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一直覺得,在這個時代和屬下談理想也不是不可以,但也僅限於極少數人,對於其他大部分人來說,袁熙想要他們能夠接受自己超前於時代的觀念和要求,甚或放棄一些關乎自己的利益,那隻能給其更大的好處來換取。


    不過袁熙的這種想法,也不是純靠臆測的,馬克思不是說了嗎,隻要有足夠的利潤,資本家可以在自己脖子上套上絞索,這個觀點對於眼前這些羌人首領來說,未必不管用,二元係說要做的,就是以隱蔽的手段,在外麵包上糖衣,嚐試讓對方接受。


    袁熙對羌人使節說出自己想法時,預料之中的,他在很多人臉上看到了懷疑之色,便微微一笑,說道:“諸位先別急,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麽,但也請諸侯好好想想,你們這樣走下去,能把自己部落內的家族形製,延續百年乃至千年嗎?”


    “若將來天下大亂,你們有信心在一次次的戰火中保全自己家族嗎?”


    羌人使節都聽出了袁熙話中有話,燒當裏何則是直接拱手道:“我等愚鈍,還請使君明示。”


    袁熙出聲道:“在我看來,千百年前羌漢本自一家,係出同源,我認為,將來也遲早也會早走到一起。”


    “但這個過程,可能以異常激烈的手段實現,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多人橫死,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麽不提前采取相對平和的道路?”


    “其實伱們的訴求,我認為還是相對合理的,雙方各退一步,未必不可以實現。”


    眾人聽了,頓時神情一震,便聽袁熙繼續道:“當然,這需要一些時間,等我走得再高一些,便便可以履行對諸位的承諾。”


    “在這之前,我所要求的,便平等合作,你們對我付出多少,我便迴報多少。”


    燒當裏何試探道:“包括讓我們出人打仗?”


    袁熙微微一笑:“諸位也聽說過了,我這幾年率領的幽州軍戰績,你以為比之東羌戰士如何?”


    眾人略一猶豫,便齊齊坦然道:“吾等實不如也。”


    袁熙點頭道:“既然我有幽州兵,那又何必舍近求遠?”


    “做我的兵士,不是那麽容易,我對你們當下的要求,暫時不需要你們出人,隻要求你們能夠自保,如果你們被外敵攻打不支,我甚至還可以幫助你們。”


    “當然,這樣一來,你們想要我從這邊得到的,相對來說也不會太多,畢竟我個人做事的原則是,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


    “出多少力,就有多少迴報,想要置身事外,將來說話的分量,理所當然不如出力多的。”


    “而如果你們想要得到更多,就要好好想想,你們能幫到我什麽?”


    眾人沉默起來,袁熙這話雖然有些不把他們放在眼裏,但他們不得不承認,自己這些羌兵相對於幽州兵確實有差距,對方還未必肯要!


    燒當裏何剛要說話,有人卻已經發聲道:“吾等要是想要到並州甚至幽州定居,可否?”


    袁熙迴道:“在我承受能力內的人數,我會盡量滿足。”


    “但話說在前頭,我的地盤有我的法紀和規矩,我不會苛待你們,但要求漢人的規矩,你們也一樣要遵守。”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便會一視同仁,無分彼此。”


    他心道還就不怕你們來,幽州如今發展極快,羌人過來隻怕不出幾年,便能明白兩邊的優劣,再也不想迴到以前的部族製中去。


    燒當裏何看到眾人都有所意動,暗暗心驚,心道眼前這個年紀輕輕的兇虎,不僅戰場上異常厲害,連言語都能如此蠱惑人心!


    但他不得不承認,袁熙開出的條件,對一般部民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對於他們這些部族首領,卻還稍嫌有些不夠看,於是便試探道:“聽說使君向漢廷請命封公?”


    袁熙心道這人倒是很有想法,他立刻明白了燒當裏何的用意,便迴道:“這事情真真假假,你願意相信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我知道你們身份在羌人中地位崇高,可能害怕將來的地位受到妨害,這也是人之常情。”


    “對此我隻能說,你們若是能有所貢獻,我也會論功行賞,按中原士族規格,給諸位相應的身份和俸祿。”


    “當然,前提是你們能立功。”


    袁熙心道士族不是說自己出身高貴嗎,現在我就想方設法弄得農工商甚至羌胡都能當士族,我看幾十年後,你們還怎麽誇耀你們那高人一等的門楣!


    但當下這個條件,對於羌人貴族是極有誘惑力的,包括燒當裏何在內的羌人使節們眼睛都亮了,畢竟在他們心中,其實被稱作邊地蠻夷的滋味並不好受。


    羌胡在內的各族,即使是當年盛極一時的匈奴,也在無時無刻宣揚自己的中原正統繼承人之一的身份,如今有個極好融入中原的機會擺在他們麵前,怎麽能不能讓他們心動?


    他們並不知道袁熙的心思,不知道這裏的彎彎道道,袁熙確實有些蔫壞,因為他現在不爭取羌人,後世五胡亂華對方必然會成為禍亂漢人的幫兇,既然看到了曆史的分歧點,袁熙必然要嚐試盡早將入主中原的胡人力量分化掉。


    在袁熙不斷拋出若有若無的誘惑之後,羌人使團終於開始意動,踴躍開始和袁熙討論交換條件,其中重要的一項便是通商。


    羌人掌握的重要的商路,便是絲綢之路的延伸,因為三輔地區飽受兵災,兼之西涼馬騰韓遂的割據,絲綢之路中很多商隊路線都北移到了東羌。


    對此袁熙自然是歡迎的,雖然陸路對他來說算是錦上添花,而且羌人領地裏麵,有種他想要得到的東西,當然他現在不會和羌人提起,免得對方坐地起價。


    但實際上,袁熙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所要的是通過通商,加強兩邊的交流機會,更快促進民族融合,隻要兩邊加強文化商業交流,羌人必然能融入到中原漢人這個更有文化底蘊的圈子中來。


    隻有兩邊真正變成一體,才能將胡人變成漢人,防止胡漢力量對比失衡,這才是最有效防止五胡亂華在未來發生的有效手段。


    眾人相談甚歡,在袁熙敲定了羌人可以經北五郡到南下晉陽,東到北新城的兩條路線後,還邀請其派出部族子女去幽州就讀義學。


    他見有人猶豫,說道:“這不是質子,我也不搞那一套。”


    “如果諸位家人想要離開,隨時可以離開。”


    “這點我可以以家族名義,向諸位保證。”


    “諸位應該明白,我這人對於許諾很是看中,從來沒有背信過。”


    此話一說,眾人才疑慮盡去,爭相表態。


    袁熙則是心中暗喜,如何腐蝕羌人下一代,最有效的當然是娃娃抓起,其子女見識過了幽州便利發達的生活,隻怕再也不想迴到以前的樣子了。


    燒當裏何最後出聲道:“吾等皆願意相信使君,但使君遲早要離開並州的,將來若其了紛爭,我等找誰去呢?”


    袁熙知道羌人極為重視地緣關係,若並州沒有主事人,他們自然會沒有信心,本來田豫適合調停,但其擔任了匈奴和鮮卑的調停人之後,再負責羌人這邊的事務,就不合適了。


    因為羌人自認薑姓苗裔,對於匈奴鮮卑頗為抵觸,後世五胡亂華也是先依附了東晉,直到晉朝支棱不起來才自立,所以對待羌人和對待鮮卑,兩邊的態度是要有人分別的。


    袁熙想了一下,便轉向身邊的趙雲,對眾人說道:“這位是幽州牧趙使君,和我情同兄弟,處事公正,能夠代表我。”


    眾人這才拜服,趙雲在北地的名聲他們是如雷貫耳,先後擊敗了李傕郭汜等涼州大將,在羌人心中,幾乎是戰神一般的存在。


    等眾人告辭散去,袁熙苦笑道:“看來兄在羌人的名聲很大,那可能要勞煩兄鎮守並州一段時間了。”


    “聽說家姐給兄生了個兒子,結果暫時不能相見,我心裏也是過意不去。”


    趙雲笑道:“這是雲分內之事,何況其在薊城,萬事不用我勞心。”


    “倒是主公這麽急,怕是準備要下江淮了吧。”


    袁熙點了點頭,“沒錯,江淮那邊形勢已經很是不好,我必須得過去了。”


    “我沒有勸動呂夫人,其堅持這兩年在五原撫養孩子,到時候還拜托兄護得其平安。”


    趙雲重重點頭,“主公放心,有雲在此,絕不會讓呂夫人和孩子有任何閃失。”


    袁熙暗探一聲,呂玲綺有自己的想法,堅持不迴薊城,袁熙也有自己要做的事情,這兩年隻能和呂玲綺分開了。


    畢竟壽春那邊傳來的消息很是不好,自己也該過去破壞曹操和江東奪取荊州的意圖了。


    送走趙雲,袁熙往宅子走去,現在他在並州放了三員大將,看著是有些虧了,但其實並不影響今後的計劃。


    因為相比武將,田豫更適合做內政形的全能人才,而相比上陣打仗,高順也更適合練兵。


    至於趙雲,則是袁熙手下為數不多可以完全托付信任的部下,換了其他諸侯把手下大將放在這種形勢複雜邊地,隻怕要時時刻刻疑心對方造反了。


    他走到後屋,便看到呂玲綺和杜夫人跪坐在榻上,哄著懷裏的孩子。


    袁熙走了過去,歎息道:“你們真的不迴幽州?”


    呂玲綺抬起頭來,笑道:“這幾年我耳鳴之症不見好,在夫君身邊也是拖累。”


    “如今夫君身邊的禁衛,隨便拉出個來都比我能打,我現在也認了,有時候女子和男子的差距是天生的,強求不得。”


    “夫君放心,此地要是有了危險征兆,妾和杜夫人肯定會及時走的。”


    袁熙見呂玲綺主意已定,便點頭道:“那好,子龍會留著這裏一段時間,有他在我倒是放心。”


    “我準備過幾日便整軍動身,先迴幽州,然後南下江淮。”


    “你們兩個好好保重吧。”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榮小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榮小兔並收藏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