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功夫在散文外


    我說了這麽多,都是想說明功夫在詩外,功夫在散文外,寫作的水準和境界是由做人的水準和境界決定的。寫作無非是表達所感所思,一定要有所感、有所思,才有東西可寫,那麽,平時的積累就非常重要了。所以,具體地說,在正式寫作之外第一個要下的功夫是積累素材。事實上,許多大作家都有一個作家筆記本,隨時記錄素材。托爾斯泰幾乎天天寫日記,契科夫記筆記也很勤,他的筆記本在他身後正式出版了,裏麵有許多他的小說的原始素材。真正的好作品往往不是當時構思出來的,當然也會有靈感迸發的情況,即興寫出一篇好東西,但是這個好東西一定是你平時有所感、有所思,才會在一天突然爆發。為了讓好東西能夠持續不斷地產生,就必須養成一個習慣,你說寫日記也好,記筆記也好,名稱可以不同,就是養成隨時記錄自己感受和思緒的習慣。我的體會是,那些好的感受和思緒往往是稍縱即逝的,你突然受了某個觸動,或者腦子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當時覺得很好,但很快就會忘記的。所以,你必須趕緊把它記下來。作家是最勤勞的人,他必須隨時隨地在工作。我的辦法是,有了瞬間閃現的感觸、思緒、迴憶、意向等等,如果覺得有價值,就在紙片上先記幾個字,有空的時候就把它們還原和補充,寫在電腦的文檔裏。這些在你的腦子裏很真實地閃現的東西,很可能是最精彩的,寫作時可以成為寶貴的素材。比如可以把某個很好的感受和思緒展開,寫成一篇文章,或者把幾個主題相關的素材組合成一篇文章,這隻是技巧性的問題,但是你必須有真貨,有好的原料,才能做出一個好的產品。


    人人都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但是你頭腦是不是活躍,感受是不是敏銳,實際上是有不同的生活。史鐵生去世快一年了,他去世前不久,我和太太去看他,我們之間有一次談話。當時他談到一點,他說中國文學界有一個口號叫“深入生活”,這個口號應該徹底批判。什麽叫深入生活?一般的理解是好像到一個什麽地方去採風,到一個村子去住一段時間,這就叫深入生活了。所以經常有人問他,你的生活從哪裏來啊?好像他坐在輪椅上,不能出門,就沒有生活了。當時鐵生就反問一句:你看我死了嗎?我們在這一點上非常相通,心靈生活也是生活,而且是更重要的生活。你隻有外在的生活,沒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你這才叫沒有生活。哪怕你外部的經歷再多也沒有用,如果不能轉化為內在的精神財富,不能變成你的印象和感受,那都是白費,那些經歷等於不存在。你必須用心去生活,去感受和思考,去積累你的印象,這一點對於作家尤其重要。


    寫作平時要下的功夫,還有一個是錘鍊文字。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字的藝術,一篇好作品,不但要有好的內容,這來自平時的積累,還要有好的文字表達,這來自平時的錘鍊。怎麽樣錘鍊文字?並不是說要不斷地寫文章,當然多練筆也是好的,但是必須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就是平時無論寫什麽,比如我剛才強調的寫日記和記筆記,或者哪怕是寫一張字條,寫一個便簽,寫一條簡訊,下筆絕不馬虎,文字力求準確、簡練,能夠最對應地表達你的想法。一種好的文字風格,是通過平時寫任何東西都一絲不苟訓練出來的。尼采講過,貴族的那種高貴的儀態風度,就是從小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一絲不苟,這樣訓練出來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不放鬆,最後這種高貴的儀態風度就成了本能。寫作也是這樣,哪怕寫一個不起眼的東西,也絕不馬虎,敬畏語言,不肯留下一行不修邊幅的文字,這樣養成習慣,日久一定能寫一手好文章。


    第67章 談散文寫作(2)


    所以,我說作家是最勤奮的人,他並不是寫作時才在工作,他總是處在工作狀態,平時不停地在做積累素材和錘鍊文字這兩件事,隻有這樣,他寫作時才能自如地工作。


    三、好散文的品質


    當然,具體到散文寫作,也會有方法的問題,技巧的問題,但我覺得那比較次要,平時基礎打得好,方法問題可以迎刃而解。方法問題是派生的,服從於目的,就是你到底要幹什麽。我們寫散文,無非是要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思。所以,如果讓我談方法,我就圍繞著這個目的,為此我強調三點,就是內容要真實,文風要質樸,字句要凝練。在我看來,這是好散文的三個必備品質。


    真實是寫作的第一原則,文章好壞的第一分界線。我看一篇散文好不好,第一個標準就是看是不是言之有物,有沒有真情實感和真知灼見。如果沒有,文字多麽華麗也是壞文章。當然,真實的前提是要有真貨,你隻能寫你有的東西,否則隻能編造。有真情實感才有抒情的真實,否則隻能無病呻吟。有真知灼見才有議論的真實,否則必然假大空。有對生活的真切觀察才有敘述的真實,否則隻好從觀念出發進行演繹。同樣一個題材,為什麽有的人寫得很有內容,有的人寫得空空洞洞,水平懸殊,就是因為在這個題材上,有的人是感受到和思考過的,那些沒有感受和思考的就隻能人雲亦雲,東抄西抄,或者寫一些空話,這是必然的。


    在真正有所感有所思的前提下,你就應該隻去寫你的真實的所感所思。你沒有感受到和思考過的東西,你一定不要去硬寫。你不要跟風,大家都在談論什麽你就去寫什麽,什麽話題時髦你就去寫什麽,那樣你寫出來的東西肯定很糟糕。你要好好地去挖掘自己感受到和思考過的東西,把這些東西寫出來,一定會是好文章。沒有感受和思考的東西堅決不寫,感受到和思考過的東西把它寫透,把它寫足,這是屬於你的東西,是別人寫不出來的。隻要是真實的,一定會有獨特之處,一定有你的個性。當然,這個題目別人可能也做過,但是你一定會有自己的角度,有你感觸特別深的一個點,一定會有的。


    現在流行的美文,我是很不喜歡的,包括《讀者》上的一些文章,我把它們稱作小散文,基本上是給你講一個小故事,渲染一點小情調,歸納一點小哲理。這樣的東西你讀的時候好像有一點莫名的感動,但是讀完以後不會留下什麽深刻印象的,毛病在於不真實,是有一個模式的。作者往往不是自己真正有所感有所思,而是套用這個模式,互相模仿,成為一種風氣。而且,這種東西讀多了,會使人對生活的理解趨於雷同和膚淺,滿足於一些廉價的小感動和模糊的小感悟。真實的生活未必是溫情脈脈的,未必總是美好的,生活中有苦難,有殘酷,如果你不正視,你就不是真正在感受和思考,你寫出的東西不可能真實。


    第二,文字的風格要質樸。質樸是大家風度,你看托爾斯泰的作品,文字非常明白流暢,絕不用華麗的詞句。大師的本事就在於用有限的日常語彙來表達獨特的感受和思考。一個人平時思考的時候是不會用那些華麗的詞彙的,一定是樸素的,為什麽寫出來就變得華麗了呢?裏麵一定有假的成分,或者他想誇大自己的一點兒小感受,於是就華麗了。初學者往往這樣,喜歡用華麗的修辭來掩飾自己感受的欠缺,而華麗的修辭是抄來的,所以他們的文章很雷同。我也有過這樣可笑的階段,記得高中的時候,我還專門做了一件傻事,就是抄字典,專門選擇平時不常用的比較美的詞彙和例句,想用到自己的文章裏,把文章寫得華麗一點。當然寫作都有一個模仿的過程,而且模仿往往是從華麗開始,刻意追求優美的描述,往往有這個過程,但是必須超越這個過程,否則永遠是一個初學者。中國許多大作家都強調平淡是寫作的最高境界,包括蘇東坡、梁實秋都這樣說過,所謂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當然要達到這個境界不容易,如果你沒有真貨的話,平淡就是一杯白開水,不加糖喝不下去。林語堂就打過一個很好的比方,他說你要做清蒸魚,原汁原味,這個魚必須是鮮魚才行,如果不新鮮,原味就會很糟糕,就必須加糖醋作料。所以,還是要靠平時的修煉和積累,你有真東西,才可以本色示人。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幸福的哲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國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國平並收藏幸福的哲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