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父輩(出書版)》作者:閻連科【完結】


    內容簡介:


    《我與父輩》從自己的童年開始寫起,把人們帶迴到上世紀那個充滿貧窮和飢餓的年代,講述了生活在偏僻農村裏的父親、大伯、四叔坎坷而平淡的一生,以及自己艱辛的成長經歷。當然,除了對那段沉重歷史的迴憶之外,閻連科用更多的筆墨講述了父輩對子女濃濃的親情,講述了自己在溫暖的親情之下獲得的滋養,以及對這種親情的真誠感恩。經歷過的人讀這長文會有一種共鳴;而沒經歷過的人,卻有一種警醒與啟迪。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第一章前麵幾句


    2007年的10月1日裏,這個國家正忙著普天同慶,歡樂像泛濫的水災湮沒著大城小鎮時,我一連接了幾個電話,催我盡力快趕地奔迴我的老家去,說我69歲的四叔不在了,一猛間離開人世了。到這時,在我匆忙著從北京趕往河南嵩縣奔喪那一刻,我驚冷地意識到,在我父親這一輩,他們親弟兄三個,叔伯弟兄是四個,除了我的一個堂叔還健在,可父親他們親的弟兄三個人,終是都丟下這世界,丟下我們這些晚輩們,不管不顧地離開塵世,到另外一個界地求著清靜去了。


    至來日的深夜裏,我跪在一架白色的靈棚內,守著四叔和棺材,外麵月明星稀,風微樹平,整個村落似乎因為我四叔的不在也都止了唿吸樣。就在這極度的寧靜裏,沒有睡著的一個妹妹去我四叔麵前換了將燃盡的香,迴來到我麵前有些難為情地說:"連科哥,你寫了那麽多的書,為什麽不寫寫我們家裏的事情呢?"


    說:"現在父輩都已不在了,你就寫寫他們弟兄三個嘛。"


    說:"也寫寫你自己——你的小時候。"


    那當兒,我沒有立刻迴答妹妹的話,可我隱隱感覺到,似乎我的寫作是一件與他們無關的事,是與這隅世界無關緊要的。也就在這一刻,我對我的寫作感到了歉疚和不安。覺得我必須為他們——我的父輩和我老家的兄弟姐妹、侄男甥女們寫些什麽了。哪怕寫得並不好,可卻隻要是他們關心的。我縈縈思索,日想夜問,去追究我父輩們的人生和命運,去追究我的少年和童年,去查找那段歲月中的痕跡和落塵,終於就在某一瞬間裏,明白了父輩們在他們的一生裏,所有的辛勞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溫暖,原來都是為了活著和活著中的柴米與油鹽,生老和病死;是為了柴米油鹽中的甘甘苦苦與生老病死中的掙紮和苦痛。這樣兒,我便一路忖忖地想下去,決定了單就寫寫他們的柴米油鹽去,寫寫他們的生老病死去。因為他們活著,本就是為了柴米油鹽的,為了生老病死的。那就寫寫柴米油鹽的人生吧。仔細地琢磨和思忖,他們那時活在世界上是為了柴米和油鹽,而今活在那塊土地上的人,又有誰不是為了這些呢?誰能逃脫柴米油鹽和生老病死的命運呢?柴米與油鹽,生老與病死,這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來之緣由,去之根本哦。


    舍此,我們還能逃避和躲開什麽呢?


    第二章我的那年代 第2節:1.小學(1)


    第二章我的那年代


    1.小學


    年代存在,是因著記憶。有的年代過去了,有刀鑿之痕;有的年代,平淡無奇,如飄浮流雲,風來雨去,了無跡痕,隻留一些味道在其中。


    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樣,也不知道我是何年何月開始讀的書。家在中原的一個偏窮村落裏,父母計時,一般都依著農曆序法,偶然說到年月公元,村人們也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國的鄉村,時間如同從日曆上撕下的廢紙。之所以有著時間,是因著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標記,如同老人臉上的皺摺標刻的歲月。


    之所以有著那一年的存在,是緣於那年我與二姐一道到村頭廟裏讀書的因由。


    那一年,由一升二的考試,我的語文是61分,算術62分。60分及格升級,這個分數,便如一蹴而就的力氣,幸運地把我推過了升級的門檻。可這個分數,讓我感到稍嫌羞澀和不安,感到難以麵對父母和村人。我隱隱有些明白,我的分數偏低,是因了同班二姐的分數有些偏高。她的語文和算術,都在八十幾分間。你們試想,倘是她的分數比我的還要低,我的分數也就自然會顯山露水,突出高的端倪了。


    事實正是這理兒,沒有姐的高分,自是不顯弟的低分。


    我開始嫉恨二姐。


    開始到父母麵前,仰仗兄弟姐妹的排行,以我的最小之勢,說些二姐的壞話。開始把她的東西,藏將起來,讓她以為丟了,四處翻天找地。直到父母急得罵她,她也開始哭泣,我再做出替她著急的樣兒,從哪兒把那東西猛地找將出來了。


    二年級的開學之前,是個寒冬天。正月。過了十五。她的書包丟了,找得大汗淋漓,母親差一點就要打她,我便從她的床頭費盡心機又輕而易舉地替她找了出來。望著那書包,二姐開始懷疑我,可又確無證據,最後我們姐弟經過相爭相吵,她隻好給了我一毛錢,作為了一種無奈的謝意。


    我用那一毛錢,上街買了一個燒餅。直到今天迴味那燒餅的味道,它還依然香味瀰漫,美得讓我無以言說。


    然而燒餅雖香,可終於還是又要讀書。我擔心二年級時,仍與二姐同班,那會給我的學習帶來莫名的壓力。為此,開學那日,我遲遲地不往學校邁步。在學校外邊磨蹭得天長地久,如一個害怕對方而不敢登台的懦弱的拳手,磨蹭在拳台下邊等候著意外和僥倖的發生。


    第二章我的那年代 第3節:1.小學(2)


    也就果然。


    那天上午,日光明明麗麗,照著冬後的殘雪,如同一麵鏡子映照出一世界的光亮。老師和學生們,掃了校園的積雪,走進教室許久,到上課的鈴聲響得有些煩潑不安時,我才遲遲地走到教室門口。恰在這時,有個亭亭玉立的女老師,人苗條細膩,滿身都是讓人著迷的某種氣息。她過來問了我的姓名,把我帶到了另外一個教室的門口,說我被調到了她的班裏。說把我和二姐分開讀書,是為了便於我們姐弟在學習上愈發努力,有可能就更上一層樓。


    那時候,我不知道感謝上帝,不明白命運與人生,原是多麽需要偶然與幸運。隻是感到女老師能洞穿人心,明細溫柔,宛若風光對季節的問候。那時候,我與學校和教育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到似乎有假,如同溫煦的光亮在一個孩子心裏天寬地闊,透明而清淨。似乎,我一生命運中的幸運,都從那天開始;不幸,也都在那個年代裏埋下。


    今天拉開那個年代的戲幕,呈現的第一場次,就是那天的一個場景。


    老師把我領進教室,讓我坐在第一排的最中,而我的同桌,奇蹟般的不是一個男的,也不是一個鄉村姑娘。她穿著整潔,皮膚嫩白,人胖得完全如了一個洋娃娃。單是這些,也就瞭然去了。而更為重要的,是在我坐下之後,她用鉛筆在課桌的中間,為我倆畫下了一條性別的楚河漢界,用城裏人奶甜般的細音告訴我說,彼此誰都不能越過;寫作業時,誰的胳膊,也無權觸碰誰的胳膊。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與父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閻連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閻連科並收藏我與父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