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麵對郭太後的質問,司馬懿沒有迴答,隻是淡淡道:“時候到了,太後自然會知道。”
“現在時機不成熟,我若說了,保不準會泄露出去,我對太後,尚不能完全信任。”
郭太後咬牙切齒道:“我身為太後,連知道內情的權利都沒有?”
“我怎麽知道到時候你會不會出賣我?”
“說到底,我也無法信任丞相!”
司馬懿聽了,麵露嘲諷之色,“以太後現在的境地,沒有資格和我講這些。”
“我這些年隱忍不發,已經受夠了被人操縱擺弄,陛下對我有知遇之恩,我也魏國出了不少力,如今也算是兩清了。”
“太後要記住,如今你我,隻是互相利用而已,在你拿到足夠證明自己的底牌前,那就隻能老老實實聽我的。”
郭太後氣急,“你難道不怕我一拍兩散,將所有事情都抖出來?”
司馬懿眼中瞬間閃爍出陰鷙狠厲的光芒,“太後可以試試看。”
“如果你能承受住後果的話。”
郭太後聽了,語氣不由軟了下來,“我隻是想要自保而已,我不想再過顛沛流離的日子,我也不想再像貨物一樣被人發賣掉!”
司馬懿站起身來,“太後放心,我司馬懿對於盟友,向來是不會拋下的。”
他指著城內流過的錦江道:“我以江水發誓,將來無論發生什麽,必然會保得你性命。”
郭太後聽了,方才稍稍放下心來,她出聲道:“丞相這次入宮,隻是為了來向我說這個的?”
司馬懿道:“自然不是。”
“太後應該知道,晉軍已經打下了葭萌關,金牛道過半失守,最遲明年年底,晉國就要打到成都了。”
“所以有些事情,要未雨綢繆的好。”
“這次葭萌關丟失,全在於曹植投降,而且我能想得到,他肯定是和晉國提了些條件,比如將來晉國攻滅魏國,要保證卞老太後安全。”
郭太後一驚,“你要對太皇太後動手?”
司馬懿冷笑道:“自然不是。”
“但曹氏如此做,顯然是背叛了魏國,其已經無顏再稱曹魏了。”
郭太後失聲道:“我明白了,你是要篡位!”
司馬懿冷笑起來,“我還沒那麽傻,曹氏逼著漢天子禪讓,在天下已經是聲名狼藉,真以為我很羨慕嗎?”
“我隻是想安穩度過下半生而已,誰想和我作對,我便和誰不死不休。”
郭太後出聲道:“既然如此,丞相把魏國獻給晉國,最初也能封侯,為什麽還要處心積慮和晉國作對?”
司馬懿麵色轉冷,“這你不需要知道,你需要明白,如今我們都是一條船上的人就行了。”
“我這次入宮,便是讓你代皇帝下詔,從現在開始,全麵進入備戰,益州全民皆兵,隨時準備出征。”
“詔令我代大將軍事,統管將領任命,輜重調撥,上下聽命,不可延誤!”
郭皇後聽了,隻得照辦,次日朝堂之上,百官聽了詔書,雖然心中多少都有想法,但司馬懿早已經將朝堂勢力整合,無人敢有異議,詔令毫無阻滯通過,魏國不久便進入了全麵動員。
魏國方向的異動,自然也被成都城裏的晉國探子傳了出去。
很快晉國方向就得到了消息,彼時諸葛亮已經帶著大軍迴到了漢中過冬,他拿著情報沉吟半晌,竭力把自己代入司馬懿的角色去思考,但想了大半天,仍舊是毫無頭緒,不禁心中煩躁,緩步走到了中庭。
天上開始飄散下雪花來,諸葛亮望向漆黑一片的天空,發覺夜空被厚厚的雲層遮擋,一點星光都透不出,看來是無法觀星了。
諸葛亮突然想起自己的主公,陛下每次說自己是從觀星中看出天下大勢,諸葛亮瞅著機會,和袁熙觀了幾次天象,結果諸葛亮發現,陛下根本不用觀星,或者用的根本就是不是鬼穀子傳下來的觀星學說,因為諸葛亮數次指著錯誤的星象解釋,袁熙也根本沒有發出任何異議。
最後諸葛亮實在忍不住了,問袁熙寫了很多可以開宗立派的全新知識,但唯獨沒有觀星術,為什麽不記錄下來?
對此袁熙隻是打著哈哈說,他的觀星術也有不準的地方,流傳下來,反而是讓世人走入歪路,那這觀星之術,還不如不傳下去的好。
對此諸葛亮心知肚明,這絕對是托詞,任何理論學說誕生時也不會完美,都需要後人經曆數代的修訂完善,哪有說有可能存在錯誤,就直接因噎廢食的?
陛下的觀星術,諸葛亮明白是指望不上了,將來隻能依靠自己去記錄完善,但關鍵問題是,如今天下的局麵,雖然看上去大局已定,但有一絲變數,諸葛亮卻是無論如何都看不清楚。
他想起袁熙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觀星之術不是萬能的,真正掌握在自己手裏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天上的事情在怎變化,最後還是反應到人間疾苦上。
既然如此,那就還不如將目光從天上移開,用心去看看在人世間沉浮的眾生百態。
諸葛亮若有所思,自己怕是想偏了,且不說觀星受到的因素影響極多,關鍵對方又不會觀星,那他的想法,必然是基於某種行動邏輯。
現在要做的,就是將這條邏輯前後的因果想清楚,預測對方想要做什麽,才能盡最大可能完成陛下的托付,從而拯救盡可能多的無辜百姓。
想到這裏,諸葛亮心中歎息,如今的魏國,可謂是困獸猶鬥,他們自取滅亡也就罷了,但卻要拉著百姓陪葬,這才是最為麻煩的事情啊。
陸遜在收到了益州方向的傳信後,便急匆匆向劉協告別,從長沙離開,返迴新野防禦,晉國船隊集合起來,兵士們將輜重糧食搬進船艙,水手檢查風帆架起,一時間忙碌異常。
彼時即將過冬,天氣寒冷,晉國下層將領們本來以為能從長沙過冬,如今卻是要冒著嚴寒動身,不僅都些懶散,負責整軍的徐盛見他們在風雪中磨磨蹭蹭整備船隻,不由吼道:“都打起精神來,若是魏國現在發動襲擊,你們難道這樣麵對敵人嗎?”
將領們聽了,方才加快行動,有人低聲嘟囔道:“這怕不是魏軍放出的疑兵之計,不想讓我們過個好年吧。”
“我真不覺得他們敢冬天開戰,就憑魏國那後勤,隻怕打著打著,人就凍死得差不多了。”
旁邊有人說道:“誰知道呢,萬一他們真和我們拚命,我們不做好應對,肯定也是狼狽無比,畢竟冬天打仗,簡直是聽天由命啊。”
麵對魏國的全麵動員令,晉軍很是緊張了一番,結果等到了過年,魏軍也沒有在前線出現,這讓急匆匆趕去房陵的陸遜感覺被魏軍騙了,正自心裏憋悶的時候,益州方麵的消息再度傳來。
讓陸遜吃驚的是,魏國確實用兵了,但打的不是金牛道,也不是自己的上庸及漢南駐守的江陵方向,而是益州的南中!
根據情報,經過了相當充分準備的魏兵,在到達南中之後,派出了當地土人引路,以益州將領為主,東州兵和益州兵混雜,奇襲了南蠻各個部落,取得了相當讓人震驚的戰績。
益州在南中以南的南蠻地區,向來是矛盾多發地,這裏麵益州百姓多受南蠻騷擾,很多益州兵的家眷便是被南蠻野人劫掠殺死的,所以早年兩邊世仇仇怨,很難化解。
此時南蠻尚處於極為原始落後的奴隸製時期,若是放在平原上,自然很難正麵對抗魏軍,但這幾百年間南蠻卻是將南中成都一帶的益州兵壓著打,便是倚仗了益州當地的惡劣的環境形勢。
南中以南的益州南部地區常年多雨,一年從春季到秋季都是泥濘不堪,常有山洪泥石災害,而且地形險峻難行,遍地茂密植被加上毒蛇猛獸,道路也是沒有修過的羊腸小道,這種情況下發動大軍,走個一二百裏,都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但唯獨冬季,是一年裏麵最好走的時候,土地被嚴寒凍得極為堅硬,且沒有雨水,雖然偶然有下雪,但隻要鞋子做好防滑,冬天行路,反而是最為快捷迅速的。
同時這個時期,因為嚴寒食物不足,之前很多散居在山中的南蠻部民會聚集到一起互幫互助度過冬天,而平地這些部民隱居深山,是極難被找到的。
魏國選擇這個時期發兵,卻是精準抓到了南蠻的軟肋,正如漢武帝時期在春季對匈奴用兵一樣,都是摸透了對方的生活習性,然後發出了蓄勢待發的一擊。
當然,這個季節發兵,即使提前做好了收買當地土人內奸,備好嚴寒行軍的衣物,以及相當數量的糧草之外,也還是不出預料遭到了兵士們的反抗。
畢竟冬天打仗,實在是傷亡率太高,即使是和南蠻土人有血仇的益州兵,也多有畏懼不前者,對此魏國派出的軍法官卻是連升兩級的許儀,他用了極為狠辣決絕的手段,砍了數百個違背軍紀的士兵腦袋後,魏軍發現已經沒有了退路,竟也激發了兇性。
大軍一路攻入南蠻洞寨,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同時驅趕被抓的青壯繼續投入戰鬥,攻勢漸漸如滾雪球一般,很快就在益州南部取得了之前未曾想象的巨大戰果。
</p>
麵對郭太後的質問,司馬懿沒有迴答,隻是淡淡道:“時候到了,太後自然會知道。”
“現在時機不成熟,我若說了,保不準會泄露出去,我對太後,尚不能完全信任。”
郭太後咬牙切齒道:“我身為太後,連知道內情的權利都沒有?”
“我怎麽知道到時候你會不會出賣我?”
“說到底,我也無法信任丞相!”
司馬懿聽了,麵露嘲諷之色,“以太後現在的境地,沒有資格和我講這些。”
“我這些年隱忍不發,已經受夠了被人操縱擺弄,陛下對我有知遇之恩,我也魏國出了不少力,如今也算是兩清了。”
“太後要記住,如今你我,隻是互相利用而已,在你拿到足夠證明自己的底牌前,那就隻能老老實實聽我的。”
郭太後氣急,“你難道不怕我一拍兩散,將所有事情都抖出來?”
司馬懿眼中瞬間閃爍出陰鷙狠厲的光芒,“太後可以試試看。”
“如果你能承受住後果的話。”
郭太後聽了,語氣不由軟了下來,“我隻是想要自保而已,我不想再過顛沛流離的日子,我也不想再像貨物一樣被人發賣掉!”
司馬懿站起身來,“太後放心,我司馬懿對於盟友,向來是不會拋下的。”
他指著城內流過的錦江道:“我以江水發誓,將來無論發生什麽,必然會保得你性命。”
郭太後聽了,方才稍稍放下心來,她出聲道:“丞相這次入宮,隻是為了來向我說這個的?”
司馬懿道:“自然不是。”
“太後應該知道,晉軍已經打下了葭萌關,金牛道過半失守,最遲明年年底,晉國就要打到成都了。”
“所以有些事情,要未雨綢繆的好。”
“這次葭萌關丟失,全在於曹植投降,而且我能想得到,他肯定是和晉國提了些條件,比如將來晉國攻滅魏國,要保證卞老太後安全。”
郭太後一驚,“你要對太皇太後動手?”
司馬懿冷笑道:“自然不是。”
“但曹氏如此做,顯然是背叛了魏國,其已經無顏再稱曹魏了。”
郭太後失聲道:“我明白了,你是要篡位!”
司馬懿冷笑起來,“我還沒那麽傻,曹氏逼著漢天子禪讓,在天下已經是聲名狼藉,真以為我很羨慕嗎?”
“我隻是想安穩度過下半生而已,誰想和我作對,我便和誰不死不休。”
郭太後出聲道:“既然如此,丞相把魏國獻給晉國,最初也能封侯,為什麽還要處心積慮和晉國作對?”
司馬懿麵色轉冷,“這你不需要知道,你需要明白,如今我們都是一條船上的人就行了。”
“我這次入宮,便是讓你代皇帝下詔,從現在開始,全麵進入備戰,益州全民皆兵,隨時準備出征。”
“詔令我代大將軍事,統管將領任命,輜重調撥,上下聽命,不可延誤!”
郭皇後聽了,隻得照辦,次日朝堂之上,百官聽了詔書,雖然心中多少都有想法,但司馬懿早已經將朝堂勢力整合,無人敢有異議,詔令毫無阻滯通過,魏國不久便進入了全麵動員。
魏國方向的異動,自然也被成都城裏的晉國探子傳了出去。
很快晉國方向就得到了消息,彼時諸葛亮已經帶著大軍迴到了漢中過冬,他拿著情報沉吟半晌,竭力把自己代入司馬懿的角色去思考,但想了大半天,仍舊是毫無頭緒,不禁心中煩躁,緩步走到了中庭。
天上開始飄散下雪花來,諸葛亮望向漆黑一片的天空,發覺夜空被厚厚的雲層遮擋,一點星光都透不出,看來是無法觀星了。
諸葛亮突然想起自己的主公,陛下每次說自己是從觀星中看出天下大勢,諸葛亮瞅著機會,和袁熙觀了幾次天象,結果諸葛亮發現,陛下根本不用觀星,或者用的根本就是不是鬼穀子傳下來的觀星學說,因為諸葛亮數次指著錯誤的星象解釋,袁熙也根本沒有發出任何異議。
最後諸葛亮實在忍不住了,問袁熙寫了很多可以開宗立派的全新知識,但唯獨沒有觀星術,為什麽不記錄下來?
對此袁熙隻是打著哈哈說,他的觀星術也有不準的地方,流傳下來,反而是讓世人走入歪路,那這觀星之術,還不如不傳下去的好。
對此諸葛亮心知肚明,這絕對是托詞,任何理論學說誕生時也不會完美,都需要後人經曆數代的修訂完善,哪有說有可能存在錯誤,就直接因噎廢食的?
陛下的觀星術,諸葛亮明白是指望不上了,將來隻能依靠自己去記錄完善,但關鍵問題是,如今天下的局麵,雖然看上去大局已定,但有一絲變數,諸葛亮卻是無論如何都看不清楚。
他想起袁熙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觀星之術不是萬能的,真正掌握在自己手裏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天上的事情在怎變化,最後還是反應到人間疾苦上。
既然如此,那就還不如將目光從天上移開,用心去看看在人世間沉浮的眾生百態。
諸葛亮若有所思,自己怕是想偏了,且不說觀星受到的因素影響極多,關鍵對方又不會觀星,那他的想法,必然是基於某種行動邏輯。
現在要做的,就是將這條邏輯前後的因果想清楚,預測對方想要做什麽,才能盡最大可能完成陛下的托付,從而拯救盡可能多的無辜百姓。
想到這裏,諸葛亮心中歎息,如今的魏國,可謂是困獸猶鬥,他們自取滅亡也就罷了,但卻要拉著百姓陪葬,這才是最為麻煩的事情啊。
陸遜在收到了益州方向的傳信後,便急匆匆向劉協告別,從長沙離開,返迴新野防禦,晉國船隊集合起來,兵士們將輜重糧食搬進船艙,水手檢查風帆架起,一時間忙碌異常。
彼時即將過冬,天氣寒冷,晉國下層將領們本來以為能從長沙過冬,如今卻是要冒著嚴寒動身,不僅都些懶散,負責整軍的徐盛見他們在風雪中磨磨蹭蹭整備船隻,不由吼道:“都打起精神來,若是魏國現在發動襲擊,你們難道這樣麵對敵人嗎?”
將領們聽了,方才加快行動,有人低聲嘟囔道:“這怕不是魏軍放出的疑兵之計,不想讓我們過個好年吧。”
“我真不覺得他們敢冬天開戰,就憑魏國那後勤,隻怕打著打著,人就凍死得差不多了。”
旁邊有人說道:“誰知道呢,萬一他們真和我們拚命,我們不做好應對,肯定也是狼狽無比,畢竟冬天打仗,簡直是聽天由命啊。”
麵對魏國的全麵動員令,晉軍很是緊張了一番,結果等到了過年,魏軍也沒有在前線出現,這讓急匆匆趕去房陵的陸遜感覺被魏軍騙了,正自心裏憋悶的時候,益州方麵的消息再度傳來。
讓陸遜吃驚的是,魏國確實用兵了,但打的不是金牛道,也不是自己的上庸及漢南駐守的江陵方向,而是益州的南中!
根據情報,經過了相當充分準備的魏兵,在到達南中之後,派出了當地土人引路,以益州將領為主,東州兵和益州兵混雜,奇襲了南蠻各個部落,取得了相當讓人震驚的戰績。
益州在南中以南的南蠻地區,向來是矛盾多發地,這裏麵益州百姓多受南蠻騷擾,很多益州兵的家眷便是被南蠻野人劫掠殺死的,所以早年兩邊世仇仇怨,很難化解。
此時南蠻尚處於極為原始落後的奴隸製時期,若是放在平原上,自然很難正麵對抗魏軍,但這幾百年間南蠻卻是將南中成都一帶的益州兵壓著打,便是倚仗了益州當地的惡劣的環境形勢。
南中以南的益州南部地區常年多雨,一年從春季到秋季都是泥濘不堪,常有山洪泥石災害,而且地形險峻難行,遍地茂密植被加上毒蛇猛獸,道路也是沒有修過的羊腸小道,這種情況下發動大軍,走個一二百裏,都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但唯獨冬季,是一年裏麵最好走的時候,土地被嚴寒凍得極為堅硬,且沒有雨水,雖然偶然有下雪,但隻要鞋子做好防滑,冬天行路,反而是最為快捷迅速的。
同時這個時期,因為嚴寒食物不足,之前很多散居在山中的南蠻部民會聚集到一起互幫互助度過冬天,而平地這些部民隱居深山,是極難被找到的。
魏國選擇這個時期發兵,卻是精準抓到了南蠻的軟肋,正如漢武帝時期在春季對匈奴用兵一樣,都是摸透了對方的生活習性,然後發出了蓄勢待發的一擊。
當然,這個季節發兵,即使提前做好了收買當地土人內奸,備好嚴寒行軍的衣物,以及相當數量的糧草之外,也還是不出預料遭到了兵士們的反抗。
畢竟冬天打仗,實在是傷亡率太高,即使是和南蠻土人有血仇的益州兵,也多有畏懼不前者,對此魏國派出的軍法官卻是連升兩級的許儀,他用了極為狠辣決絕的手段,砍了數百個違背軍紀的士兵腦袋後,魏軍發現已經沒有了退路,竟也激發了兇性。
大軍一路攻入南蠻洞寨,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同時驅趕被抓的青壯繼續投入戰鬥,攻勢漸漸如滾雪球一般,很快就在益州南部取得了之前未曾想象的巨大戰果。