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在中國曆史文獻中,記載著很多內容的女人,也是一個被曆史名人否定了的女人。

    這是一段“曆史的真實”,卻不一定是那種“真實的曆史”。古往今來,很少有人對曆史遺憾,卻常常看到遺憾的曆史。悠哉,大千世界中的大千和世界。

    南北朝時,北魏後期有一位胡太後,經曆十分坎坷。她出身於黃河南、涇水岸邊,北魏的地方官宦人家。在宮廷之中,她因兒子當了皇帝而榮貴,又因榮貴而升騰於高堂權貴之上。也是因為皇族的利益,她被人推上執政的地位,又被人推了下來。後來,她又一次登上皇權最高層的寶座。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她在獲得最大的權勢後,卻失敗在自己的兒子手中,死得極其悲哀。

    她不是創造曆史的人,卻是被曆史推著走的人。她是個平常女人,也是個權威的女人。在那種被神化了的皇權中,她不會不為皇權所動。為地位和皇權拚爭,是必然結果。地位和皇權把她推向不歸路,也是必然結果。

    她出身於社會的中層,卻達到了至高無上的權力,這種矛盾並且脫節的地位,變換著這個女人的身世。她為百姓和中華民族做過一些事,也必定有不被人接納的事。

    在那個時代、那個環境中,在那麽一群人、那種複雜的宮廷鬥爭中,她幾經周折,先後曆經了多次生死之險,最終還是沒有逃脫因權勢而帶來的險惡。

    《北史》、《資治通鑒》,及一些傳記小說中,都把胡太後說成為禍水式的人物,把她那個時期的壞事都歸罪於她。但是,如果脫開封建傳統的觀點,客觀的分析她的存在和作用,用曆史的真實和現實的觀點來對照她在執政時期的所作所為,覺得實在是一個曆史的謬誤。

    筆者查閱了一些古典書籍,諸如《中國曆史》、《北史》、《資治通鑒》,及有關《南北史演義》、《中國文學史》、等曆史作品和小說等。書中無一例外的都說她“淫蕩”,但始終都是隻舉出兩個人和她有兩性關係。

    其中一個是當她守寡後,和她的小叔子、清河王元懌;按一般的常規說,這件事應該是有的;對於一直守寡的她來說,又是手握著皇室大權、君臨天下的時候,要說沒有是不客觀的。

    而另一個鄭儼,則應重新審視,因為所有的書中都說這件事“沒人知道”。唐朝李延壽和宋朝司馬光貶低她的依據,都是這句“莫須有”的話。後人當然更是按照他們倆的說法,跟著人雲亦雲了。這個結論未免太武斷!既然“沒人知道”,就不應該給人家穿上這雙“鞋”。

    把“沒人知道”當成依據,這也真是我國曆史遺留下來的“國粹”,無怪乎後來的秦檜也用“莫須有”陷害嶽飛。

    有的文章中說她和李神軌如何,則更是以不可能和無稽的依據來栽贓的。

    還有人把胡太後寫的一首詩名“楊白花”,說成是她的情人,還說楊白花是楊大眼的兒子等。查閱史料,楊大眼確實是胡太後的一員大將,“有三子,長甑生,次領軍,次征南,皆潘氏所生,鹹有父風。”  何來叫“白花”的兒子?查閱正規的史料之中,是沒有楊白花這個人的。很明顯,又是一個冤案。

    胡太後愛美,愛穿一些豔麗的衣服,這本應該是女人的生理特點和熱愛生活的優點。可是在那個封建的社會中,卻成了她的罪狀,公然被官員當朝批評,也被史料批評,成為她不遵守女德的證據。

    不過,她的文韜武略,箭射針眼,對酈道元、溫子升等曆史名人的重用卻是所有史料中都給予了肯定的。

    也許,她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在朝庭執政稱“朕”,並被人尊為“陛下”的女人。可是因為曆史的偏見,這個女人受到了最兇悍的攻擊和曆史性的劣評。也許,她是唯一被沉入黃河而死的最高統治者,所以至今不被人們認可。

    但是,如果給胡太後洗清一身髒水,再重新看她,則是:她崇敬佛教,講究放生,相信上天,卻能廢黜民間盲目崇拜的烏七八糟的牛鬼蛇神。她嚴格法綱,卻是能不殺的人一定不殺。她還能寬宏納諫,虛心聽取直接的批評,在朝庭樹立起自己的對立麵。

    她製造申訟車,出宮為百姓就地辦案、申雪冤獄,不許官員拖拉百姓的訴狀。

    她與王公大臣夫人打成一片,教導皇族奉公守法,朝庭之上明哲取人……  在她的眼裏,王公犯法也要懲罰……。可是,這些本應是曆史上優秀的政跡,卻被曆史地寫成了她的罪狀。

    在眾大臣的意願下,她自尊為“朕”,但又不把自己淩駕於人寰之上。父親有病,她像民間女子一樣侍候於病榻之側。

    特別是她的父親胡國珍,在女兒當權的時候,不以自己女兒和外孫位尊為天下人主而傲慢奢侈;在自己臨死時,還反複告誡女兒:“你們母子要善待天下人” 等事例,都清楚地告訴我們,這樣的女皇決不會象曆史書籍中所說的那樣壞。

    在她執政的期間裏,北魏的疆域從淮河以北擴大到了淮河以南、長江一帶,也是北魏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這時的宮廷府庫充盈,社會相對安定。

    酈道元的《水經注》這部千古佳作,是在她的朝庭中問世。

    她親自派出官員和僧人同去西方求取佛經,早於唐玄裝120年。她在洛陽修建的永寧寺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高、最豪華、規模最大的寺院,使北魏當時的禮佛風氣盛行,超過了中國曆史上任何時期。

    北魏曾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大同的雲崗石窟和洛陽的龍門石窟。

    而在她的時期,正是龍門石窟大舉開鑿的時候;並且,在藝術手法和碑刻技巧上都較雲崗古窟大有進步;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特色,為中華民族創造出了這一流芳百世的奇跡。史料記載,她的父親正是為龍門石窟工程操勞過度而亡故的。

    至今留傳的魏碑書法,也正是在這個環境和工程中孕育、誕生、成長起來的。

    賈思勰是她的臣子,其農業科技書、十卷本的《齊民要術》在她死後五年問世,不能說與她沒有關係。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學史》中,有關學者確認膾炙人口的《木蘭詩》是當時北魏人傳唱的民歌,原稿創作的時間是在北魏遷都洛陽之後、東西魏分裂之前的這段時間中。細查有關史料,在這三十年間,包括北魏向北方征兵的曆史事實,也都是胡太後在朝或執政期間問世的。

    那麽,以她在曆史資料中被承認的文學才華而論,尤其是她作為那個時期的國家元首,是那個時期的代表。又因為她十分推崇文學的發展,並且她的經曆也十分像《木蘭詩》中所述的“文學境況”,本文中而把《木蘭詩》,即原先的《木蘭辭》的原始草稿,也就是文中所說的《木蘭歌》(請注意,這裏不是《木蘭詩》,也不是《木蘭辭》)歸於她的名下,應該說她是當之無愧的,是能夠代表的。再說,從《木蘭詩》的寫作特點、詩體內容上看,雖然有隨唐時期文人加工過的痕跡,可是那些細膩的別離稱唿和對父母的眷戀情意等方麵,很容易讓人理解為是出於女人之手筆。基於以上的觀點,我把《木蘭歌》放在小說中,讓當時還是胡貴嬪的她寫出來,不應該是個笑話。

    胡太後雖然沒有名正言順的登基當皇帝,但她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真正的皇權人物,她是那個朝庭實質的皇帝——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真正坐了皇位的女主。

    她是一個身不由己的女人,是一個曆史的開拓者,也是一個曆史的犧牲品。她用善良麵對殘酷,用佛心麵對陰險,在那個時代是必然要失敗的。所以,雖然她有超人的智慧整治朝綱,卻沒有超人的力量扭轉曆史,隻能被曆史所淹沒。

    可惜,她的名字沒有記載,有人把她在宮中初期的職名“充華”當作了她的名字,是個差錯。

    雖然一些曆史書籍對她持否定態度,但她執政期間的一切社會實際能夠說明她是一個明主。政治形式隻是表麵現象,那不是實質,政權的實質是執政的人。孔夫子說過,看待一個人如何,不光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對曆史上的人物,當然要看史料對他的記載如何,但更主要的是,要看在他執政期間都幹了什麽。他幹的那些事對人民和曆史有沒有利,對生產力的發展有沒有推動作用,或者相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曆史的檢驗是一把真正標準的尺子。

    我相信,北魏時期的胡太後是能夠經得住這種檢驗的。

    認真地對待曆史,胡太後無愧於她的那個時代,無愧於民族的曆史,中國人不應該忘記這個被淹死的女人,但願她那悲哀的靈魂得以升華。

    後麵,除一些感情的內容外,很多故事情節都是可以在史料中查得到的。尊重曆史也是這本作品的初衷,筆者無意喧嚷,隻想還曆史原貌。

    *

    *

    *

    *

    *

    *

    目      錄

    *

    引子   乾坤易位參星鬥 鸞凰爭豔攪神州

    一、月含煙 迷離含芯絲方吐 恍惚帶羞花著露

    二、深宮怨 胡家有女初長成 皇宮儲秀深閣情

    三、春雨薄 紅顏有情單絲線 白駒無意雙飛燕

    四、離索淚 頭釵腰佩珠玉體 陰雲硝煙星影稀

    五、夜闌柵 慈英慈和動驚雷 空心空對落薔薇

    六、苦海帆 人生有路難行步 苦海無崖自揚帆

    七、禁宮愁 屈縮延伸愁伸縮 清濁相混見混濁

    八、隔夜夢 斷斷續續說寒溫 虛虛實實作假真

    九、千年恨 百年常見去與歸 千秋不斷是和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孟並收藏靈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