來得及敲門,白妶便聽得裏麵傳來一陣不滿的聲音。
“好你個童子,你欺負我老昏眼花,你哪裏撞著了?我看明明就沒有撞上。”
接著傳出一個少年委屈的聲音:“師祖,我這粒明明是撞上了,你非要耍賴。這還怎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